飛天彩绘
竹鼠、鼹鼠、土拔鼠的区别:外形不同;栖息环境不同;食性不同。
1、外形不同
竹鼠:呈圆筒形。头部钝圆,吻较大,眼小,耳隐于毛被内。尾上均匀地被有长而细软稀毛,透视可见皮肤。前足较细小,爪亦短,但强壮适于挖掘。第2与第3指爪几近相等。头骨粗壮坚实,颧弓外扩,骨脊高起,肌肉发达;上门齿特别粗大,共有16颗牙齿。
竹鼠:
鼹鼠:
鼹鼠:头尖,吻长,四肢短小,身体矮胖,长10余厘米,外形似鼠。耳廓退化,眼也小,多为细密的皮毛掩盖。尾细而短。前肢5爪,强大,掌心外翻,是掘土的器官。
土拨鼠:
土拔鼠:体长30~60厘米,最大个体的体长近60厘米,体重3~7千克,最大重达7.7千克以上。具一系列适于掘洞穴居的形态特征:体短身粗,无颈,四肢短粗,尾、耳皆短,头骨粗壮,眶间部宽而低平,眶上突发达,骨脊高起,身体各部肌腱发达有力。体毛短而粗,毛色有地区、季节和年龄变异。
2、栖息环境不同
竹鼠:喜栖息于竹林、马尾松林及山地阳坡草丛下,营地下生活,穴居。以夜间活动较频繁,白天少食多睡,夜间吃食旺盛。其活动规律可分活动周期和休息周期。
鼹鼠多栖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山间盆地、河谷地、丘陵缓坡的常绿阔叶林、稀疏灌丛林、农耕地和菜园地附近。
土拨鼠:栖息于平原、山地的各种草原和高山草甸。集群穴居,挖掘能力甚强,洞道深而复杂,多挖在岩石坡和沟谷灌丛下。
3、食性不同
竹鼠:以竹子、芒草、植物茎秆等为食。因吃竹而得名。
鼹鼠:主要以昆虫为食,也食蚯蚓、蛞蝓、两栖类、爬行类、小鸟等动物。
土拨鼠:白天活动,食量大,每日啃食大量优良牧草,耐饥饿,不饮水,喜食含水量大的多汁饲料。野栖旱獭主要以莎草科、禾本科植物的叶、茎,豆科植物的花为食,且有季节性变化,在饲养条件下表现为杂食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竹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鼹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土拨鼠
阿达殿下
不是。鼹鼠是哺乳动物。
裸鼹鼠原产自东非的沙漠地区,以长相丑陋出名,浑身皱巴巴的的皮肤像老人脸上历经风霜的皱纹一般。但就是一个这样丑陋的动物身上却充满了神奇又难以解释的现象。
裸鼹鼠的生存相当古怪。它们能够在没有氧气的情况下产生新陈代谢的果糖而不是更常见的葡萄糖,并借此存活长达18分钟时间,而且不会留下任何不良后果。
土拨鼠的体型和是比较小的,稍微有一些肥壮。头部是比较宽的,脖子的位置比较粗,而且也比较短,耳朵是非常小的。除了尾巴是黑色的以外,其他地方大多数都为褐色,肚皮的位置是灰黄色。
扩展资料
1、裸鼹鼠的寿命也非常长,圈养情况下能够存活超过30年,野外环境中能够达到17年。根据它们的体型不同,裸鼹鼠应当能够在宽松的环境中存活大约6年时间,就像实验鼠一样。
2、土拨鼠和平时生活状态是相同的,白天活动觅食,然后在晚上的时候休息。尔汗了,却又在秋天的时候就开始囤积脂肪,在休眠之后能够供应的上消耗,在第二年的春天就会缓过来,继续出来活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鼹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土拨鼠
QQ荔枝蜜
土拨鼠,学名Marmota monax,英文名字是guinea pig,通常被叫做豚鼠或者天竺鼠,也有叫旱獭的。土拨鼠平均体重为4.5公斤,最大可成长至6.5公斤,身长约为56公分,可爱的尾巴约占身长的四分之一左右。顾名思义,土拨鼠表示其善于挖掘地洞,通常洞穴都会有两个以上的入口,以策安全。土拨鼠也具备游泳及攀爬的能力。多数都在白天活动,喜群居,善掘土,所挖地道深达数米,内有铺草的居室,非常舒适。它们不贮存食物,而是在夏天往体内贮存脂肪以便冬季在洞里冬眠. 鼹鼠是哺乳类动物,毛黑褐色,嘴尖,眼小.前肢发达,脚掌向外翻,有利爪,适于掘土,后肢细小.白天住在土里,夜晚出来捕食昆虫,也吃农作物的根. 所以,鼹鼠与土拨鼠是两种动物.]
优质英语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