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的Alice
思源黑体在PS字体列表中显示的不是中文名称,而是英文名称Source Han Sans.另外,必须确保安装的字体版本是Language-Specific-Release,其他版本可能不能正常显示。
秋刀鱼与禹
Source Han Sans,思源黑体,是Adobe跟Google合资开发、联同日本Iwata、常州华文、韩国Sandoll选取65,535将OpenType格式支援上限完整填满(感谢梁海提点)的史诗式巨案。这字体家族还备有七个字重、每字重档案大小达16mb,能在TypeKit上选成WebFont使用(对不起,这里为谬误,该暂时只可以下载使用,TypeKit并未有提供任何WebFont选项)。思源黑体是集设计素质、完整字数(对国内使用环境特别重要)和泛用性于一身,是竞争力十分强的一套新设计。为大家解构思源黑体的设计。思源黑体是重心置中、字面稍大的现代黑体。它空间取向均称,以一般用家们耳熟能详的字体去比喻,则可以归类成兰亭黑、俪黑一类中宫外放,给人感觉较轻松友善的现代黑体,与黑体-简走相反路线。从内文字字号去看,则发现思源黑体的字间距虽然比我们在iOS常见黑体-简要窄小,却比雅黑、兰亭黑要多一点空间,就跟冬青黑体一类日本西来的汉字字型同出一系。个人意见,感觉现代、字面率较大而又备有一定字间距空间的字体适合电子阅读环境。思源黑体结构风格既现代,也备有一定间距空间,设计定位刚好在于黑体-简、雅黑之间。从应用设计师、网站设计角度看,iOS提倡的、引起的平面化使用环境,便必须要有感觉现代的字体配合才没有违和感。思源黑体的出现为我们中华地区用家这感触良多的问题提供一个绝佳的解决方案。
把你的锅盖盖好
在 Windows 下使用思源黑体是非常惨烈的,原因如下:Windows 完全不支持 OTC。Windows 的 GDI 渲染器对 PostScript 曲线的 OpenType 字体支持很差,不支持 ClearType 次像素渲染,只能以灰度抗锯齿渲染,而且显示效果非常模糊。绝大多数 Windows 软件仍在使用称为 font style linking 的过时技术,以 Font Family name (Name ID 1) 识别字体家族。思源黑体这样的现代化字体用 Preferred Family (Name ID 16) 记录字体家族名称(因为 style linking 只有四种变化,满足不了需求),而 name ID 1 各不相同。这就导致思源黑体的每个字重在 Windows 的字体列表中都显示为“独立”的字体,用户亦无法通过 Ctrl+B 或者 HTML 标签这样简单的方法调用真正的粗体。(感谢 要想优雅地在 Windows 下使用思源黑体,就得一一攻克上面几个问题。无解,但是用 Region-specific OTF 版或 Language-specific OTF 版表现都很好。用 MacType 或者支持 DirectWrite 的软件(Firefox、Chrome、Office 2013 )。注意 MacType 要打开 Hinting 和 Auto Hinting,而且不能使用带 Light 字样的渲染模式,这样才能让字体内置的 hinting 生效,否则所有 PostScript 曲线的字体看起来会非常粗。修改字体属性,让它支持 style linking 即可。建议采用 Language-specific OTF 版(如 Source Han Sans SC)。需要的工具有 Adobe OpenType 字体开发套件和一个好用的文本编辑器。
糊涂妞呀
关于这个字体的设计,其他的答案已经解说得很详尽了,我就不在这里班门弄斧了,只想摘出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几点:如果说以中易黑体为代表的黑体是“经典黑体”,以微软雅黑为代表的是“现代黑体”,那么思源黑体是介于这两者之间的。冬青黑体与华康黑体(据说 Droid Sans Fallback 也是基于华康黑体)也大致处于这个位置。思源黑体没有冬青的喇叭口和小冢的衬线,更几何化,更容易搭配,Adobe 和 Google 如此设计,应该是为了与 Source Sans、Noto 系列、Roboto 等字体一起使用。与 Helvetica、Arial 等常用的无衬线字体搭配也不在话下,可谓是一款百搭的字体。思源黑体也许是质量最高的开源汉字字体。这不得不感谢 Adobe 和 Google 的贡献。基于以上两点,再加上它有相当齐全的字重,自它问世的那一刻起直到现在,我们看到了无数的设计师趋之若鹜。尽管思源黑体被指质量还不够高,但是它是开源而免费的(Apache 授权许可 2.0,1.002 版后改为 SIL 开源字体授权 1.1),这一点就足够很多人疯狂了,设计师们再也不用给方正和汉仪授权费了!因此使用它的设计越来越多,某些企业甚至把它用作了 VI 字体。
思源黑体的“完全体”是一个填满 OTF 字符(glyph)数上限(65535 个),覆盖简繁日韩字型的宏伟工程。而它的简体中文子集,有 30888 个字符,比 GBK 字体(比如方正的 22026 个)和 GB18030-2000 字体(比如中易黑体的 28562 个)都要多。除了一些国标码未收录的符号外,它还支持教育部于2013年颁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中的所有字,这部分字主要是一些类推简化字,和常用字位于不同的平面(Unicode Plane)。即使这不是一款开源字体,收录这部分字的意义也非常重大。
优质英语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