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8

  • 浏览数

    188

小美人杰西卡
首页 > 职业资格证 > 5年工作经验造价师

8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inesthreebears

已采纳
造价工程师工作年限计算方法一般来说,全日制学历从毕业后开始算(实习期部包括在内)。

5年工作经验造价师

355 评论(13)

朵喵喵ljh

你好,正确的说应该是叫造价工程师。报考造价工程师的前提条件是必须是工程类或工程经济类专业的,之后满足以下任意一项条件即可报考:1、取得大学专科学历,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6年 ;2、取得大学本科学历,工作满4年,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4年;3、取得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或硕士学位,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3年; 4、工程造价专业大专毕业后,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5年。如果你还有什么疑问,可以直接百度一下:造价通,去那里可以搜索到报考造价工程师的相关内容,同时你也可以利用这个来辅助你解决现在的造价问题。

332 评论(13)

cuteorange290

学历不同,专业不同,需要的工作年限就不同

314 评论(8)

Lucia慢半拍

你好,你的工作年限今年报考造价工程师是不符合条件的,无论是大专还是本科,都要满足毕业年限,即大专毕业后六年,本科毕业后五年,造价工程师和其他注册类考试不同,一定要求是后学历,即毕业以后的工作年限,即使之前有再长的工作年限,也不能累加起来。你现在的大专不够六年,本科更不够五年,暂时都不可以报考。

105 评论(12)

等开到荼蘼

平均工资¥10.9K/月,最多人拿10K-15K;造价工程师工资按学历统计,转工资¥9.0K,大传工资¥10.3K,本科工资¥12.0K;从目前工作收入情况来看,绝大部分造价行业从业人员的收入水平都处于3000-10000的区间,占比70%。其中,大概有30~40%的收入都处于5000-8000,这应该是作三年到五年成为公司年轻骨干的收入水平。在8000-15000区间,这应该是工作五年以上,基本上已经成为企业的中坚力量或者是部门主管、主责以及负责人的收入水平。

188 评论(11)

大旺旺。

刚毕业都这样,什么都不会做,公司等于是花钱请了个什么都不会的人,还得要公司的师傅教,你说还想要什么薪水待遇。等你会做了,自然薪水高起来了。 你问做几年工资高起来,很简单,学会了薪水就高了,不会做的话,做个二十年,也只能打打下手。

317 评论(13)

鱿鱼女王

(1)报考条件:工程或工程经济类专科以上学历,专科毕业6年,本科毕业5年。(2)报考费用:每人每科52元,四科合计人民币208元。(3)考试科目:法规及相关知识,计价与控制,技术与计量,案例分析。(4)何时能考:毕业2年还得熬年限,可以借此把基础打好,争取一气呵成。

152 评论(15)

杭椒牛柳

你好,从你专科毕业开始算起!  1、工程造价专业大专毕业(后),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5年;工程或工程经济类大专毕业,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6年。  2、工程造价专业本科毕业(后),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4年;工程或工程经济类本科毕业,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5年。  3、获上述专业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和获硕士学位(后),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3年。  4、获上述专业博士学位(后),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2年。

258 评论(9)

相关问答

  • 造价师10年工作经验

    什么专业的?有哪些特长?有哪些执业证书?计划在什么地方就业?如果从事造价工作,有注册造价工程师证书,在北京的咨询公司,一般在15w左右(不算奖金+福利等)如果楼

    纽约纽约k 评论(2) 2025-07-03
  • 造价师工作第5年

    你好,从你专科毕业开始算起!  1、工程造价专业大专毕业(后),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5年;工程或工程经济类大专毕业,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6年。  2、工程造

    手机专用 评论(3) 2025-07-02
  • 造价师和注会5年经验

    (1)报考条件:工程或工程经济类专科以上学历,专科毕业6年,本科毕业5年。(2)报考费用:每人每科52元,四科合计人民币208元。(3)考试科目:法规及相关知识

    纳兰依若 评论(5) 2025-07-03
  • 造价师工作经验几年

    1.工程造价专业大专毕业后,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5年;工程或工程经济类大专毕业后,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6年。2.工程造价专业本科毕业后,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

    小小千寻小尼玛 评论(6) 2025-07-01
  • 经济师5年验证

    高级经济师考试科目为《经济理论与实务》,考试时间为180分钟,采取开卷笔答方式进行。主要考核应试者经济专业基础知识、政策法规及运用相关经济理论分析、判断和处理问

    CC陈四斤 评论(6) 2025-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