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85

大大大小精灵
首页 > 职业资格证 > 经济师成绩四舍五入吗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狮子女王

已采纳
0.5分,也就是多选题的一个选项 - - 经济师是机器改分,且考试全是客观题,分数既定83.5就是83.5,不存在四舍五入的情况。

经济师成绩四舍五入吗

324 评论(11)

8888一美食家

2019中级经济师考试满分是140分,根据历年全国经济师考试分数线判断,大部分地区的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合格标准均为84分,其中贵州、甘肃等地区分数线会略微降低。考试方式:全国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采用机考的形式。各科试卷均为客观题,在电脑上作答,进入考场时不得携带纸笔、计算器等。经济师考试也称作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经济师是我国职称之一。要取得“经济师”职称,需要参加“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经济专业技术资格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制度,由全国统一组织、统一大纲、统一试题、统一评分标准。参加经济专业中级资格考试并成绩合格者,获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由人事部统一发放合格证书。

129 评论(8)

哈哈2974

经济学家考试的满分是140分,根据历年全国经济师考试分数线,大部分地区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资格标准为84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遵守法律、纪律,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申请经济专业中级资格考试。中等职业学校从事专业工作十年以上,取得经济专业初级资格(包括1992年底前通过国家考试取得的经济员资格或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考核录用的经济专业初级职务)1993年1月6日前国家统一规定)。专业实践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案例分析题,其中单项选择题60题,每题1分,总分60分。多项选择题20题,每题2分,总分40分,案例分析题20题,每题2分,总共40分。考试时长90分钟,满分140分,及格分数线一般为84分。扩展资料:1、学习时间是保证大部分报名参考人员都有工作,大多数是中年人,学习的确比较费力。这就要求安排计划好,每天必须保证足够的时间来学习。2、教材是基础学习时应该以教材为主,太多的辅导材料没有太多用,有一两本就够了。如果对自己没有足够把握的话,参考书、辅导班还是要的。3、经济师练习题是必需教材上每章后面的练习题每题必做,而且要根据大纲自己出题来做。从网上下载了历年的考题和答案,先自己做,再对答案,有错误的话,看书,再做。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经济师考试

242 评论(10)

huazhiqingci

中级经济师考试满分为140分,考试考试要两科均过84分才能及格。另外,内蒙经济师考试省内合格线为80分,只要两科均考过80分就可以及格的。甘肃经济师省内合格线两科加起来为153分即可及格。贵州经济师省内合格标准为70分,只要两科均考过70分就可以及格的。初级和中级经济师均考2个科目,具体是《经济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与实务》。根据人事部办公厅《关于调整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业设置的通知》(人办发[2002]18号)及有关文件精神,初、中级《专业知识和实务》科目均分为工商管理、农业、商业、财政税收、金融、保险、运输(水路、公路、铁路、民航)、人力资源管理、邮电、房地产、旅游、建筑12个专业,其中运输分为水路、公路、铁路、民航4个子专业。

351 评论(10)

相关问答

  • 中级经济师成绩会四舍五入

    是的,中级经济师职称不需要评审,通过考试即可。只有高级经济师职称是考试加评审的方式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遵纪守法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报名参加经济专业中级

    未央1895 评论(3) 2025-07-15
  • 中级经济师成绩四舍五入

    关于2011年度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合格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2-01-20 --------------------------------

    hylandstar 评论(3) 2025-07-14
  • 经济师会四舍五入吗

    楼上的 哥哥姐姐 你们什么智商啊?懂不懂啊?考过试吗?是学会计的吗?就为了 得悬赏 你就忽悠楼主啊?初级会计职称考试 《经济法基础》有主观题吗? 全是选择 选择

    魔羯女悠悠 评论(4) 2025-07-15
  • 造价师成绩四舍五入

    如果考试是要求你填现金流量表,那表是肯定是会给出来的,要不改卷子时阅卷不好阅。但是这个表头是要背下来的,为什么呢?因为考试的问题有时候不是让你填表,而是考你某一

    南得珍贵 评论(3) 2025-07-15
  • 一级造价师成绩四舍五入

    造价工程师总共有四门考试,今年10下旬开考。现在造价师成绩保留是2年,以后改革了的话一级是4年,二级是2年。具体你可以看看住建部:造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

    咣脚奔跑的釹孩 评论(4) 2025-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