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156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乌克兰语:Чорнобильськая катастрофа)或简称“切尔诺贝利事件”,是一件发生在前苏联统治下乌克兰境内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核子反应堆事故。该事故被认为是历史上最严重的核电事故,也是首例被国际核事件分级表评为第七级事件的特大事故(第二例是2011年3月11日发生在日本福岛县的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普里皮亚季城因此被废弃。
1986年4月26日凌晨1点23分(UTC+3),乌克兰普里皮亚季邻近的切尔诺贝利核电厂的第四号反应堆发生了爆炸。连续的爆炸引发了大火并散发出大量高能辐射物质到大气层中,这些辐射尘涵盖了大面积区域。这次灾难所释放出的辐射线剂量是二战时期爆炸于广岛的原子弹的400倍以上。
这场灾难总共损失大概两千亿美元(已计算通货膨胀),是近代历史中代价最“昂贵”的灾难事件。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于1986年4月26日发生在乌克兰苏维埃共和国境内的普里皮亚季市(俄语:
Припять; 英语:Pripyat),该电站第4发电机组爆炸,核反应堆全部炸毁,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成为核电时代以来最大的事故。辐射危害严重,导致事故前后3个月内有31人死亡,之后15年内有6-8万人死亡,13.4万人遭受各种程度的辐射疾病折磨,方圆30公里地区的11.5万多民众被迫疏散。为消除辐射危害,保证事故地区生态安全,乌克兰和国际社会一直在努力。
1986年4月25日,4号反应器预定关闭以作定期维修及测试。并决定在这场合作为测试反应堆的涡轮发
燃烧着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四号机组
电机能力的机会,在电力损失情形下发充足的电供给反应堆的安全系统动力(特别是水泵)。像切尔诺贝利,反应堆有一对柴油发电机可利用作为待命,但并不能瞬间地起动—反应堆将因此被使用转动涡轮,到时涡轮会从反应堆分离和在自己的惯性之下力量转动,而测试的目标是确定当发电器起动时,涡轮是否在减少阶段能充足地供给泵浦动力。测试早先在其它单位执行成功(所有安全供应起动)而结果是失败的(那是涡轮产生了不足的力量在减少阶段供给泵浦动力),但另外的改进提示了对其它测试的需要。
为了在更安全、更低功率地进行测试,他们首先断开了反应堆的安全系统,以便他们察觉不到因实验导致的异常情况,不至于干扰实验。切尔诺贝利4号反应器的能量输出从正常功率的3.2千兆瓦特减少至700百万瓦特。但是,由于实验开始的延迟时,反应堆控制员太快地减低能量水平,实际功率输出落到只有3百万瓦特。结果,中子吸引而成的裂变产品氙-135增加了(这产品典型地在更大的功率情况下,在一台反应堆中消耗)。功率下降的标度虽是接近由安全章程允许的最大限制,但员工组的管理者选择不关闭反应堆并继续实验。后来,实验决定“抄捷径”和只上升功率输出到200 百万瓦特。为了克服剩余氙-135的中子吸收,远多于安全章程数量的控制棒被从反应堆中拔出。在1986年4月26日晚上1点05分,作为实验的一部分,被涡轮发电机推动的水泵起动了;水的流量由于这个举动而超出了安全章程的指定。水流量在上午1点19分增加了—因为水也会吸收中子,在水流量的进一步增加需要手工撤除控制棒,导致一个极不稳定和危险操作条件。当能量产出意外降低到最低要求量以下时,工程师选择通过拆除反应堆的控制杆,只保留211个控制杆中的6个,来加快反应堆的运行速度。安全规则要求的控制杆最少数量为30个,但经验极其丰富的操作人员深信6个控制杆就够用了。
工程师们认为自己已经重新稳定了反应堆,便在凌晨1点23分04秒开始他们的实际试车实验。反应堆的不稳定状态在控制板没有显示任何情况,并且看起来所有反应堆员工并未充分地意识到危险。水泵的电力关闭了,并且被涡轮发电机的惯性推动,水流的速度减低了。涡轮从反应堆分离,反应器核心的蒸汽水平增加。因为冷却剂被加热,个别的蒸汽在冷却剂管道形成。在切尔诺贝利的RBMK石墨缓和反应器的特殊设计有一个高正面空系数,意味著在没有水时的中子吸收的作用使反应堆的力量迅速地增加,并且在这种情况下,反应堆操作逐渐变得不稳定和更加危险。上午1点23分40秒操作员按下了命令“紧急停堆”的AZ-5(“迅速紧急防御5”)按钮—所有控制棒的充分的插入,包括之前不小心地拿走的控制棒。这是否作为紧急措施,或只是简单地在实验完成时作为关闭反应堆定期方法,并不清楚(反应堆预定被关闭作为定期维修)。这通常意味著紧急停堆的命令是因为意想不到的迅速力量增量的一个反应。另一方面,总工程师Anatoly·Dyatlov,在事故时身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他在他的书上写到:
“在1点23分40秒,集中化控制系统之前……没有登记能辩解紧急停堆的任何参量变动。依照陈述委任……会集和分析很多材料,在它的报告,没确定原因为什么命令了紧急停堆。并没有需要寻找原因。反应堆简单地在实验完成时被关闭。”
由于控制棒插入机制(18至20秒的慢速完成),棒的空心部份和冷却剂的临时移位,逃走导致反应率增加。增加的能量产品导致了控制棒管道的变形。棒在被插入以后被卡住,只能进入管道的三分之一,因此无法停止反应。在1点23分47秒,反应堆产量急升至大约30 千兆瓦特,是十倍正常操作的产品。燃料棒开始熔化而蒸汽压力迅速地增加,导致一场大蒸汽爆炸,使反应器顶部移位和受破坏,冷却剂管道爆裂并在屋顶炸开一个洞。为了减少费用,和它的体积太大,反应堆以单一保护层方式兴建。这令放射性污染物在主要压力容器发生蒸汽爆炸而破裂之后进入了大气。在一部分的屋顶炸毁了之后,氧气流入---与极端高温的反应堆燃料和石墨慢化剂被结合—引起了石墨火。这火灾令放射性物质扩散和污染更广的区域。
由于目击者的报告和站内纪录不一致,有一些争论认为确实的事件是发生在当地时间1点22分30。根据这种理论,第一次爆炸发生在大约1点23分47秒,操作员在七秒以后命令了“紧急停堆”。
创艺麦香包
真正令人恐惧的恐怖片,是什么样的?
最起码,不该是机械频繁的装神弄鬼,不该是尖锐刺耳的一惊一乍,更不该是毫无节制的故弄玄虚。
而是慢慢潜伏于你身旁,将你周围的空气抽干,再慢慢地用恐惧将你吞没,让这种绝望的感觉,淡淡、缓缓、牢牢地扼住你的喉咙。
就像今天这一部,全程高能预警,令人细思极恐,越深究下去,越让你脊背发凉,手心冒汗,胸闷气短。
特别的是,这部9.7分的最新神剧,不是悬疑片,更不是恐怖片。
准确地说,这是一部「看起来令人窒息」的电视剧。
最令人头皮发麻的莫过于,剧中所有出现的故事并非杜撰,而是改编自真人真事。
这部剧集的故事,改编自人类历史上,最黑暗最惨烈的核事故。
1986年4月26日,凌晨01点24分,切尔诺贝利核能发电厂第四号反应堆发生了一起震惊全球的核泄露和爆炸事故。
爆炸来得突然又迅猛,伴随着一声巨响,核反应堆芯直接被炸碎,其顶部上千吨的盖子瞬间被炸飞,核芯中央一道30米高的蓝白光线直射夜空,刺眼的白划破浓烈的黑,诡异又绚目。
民众们被消防警笛吵醒,他们走出家门,望着从高空中飘落辐射物尘屑,欢欣雀跃地伴随着石墨碎屑起舞,抬头感慨:真美啊。
他们不知道,这些耀眼的蓝白色光芒,早已落在了他们身上,侵蚀进他们的身体,将他们的生命宣判了死刑。
他们全然不知,自己正在经历人类进入核电时代以来,最惨痛恐怖的一场灾难…
一组数据,令人心惊胆颤。
事故中,8吨强辐射物泄漏,其释放出的辐射线剂量,是广岛原子弹的400倍以上。
32人当场丧生,27万人因此患上癌症,其中致死9.3万人,全球有20亿人受该事故影响,而消除事故后遗症,至少需要800年。
50万消防英雄赶赴一线参与这场救灾行动,那些幸存下来的消防员,被称为切尔诺贝利人,即便活着,也不再是正常人,而是核子反应器。
切尔诺贝利所在的城市普里皮亚季,沦为「鬼城」,即便33年过去了,也几乎毫无半点生命迹象。
没有大尺度的裸露情色镜头,没有动辄开膛破肚的暴力血腥,没有泛滥成灾的脏话粗口,当HBO正经起来,依旧能让人看得心惊胆寒,起一身的鸡皮疙瘩。
几乎没有一部恐怖片让人如此胆颤,一场三位核电站员工走进反应堆排空冷却水的戏,呼吸声,水声,计数器声相互穿插,让人毛骨悚然,也令人叹息不已。
虽然是一部电视剧,但它在剧作、表演、摄影、配乐、剪辑等环节上,都呈现出了电影般的质感,甚至可以不夸张地说,这部剧集的品质,超过了大部分的同类型电影…
但这部《切尔诺贝利》只是为了呈现一段历史,还原真实案发现场吗?
远远不够。
深究事故原因,撕开始作俑者丑陋嘴脸,揭露政治体系中的弊病,展示人性的复杂,才是它真正想要做的。
切尔诺贝利经过33年沉淀漂白后依然黑暗的结局,或许才是这部剧真正卓尔不群的底色。
它不仅仅是一场技术灾难,更是一场由谎言和隐瞒堆积而成的「人为灾难」。
可怕的是,民众们在像雪一样的尘埃下奔跑、玩闹,与死神亲密接触。
更可怕的是,他们被这场虚假的美好牢牢地蒙在鼓里。
爆炸一发生,测试辐射量的仪器,在打开的瞬间便飙升至仪器量程的最大值:3.6伦琴。
技术人员选择性装傻,于是,这个数据被很快被上报。
政府官员们聚坐在一起,轻松地为这个「值得荣耀和自豪」的会议做着分析:检测到的辐射量不超过3.6伦琴,据说这跟做一次胸部X光的辐射量相当。
事实呢?
就连那台最大量程为200伦琴的仪器也当场爆表,多方辗转之后才测出辐射量的准确数值:15000伦琴。
更何况,哪怕只有3.6伦琴的辐射量,也已经相当于做400次X光。
会议上,所有官员避重就轻,推卸责任,企图用装聋作哑来瞒天过海。
领导高层随即做了一个「捍卫住国家荣誉」的决定:封锁城市,不准任何人离开,切断电源线,我们需要防止人民破坏自己的劳动成果。
这个决定得到在场所有官员的一致同意,他们站起身来,为这个英明神武的决定叫好鼓掌。
为了避免恐慌,政府在隐瞒事故严重程度之余,还如期举办了五月节庆典,导致更多普通民众,尤其是孩子受到更多辐射污染。
因为不愿意让更多人以及别国知道真相,高层们做的愚蠢决定,却要拿一条条、无数条无辜的人命去偿还。
消防兵们第一时间接到救火任务,但电话中却刻意隐瞒了核反应堆爆炸的信息,所有人毫无准备,甚至没有带上像样的防护工具。
在现场,一位消防兵徒手捡起了地上具有超强辐射的石墨,很快,他的手掌开始溃烂,大量渗血。
几分钟内,冲在最前方的消防兵们,有的目光呆滞空洞,有的脸皮被灼烧至糜烂,有的大口大口吐着鲜血,有的皮肤龟裂全身长疮…
消防兵和研究员从最开始一个个倒下,到之后一批批死去。
三名核电站员工站了出来,去积满水的反应堆里,打开阀门,放出里面的积水,他们面临的,是必死无疑的命运。
当一群官员在侃侃而谈企图一笔带过的时候,有一群英雄在无可奈何下接受死亡。
而真相,藏在浓烈刺鼻的金属味里,藏在坠地抽搐的乌鸦身上,藏在一条条迅速死去的生命中。
谎言在真相中肆意穿行,真相是无情的,但谎言无论如何都将伴随着代价。
但这份谎言,未免也太危险了。
危险到,甚至已经远远超出了核辐射本身。
而这代价,未免也太大了,
毕竟,他们原本可以,活下来,活下去。
文章首发于微信公众号: 一碑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