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85

守望的原罪
首页 > 职业资格证 > 远程医疗健康管理师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宇宇酱ovo

已采纳
三级健康管理师报名条件(满足以下条件之一)(1)具有医药卫生专业大学专科以上学历证书。(2)具有非医药卫生专业大学专科以上学历证书,连续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2年以上,经三级健康管理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3)具有医药卫生专业中等专科以上学历证书,连续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三级健康管理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相关专业详情见附件)国家承认学历有哪些?什么是“国家承认学历”:是泛指符合国家政府机构和教育机关部门认可的并具备符合条件的大学专科或本科毕业证书(学历证明),以下这7种形式的学历文凭是国家承认的:1、经过高校招生考试并被高校录取的,持有普通高校毕业证书(统招文凭)2、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毕业证书(是对尚不具备独立颁发国家承认学历文凭的民办高校的一种学历认证考试)3、自学考试的毕业证书;4、经过成人高校招生考试并被录取的,持有成人高校毕业证书;(成考)5、教育部批准的68所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院校颁发毕业证书(网络教育)和电大(国家开放大学)6、部队院校毕业证书应是总参和国家教育部联合颁发的毕业证书;7、党校毕业证书应是教育部颁发的成人高校毕业证书;注:其实最简单的一种是否是国家承认学历的证明方法就是:国家承认学历在学信网上永久可查询。国家不承认的学历有哪些?可以简单地理解不在上面7类学历证书范围内的学历国家都不承认。国家不承认的学历有:1、民办高校的学历证书(这种证书据传可以在“民教网”可查,但在“学信网”不能查)2、党校颁发的非教育部授权的学历证书3、函授班颁发的非教育部授权的学历证书如果手里已经有学历证书,可以比对一下上是否属于上面7种国家承认学历证书里的,如果不确定可以直接上学信网查询一下证书的真伪。(2000年以前学历学信网查询不到的可做学历认证)

远程医疗健康管理师

162 评论(15)

南瓜囡囡

回答 您好,您的问题我已经看到了,正在整理答案,请稍等一会儿哦 你好!最近,看了博傲教育杜老师关于“健康管理师报名、考试”的视频,视频中分析了健康管理师证书的用途,他认为:随着《健康2030》计划的深入实施,未来从事健康职业(如美容、保健、运动健康)的人必然会要求拥有健康管理师职业资格证书,就像护士必须要有护士执业证,医师要有医师证一样,没有证就不能上岗。 尤其是目前在自主创业开健康咨询、保健品、减肥、美容养生公司的人群,健康管理师可能会被作为执业证书,没有证书就没有执业资格,有可能会被记入违规执业“黑名单”。因此,健康管理师证到底有没有用,关键还是要看你所在的行业和从事的工作,关联越大,作用也就越大。 更多1条 

141 评论(12)

fanfanwing

2014年起至2016年12月,分7个批次,共计取消了434项职业资格,2017年9月12日人社部发布《关于公布国家职业资格目录的通知》,共计140项,其中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59项,技术人员职业资格81项!取消部分职业资格,并且设立职业资格清单这项工作是我国职业资格体系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改革与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同时也确立了目前在我国由卫健委组织实施的健康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考试,是从业人员取得健康管理师合法职业身份的途径!2017年9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关于公布国家职业资格目录的通知》(人社部发〔2017〕68号),公布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健康管理师正式归入国家卫健委进行认证,也是该职业国家职业资格的认证单位。伴随着国内慢性病患病率越来越高、老年化、亚健康群体越来越大,人民对于健康意识逐步增强,国家对于健康产业的大力政策扶持,未来,健康管理师成为重点高薪职业之一。2018年两会上,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获批,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取消,组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把以治疗病状为中心转变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 “大健康”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健康管理师职业也这样的趋势下成为了一个潜力的朝阳职业。健康管理师有什么用处?1.报考健康管理师可以领取国家补贴2000元。2.可增加落户积分,提早拿到城市绿卡!3.是用人单位对持证人作用、聘用、以及考核能力的重要标准。4.医院、体检中心、学校、健身、养老行业等均要求持证上岗。哪些人需要考健康管理师?(从业方向)1.医疗服务机构 2.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康复中心 4.体检中心5.管理人员 6.医疗中心7.医药公司 8.营养公司直销员9.保险公司 10.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健康顾问 12.健康咨询服务公司13.养生会所 14.健身房15.月子会所 16.其他单位申报条件1、具有医药卫生相关专业大学专科以上学历;2、非医药卫生专业大学专科,连续从事健康等工作2年以上;经三级健康管理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3、具有中专以上医学相关专业学历,连续从事健康等相关工作3年以上,经三级健康管理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证书发放(1)资格证书颁发:考试合格者,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颁发相应等级《健康管理师职业资格证书》。全国通用,终身有效。可作为招聘录用、考核晋升、岗位续聘、职称评定、加薪的重要参考依据。

280 评论(11)

阳光通宝

对于年轻人创业,一个好的 创业项目 是很重要的,一个好的创业项目可以让创业者的创业阻碍少很多,更加容易成功,想要一个好的创业项目想要经过创业项目构思,下面由我与大家分享2022创业项目构思基本思路大全,希望你们喜欢!欢迎阅读! 目录 创业项目构思基本思路 建立一个在线问诊平台 设备为终端延伸到每一个用户 创业项目构思基本思路 可能很多人第一时间就会想到丁香园,作为一个有着近20年历史的医疗专业论坛,丁香园把自己定位为中国领先的医疗领域连接者,注册医生约在200万左右。根据20_年数据显示,我国共有医疗卫生从业者1174万左右,其中执业(助理)医生339万、乡村医生90万,通过这个数量对比,我们可以发现丁香园吸引了大量的医生资源。医生是整个医疗行业最核心的资源,其重要性自不必说,可是为什么这个拥有庞大医生资源的平台经过20年的发展,依然没有成为患者治病就医的好工具呢? 我觉得(仅代表个人见解)原因在于丁香园给自己的定位,虽然定位于医疗领域的连接者,可是连接的双方并不是医患,而是医生与医生,丁香园俨然成了同行交流以及知识更新的平台。点开丁香园的网站,你会发现版面极多,分类也很复杂,大概浏览下里面的 文章 ,发现很多是医生之间用药技巧的交流,而且充满了很多专业术语,很难被普通用户认可,这大概就是为什么普通患者并不太关注这个平台的原因了(如有 其它 高见,欢迎赐教)。 就知识分享类平台而言,我更偏向于知乎,知乎以问答的方式运营,能确保高质量的专业回答,是这个社群能一直走下去的原因,而且界面干净整洁,在 广告 横飞的时代,着实属于一股难得的清流。所以我就想,有没有可能把知乎的模式引入医患交流中呢?这个平台面向医患双方,医生可以针对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健康问题,分享切实有用的妙方或者对于健康管理、心理咨询的建议,患者浏览之后感兴趣的会去尝试,如果确实非常有效,我们引入一套反馈机制,患者可以通过平台打赏文章创作者(原创者),打赏金额这部分收入按比例分成三个部分,一部分支付给医生,一部分支撑平台运营,另外一部分放入公益基金(专项资助疑难杂症攻关或贫穷家庭重症患者)。另外一方面,患者可以悬赏提出关注问题(可匿名,以保护个人隐私),由医生回答,获得悬赏者认可的回答可获得奖金,这部分赏金分配用途同上。运行机制并不是太新颖,很多贴吧、论坛都采用过。最最核心的还是确保内容的质量,同时通过公益引导这种略带创新的形式引导知识付费。这里面还会涉及到一个广告问题,毕竟以这种方式运行,盈利很难支撑平台运行下去,广告能不能引入,我的观点是,不到迫于无奈绝不引入广告,即使最后不得不引入,也必定是通过通过某些手段鉴别出广告商的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质量过硬且性价比合理,做不到这两者任何一点,宁愿平台关闭也不会引入广告。 >>> 建立一个在线问诊平台 在线问诊发展的时间并不短,从20_年的寻医问药、20_年的好大夫在线,到20_年的微医、20_年的春雨医生,再到20_年的平安好医生。在线问诊经历了20_-20_年资本风口时期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阶段。然而进入到20_年,由于 商业模式 难以落地,这个曾经的风口日渐消退,各平台纷纷向线下导流,可依然难以盈利。我认为最主要原因,用互联网的思维去改造医疗体制,这本身就是一种奢望。数十家企业探讨了数年的在线问诊,为何没有长足的发展,《重构大健康》一书中 总结 的非常好,分享给大家,部分摘录如下: 1. 低频需求问题 医疗需求的低频属性是几乎所有创业者都能够意识到的问题,但同时也几乎被所有人轻视。事实上,医疗需求的低频比我们想象的更严重,而低频问题往往给那些以App为载体创业的企业带来难以承受的严重后果。 一般来说,人们每年生病的次数不会超过12次(国家卫健委的数据显示人均门诊次数为6次)。那么试想一个人一年为数不多的几次生病,有多少次是能够通过App解决的?急重症显然第一反应是去医院,很难想象有人淡定地拿出App来在线问诊,而非常熟悉的常见病诸如感冒发烧,通常的做法都是去附近药店买药解决。排除这两种常见情形后,有可能使用App来问诊的次数可能不到一两次;更严峻的是,同样的问题若再次遇到,患者通常会按照上次获知的办法处理,而不会再次打开App,这还是假设患者认可互联网医疗的乐观情况。每年最多打开一两次的App产品首先很难推广,其次更难留存(任何一次误删或更换手机都会导致用户永久流失)。 其实,低频带来更加深远的严重后果,是难以进入用户的心理认知,因而品牌认知度无从谈起。简单说,如果不加提示对“中国最好的5个骨科医院”进行回答,医疗从业者不过能够回答出2~3个,普通大众往往一个都回答不出来,这意味着一个做到第一梯队的医疗机构,数十年的积累和服务,却无法形成用户的主动认知。相比之下:你能说出5个知名化妆品品牌吗? 5个餐饮品牌呢?10个呢?几乎没什么难度。这就是互联网医疗需求的低频带来的心智认知的难度,导致互联网医疗平台很难成为大众就医的一个默认选项,让用户推广和留存更加困难。因此低频需求是互联网医疗之所以没有能够成功构建商业模式(至少是2C模式)的最重要原因。 2. 互联网医疗的O2O走不通 医疗O2O(Online to Offline),在互联网医疗发展到20_年之后逐步成为大体量互联网医疗企业标配。春雨医生、丁香园、微医、平安好医生等平台都相继与线下医院进行合作或自建诊所,这些集体喊着“颠覆传统医疗” 口号 的纯线上互联网医疗服务企业,受阻之后转换战略思路,重新拥抱线下医疗服务,春雨医生甚至提出了非常激进的扩张计划。医疗020的逻辑是,既然纯线上咨询无法得到较好的诊断和回答,那么将线上用户向线下自营或合作医疗机构导流,听起来更顺理成章,应该能起到一定的分诊作用,然而结果并不理想。通过漏斗模型为医疗O2O算一笔账便不难理解。 假设一个互联网医疗企业拥有1亿注册用户(能够真正达到1亿注册用户的企业属于国内互联网医疗绝对第一梯队),如果其承载载体是App,以最乐观的方式估计,其日活跃用户能达到10万左右(指发生核心行为,比如问诊)。一般来说,用户在较近的范围内(20分钟车程以内)才有可能去医院,对应一线城市来说,也就是一个区内。假设互联网医疗的用户主要分布在10个国内大型城市(现实中分布可能更分散),而每个城市平均有10个区,这样一来每天10万活跃用户分散到某市就只剩1万人而进一步局限在具体的区域(例如某市某区)就很可能只剩1000人。 再从病种维度进一步划分,假设互联网医疗平台上的主要病种集中在5个科室(实际可能更分散),那么针对某一专科(例如儿科或皮肤科)且在该区域的日活跃用户就只有200人。从线上线下转化的成功率来看,通常不会超过0.1%,也就是说这样一个拥有1亿注册用户的大型互联网医疗平台,每天向线下某区的某专科医疗机构导入病人不超过0.2人(几乎相当于每周才能带来1个患者),这样的效率难以与合作的线下医疗机构形成比较紧密的利益关系,得不到医疗机构的重视,患者线下的用户体验便很难得到保障。同时,如果是自营的线下医疗机构,也很难从线上平台获取足够多的患者(每年从线上带来50个患者,按均价500~1000元来算,产生的销售额也就在2.5万~5万元,可谓杯水车薪)。 3.在线问诊的免费策略是错的 按照一般互联网产品的运营策略,前期免费后续收费的模式通常是成立的,因此互联网医疗创业企业纷纷将该策略运用在在线问诊的产品形态之中。迫于竞争的压力,全行业都开始推广免费的问诊服务,然而最后的结果是,免费模式给互联网医疗整体形象和服务质量带来不可逆的伤害。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 首先,在线医疗服务免费在用户端带来的直接影响: (1)免费让用户对线上医生服务质量存在潜在的不信任和怀疑 (2)免费导致用户提问门槛非常低,以至于产生大量的低质量、无意义的问题(在春雨医生等平台中,甚至出现了大量与医疗无关的提问)。低质量的问题带来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回答问题的医生感受不到尊重,与线下医生身份形成了强烈心理落差,进而影响医生在线回答的积极性,或者干脆拒绝回答,久而久之,真正高质量高职级的医生会大量流失,劣币驱逐良币,又让用户再次强化了最初的判断-“线上医疗果然不靠谱”。一旦形成这样的负向强化链条,那么期待“现在免费黏住用户,日后再收费”的模式也就很难确立。 4.互联网医疗产品传播无力 医疗行业在传播方面面临着用户传播意愿弱,传播方式受限等特殊挑战。医疗行业的用户强调隐私性,对于患病事宜讳莫如深,甚至最亲近的人也不主动谈论(传染类疾病、恶性疾病和易受偏见的疾病等更甚),很难想象一个受到很好治疗服务的患者,治愈后会通过微信朋友圈或其他有效方式将医疗服务介绍给他人。同时考虑国内社交习俗通常礼貌性避讳交谈疾病,一个好的产品或服务,如果在其他领域,很有可能产生“口碑传播” “病毒传播”以及“产品即营销”的“自传播”的现象,但医疗服务和产品就比较困难。 另一个方面,严肃性也对传播造成了严重制约。在娱乐领域(比如游戏、影视剧等)或快速消费品领域等方面,病毒式传播屡见不鲜,但我们很少能够看到医疗服务或产品通过类似方式进行传播,一方面有国家相关政策的限制,另一方面也与医疗服务产品的最根本生存基础有关-那就是“信任”。专业的形象,严肃的表达往往能够带来信任感,而这种信任感正是患者进行决策的最关键因素。娱乐化的医疗广告,不仅不能增加用户的决策偏好,往往适得其反。医疗的严肃性的确使大众传播异常困难。 5.快速迭代在医疗领域不适用 互联网思维“快速迭代”,其本质是通过不断“试错”产生的“反馈”对产品和技术进行优化,从而很快让产品或服务接近完美的精益创业思维。然而被互联网领域反复验证过的送代思维应用到医疗领域创新时却遇到了困境。主要原因是忽略了“快速送代”操作的前提假设:试错成本必须低。这里的试错成本低,包括了多层含义:第一层是产品或服务本身生产成本较低;第二层是如果出现错误,其产生的后果带来的成本较低;第三是相比非试错手段(例如做用户调研或咨询研究来进行决策),试错方式达到正确方向的成本低。医疗行业的许多方面本质上都不支持以上假设。特别是一旦出现失误,其影响的后果往往涉及生命安全,这样的代价不容许采取快速试错的方式(药物还有动物实验等替代方案,但是互联网医疗服务没法启动动物实验代替人的使用)。不仅是医疗,汽车制造业、工业机器人产业也不允许快速送代的方式。 巨大的试错成本(或称为“代价”)使得从业者难以从快速试错中获取 经验 和反馈,整个产品服务的进化周期也因此不得不延长,甚至长期都难以摸索到正确的方向。 可能你会想到,既然已经有这么多企业试过错了,是不是脑袋被门挤了?还往这个方向考虑。在线问诊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取决于:(1)在线医疗的相关政策,在线处方所针对病种的覆盖数量;(2)医保支付,在线能够覆盖的目录和范围;(3)需求驱动,线上最易产生问诊行为的疾病( 儿童 、皮肤、妇科等);(4)医药电商配套设施完善程度,是否能够低成本高效率完成药品配送。而针对线上问诊,我认为现阶段是有转机的,主要理由如下: (1)20_年9月14日,国家卫健委相继发布《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 《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 《远程医疗服务管理规范(试行)》三个文件,在线问诊的行业地位得以确立,制约行业发展的支付、处方等问题也有望加速推进。政策利好或许能让在线问诊再次迎来了春天。 (2)制造高频需求:除了儿科、皮肤、妇科等在线问诊需求较高外,在线疾病问诊属于低频需求,但如果朝着健康管理的方向发展,以“健康管理师”和“营养师”为“团队模式”主动提供健康管理产品。这种商业模式的主要思路,在于由“健康管理师”为发起方,主动联系用户并进行相应服务,进而提升产品的使用频率。随着人工智能的进一步发展,“健康管理师”甚至可以由人工智能替代,交互过程中增加一些趣味性和可玩儿性,或许更嫩增加用户的粘性。 (3)各个城市的30分钟、1小时送药上门的服务在不断兴起,这将成为在线问诊的又一助力。 >>> 设备为终端延伸到每一个用户 随着医院药品带量采购(相当于从明面上取缔了以药养医)的推行,很多人都能发现,去医院看病买药的费用是降了一些,但是诊疗前的检查费却嗖嗖的往上涨,那是因为带量采购极大压缩了医院采药的分红、回扣等利润,可是医院还要盈利、还要稳定运营,这部分利润减少了,只能从其他地方找补,于是检查项便多了起来,费用也涨了起来。接下来这个思路就从降低检查费说起。 以智能手环(手表)为例,现在的手环(手表)具备定位、运动记录、睡眠监测、心率监测,甚至通信、心电图(不免要吐槽华米新发布的米动健康手表,本身价格倒不算高,可测心电,可是还要单独花远远高于设备本身价格年费购买心电解读服务,简直无语)等功能,我认为将来的手环(手表)必定会增加中医号脉、血压、血糖、血氧、超声波显像等体征指标的检测功能,这将不仅可以极大的降低入院诊疗的检查费用(前提是设备通过国家医疗器械认证),也将能通过从用户身体采集到的体征信息,结合后台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分析,为用户提供定制化的健康管理服务。 可穿戴(便携式)设备在医疗健康领域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应用,一个是健康级,一个是医疗级,随着技术的进步,医疗级的应用功能将逐步向健康级转变。人群处于亚健康或慢病状态,针对疾病预防所投入的费用,要远远低于将亚健康和慢病拖至重病、大病的费用,这一点在以前很难被意识到,现在已经开始慢慢被接受。在大家健康意识越来越强的情况下,“治未病”,也就是疾病预防的理念将会更加被公众认可,作为健康管理、慢病管理和术后复健交互终端的可穿戴设备未来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泛。 可穿戴(便携式)设备应用功能分类 如果要朝着这方方向去做,我会怎么做呢?(1)以手环(手表)为切入点,这在手环已经普及,消费者渐渐接受手环成为继手机之后身体的一个部分的情况下,市场更容易被推广;(2)适配细分人群,提供不同的侧重功能,这样可以降低成本,为消费者减负。比如,针对老年人重点提供心率监测、摔倒检测、一键呼救等功能,而且可匹配的手机终端不再局限为一个,可以增加至老人子女的数个终端,这样子女可以随时通过APP查看老人的健康状态;针对年轻群体,这个已经很普遍了,以运动健康为主题;针对癫痫患者,可重点提供皮肤电信号检测功能,同时连接至家人手机终端,一旦发作,可以第一时间通知家属;针对心血管病患者,可以重点提供心率监测、心电监测功能……(3)一定要拥抱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未来智能手环(手表)一定会作为私人健康管家的载体,为用户时时提供健康管理,具备这种功能,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不可或缺。 >>> 2022创业项目构思基本思路大全相关文章: ★ 2022农业创业项目计划书方案精选10篇 ★ 2022适合毕业大学生创业项目 ★ 2022年最新创业计划书项目模板 ★ 创业项目计划书样本最新10篇 ★ 2022茶餐厅创业计划书通用10篇 ★ 2022大学生创新创业心得体会范文10篇 ★ 2022健身房创业计划书范文 ★ 2022书吧创业计划书范文 ★ 大学生优秀创业计划书5篇 ★ 校园创业计划精选集锦5篇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baidu.com/hm.js?a16caac520b9e58c9a9652b27953e5ae";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277 评论(15)

浮云秋叶

健康管理师没有专业限制,如果你是相关专业需要的工作经验年限就比较少,如果不是相关专业要求工作经验年限时间比较长一些,但是现在报考要求是大专及大专也上学历,目前还能直接报考高级,但是一直有消息说以后要从初级开始考,但是具体还没有实施,所以现在是可以报高级的

312 评论(10)

相关问答

  • 医疗健康管理师

    健康管理师能进行健康和疾病的监测、分析、评估,还能维护个体和群体的健康,帮助促进个体和群体的健康意识和身体素质。健康管理人员一般在健康办理公司、医院、体检中心、

    帅气小王子… 评论(5) 2025-07-17
  • 医疗健康管理师培训课程

    君能健康管理师培训的内容包括了健康管理师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而且君能健康都是由资深的健康管理专家进行培训的,技能也更加的实用

    Melinda麒儿 评论(6) 2025-07-18
  • 远程医疗健康管理师

    三级健康管理师报名条件(满足以下条件之一)(1)具有医药卫生专业大学专科以上学历证书。(2)具有非医药卫生专业大学专科以上学历证书,连续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

    守望的原罪 评论(5) 2025-07-17
  • 健康管理师证远程就医

    个人认为这个证书还是很有用的,考的时候是不仅可以多个国家认可的证书,提升个人价值健康管理师证书的作用:健康管理师证是目前国家大力提倡的大健康行业含金量最高的证书

    刘彦热茶 评论(7) 2025-07-17
  • 日本远程诊疗健康管理师

    因为健康管理师用处很大是一张健康管理师从业者必备的证书,它是职位晋升、加薪、调岗、求职的重要考核依据,由 国家卫生计生委颁发,不需年审,终身有效。希望回答能够帮

    戴小卓269500767 评论(6) 2025-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