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87

人在驴途
首页 > 职业资格证 >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源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框框拆拆远行车

已采纳
我抄袭的,看对你有用没: 这场危机的起源地是美国,导火索是次贷危机。次贷危机,说白了就是消费者以极少的首付甚至零首付购买房产,贷出方则把这些贷款打包切片,经过几道环节,将高风险产品伪装成低风险债券发行。因此,次贷危机究其根源,是美国长期信贷消费走向极端的产物。在这一过程中,包括投行在内的金融机构扮演了金融掮客角色,各种各样的金融创新起了助纣为虐的作用。 如果说,美国是这场危机的发源地,那么,迄今为止,最大的受害国是冰岛。这个国民生产总值不到200亿美元,人口仅32万的欧洲小国,迄今外债已高达1000亿美元,全冰岛的银行实际上都已破产,国家也已处在破产状态中。与美国不同,冰岛的信贷消费并不那么严重,而且经常性项目下的国际收支大体上也能保持平衡(虽说有点逆差,但不那么严重),但是,近10多年来,在全球经济一篇繁荣声中,冰岛的举债投资却十分盛行,许多冰岛人通过举外债然后投资于国外,使冰岛对外债务不断提高,资本项下的逆差迅速扩大,极大地增加了冰岛的债务风险,反过来又促进了冰岛的高消费,加剧了经常性项目下的贸易逆差。 一个是极度信贷消费惹的祸,一个是极度信贷投资惹的祸。之所以会走到这步田地,除了货币政策失误因素外,还有两个因素也起了重要作用。一个是金融机构对利润的极度追求,这种追求甚至到了“蚊子肚里刮脂油,鸬鹚腿上劈精肉”的地步;一个是建立在贪得无厌基础上的,能够满足对利润无穷尽搜索的各种金融创新。整个世界经济就是在这样的循环中,被一步步推向只有靠不断膨胀的信用才能维持正常运转的地步,一旦信用膨胀的链条断裂,经济就陷入危机之中。从这一角度说,这场危机标志着以利润最大化为唯一追求的自由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失败,以此为契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以英国全面私有化、苏联与东欧解体为标志的全面右倾化浪潮结束,世界将进入一轮集体向左转的趋势。9月份,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纷纷推出以政府介入为主的救市措施,便是这种集体向左转的开端。 从发生危机的根源讲,本次危机和1929年确有相似之处,都是在信用极度膨胀之后,出现信用链条断裂后发生的。但两者的区别也十分明显:1929年是在金本位制下发生的金融危机,货币供应量本身就相对不足,只是在信用循环的基础上勉强支持了之前经济的膨胀,一旦危机发生,货币相对短缺的后果立即显现出来。而今是在纸币时代,就全球范围来说,货币量并不短缺,只是在某些环节上出现了严重的失配和失序现象。造成一方面是流动性的极度收缩,一方面则是大量的货币闲置、积压。一句话,是循环中的问题,而不是根子上的问题。因此在解决危机方面,各国政府可动用的手段要比1929年时多得多,回旋的余地也大得多。 当今的世界与过往不同,难以用战争手段直接促成一个帝国的快速崩溃,相信这次美国依然会走出危机。因为这是一个特别善于在危机中发财的国家,正是一战和二战的爆发,快速导致了美国的强大。其中发财的一个秘诀是:华尔街虚拟资本泡沫破裂,实物资产留在了美国,这次也会一样,美国会是最后的赢家。要知道资本根本属性是逐利的,这是这次其他国家考虑本次危机采取措施时候不能忘记的一个根本出发点。 至今我们从一个细节可以看见,在如此恶劣危机的情况下,还解除了放空禁令,导致10月9日进一步大跌,29年大股灾解救危机时候,还是在科立芝执政时,首先开始的就是针对集合基金卖空交易大规模进行调查,这种情况下还允许卖空,危害极大,这只能说明,一些利益集团还在极力维系原有的秩序,还在打肿脸充胖子,在我看来这跟AIG公司高管破产后去度假的性质没什么不同,后来才成立了美国证交会。可见维系旧有秩序的力量依然强大,如今美国依然在以老大的姿态想重建一个新秩序,但从这次危机中走出来恐怕要等到 2014年年底了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源

285 评论(15)

京荣盛门业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解读当前经济形势: 经济基本面没有发生变化 仍处在较快发展历史时期 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1月份CPI同比上涨1.0%,创下了2006年8月以来的新低。这是否意味着中国已经进入通货紧缩?如何从CPI的变动来透视我们生活的变化?这一数据对于政府下一步出台相关政策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日前,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对此做了解答。 经济下行的压力在加大 问:大家对今年的经济走势有“V”形、“U”形、“L”形三种看法:V形就是触底迅速反弹;U形就是在底部持续一段时间,然后上扬;L形就是在底部一直走下去,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抬头。您是怎样判断的? 姚景源:由于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我们经济下行的压力在加大,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比较突出,一些企业生产经营遇到困难,就业也遇到了困难,这些都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是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没有发生变化,我们仍然处在一个较快发展的历史时期。我认为中国经济不可能出现L形这样的局面,这是不可能的。   上涨1.0%基本符合预期 问:1月份CPI同比上涨1.0%符合预期吗?我们应该怎样来看待这一数字? 姚景源:我觉得1.0%应当是符合绝大多数人预期的,因为这两年始终是把抑制物价过高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CPI上涨1.0%,首先表明了我们的宏观调控取得了重大成效。从构成CPI的八类价格来看,从2007年到2008年,始终处于五涨三落的基本态势。这八大类商品和服务在CPI当中所占权重不一样,其中食品占的权重大概是1/3,从2007年、2008年的价格上涨到现在的价格回落,其原因主要还是食品价格发生变化。 全年价格将保持平稳 问:有一种担心,说是CPI涨幅已经连续9个月回落了,CPI的下行趋势是否意味着已经进入通货紧缩了? 姚景源:我们看到,1月份CPI还是上涨的,但是PPI下降3.3%。PPI之所以出现这样的下降幅度,首先是因为世界金融危机导致国际上一些大宗产品比如说原油的价格暴跌,通过产业链条逐渐往中国中下游企业传导;第二是去年前8个月PPI涨幅形成较高基数,致使去年工业品价格变动对今年的滞后影响为负。从CPI和PPI的走势看,我觉得一季度肯定还会是一个偏低的状况,但是随着我国扩大内需的各项政策措施效果的逐步显现,二季度、三季度,特别到了下半年,总体局面会有所改变。所以,我认为我们有通货紧缩的风险,但随着扩大内需措施的实施,今年CPI的走势将呈现前低后高的状况,整个价格还会保持一个平稳的基本态势。 让大家既有钱又敢消费 问:1月份CPI数据对于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会有怎样的影响,应采取哪些措施来抑制通货紧缩的发生? 姚景源:按照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抑制通货紧缩就要扩大需求。扩内需是要把扩内需和调结构紧紧结合起来。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国家几乎每周都在围绕着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出台政策。内需分两块,一块是投资,一块是消费,扩大内需就是要扩大投资、扩大消费。要扩大消费就要想办法增加大家的收入,改善对未来支出的预期。前一段时间,国家出台了扩大需求的十大措施,这十大措施比较明确地投向两个方面,一是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比如说提高低保、社保标准,提高离退休金,加大对农民各种补贴的力度。二是投向社会保障,投向民生,通过完善社会保障,比如完善医改等等,减少大家的后顾之忧。这样让大家有钱,有了钱以后又敢消费,通过扩大需求来抑制通货紧缩的发生。

251 评论(12)

陶小唬同学

拉动经济的三辆马车:出口、消费、投资。中国一直以来的经济发展很大部分都是依靠出口拉动的,但是中国的出口是以手工制品为主,里面的劳动力因素很大,科技因素很低。而随着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渐高等因素的发展,中国必须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而扩大内需是重中之重。而扩大内需之中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也是重点。而要想扩大内需,促进中国经济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调整国名收入分配结构,也就是缩小收入差距等,也是个关键。

277 评论(12)

相关问答

  •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

    yes!

    往昔岁月 评论(3) 2025-08-02
  •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源

    我抄袭的,看对你有用没: 这场危机的起源地是美国,导火索是次贷危机。次贷危机,说白了就是消费者以极少的首付甚至零首付购买房产,贷出方则把这些贷款打包切片,经过几

    人在驴途 评论(3) 2025-08-02
  •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

    yes!

    宇宙梧桐 评论(3) 2025-08-02
  • 中国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

    据新华社北京1月21日电 国家统计局2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33535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7%。  分季度看,20

    kami麻麻 评论(2) 2025-08-02
  •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总经济师

    全国统计工作会议1月11日上午在北京闭幕。会上,举行了全国统计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承诺书、统计行风建设责任书签署仪式及统计部门国家安全、保密和密码工作责任书签署仪式

    DD大小姐 评论(3) 2025-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