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贝基清净果
从语音入手,听的方式学,然后再在句子中学,这样不容易忘。《1368个单词就够了》这本书是作者王乐平先生历时4年研发,在教学过程中更好的实现了本书思想的实际指导作用。这本书的基础在于:中国人背了多年的单词,学语法,练习听力和口语,参加了多种类型的考试,但由于缺乏语言环境,很多人在真正使用英语的时候,还是出现表达障碍。这个时候,很多人的反应就是背更多的单词!但,这些年你背的那些单词都用上了吗?中国人英语学习的困境在于缺乏英语思维!运用英语思维,1368个单词就够你表达所有你想要表达的内容!这本书里,王乐平老师根据实践教学和经验,逐步的讲解了在1368个单词的拓展,如何运用英语思维,实现无障碍的表达。让你的英语,张口就来![1] 2编辑推荐编辑背了这么多年单词,那些成千上万的,起早摸黑好不容易背下来的单词,你都用上了吗??学了那么多句式、语法,在用得着的时候却一句话也想不起来?这可能是很多人用英语去表达自己的时候遭遇的困境。用我们多年习惯下的汉语表达的思维,是背多少单词都学不好英语的!《1368个单词就够了》是一本非常实用的英语学习书,小编特别把它推荐给小伙伴们:》》》》想要重新开始学英语的,没信心??看这本书就有啦!》》》》学了多年英语,考试都过了,用英语的时候却还是大脑一片空白的?这本书给你答案!》》》》想要出去旅行?看完这本书,你的词汇量绝对够你在国外想说什么说什么!》》》》想进外企??这本书的作者曾经把很多英语菜鸟送进了英特尔、拜耳、ZARA等著名跨过公司》》》》学生党升学考试??这本书在书稿阶段就被很多高校英语老师推荐给他的学生!还不知道你就out啦!中国人学不好英语的根本原因是缺乏英语的思维。运用英语思维,1368个单词就够你表达所有内容,真正实现——说英语,张口就来![1] 3作者简介编辑王乐平畅销书《英语思维是这样炼成的》作者成立了一家英语培训机构把诸多英语菜鸟送到英特尔、拜耳、ZARA等国际著名跨国公司。目标是把自己创立的英语教学方法推广到各大、中、小学,从根本上解决中国人的英语学习之痛![1]
吃货JyHl
原来的工作,要开发海外用户,部门中有几个外籍同事,平日里的沟通、开会不得已要用英文。 沟通过程中我发现了自己最大的问题,或许也是普遍中国学生学英语中遇到的问题。 就是 用汉语思维说英语。 于是经常遇到这样的尴尬情景,自己说的很happy,人家却一脸懵逼。 因为通常沟通我都是先想好中文,然后脑海中搜索对应的英语单词,最后组成一句。 我估计外籍同事看到后的反应,应该跟我们平日里看英语是一样的 奇怪,明明没有一个生词,怎么就是看不懂? 从那时开始,我更深刻意识到英语思维的重要性。虽说词汇和语法是基础是思维体现的载体,但若没有英语思维,永远都没办法说一口地道的英语。 忘记在哪里看到的一句话,大概是这个意思: 然后励志要 speak English in an English way! 我买来王乐平的《英语思维是这样炼成的》,看完后想总结一下,利人利己。 全书分为三部分: * Part one:什么是英语思维?& 如何培养英语思维 * Part two:介绍具体英语学习的方法 * Part three:英语学习中常见问题 我想着重总结学习前两个部分。 英语是一种世界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看法, 英语思维涉及的就是看事物的角度问题 。同一件事物,若用两种语言描述,可能角度和组织结构都不同。 这里拿汉语做比较,说说两者思维差别到底有哪些。 1.汉语是直观感受的表达、英语是事物本质的表达 即汉语倾向于用身体可以感受到的动作或表象来直接描述,而英语倾向于透过现象描述本质。 汉语中醒的使用场景很多,睡醒也是一种醒,但英语把两者区分开了,这里的“醒”是“苏醒”。 2.汉语主观性强,英语客观性强 可以看出汉语背后总是有“潜台词”的,暗示我们要做节约用水,爱护草地的人,而英语很客观,没有任何道德暗示,你只需照做就可以了。 3.句子表述顺序不同 这点从名字和地址的表述顺序就可以看出来,此外还体现在复合句的结构上面。 4.英语句子结构严谨,汉语相对松散。 英语除祈使句外,一般句子都有主、谓,句子之间还必须要有逻辑连接词,整个表达不会产生歧义,逻辑很清楚。而汉语则不然,经常会对某些成分进行缺省。看看下面的翻译体会一下。 其实英语之所以比汉语具有客观性和实质性的 原因有以下两点 : 第一, 介词 在英语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传承和连接的作用, 它主要是空间概念的反映, 由空间概念组织起来的英语更加客观也切合事物的实质,更具有逻辑性。 第二,英语中很多具体名次、行为动词以及形容词都能延伸出自己的抽象词义并在英语表达,尤其是口语中发挥中坚作用。 所以后面主要从 空间概念 以及 词汇的体验性 重点说明 介词、名次、动词、形容词 中说体现的英语思维。 前面提到过, 词汇和语法是英语思维体现的载体。 但我们要从思维的角度出发,去重新学习词汇和语法,让自己达到可以用简单词汇准确表达的程度。 i)神奇的be表状态 , 一个状态可以替代中文里很多个动词,化繁为简 。 ii)have表示最普通的所有关系 电影对白中have这个词是所有动词中用的最多的,可以留心一下,然后从所有权的角度细细体味。 Tips:以后如果说英语遇到卡壳,有太多动词不知如何翻译,可以从 状态性质 和 所有关系 的角度考虑一下,看看是不是可以用be和have来表达。不仅简洁还很地道。起初这种转换会慢一些,慢慢习惯了就不再需要这种转换了。 iii)体现事物互动关系的“give”&“get” 从这两个词的频繁使用也可以推测出歪果仁意识里重视所有权,无论东西是具体还是抽象。 从have延伸出give和get, 我“有”的东西,“给”了你,你就“得到”了 。先看几个栗子 这么理解会容易些,西方人喜欢把东西区分为外界赋予的还是原有的,所以倾向于从“给予”和“接受”的角度来理解一件事。 再从另一个应用更广泛的get来体会一下。 这里可以体现英语口语更注重结果和状态,而中文注重过程。总结一下,get和give也可以代替汉语中很多动词,是实现中英思维转换的重要工具。以后碰到啰嗦的句子就试下从“得到”和“给予”的角度来解决问题。 这部分强调适当用 被动句和拟人句 , 转换句子主体,把没有生命的东西变成有生命的 ,从而可以丰富表达,使口语更加地道。 被动句一般都很熟悉了,在这里举些拟人的句子体会一下,加深印象。 了解这个拟人概念后,就会发现英语中真的有很多都是拟人手法的。就拿say这个词来说,其实身边很多物品都可以“说起话来”。 这一点说的是语序问题,说 英语要先说主体部分,即主谓宾先说出来,然后才是其他的句子成分 ,要 让大家先看到叙述事件的结果 ,后慢慢补充时间、地点、手段等,最后才让大家看到全貌。 这一点在写作时尤其重要,因为复合句多采用这种表达顺序。最近每天做一个长难句分析,也深刻体会到语序的问题。 先总结到这里,后面即将开始从 介词、名词、动词和形容词 的角度来说明英语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