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栗鼠花栗鼠
现代娱乐可被看作是一种通过表现喜怒哀乐或自己和他人的技巧而使与受者喜悦、放松。很显然,这种定义是广泛的,它包含了悲喜剧、各种比赛和游戏、音乐舞蹈表演和欣赏等等。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适合老人玩的游戏推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猜谜会
老人拿着谜底找谜面,找对者加分。这是一项智力游戏,在游戏中,老人开动自己的脑力,主动参与活动,达到延缓衰老速度,降低患老年痴呆症的概率的效果。
2、套圈夺宝
用易拉罐摆成三排,老人在一定距离处用铁圈套易拉罐,套中者则加分。通过游戏丰富娱乐生活,提高老人的积极性,加强老人之间的交流互动,使老人老有所乐,增强老人的身心健康。
3、折纸花、送祝福
在折纸花的活动中,提高了老人积极主动性、耐心,锻炼老人的动手能力,延缓衰老速度,降低多种病症的发生率。折纸花,由于步骤比较复杂,有些老人学习过程较慢,所以先学会的老人可以教还没学会的老人,在互帮互助的过程中,加强了彼此情感的联系。
4、模拟保龄球
将易拉罐摆成排,老人在一定距离处丢球,撞倒每罐若干分。通过游戏丰富娱乐生活,提高老人的积极性,加强老人之间的交流互动,使老人老有所乐,增强老人的身心健康。
5、画鼻子
在白板上画一人像,无鼻子,老人与一定距离处蒙眼前行,工作者在旁边协助,在白板上画上人像鼻子。以位置的准确与否为加分条件。该活动,是工作者与老人之间的互动,在互动中,增加彼此的信任感。
6、室内门球
在一定距离处放一凳子,老人击球,如球能通过凳子下面,便得分。通过游戏丰富娱乐生活,提高老人的积极性,加强老人之间的交流互动。在游戏中,老人不仅可以扮演玩游戏者,同时还可以扮演其他的'活动角色:捡球者、记分员、记球员等,这些都是在老人的能力范围内。在扮演不同角色的过程中,老人体验到了成就感,相信自己还可以做很多事,更加积极地面对他人,乐观地生活着。
7、击鼓传花
组织老人围成圈,其中一人拿花,一人背着大家或蒙眼放音乐或击鼓,声响传花,声停花止。花在谁手中,谁就中彩,如果花束正好在两人手中,则两人可通过猜拳或其它方式决定负者。通过游戏活跃老人之间的气氛,发现老人的才艺,了解该机构老人的特点。通过举办具有老人参与、富于交流性的适合老人特点的活动,以促进老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营造归属感,保持健康心态。
1、盲人吃香蕉
目的:知觉应变能力
时间:15~20分钟
材料:每人一根香蕉、蒙眼黑布
内容:
1.每组2人。蒙眼面对面而坐,右手各拿香蕉一根。
2.两人剥香蕉皮,靠感觉将香蕉送入对方口中,先吃完的为胜。
3.旁观者可以指示,但不可动手帮忙。如大家十分熟稔,不怕引起不快,偶尔也可以故意误导把香蕉送入鼻子。
2、击鼓传花
道具:鼓或音乐、花参加人员:集体
游戏规则:参加者先围成一圈,当击鼓者开始击鼓时,花就开始传,当鼓停时,花到谁手,谁就是“幸运者”,就要表演节目。表演后,花就从这个“幸运者”开始传,节目依此进行。一般在晚会冷场的时候用。
3、心心相印,我来比你来猜
道具:游戏题目(可以是具有可表演性的成语或词语)
参加人员:两人一组,可多组参加
游戏规则:游戏开始表演的一组两人先要面对面(一人为表演动策划,一人为猜测者),然后由主持人会把要表演的成语或词语写在一张纸上,让表演动作者做给猜测者看,当表演者表演完,猜测者能猜出表演者所做动作的成语或词语时,就算过关.
4、三心二意
准备几道简单的数学十以内加减法的题和两个盘子一双筷子其中一个放花生米参与游戏的老人一边用筷子向另一个盘子夹花生一边算题计时两分钟算题多并且花生多的获胜。
5、才艺表演
通过老人们互相的才艺表演,以促进老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延伸阅读:老年人玩游戏的好处
1、缓解孤独、预防老年痴呆
游戏还能帮助老人缓解老年的孤独感,预防老年痴呆,以及结交朋友。一项新的研究表明,玩战略性电脑游戏,例如那些强调资源管理和规划的游戏,如那些强调资源管理和规划的游戏,可能有助于老年人保持智力,包括记忆、推理和多任务处理能力等。
2、保持智力
能有助于老年人保持智力,包括记忆、推理和多任务处理能力等。
3、缓解精神压力
现代社会工作生活节奏都很快,很多人都更专注于自己的事业而忽视了对老年人群体的关爱。而游戏则可以丰富老年人的退休生活,排解空虚和孤独的不利情绪。
4、预防老年痴呆
经研究发现,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大脑处理手眼协调的工作能力得到提高,因此玩游戏可以预防诸如老年痴呆症这样的在手眼协调能力上存在障碍的脑部疾病。
DaisyYaoYao
社工小组是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之一,也称为团体工作,如何设计社工小组的活动实施方案呢?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关于社工小组活动方案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活动内容:
一,介绍本次活动的主持人,同时工作者做自我介绍(姓名、专业,在组中的角色);再由主持人介绍本次活动的安排与目标。最后分组。
目的:让组员与工作者认识
二,(1)逢七拍手
1.从某一人开始顺时针报数,当报到七或七的倍数时,此人以拍手代替说话,也就是拍手一下不能喊出数字,下一个人继续念下一个号码。
2.待大家熟悉规则后,就增加拍手的频率,除了七和七的倍数,只要有七的数字就要拍手,例如:17。甚至数字加起来是七的倍数也要拍手,例如:34
(2)大风吹
1、所有人围成一个圈,主持人站在圈中说:"大风吹”,旁人问:"吹什么?”,比如说:"吹穿红色衣服的人。”,那么穿红色衣服的人就必须离开位子从新寻找位子。没位子的人站在中间进行活动。
目的:活跃气氛,相互认识
三,由小组工作员把各小组成员带到活动地点,进行自我介绍,并介绍接下来的活动流程:五指山和解人结。
四,五指山
1.小组成员围坐成圈,每个组员发纸笔画上自己的手型,并依次从大拇指开始写下自己的兴趣、喜欢吃的东西、喜欢什么类型的人、星座、个性,在手掌写上自己的名字。
2. 依次按照纸上的内容介绍自己,介绍时把纸放在身前。
3.工作员回收纸张,并从中抽取一张念出纸上组员的信息,让其他人猜出名字。
目的:促进组员进一步认识,加深对彼此的印象,并增强组员的团队意识
五,工作者带领组员分享感受,工作员介绍"解人结”活动的规则
六,解人结
1.组员围成一圈,伸出双手,随意于其他人相握,但注意每双手要握着不同的人。这便构成一根很紧的"人结”。
2.解结时,不能把手放开,只能透过其他方法如跨越、穿过等等。
3.经过一番努力,"人结”便可渐渐解开,直至解成一个或两三个小圈。
目的:增强组员的团结协作意识,建立合作关系
七,在工作员的引导下分享"解人结”活动的感受。然后为小组取名称,设计口号。工作员介绍接下来的主题活动
八,轰炸大队
1、 分队比赛,五组分为五队,每队成员需要把15球吹好,并运到目的地,最后将其压破,一组队员回来后,另一组才能出发,直到所有气球都被压破比赛结束。
2、 游戏中气球吹爆则作废,中途气球落地需回起点从新开始。
各组助手交叉进行监督,工作员计时。主持人控制游戏进程。
目的:加强彼此之间的了解,增强团队合作精神,让参与者发挥想象与创意,解决问题。
创意活动名称: 随手转发微公益,社工理念正能量
创意活动概述(活动内容、活动时间、活动目标、活动对象):
活动内容:街头发放写有社工理念的书签,让普通市民发微博,传递社工理念
活动目标:宣传社会工作者的理念
活动时间:20XX年4月中上旬
活动对象:有兴趣了解社会工作的人群
活动口号:小成本 高效率 微公益
发现身边事 传播正能量
活动地点:南京东路353广场,徐家汇公园等
活动方案(介绍活动如何具体展开,包括活动内容、流程、具体执行):
活动流程:
1 我们在全上海号召一线的社会工作者,有社工专业基础或是正在学习社工的人,让大家想一些自己做社工的理念,自己对社工的认知,社会工作的意义,写成一条条标语。
2 把收集来的标语整理,制作书签,并在标语写在上面。
3 到活动当日,我们有三个小队同时在三个不同的地点,向过路的人介绍社会工作,社会工作的理念等,并且把写有标语的书签赠送给有兴趣了解社会工作的人。
4 参与的人在收到书签的同时,可以编写“书签的标语+#话题#”发送微博,这样就可以让更多的人看到。大家也可以通过我们宣传海报上的二维码扫描关注我们的微博。我们的微博也会转发大家的微博,形成良性的互动。
5 如果有人在看到社会工作理念后有不了解的,或者想要更深入的了解,也可以给我们发微博@我们或私信,我们的微博名字是“上海社工创意节-Voice小队”。我们回答不了的也会请正在工作的一线社会工作者解答。
活动可行性、创意性、公众参与性分析:
活动的可行性,创意性和公众参与性分析
1 据调查,中国网民的微博使用率远远超出其他国家,高达,远超过的世界平均水平,所以我们选择微博宣传,随手转发的方式,既符合现在时下大家的生活方式,也可以极大的提高宣传的效果。
2 我们选择在三个不同的地方同时开展活动,提高了活动宣传力度和成功率。
3 很多人不了解社会工作的理念和认知,但是现在大学每年社工专业的学生也在增加,相信也会带动一批人开始认识社会工作。
4 本次活动不占用过多经费,实时性高
5 结合当代年轻人最普遍的交流平台-微博,方便的随手转发方式提高大家的参与性。
6 活动地点在徐家汇公园,353广场等人流量大的地方。这些地点也是上海市民文化节举办活动的地方,可以在举办活动时开展宣传,确保人流量。
一、背景及理念:
随着我国老龄化步子的加快,老年人群体越来越庞大,社会对老年人的关注也不断加强。进入老年,随着生理上的逐步衰退,心理上也逐渐表现出老年特征。,老年人心理对于身心健康的影响很大,良好心态促进健康,而不良心理则会危害健康。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有生理、安全、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他们还渴望自己有所归宿,被人承认和认同,成为集体中的一员。由于老年人的孩子很少能常伴左右,导致很多老人觉得很孤独,通过社工开展活动,把老人们聚集在一起,使他们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同时,从优势视角出发,认识到每个老人都有他存在的资源和优势,社工应该协助他们去发现和发掘,让老人们能够感受到老有所用。同工社工开展的活动,既能锻炼老人的动手能力,放松身心,老有所乐;又能加深老年之家的交流,建立同伴群体的支持系统。
二、活动目标:
1、增进老年人之间的了解与认识,加深他们之间的沟通交流。
2、提高老年的学习能力,如组员手、眼的 协调能力。
3、了解老年人的需求,让老人感受老有所用、老有所乐、放松身心,丰富老年生活。
4、传承、发扬中国剪纸等手工传统文化。
三、具体活动安排:
1、活动对象:明秀南社区老年人 名额:10-15人
2、活动地点:明秀南社区老人活动室
3、活动日期:20XX年12月13、20、27日20XX年3日 下午15:00-16:30
4、人手编配:3名社工及5名志愿者
5、招募及宣传方法:宣传单、走访社区
四、预计困难及解决方法:
1、老人可能在做手工过程中会出现不适,社工要观察组员的身体情况,在邀请组员前了解各名组员的身体特点。
2、天气问题,天气可能会比较寒冷,社工提醒老人要穿多些衣服,注意保暖。
3、场地问题,可能由于没有固定的社工活动场所,活动地点会变更,提前与相关工作人员沟通,做好活动场地的安排。
五、评估方法:访谈法
优质社会工作者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