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85

漂飘linn
首页 > 英语培训 > 理想主义者英文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最爱贺曼熊

已采纳

在英文里,理想主义与唯心主义是一个词,都是idealism。这个词属于哲学范畴,意思是 说,对人而言,思想精神是第一位的,是至高无上的。我在这里讨论的理想主义,虽然与 哲学意义上的唯心主义不完全是一回事,但有密切关联。这里首先谈理想主义的定义,或 者说关于理想的三个特征。 第一,理想不是现实。理想主义的词根是idea,是观念。ism是至上的意思,就成了“主 义”。如果去掉表示“至上”的后缀词尾 –ism,就是idea,就是观念。观念不是现实, 理想不是现实,这是关于理想的第一个特征。 第二,理想意味着善良完美的观念,是大公无私的集体主义精神。因为是perfect idea, 所以是ideal。如果不是完美善良的观念,而是一般的idea,就很难“至上”,很难成为 “主义”。所以,idealism是ideal加上后缀-ism,不是普通的idea加-ism。公元前5世纪 的柏拉图是古希腊世界里最著名的唯心主义者,他的著作集中讨论“善”,即“good”。 从11世纪到18世纪,欧洲流行主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的核心内容是绝对精神,是a bsolute。Absolute的含义与柏拉图的good几乎是一样的,即完美的善良,绝对的善,也 就是孔子讲的“至善”。在那个时代,唯心主义者是这样证明上帝存在的:因为上帝完美 无私,所以上帝存在。如果上帝不存在,怎么会有完美无私这种观念呢?在那个时代,善 良完美为“真”,代表“真理”,就是perfect。 “理想”就是ideal,不是关于个人私生活的,而是完美的道德观念,是大公无私。夸父 追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都是在为他人做自己生命之内无法完成的事。夸父、精卫、 愚公的作为是利他的。他们被后人传颂千年,因为他们展示了追求理想的生命,展示了生 命的完美。 Idealism通常都攻击私有观念,攻击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柏拉图穷其一生,鼓吹“理想 国”。理想国是个道德国家,没有私有制。比柏拉图早生一百二十多年的孔子也有这样的 思想。他说: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 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 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 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对孔子而言,天下归大众公有乃是“大道”。大道之下的社会,选择道德能干的人来领导 ,讲求人之间的信用与社会和睦。在天下无私财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不以血 亲关系为意。因此,老者能颐养天年,壮者能人尽其才,幼者能学有所长,残疾者能生活 无忧。从此,世上再无怨女旷夫。人们开发自然资源,不是为聚敛私财,为的是物尽其用 。人们努力工作,不是为了自家,而是出自道德。在这样的社会,不会有窃财越货之盗, 叛乱戕仁之徒。当此外出无需闭门的时代就是“大同社会”了。大同社会就是大道,是最 大的道理。这种理念显然是遥远的。但孔子这段话,被谱写成歌曲,传唱至今。这理想是 完美的,所以是永恒的。这理想到了马克思的时代,成就了一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运动 死了,但那伟大理念不会死,因为那理想是善良完美的。所以,理想是道德的、完美无私 的,与今日所说的“真善美”相类。理想是道德的,是无私地去为社会做贡献。这是关于 理想的第二个特征。 第三,既然是完美的道德观念,理想就不大可能成为现实。实现了的理想,就不是理想了 ,新的苦恼就出现了。所以,理想是很难实现的观念,经常是穷尽一生的努力也无法实现 的完美观念。正因为其道德上的完美,就难以实现,至少不是在个人有生之年能享有的。 理想是很难实现的观念,经常是穷尽一生的努力也无法实现的观念。这是关于理想的第三 个特征。 概括起来,理想有三个特征。第一,理想不是现实;第二,理想是完美善良,是大公无私 ;第三,理想是难以实现的,尽毕生的努力也难实现。 我们今天处在一个现实主义的时代,是理性时代,不是浪漫时代。“理性”指的是“对代 价的敏感性”,是accounting,是算得失帐,是盘算个人的付出和个人的收益。对今人而 言,神不存在,上帝不存在,天堂不存在。既然生命不过百年,生命内的物质享受就是一 切。所以,个人的物质得失最重要,理想是不重要的。

理想主义者英文

264 评论(13)

柠檬心的颜色

第一,理想不是现实。理想主义的词根是idea,是观念。ism是至上的意思,就成了“主义”。如果去掉表示“至上”的后缀词尾 –ism,就是idea,就是观念。观念不是现实, 理想不是现实,这是关于理想的第一个特征。第二,理想意味着善良完美的观念,是大公无私的集体主义精神。因为是perfect idea,所以是ideal。如果不是完美善良的观念,而是一般的idea,就很难“至上”,很难成为 “主义”。所以,idealism是ideal加上后缀-ism,不是普通的idea加-ism。公元前5世纪 的柏拉图是古希腊世界里最著名的唯心主义者,他的著作集中讨论“善”,即“good”。第三,既然是完美的道德观念,理想就不大可能成为现实。实现了的理想,就不是理想了 ,新的苦恼就出现了。所以,理想是很难实现的观念,经常是穷尽一生的努力也无法实现 的完美观念。正因为其道德上的完美,就难以实现,至少不是在个人有生之年能享有的。 理想是很难实现的观念,经常是穷尽一生的努力也无法实现的观念。这是关于理想的第三 个特征。

197 评论(9)

KauluwehiS

idealist

228 评论(10)

墨亦成诗

现实主义者通常是指国际关系学中现实主义学派的支持者。①它必须首先考虑主要均衡力量的需求,其次才能考虑次要均衡力量的需求,总体均势的重要性必须优先于任何局部的或特殊的均势。{40}为了维持总体均势或大国间均势,大国总是以牺牲小国利益为代价。均势原则的逻辑矛盾之②在均势体系下,各国实际上都不以力量均势为目标,而以取得自己的强权优势为目标,而且总是追求最大限度的强权,这势必与均势的内在趋向维持现状,即维持现存的强权分配发生矛盾,其结果必然要引起大国间的冲突和战争。所以,均势不能作为指导国际关系的原则,也不能当作对外政策的目标、原则,更不能将其绝对化、理想化为一种维持国际秩序的模式。当然这并非说均势在当今就毫无作用了,已经过时了。均势是存在利益冲突的强权政治的产物,在当前国际政治中现实利益冲突还大量存在,强权政治仍充斥现实世界的今天,均势作为一种遏制霸权、反对霸权的手段仍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利用均势来维护国家利益仍不失为一项可以选择的政策。理想主义者指善于运用直觉去认识世界,运用情感去对世界作出判断的人。理想主义是高于现实并能调校现实的一种思想倾向,碰到适合的环境,它也可能转化为一场社会运动。1.「理想主义者」型的人感兴趣的是事物的意义、关系和可能性,并基於其个人的价值观念做出决定。这是一类关心个人成长和如何理解他人与自我的人。2.「理想主义者」做人的原则是:「真实地面对自己」,是四种类型中精神上最具哲理性的人。「理想主义者」乐於接受新的思想,善於容纳他人。3.「理想主义者」好像永远在寻找生存的意义。他们非常崇尚人与人之间和各种关系中的真实和正直,容易将别人理想化。许多「理想主义者」本能地喜欢帮助别人成长和进步。「理想主义者」是很好的传播者,被人们认为是促进积极变化的催化剂。4.他们天生能够理解别人的情感,关心他们在生活、工作中碰到的人们(如同事、病人或客户、雇员)的需要。5.对於「理想主义者」型的人而言,一份好的工作应该是对他们个人很有意义的工作,而不是简单的常规工作或只是一种谋生手段。「理想主义者」崇尚和谐,不愿意在一种竞争激烈或四分五裂的环境中发展。他们喜欢民主、能够激励各种层次的人们高度参与的组织。他们会被那些促进人性价值的组织或那些允许他们帮助别人完成工作的职业所吸引。

344 评论(14)

乐调人生百味

理想主义者就是超现实者,认为理想高于一切唯心主义者就是认为意识决定物质者

191 评论(14)

.芒果pai

就人性论而言,理想主义(idealism)持乐观的态度,具有性善的思想,认为人们是追求和平的,纵然有时候会犯错,造成战争,但却能从经验中学习,藉此改变他们的行为,不再发动战争。而现实主义(realism),则主张人类的天性是丑恶且贪心的,喜爱权力,具性恶的思想,认为人们不懂从教训及经验中学习,而影响著政治行为。这两个不同的人性假说,是两种不同学说的基本根据,因此两者在其他主张中都持相反的观点。 其次,就国家政治的要求,两者都有所差别。理想主义认为政府应该是实施良好政治,他们所追求的,是要有道德标准的政府,要求良好统治的艺术。然而,现实主义则认为政府的行为是取决於外在环境因素,并非单是国家内部结构,国家并无好坏之分,要求的只是适当的行为,这些政治行为,与政治制度,文化背景和统治者的类型无关,只取决於外在因素。 再者,两者对战争、冲突都有不同的看法。理想主义认为战争是可以避免的,通过国际合作,如北约,联合国等,解决国际纠纷,又如国际法庭,处罚一些违反国际法的国家。理想主义者都相信合作和长久和平是可以实践的,透过国际组织和国际法来避免冲突,因此,军备是多余的。然而,现实主义是持相反主张,他们认为战争或冲突都是不可能避免的,无论是人类本性现实主义(human nature realism)、防御F实主义(defensive realism)或是进攻现实主义(offensive realism)都认为国际处於一个无政府状态,各个国家都关注自己国家的实力(power)与利益 (benefit),军备是必要的,故此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当现实主义者面对国际危机时,会主张以谨慎的处理手法,透过了解,谈判,及让步来化解,并藉此避免严重的战争。因此,他们不认为和平是长久的,反之都是短暂而人为的。 此外,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不同之处,还在於两者的基本追求及目标。理想主义追求道德(moral),认为国家都是以道德作为目标,每个国家都应有道德思想及行为,因此,都要求国际道德来维持国际和平。然而,现实主义则认为国家利益是最重要的,要求国家的生存空间及国家力量,但现实主义者并不否定道德,只要在不损国家利益的大前提下,他们都会追求道德,然若两者互相有冲突,便会舍弃道德,争取利益。此外,现实主义者更认为,国际道德其实无助於解决国际关系的问题,因此,他们不会将道德硬套在国际政治中。Reference:Foster, J. (2000). The Nature of Percep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83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