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巴厘岛的松
1、大熊猫
大熊猫(学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属于食肉目、熊科、大熊猫亚科和大熊猫属唯一的哺乳动物,头躯长1.2-1.8米,尾长10-12厘米。
体重80-120千克,最重可达180千克,体色为黑白两色,它有着圆圆的脸颊,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体,标志性的内八字的行走方式,也有解剖刀般锋利的爪子。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动物之一。
2、金丝猴
金丝猴(拉丁学名:Rhinopithecus),毛质柔软,鼻子上翘,有缅甸金丝猴(怒江金丝猴)、川金丝猴、滇金丝猴、黔金丝猴、越南金丝猴5种,其中除缅甸金丝猴和越南金丝猴外,均为中国特有的珍贵动物。
金丝猴群栖高山密林中,以浆果、竹笋、苔藓为食,亦喜食鸟蛋等肉类,栖息地海拔很高,身上的长毛可耐寒。5个品种均为珍稀品种,均列为红色物种名录濒危品种。
3、长臂猿
长臂猿(学名:Hylobatidae):是灵长目一科动物的通称,有4属16种。因臂特别长而得名。体长45.6-63.5厘米,无尾,体重6-13千克。直立高不过0.9米;腿短,手掌比脚掌长,手指关节长;身体纤细,肩宽而臀部窄;有较长的犬齿。
臀部有胼胝,无尾和颊囊。喉部有音囊,善鸣叫,不同种种类叫声差别很大。雄猿一般为黑、棕或褐色;雌猿或幼猿色浅,为棕黄、金黄、乳白或银灰色。
4、雪豹
雪豹(Panthera uncia 或 Uncia uncia,英语:Snow leopard),是一种重要的大型猫科食肉动物和旗舰种,由于其常在雪线附近和雪地间活动,故名“雪豹”。雪豹具有高度发达的分配血液、调节呼吸等技能。
对氧化变化很敏感。红血球直径很小——5.5μm(4.73~6.15μm),红血蛋白高度集中(16.4g%)。血球比容计指标(即红血球的出较量为47%)跟血液中的大量红血球(14.1~16.8百万/平方毫米)相符。
雪豹原产于亚洲中部山区,中国的天山等高海拔山地是雪豹的主要分布地。其皮毛为灰白色,有黑色点斑和黑环,尾巴长而粗大,有“雪山之王”之称。
5、东北虎
西伯利亚虎(学名:Panthera tigris ssp.altaica):又称东北虎,是虎的亚种之一。是现存体重最大的肉食性猫科动物,其中雄性体长可达3米左右,尾长约1米,体重达到350千克左右。
野生西伯利亚虎体色夏毛棕黄色,冬毛淡黄色。背部和体侧具有多条横列黑色窄条纹,通常2条靠近呈柳叶状。头大而圆,前额上的数条黑色横纹,中间常被串通,极似“王”字,故有“丛林之王”之美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米米狗狗
在青藏高原上,生活着大约210种野生哺乳动物,占全国总种数的50%左右。在这些野生动物中国家一、二级保护种占有很大比例如:金丝猴、藏羚、野牦牛、藏野驴、盘羊、雪豹、羚牛、白唇鹿、梅花鹿等。
一、金丝猴
金丝猴(拉丁学名:Rhinopithecus),毛质柔软,鼻子上翘,有缅甸金丝猴、怒江金丝猴、川金丝猴、滇金丝猴、黔金丝猴、越南金丝猴6种,其中除缅甸金丝猴和越南金丝猴外,均为中国特有的珍贵动物。
金丝猴群栖高山密林中,以浆果、竹笋、苔藓为食,亦喜食鸟蛋等肉类,栖息地海拔很高,身上的长毛可耐寒。6个品种均为珍稀品种,均列为红色物种名录濒危品种。
二、藏羚
藏羚羊(学名:Pantholops hodgsonii):体长135厘米,肩高80厘米,体重45-60千克,雌性略小。头形宽长,吻部粗壮,鼻部宽阔略隆起。雄性具黑色长角。
栖息于海拔3700-5500米的高山草原、草甸和高寒荒漠地带,早晚觅食,善奔跑。可结成上万只的大群。夏季雌性沿固定路线向北迁徙。
由于常年处于低于零度的环境,通体被厚密绒毛,为中国一级保护动物,已成立羌塘、可可西里、三江源等自然保护区,主要分布于中国以羌塘为中心的青藏高原地区(青海、西藏、新疆),少量见于印度拉达克地区。
三、野牦牛
野牦牛(拉丁学名:Bos mutus),是家牦牛的野生同类,四肢强壮,身被长毛,胸腹部的毛几乎垂到地上,可遮风挡雨,舌头上有肉齿,凶猛善战。是典型的高寒动物,性极耐寒,为青藏高原特有牛种,国家一类保护动物。
栖息于海拔3000~6000米的高山草甸地带,人迹罕至的高山大峰、山间盆地、高寒草原、高寒荒漠草原等各种环境中,是食草动物,分布于新疆南部、青海、西藏、甘肃西北部和四川西部等地。
四、藏野驴
西藏野驴(学名:Equus kiang):是所有野生驴中体型最大的一种,平均肩高为140厘米。外形与蒙古野驴相似。头部较短,耳较长,能够活转动。吻端圆钝,颜色偏黑。
全身被毛以红棕色为主,耳尖、背部脊线、鬃毛、尾部末端被毛颜色深,吻端上方、颈下、胸部、腹部、四肢等处被毛污白色,与躯干两侧颜色界线分明。
它们外形似骡,体形和蹄子都较家驴大许多,显得特别矫健雄伟,因此在当地人们常常把它们叫做“野马”。
五、盘羊
盘羊(学名:Argali sheep):雄性肩高可达120厘米,体重可达200千克。雄性的弯角粗大,长达1米以上,向下扭曲呈螺旋状,外侧有环棱。
雌性的角非常短,而且弯度不大。毛的颜色从淡棕色至白灰色,胸、腹部的颜色浅一些。脖子白色,没有类似赤羊的鬃毛。
主要分布于亚洲中部广阔地区,包括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蒙古。中国主要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西藏、四川、内蒙古地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青藏高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金丝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藏羚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野牦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藏野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盘羊
catmouse1972
1。牦牛:几乎是西藏的象征,“Yak"是西藏人对它的称呼。有趣的是牦牛海拔越高体型越大,好象是海拔作对似的。我们在拉萨看到的牦牛很小,让我们失望,到了阿里,牦牛就是威风凛凛,令人生畏。家牦牛是可以半野生生活的,我们有时看到野外山上一头孤零零的牦牛,藏族人告诉我们那是家养的,从五月份就放他们出去自己生活,晚上也不回来,到十月份牦牛就自己回主人家来,交配。野牦牛除了体形比家牦牛大,其他没有区别,我们应该是没有看到野牦牛,这是在西藏的遗憾。2。扁牛:应该是牛字旁的扁,不过没找到这个字。这个牛相反,海拔越低,体型越大。我们到珠穆拉玛山的脚下看到了一只可爱的小牛,我们向主人称赞,结果主人告诉我们这是大牛,因为海拔高,这里的扁牛长大了就是这样。可它看来比驴还小。海拔的力量真让人吃惊。3。骡牛:如果我没记错,西藏人叫它“作”。它是牦牛和扁牛的杂交品种,不能生育。但大概是将生育的能量转化的缘故,力气大,体形也不小,所以它甚至比牦牛还贵。藏族人用它来耕地。4。驴:和内地的区别不大,但在高海拔地区很少看到,大概不能适应吧。5。藏野驴:看到了两次,一次是在青藏线上,接近昆仑山口的地方,有一群,大约七八只,附近就是藏族的羊群,离公路也不远,大约500米,大概知道藏族不杀生,所以就悠闲地在吃草。还有一次是在从日喀则到阿里去的南线,一只,看到汽车就躲开去了,跑得飞快,可谓是绝尘而去。6。羊:西藏的羊是最多的,奇怪的是绝大多数羊只有白和黑两种颜色,偶尔有棕或黄色的。7。藏羚羊:我们看到了几次,体态非常优美,有些怕人。我第一次以为是鹿。一般至少是两只在一起。偶而有单独的。8。林麝:很少有人看到的,我是在拉萨边上一个很少人去的尼姑庙雄色寺边上的山上看到的,叫声象牛,比羊大些,皮毛是鲜艳的棕黄色,也许还带斑点。9。鼠兔:是个很好玩的小动物,比一般老鼠略大,但却没尾巴,有一个兔子耳朵一半长的大耳朵。在拉萨边上很多。挺可爱的。7。老鼠:和内地的小老鼠差不多,在海拔高的草原也能生存。8。野兔:很多,也挺可爱的,胖胖的,跑得没有我们想象的快,大概也是氧气不够吧。7。旱獭:最不怕人也最多见的就是旱獭。旱獭很肥,简直就是横里长,草原上到处是它们挖的地洞,它们也不怕人,特别当它在自己洞口时。我们可以接近到只有三四米远。有一次在阿里,我近距离看到一只,它表情宛若国王,其肥胖的体型也增加了它的威严,看着我,让我忍俊不能。8。狐狸:拖着尾巴,跑起来好象也是怕人。不过不多见,我就见过一次,我们有一个同伴在转阿里神山的时候看到五个狐狸排队近距离看着他,把他给吓得汗毛直竖。9。狗:西藏的狗挺多的,不过著名的藏獒我们却没看到,据说是在河曲,但我却不知道河曲在哪里。问人人家也不知道,有知道的麻烦告诉我。西藏的狗大约也是半野生的,我在转神山的时候也见一条没有主人的狗孤零零地在神山上觅食,西藏人也习惯将病死或其他非正常死亡的羊给狗吃。有些狗挺凶的,不过大多数不是这样,甚至是怕人,特别是野狗。10。乌鸦:不幸的是洗澡的乌鸦远比老鹰多。到处都是,有人的地方更多。11。老鹰:很漂亮威武,不过并不多,让我诧异,因为西藏旱獭和老鼠很多,应该可以养活很多老鹰的,也许是旱獭和老鼠挖洞技术太好吧。11。白头鹰:比一般老鹰要大,也许是雕,这是我取的名字,因为它确实是和美国国鸟长差不多,很少见,非常漂亮。我们只见过两次,一次是在山顶上,它在吃兔子,看到我们的车就抓了兔子跑了。12。野鸡:其实我也不知道学名是什么,在河边或山上的灌木丛中,不好看,不过看起来挺好吃的。似乎跑得也不快,于是我们就下去抓,发现我们跑得更慢,才知道高原的厉害。其实我们一追起来它也能飞个好几米的。13。黄鸭:非常漂亮,而且叫声也好听。一般在水边生活,而且永远是成双入对的,在西藏是爱情的化身。和鸭子体型差不多,但是黄白相间的颜色。15。黑颈鹤:在阿里的湖边我们看到了几只。16。湟鱼和马鱼:在班公错里很多,湟鱼大,大约能有一两斤重。马鱼小,几两。由于海拔高,水清,所以据说是三年长一斤肉。和青海湖的湟鱼味道不一样,据说区别是班公错是淡水的,而青海湖的是咸水的。据说味道不如青海湖的,但实际是青海湖的湟鱼由于滥捕已经不让吃了,所以就无法评价了。
车厘子妈妈
没有这个字,只有yak这个字,意思是牦牛。牦牛是高寒地区的特有牛种,草食性反刍家畜。牦牛是世界上生活在海拔最高处的哺乳动物。主要产于中国青藏高原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适应高寒生态条件,耐粗、耐劳,善走陡坡险路、雪山沼泽,能游渡江河激流,有“高原之舟”之称。牦牛全身都是宝。藏族人民衣食住行烧耕都离不开它。人们喝牦牛奶,吃牦牛肉,烧牦牛粪。它的毛可做衣服或帐篷,皮是制革的好材料。它既可用于农耕,又可在高原作运输工具。牦牛还有识途的本领,善走险路和沼泽地,并能避开陷阱择路而行,可作旅游者的前导。野牦牛是大型偶蹄类动物。身体强健,肩部显著隆起。耳较小;雌雄均有角,角黑色,雄性角大,角末端距离远。四肢短而强健。躯体上方被毛短而光滑,体侧、腹面、及尾部毛长而下垂,常常接近地面。体长约250厘米,肩高约170厘米。全身毛色以深黑褐色为主。牦牛头大,角粗,皮松厚,髻甲高长宽,前肢短而端正,后肢呈刀状,体侧下部逆生粗长毛,尾短并着生蓬松长毛,公牦牛头粗重,呈长方形,颈短厚且深,睾丸较大,接近腹部,不下垂;母牦牛头长,眼大而圆,额宽,有角,颈长而薄,乳房小,呈碗碟状,乳头短小,乳静脉不明显。头较粗重,额宽平,面稍凹,眼圆存在神,嘴方大,唇薄,绝大多存在角,角形向外折向上、开张,角间距大,母牦牛角很细。公、母均无肉垂。前胸开阔,胸深,肋开张,背腰平直,腹大而不下垂,尻部较窄、倾斜。尾根低,尾短。四肢强健存在力,蹄小而圆,蹄叉紧,蹄质坚实。前胸、臂胸腹体侧着成长毛及地,尾毛丛生帚状。元音字母a在重读闭音节中,发短元音/æ/的音,发音时,舌端靠近下齿,舌前部抬高,舌位低,是四个前元音中舌位最低的,但开口最大的一个,属于短元音,但是,在实际发音中有相当的长度,牙床介于半开和开之间,不圆唇。这个音出现在字首、字中位置,如:mat 垫子map 地图bag 袋子,包cat 猫hat 宽边的帽子fan 风扇bat 球拍,蝙蝠apple 苹果希望我能帮助你解疑释惑。
优质英语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