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ting1976
本人商务英语专业在读,不过马上也就要毕业了。这个问题大概应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应该掌握的商务知识,一方面是应该掌握的英语知识。
商务知识包含的面很广,基本课程体系包括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导论、国际商法、英语演讲与辩论、跨文化交际、国际商务谈判、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商务口译、国际贸易概论、市场营销学、会计学概论等,涉及的领域很多但主要以导论、概论为主,不会深入去学,因此对于商英的同学来说你要见多识广,熟知不同领域的基本专有名词,而非仅钻研某一固定领域。
英语知识则比较系统,大学英语精读、泛读、英语视听说、学术写作与研究方法、英语文学导论、语言学导论等等涵盖听、说、读、写、译。夯实英语基础知识能力,对以后的职业发展有巨大作用。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就是考证了,BEC证书素来被美誉为“外企绿卡”,BEC证书也被许多公司承认,其中不少是500强企业, 而大部分的考生也是冲着“外企绿卡”这块牌子而选择不惜金钱,时间,精力而去选择备考BEC的。除此之外,还有素有"商业托福"之誉的TOEIC(托业)考试,于2002年被引入中国,是目前全球职业英语测评的首选标准。其成绩分析理论通行60多个国家,全球每年有300多万人参加这项考试,在5300多家大型跨国公司和院校被广泛应用。自登陆中国以来,TOEIC(托业)考试的报名人数便逐年迅猛增长。这两个证书都是对求职很有帮助的了。
学习路漫漫,不断努力才是王道阿。
七月的蟹
发展历程
中国的商务英语教学与科研,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对外贸易和对外开放事业发展同步发展,一直是作为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的高等教育活动来开展的。商务英语从一开始就具有基于内容的英语教学的特征,以商务内容的材料作为教学材料,注重培养使用语言处理这些材料的能力。
2007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正式批准开设商务英语本科专业,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成为首家获批准开设商务英语本科专业的高校。
2008年5月9—11日,由高等教育出版社组织召开的全国第四届体验商务英语论坛上,来自150所高校的200余位代表对商务英语本科专业的建设表达了关切。
2012年,商务英语正式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2015年,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协作组制定了《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培养目标
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扎实的外语基本功和专业知识与能力,掌握相关专业知识,适应中国对外交流、国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各类涉外行业、外语教育与学术研究需要的各外语语种专业人才和复合型外语人才。
各高校应根据自身办学实际和人才培养定位,参照上述要求,制定合理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应保持相对稳定,但同时应根据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需要,适时进行调整和完善。
培养规格
学制与学位
学制:一般为4年,各高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在3—6年内完成学业。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学位。
素质要求
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良好的道德品质,中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社会责任感,人文与科学素养,合作精神,创新精神以及学科基本素养。
知识要求
掌握外国语言知识、外国文学知识、国别与区域知识,熟悉中国语言文化知识,了解相关专业知识以及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形成跨学科知识结构,体现专业特色。
能力要求
具备外语运用能力、文学赏析能力、跨文化能力、思辨能力,以及一定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一碗人间烟火
商务英语跟普通大类英语专业还不同,是“商务+英语”的有机结合。所以不仅要学习英语的知识,还要学习“商务”的知识。
1. 商务
学习商务课程的自然是为了能贴合实际,在职场上运用商务知识。因此商务课程首先就要学习全面的商务技能,我们课程的开展会有对谈判技能、沟通技能的训练等等。在平时,老师会给同学播放真实商务情景视频、分析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应该具备的技能,然后让学生模仿,学会如何运用。
平时也可以选修管理类课程,《企业管理》等等,全面了解商务场景。或者还有人际交往类的选修课,从兴趣出发了解商务知识。
2. 英语
英语课程的范围很广,跟普通大类英语专业差不多,有综合英语,英语听力,英语写作,英语口语,英美文学,高级英语,语言学导论…… 还有二外,不过学的是表面知识。我选的日语,平时还可以辅修第二学位:工商管理,金融学等。
3. 复习
平时学习的话,上课好好听讲一定是要的,专业课下课后可以找老师发PPT到班级邮箱里,在做课堂作业时打印出来复习,很方便。商业知识点的课程也要好好听,我们老师平时会布置小组展示的课程,跟组员要合作好。
Ashtray喵
ISLPR语言框架对商务英语课程设置
一、澳大利亚ISLPR语言能力量表
外语能力标准贯穿外语教学始终,是外语教学目标和评价体系的参照依据,它从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两个维度对英语学习者和使用者的语言能力进行描述。澳大利亚ISLPR(International Second Language Proficiency Ratings)语言能力量表聚焦于语言使用者的交际语言能力、跨文化能力及完成语言活动的能力维度,该标准不仅可用于评估第二语言使用者的语言能力,亦可为外语教学提供参考,为语言政策的制定及语言的测试和开发提供参考框架。
ISLPR及其测试模式是在多元智力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开发而成的,它把语言使用者的外语能力分为从0(Zero Proficiency)到5(Native-like Proficiency)十二个等级,并对处于该等级水平的学习者个体能够完成的任务和任务环境,以及完成该任务所需的语言类型进行简述。测试的各项参数(语言的准确性、流利度、得体性)均符合特定领域的要求,能更准确和连续地评价应试者的语言行为。ISLPR测试的重点在于语言使用者是否能够熟练自如地使用语言,而不是狭义的语言知识本身,由此可认为ISLPR能力量表提供了一种测量语言使用者实际运用语言能力的方法。
二、澳大利亚职业英语考试
澳大利亚职业英语考试OET(Occupational English Test),是澳大利亚政府,基于ISLPR量表对语言能力的描述,结合医护领域对于英语语言能力的要求,委托墨尔本大学语言测试中心为致力于在澳从事医疗卫生事业的专业人员开发的职业英语资格考试。考试分为护士职业英语考试(OET NURSING)和医生职业英语考试(OET MEDICAL PRACTITIONER)两种形式,内容涉及牙科学、营养学、临床医学等十二个专业,目前已被澳大利亚医学委员会、澳大利亚护士协会等十三家主管部门认可,用于评估申请在澳执业的海外全科、专科医生以及海外护士的语言能力。
OET职业英语考试由四个单项测试组成,分别是听力、阅读、写作、口语。应试者最终获得的是从A到E的等级成绩,分别对应其从高到底的语言能力。OET考试的结果会在考试结束后的15个工作日予以公布,考试不提供总成绩,只提供各单项成绩。为保证考试结果的权威与公正,试卷的测评工作由墨尔本大学专业评估小组负责。听力部分的.相关阅卷人员会预先接受如何解释并运用答案标准方面的培训,从而保证评分标准的准确一致。OET考试的阅读部分是由计算机进行判卷。考试的主观题部分,即口语和写作部分,均用二位考官共同评分。口语部分考量的是应试者语法的准确性、表达的流畅性、沟通的有效性;写作部分考查的是应试者语言的准确性、个人理解及阐述问题的能力,以及独树一帜的语言风格。
三、澳大利亚的外语教育
(一)澳大利亚外语教育政策
作为一个倡导多元文化并存的国家,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制定和实施多语政策的先驱者,其外语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以及逐步完善的过程,得到了澳大利亚国内和国际语言学家和政治学家们的高度认可。
(二)澳大利亚职业英语教育
由于澳大利亚本身就是英语国家,英语是其官方语言,所以澳大利亚的职业英语教育主要是针对致力于在澳留学或生活的海外人群。海外留学生英语专修课程ELICOS(English Language Intensive Courses for Overseas Students)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提供与英语相关的培训课程。
在澳大利亚,无论是中等学校、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学院(TAFE),还是公立高校、民办高校,亦或是专门英语语言中心均可以提供ELICOS培训课程,这些课程旨在帮助国际学生和游客发展他们的英语语言技能,使他们充分参与在澳洲的生活。ELICOS的课程大致分为以下六大类:针对听说能力培养、沟通技巧提高的普通英语(General English);针对学术论文及科研报告撰写的学术英语(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集中开展针对高中学科的英语训练,为入读高等学院作好的中学预备课程(English for secondary school preparation);有极强目的性的短期培训(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s);专门为准备参加托福或雅思考试的应试者开设的考试预备课程(IELTS and TOEFL test preparation);为游客及考察人员开设的短期培训课程(Study Tour Programs) 。 具备ELICOS培训资格的教育机构均经过严格评审,接受培训课程的学生享有同在校生一样的教学环境,如多功能语言实验室、图书馆及各种娱乐设施。ELICOS培训期在四到四十八周不等,培训费用为每周300澳元左右。此外,针对致力于在澳工作的海外移民,ELICOS还开设了澳大利亚日常英语(English for Living in Australia)、客户服务(Customer Service)、职场英语(English for Professionals)、就业准备(Employment Readiness)、教育和职业技能SEE(Skills for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专业移民计划SPMP(Skilled Professional Migrants Program)等职业英语课程。
四、ISLPR对我国商务英语课程设置及评价体系的启示
(一)制定统一标准的商务英语培养模式
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遵循的能力本位的教育与培训模式,即国家上通常所说的CBET(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 and Training)模式。该模式的特点之一就是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教育与培训模式,把义务教育、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进行有效衔接,形成统一标准的职业资格认证体系。
制定全国统一的商务英语语言能力等级量表并推行配套考试, 从听、说、读、写四方面对语言使用者的语言能力进行“能做”描述并配合科学的等级划分,这样既有利于教学,也有利于考试,最终有利于考试结果的采用。从教学及语言测试的角度来讲,把语言教学的全过程划分为若干个细小、但却具有明确目标的阶段,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展开、配套教材的研发及教学结果的测评;从实践的角度来讲,过硬的商务英语语言能力资格认证体系有利于用人单位对应试者进项正确选择。由此,教育系统的透明度得以提高,考试的准确、有效、公平也得以实现,而这对于保证社会公平和建立和谐社会均有重要的作用。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国际往来日益频繁,有效吸纳各国文明成果,保证经贸活动顺利进行,是社会对人才的需要。长期以来,我国的商务英语教育大多以基础英语为主,对真实情境下的商务交流涉猎极少。这种培养方式会产生一系列不利影响。要想提高职业院校英语课程教学的实用性,建议采用以下两种途径:将模拟商务活动融入语言教学及将商务英语课程与专业课程相交叉。
商务英语,作为国际贸易专业的必修课之一,其强调的不应仅仅是熟练运用英语这种交流工具的水平,而是一种运用英语,解决外贸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外企的管理理念,外企员工的工作心理以及和外国人相处的技巧等涉及到商业活动的诸多方面都应该被包括在课程大纲中。将商务情境融入语言教学可以通过校企合作方式来实现,教师把专业英语的语言技能和商务往来中的实战技巧相结合,有针对性的开设主题课程,这样一来,不但降低了企业未来的培养成本又能与企业实际需求进行很好的对接,也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便利。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在进行日常教学的过程中要多重视商务文化和语言文化的结合,在课程设置上重视语言环境的建立,让学生在掌握语言知识的同时,了解商务文化的内涵。
综合英语课、商务英语课与经贸专业必修课,三者有机结合也是解决当下学生职业英语能力弱及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一种方法。我们可以先从语言教师与专业教师的互动教学开始,专业老师可以布置一些与专业相关的作业,如商务信函语篇分析,让学生自己查找中外资料,语言老师可以为同学提供帮助,作业也可以用英语来写,或者用英语进行汇报展示,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将专业课堂与语言课堂很好的结合在一起,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二)立足通用英语考试,推行专门用途商务英语考试
近年来,以大学英语四、六级为代表的大型外语测试不断受到人们的诟病,原因之一就是虽然其试图改革,但仍难摆脱传统的以多项选择题为主的标准化测试的窠臼。我国外语教学层次复杂,外语考试种类繁多,各类教学与考试大纲对语言能力的描述和等级划分也存在很大差异,这给语言教学的组织实施和考试分数的解读均带来诸多不便。纵观全球,各国均有被广泛认可并推广实施的执业资格配套考试:在美国,有考查应试者在国际工作环境中使用英语交流能力的托业TOEIC考试(Test of English for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在英国,有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考查语言使用者在商务和一般生活环境下使用英语能力的剑桥商务英语考试BEC(Business English Certification),在澳大利亚,有前文提到的OET考试。
反观我国,虽然颁布了国内职业英语水平等级标准(试行标准),但其推广程度不够;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虽然普及程度高,但考试题型、题量及考察点完全一致,区分的只是单词量;且当四、六级成绩单除了作为学生找工作的敲门砖时而别无它用时,学生就难免落入死记硬背,疲于应考的恶性循环。
语言测试的目的应该是通过让应试者完成现实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任务或仿真任务才测评应试者用语言做事的能力或通过做事所展示的语言能力。针对学生步入职场后,四、六级成绩单所体现的分数和运用英语的实际能力往往不相符这一现状,笔者建议全面推广面向经贸领域或工作岗位的考试,即专门用途商务英语考试,考察应试者对语言场景的分析及语言能力和专业知识内容的互动,以及凭借语言知识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
(三)促进商务英语师资队伍建设
在澳大利亚,教师职业有着严格的准入制度,凡是申请成为注册教师之人,首先要具有五证(学历证、教师任职资格证、专业职务证、技能等级证、继续教育证);而在我国,只要拥有教师资格证,便可上岗。除此之外,澳大利亚政府还规定,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必须拥有三年以上的企业工作经历且具备相应的科研能力。
纵观我英语教师队伍,大致分为两类:讲着一口流利英语,教授基础英语课的公共课教师,以及“照本宣科”,用熟练的英语讲解其自己都未必明了的专业知识的专业课英语教师。是什么造就了一些英语教师参考部分专业书籍就仓促上阵?如何想象一笔外贸业务都没接触过的老师怎样讲授商务英语,没有会计基础的老师怎样去讲解会计英语?要想走出这一困境,就应加强对致力于讲授商务英语专业课的英语教师的培训,建立健全国家性的职业聘任资格及标准,该标准应区分于对公共课教师的评估,不仅评估申请者在英语语言能力方面的水平,还要评估其即将讲授课程方面的专业能力。
澳大利亚ISLPR语言框架及基于此框架开发的OET考试,对于中国商务英语课程的设置及评估均提供了有效参考,严谨的教学标准、科学的评价体系及严格的任职制度是中国商务英语专业建设不可或缺的三大举措。
carryme2015
BEC的分数由听说读写四部分组成,各占总分的25%,只要求总分及格。每部分评分标准不尽相同,比如说听力和阅读都是每道题为一个原始分,然后按照一定标准折算,比较复杂,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以口语为例:评分标准测试依据发音、准确性、流利程度以及交流能力四个部分来判定。具体标准如下:1.发音(包括声音大小、重音、语调、语气)2.准确性(包括语法、用词及说话方式)3.流利程度(包括语速、长短句搭配)4.交流能力(包括独立性、灵活性以及对谈话方式的把握) 瓶颈一: 专心英语,忽视商务。突破方法:拓展商务背景,培养商务思维。有的学员多年学习英语,甚至是英语专业毕业,英语足够好,语法、词汇以及听说能力具佳,但通过商务英语学习,仍然无法获得在商务场景下运用语言的能力。所以,学员们往往心态急切,要么是工作的人士,提高商务英语技能为工作需要,要么是即将毕业的学生,即将走入职场,试图增加竞争的砝码。为了增加对商务英语词汇的敏感性,需要了解涉及各个职能和行业的商务背景知识,前者常与某个职位相联系,后者常与某个场景相联系,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要侧重提高在商务环境下应用语言的能力,以及涉及到的基本的商务背景知识。商务人士的说话语气和交流思维,特别是英美人士的商务思维和日常生活中的思维是不同的。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思维方式的不同,造成了语气和语言表达的不同。这也是Business English和General English的相异之处。瓶颈二:专心商务,忽视英语。突破方法:夯实基础,从最实用的东西入手,获得拿来即用的能力。有的学员拥有多年的工作经验和丰富的商务背景知识,但英语基础不好,听说读写能力都有待提高,以适应或应对工作中的对外沟通的需要。商务英语学习应该明确动机,就是学习最实用的东西。对于以应试为目的的学生,如果只是从纯应试的角度来入手的话,很难提高实用技能。当然商务英语考试(e.g. BEC & TOIEC)是很大程度上属于能力考试,出题方面会最大限度的避免高分低能的现象。商务英语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要增加学习的效率,要将应试与实用技能有机结合。实用的不一定是商务英语,而商务英语一定是实用的。商务英语课程讲得不是纯商务(Business Background),也不是公共英语(General English),讲的是英语在商务环境下的应用,可以称为英语商务,或商务英语。所以离开商务背景谈商务英语学习是没有意义的。学习的最好状态不但要通过考试,更是要课上学到的东西出了教室就可以派上用场。瓶颈三:缺乏实战语境,不能学以致用。突破方法:构造学习语境,依靠案例学习。模拟真实案例学习的最大好处在于,让学习进入实战状态,感受类似真实的商务场景。任何商务案例(Business Real-case)都是一个实用的“小故事”,学生应把自己当成故事中的主角,或是这个场景即将发生在他们身上。这样的“故事”,可以帮助学生消化语言,提高技能。较简单场景学生可以当堂练习,而较复杂的商务案例,学生可以有一定时间在课下准备。这样可以防止学生在口语课堂上“练听力”的尴尬。现学现卖是很好的感觉。一方面帮助学生消化课堂所学的内容,另外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他们的技能。学生课前充分准备包括思考或查找资料,然后进行课上商务英语实践,这样学生就在课下输入(Input)在课上输出(Output),使所学的语言点和技能自然转化,学生由被动接受(Receptive)变为主动参与(Productive)。另外,当把错误犯在课堂里的时候,可以有针对性的查漏补缺,增加学习效率。通过案例学习不但实现了“实践”,还学到了实用的理念。比如:由于商务英语表达的得体性(Gentle & Courteous),学生应该学会在商务环境高效率沟通的方式:还包括最实用的技巧。比如:由于商务英语传达信息的有效性(Informative),学生应该学会为了达到商务目的而进行的自我介绍(Purposeful Self-introduction)。瓶颈四:学习一劳永逸,忽视动态学习。突破方法:将商务英语学习和工作相结合,常学常新。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化在各行各业的深入,电子商务对企业来说已经不再是一种技术,而是一种必要的策略。这就给商务时间带来了新的技术、理念、观念和战略,同时也带来了大量新鲜语汇。所以,商务英语的不可能历久尤新,学习过程更不能一劳永逸。将商务英语学习融入工作和生活,常学常新。
优质英语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