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屋美眉
钉子生锈了
您好,曾经在比较大的机构做过两年,体会如下: 第一,开始去的时候非常难做。一开始进去机构是不让教课的,都是先当助教,帮助上正课的老师做些边缘化的工作,课前打印习题,上课期间观察孩子状态,帮助判练习题,课下还要及时联系家长,汇报孩子表现,然后如果家长有什么要求,比如放学让孩子留下多学会儿,让我给孩子买点饭,或者让我送孩子回家,基本都要满足,用领导的话来说:要提升客户好感度,向海底捞看齐。 第二,非常非常的忙。做了大概一个月这样,终于开始让我带学生,从最一开始的一个两个,到后来的十几个学生,再加上三个大班课,每天从四点开始,一直到晚上十一点课排的很满,一点休息时间没有。暑假简直就是噩梦,从早起八点开始,四节大课,三四节一对一,直到晚上十点下班,累得我都要吐了…… 第三,收入很高。和现在比,我之前的三四个月的收入就快要顶现在一年了,尤其是暑期,月入几万很正常。我给大家个比例:我们这一对一的话是给老师孩子课时费的30%,如果是大班课是给所有孩子课时费的24%,一对一的话,课时费180左右,大班课一节是80左右,孩子从20到40不等……大伙自己算算吧。 第四,做的越久,就越明白里面的猫腻。下面这件事,就是最终我选择不干的原因。 相信很多人也有所体会,教育机构很多东西都是夸大宣传,虚假宣传。我就说一个我带过的孩子吧,中考前三个月,数学成绩60分左右,基础非常差。我本来是不愿意接手这个孩子的,因为当时我们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一个片区,这个老师专门接20分左右的,这个老师专门接60分左右的,我的学生都是100分左右(满分120)的,孩子本来很优秀,来到这里只为了拔高,或者有的孩子是为了参加奥数竞赛来的,为了自主招生的名额。这样安排有很多好处,老师一直教这个分数段的孩子会很有经验,是应该注重基础,还是应该做些难题心里都有数。 这个60分的孩子,父母强烈要求让我来教,因为他听说我的学生考试分数都非常高。其实原因呢……上面已经说过了,但是这些话不能跟家长说,万一家长觉得把孩子分成三六九等就麻烦了。 所以校长当时就找我说了:这个孩子就是冲着我来的,我必须接。当时我很明确的说了:没问题,我可以接,而且我可以保证尽全力教他。但是毕竟我班里的孩子跟他水平是有差距的,我不可能因为他一个人就放慢速度,到时候孩子成绩提高不起来不要怪我。 后来过了没半个月,孩子受不了了,完全跟不上,家长问我为啥他们孩子总是听不懂,为啥花着钱还让他家孩子白来…… 其实他的心情我完全理解,如果是我,我也会找到老师的。碍于某些话不能说,我只能建议家长报一对一的,我可以根据孩子的情况制定专门的计划。 家长一听要多花钱当然不愿意啦,巴拉巴拉不知道去找校长那里说了什么,还故意在家长很多的时候,在大厅里面闹事,说什么我鼓动他多花钱…… 这件事的处理结果是:因为我的原因,对学校声誉造成了不良影响,孩子在我这继续完成本学期的所有课程,但是全部免费,我需要把学校应得的那部分自己补回来。也就是说,给他上课我需要倒贴钱…… 我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也不知道校长到底在想什么,完全没跟我沟通,来了这个通报。同事都明白怎么回事,来安慰我,我以前的学生家长虽然不明白,但是平时跟他们关系都很好,说不管发生什么,都相信我。 要是没有家长这几句掏心窝子的话,我就敢直接走人,烂摊子自己收拾去吧,老子不伺候!但是人家孩子还在我手上,这就快要中考了,怎么能耽误人家!于是我还是继续了三个月,把我的学生全部送去考场,期间我态度强硬,绝对不接新的学生,不管谁找。 等到中考结束,校长找到我,并摊了牌:如果我继续在这里,可以给我更多的课时费,如果不在的话,扣着的一个月工资就没了。我心想:没有啥高级手段么?要是就这,我可就走了。 等我离开这家机构之后,才知道我的学生们都考了很好的成绩,在机构大厅的电子显示屏上几乎全部上了光荣榜。 只是,指导老师并不是我,而是机构另外一位也带90分孩子的教师。 大学毕业之后,我曾经在两家英语培训机构当老师,有4年的工作经历。每周三至周日上班,周末上课。 第一家培训机构主推的是幼儿园大班到初中学生的英语培训,基本都使用机构自己的教材,除了20人左右的小班制还有一对一辅导。 第二家培训机构年龄层次一样,他们的特色是同步和培优,同步就是和学校教材同步,只学公立学校的教材,而培优则选用机构自己的教材,主打音标、口语和语法。 两家培训机构都需要面试才能进,而面试也就是进行一段试讲,在正式入职之后还要听课,听机构里的老员工讲课,了解教材、课程安排、上课流程之类。 工资采用的是基础工资、课时费加提成的方式,提成主要看学生的续班率,达到要求会另外有奖金。 最累的时候就是招生的时候,除了需要在校门口进行摆台宣传之外,还要上街散发传单,甚至是爬楼,跑遍周围所有小区,把宣传单插在每一户人家的大门上。在一定的宣传之后,一般还会安排几次公开课或者体验课。 在第一家培训机构的时候,因为老板对自己加盟的品牌不是很了解,也没有很高的要求,所以当时上班比较轻松,只要在周六上课前把课备好,其余时间就可以自由活动, 而在第二家培训机构的时候明显更累,老板自己曾经教过几年,对学校的发展也很重视,每周除了集体备课,还有集体教研、创意分享这些内容,不定期老板还会送老师去外面参加培训,提升老师的教学水平。 也因此,两家培训机构的命运截然不同,第一家培训机构在几年后倒闭了,而另一家则成为了当地最厉害的一家培训机构。 问答了。退休后的第一年,我就被朋友推荐到浙江一家辅导机构。 招聘人的地方,都希望招到最优秀的人才,而被聘者奔着薪资收入来的,所以,聘与被聘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欲通过多招学生、达到获取高收益目的。 因为我是被推荐来的,基本情况之前已经沟通过。所以,来到机构没作什么休息,校长就将我入职材料要了去。或许,我的两本作品集和发表在省市级报刊上的几十篇文章起了作用,校长立即摧促我签订合同。然后,试讲、牵出来溜溜… 然后,校长笑咪咪地安排我的工作:陪伴新入职的青年大学生成长。我对校长说:大学生多是师范院校毕业的,入职就可以直接站讲台的,不用老教师帮带的…… 没等我说完,校长笑着就接上话头:老师接触大学生就清楚了。他们讲课你听,听后你讲让他们听。学生补语文的少,有高中学生补语文、作文,当然,那就少不了你的了。 就这样,我与本校新聘年轻的老师,互帮互学,互相促进,我也觉得提高不少。 这一年校外辅导,学习了一些新东西。招生妙招、稳定生员、如何和学生家长沟通等等,我以前都是没有重视过的。 处处留心皆学问,学无止境,虚怀虔诚,砥砺前行。 我没有经历过教育机构当老师的体验。这些教育机构应该指中国民间办校机构,这种教育机构产生于国家制改革的初期,国家为了缓解资源问题利用公立与民立两条腿走路的办法,是一种利用民间资源开办教育的模式。这种民间办九年教育乃至高中和大学都有这种机构学校。 这些民间办校促进了中国教育的发展。其因有三点对于教师有较好的优势,所以很吸引人才去私立学校,甚至公立学校老师也不尽地挤入这个体制。 其一,待遇高,福利好。 私立学校教师工资高。一般私立小学聘请的教师每月工资都在5000元~6000元以上。臂如:我村小学教师黄xx因犯了经济方面小错被换人了(民办教师),刚一走马上被私立学校聘请去了,原来每年只有二万多一点的工资,现在在私立工资每月近六千元。 其二,私营私立学校者钱赚猛了 有人不懂私立学校的老板能赚多少钱,但我一例子,我有个老表在西安省城首先被私立补课机构,讲生物课,每天晚上讲一节课,有近200学生参入(高中)每人收100元一节,一个月下来赚29万。后来他看到了发展前景,自己开办高中促考班,聘请人员授课,现在在西安市购了三套房子近1700万。 其三,地方穷的地方留不住人才 在我们当地一些实力强的人才,都抛弃自已的事业编纷纷去了深圳、海南等大城市去应聘执教,有的提前休息还未办退休的领导、教师都欣然挤身外地私立学校聘校长、教师何止一二人,几乎有能力的人都去了。谁人还嫌炀手吗? 话说回来,在私立教育和教育培训机构当老师,也不是任何人想去就可以去的。你得年轻有为,有好身体,有敢拼的力量,钱好拿不是每个人都承受得了的。 有苦也有乐吧,很大的一个经验就是最好不要去创业型小公司当老师。我刚毕业时因为有点迷茫,就去过一家教育公司当老师。 当时的这家公司属于创业小公司,刚刚开始线下培训这一块,招了很多毕业生一起培训,为期大概两个星期,培训过关了的话就可以上课,不过关就得走人。我们这些刚出 社会 的学生心思都很简单,工作上也是互帮互助,很处得来。然后也因为心思单纯,很容易相信别人,就信了公司老总给我们画的大饼(什么公司以后会到各个城市建立分公司啊,以后我们的可以当城市区域负责人之类的话,汗)。 培训我们的老师也是有教学经验的,很优秀的老师,很认真地在教我们,属于倾囊相授了。我特别喜欢她们,我之所以留下,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她们。我不是师范生,但在这个培训过程中,我学会了很多,也变得更有自信了。 我们这个公司是不开课的,专门培训老师,研发教材,然后和各个机构合作,由机构提供生源,当然我们也要配合机构上试听课来招生。招生也有很多的套路,比如说明明我们一点教学经验也没,但不能说实话。 谁去哪些机构也是由公司负责人定的,当然机构越多挣的钱越多,也越累就是了。学生不放假的时候,星期一星期二是我们的休息时间,星期三到星期五基本不上课,因为培训补习机构嘛,学生没时间,要上课也只能上晚上的,上晚课也是有的,只是比较少。 这三天虽然不上课,也是要坐班的,这个时间就是用来备课做ppt、批改作业、研发教材、写反馈之类的。上课时间集中在周五晚上、周六、周日,机构多的可以排满,那就特别累了,机构近也就算了,骑个共享单车就行了。机构远的偏僻的,坐车都得一个小时,我就去过一个这样的机构,中途还得转车,早上也起得很早,很多时间都浪费在路上了。为了促销,我们是报课就送书包送课本的,还记得第一次课,我是拖了个行李箱去的,回来的车人特别多,连个座都没有,愣是站了一个小时回来,完了还得赶去另一个机构继续站着上课,好在年轻身体好,上了一天课,只是觉得有点累。 寒暑假当然排课就很密集了,基本上就是每天都在上课,不过我还没来得及体验,因为我们的公司那个时候合作的机构还比较少,我没课上,整个暑假我就上了两三个机构,还蛮轻松的,不过呢,没赚到钱[笑哭]。 上课过程倒还好吧,我觉得时间过得很快,大部分时间都是很开心的,孩子毕竟都很简单。有的家长跟你说孩子进步了,表达感谢,我也会特别高兴,很有成就感。还有的孩子会跟你说,还想报你的课,还想你来教,别的老师教就不报课了,内心也很感动,感觉到自己得到了认可。 除了有一个机构的学生特别皮,就那种完全管不住的,课不好好听,作业不好好做,在底下讲话声音比你都大,要不是带小蜜蜂,我完全没声了。有一次我感冒了,嗓子哑了,话都快说不出来了,他们也没有一点体谅,甚至问我是不是得癌症了? 关键你拿这些学生没办法,他们也不怕你,不会拿你当学校老师看待,包括有的家长也是这样,一点不管孩子,孩子没进步就怪老师,让人感觉无比心累。 每次上完课写反馈也很难受,要点评每一个孩子的上课表现,写建议之类的,然后发家长群,想一下上了一天课之后,坐在家里还得写反馈的感受。关键是有些孩子的表现你实在是想不起来了啊,前面几次课还好,总是有话说的,到了后面,话都说完了,绞尽脑汁也不知道还能说啥了,而且你费尽心思写的吧,家长还不一定看。一个学期之后,还要给每个孩子做结业报告,要发奖状,每个孩子都发,都得想称号,然后开家长会,提升续报率。老师就是得担负招生的任务,不仅仅是教学而已。我觉得自己够累了,但在所有的老师之中,我还不是最累的,有的还要熬夜到三四点做ppt,有的还遇上难缠的家长和机构老师。 另外就是领导想一出是一出,经常会有些突然的任务,比如录导教视频,然后就得加班。我没在这个机构上多久的班,半年不到,加班的时长都有100多个小时了,加班没有加班费的,只能是用来调休,我最后也没调完,因为根本没时间调休,调休了也是在家工作罢了。 公司是合作创立的,创办者是一个老师,他不懂得管理,所以就把公司交给另外两个人来管理(大概是这样的),管理的人就属于商人,他们也不懂教学,也不懂老师,更多想的是怎么赚钱,自然就会产生很多矛盾,所以我们经常会听到这三个人在办公室很大声地争论。 公司的资金也比较紧张,自从我们进了公司,就不断在裁员,后来一个办公室都坐不满了,变成一个人得担负多个工作职责。就连那三个培训我们的老师也接二连三地离职了,我就觉得这个公司留不住这些人才,估计也没什么发展前途,再加上工资计算方式的改变,我们的工资也将变得更少,最后我们些被培训出来的老师,就全都决定要离职了,课却没给机构上完,糟心事一堆。 我现在是不想去当教培机构老师,以及坚决不想去小公司当老师了,也许大公司会好些吧,我是指这个机制方面会更成熟,锻炼机会更多,工资也更高,但累肯定还是很累的。 你好,我是一名在校老师,在我进入学校之前,曾经在教育机构做过一段时间的代课老师,我所在的那个教育机构是我们当地的一个连锁的教育机构,在当地的名声还是不错的。美其名曰是主攻外语的,但是也带着会教其他的课程,名字看得非常的高大上,但和普通的那种培训机构的差距不太大,主要还是以提高学生成绩补课和辅导作业为主。这个连锁机构比较亮点的地方,就是他经常会有外教来上课和参加活动,所以这一点让很多家长特别迷信。那现在来谈一下,我在这个教育机构的感受,与我在学校的工作对比一下,给你一个参考。 我进入这个教育机构,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事情特别多,因为你每天除了上课之外,还要管一些其他的事情,比如说你需要维持和家长之间的关系,还有学生的日常管理,比如说教室的卫生啊,学生的出勤啊等等。另外,我觉得最烦的一个事情,就是每周要给所有的学生写一个总结,每周要给所有的学生进一个小测试。因为你要让家长看到孩子在这个教育机构的进步,所以出题的时候要格外的注意,特别特别的纠结。还有就是在学校,你会碰到各种水平的孩子,好生、中等生和稍微偏差的。在教育机构好像碰到的学生基本都是学成绩不太好的,你要费劲很大的努力去提高他的学习成绩,而且家长有时候比较着急,非常着急看到效果,所以你的压力会特别的大。 我的另外一个感受就是没有归属感。有时候可能课多的时候,你的收入就会多一点,有时候课少,你的收入就会变得很少,有时候跑过去就上了两节课,感觉时间都被浪费在路上了,没有一点稳定的感觉,有时候你还需要看老板的脸色和家长脸色,感觉自己真的就是一个完完全全的服务人员,谈不上什么尊重,就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老板和员工的关系。至于教师的地位,这一点是完全体会不到的,这和我在学校当老师的感受完全完全不一样。 有的人会说,在教育机构的工资比较高,那我只能说是个别的月份吧,并不是全部是这样的。其实教育机构和学校相比的话,还是学校比较稳定一点。后来我在教育机构做了不久就进入了私立学校,私立学校的收入是很高的,但是比较累,公办学校呢,收入可能稍微没有那么高,但是比较稳定,你的内心也会安定下来,专心的去从事教育这个事业。 所以我的建议是:除非你打算以后自己开教育机构,那你可以到教育机构积累一点工作经验。假如你没有这方面的想法的话就,想当个普普通通的老师,那我还是建议你去私立学校或者是考编,因为教育机构真的有时候也是很累的,下班也很晚,都要等到孩子上过晚自习之后,确实是比较累,在学校的话就比较有规律。 不好说,取决于老板。 如果老板很懂教育,那么老师们就没有那么心累了,最多上课上到嗓子哑了。但是,老板不懂教育,只想赚钱,忽视教学的好坏,那么老师们就很心累了,还会良心不安。 我在三个教育机构做过老师,下面简单分享一下。 第一家,如果哪天少一个兼职老师来,就会很累。但孩子们整体还是比较乖的,老师们也是蛮开心的。 兼职,老板自己就是老师,很会教孩子。但是吧,整个机构就她一个全职老师,其他的就是大学生兼职。如果哪一天少来一个兼职老师,大家都会非常累,一波接一波地检查完学生的作业,写课外作业,家长来接。孩子的作业整体效果,取决于兼职老师是否负责,直接给基础弱的学生报答案抄的也不少。 目前这家培训机构成功扩大规模,在当地有了两个校区,整体的学习环境远离了老破小。老板还是蛮负责的,亲力亲为。 第二家,心累,老板只顾忽悠家长和赚钱。老师两边挨骂。 全职,一家做英语启蒙,晚托班和一对一培训的。老板根本不懂教育,只会开公司。新老师入职,没有培训,还让我们出去发传单。有家长来咨询了,忽悠家长,体验课和正式课压根儿就不是一个老师。 还有,让我们一群文科的老师,自学物理教理科,这不是毁孩子前程吗?更糟糕的还在后面,问题学生不少,是那种很聪明,但是不尊重老师,口吐脏话,打老师的学生。 于是,做了两个月后果断辞职,留不住老师和学生都是有原因的。现在那边全是临时兼职的老师。 第三家,很上规矩,开心并痛苦着,对老师的讲课要求很高。 全职,主要是应试教育方面的培训。机构很正规,新老师去第一个月带薪培训,不给学生上课的,对老师的教学能力要求很高。老师整体还是蛮开心的,只需要上试听课,然后让学生和家长满意,报课,给学生上课之类。没有续报率的要求,上课为主。 总结:多好的机构,老师都少不了职业病--颈椎病和嗓音沙哑。 上课要一直讲课呀。只要复杂上课的培训机构很少的,在这样的机构当老师真的超级幸福了。而市面上大多数机构,对老师有续班率的考核,老师不仅要讲课,给家长反馈,还要做销售,甚至保洁阿姨的工作。 教育机构当老师,体验不一样,要看所在的机构,机构不同,体验不同 1公办事业单位 2 民营商业机构 这边说的教育机构不知道是指培训班,还是学校之类的大型机构。 我先说一下我,本人师范毕业,从事教学已经20多年,经历过一些 1 首先说,公办事业单位 目前我所在的岗位及工作就是这样的,公办事业单位,很稳定,但是薪酬不高,另外要有编制,好的部门及单位都是要编制的,这个吃的财政饭,所以如果在公办事业单位当老师,首先要有编制,这个情况会好很多,如果没有编制,会有点不一样。主要体现在退休方面,当然不知道以后会不会有改观。 这种单位,同事之间关系相对会好很多,毕竟会处一辈子的,能交几个不错的朋友, 平时的话,大忙小忙大家都愿意出手相助,人情味比较大。 工作呢,不好说,不同的岗位任务不一样,一线老师和班主任还是非常辛苦的,虽然有假期 但是平时真的很累,看着假期很舒服,但是平时基本上不会请假的。 否则就是教学事故了,这边基本上一个萝卜一个坑。 2 民营商业机构 这个我的话语权不太大,刚毕业的时候在民营机构当过一段时间老师,不到1年,这边感觉有真本事的老师还是很吃香的。 但是他所有出发点,其实上只有一个,就是招生。 所以民营机构吃香的老师,就是能把学生招来的老师,有这个能力,你就是很开心的。收入方面也会好很多。 如果能赶上公司运营好,有点股份,能上个市,那基本上就财务自由了。 所以民营商业机构的老师最终的落脚点,是能否把学生给招进来,无论你讲课好,能吸引学生,还是营销能力强,能吸引学生,都是可以的。 所以你在公办的话,资历会有所影响你的发展,但是资源总的来说要比民办商业机构好,但是民营商业的会不拘小节,如果你能招来生,没有什么不可以搞的,会有不错的收获。 回顾自己20年的教育经历,我对当老师有这样几种认识: 一是忙。平常日子的主要工作就是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听评课,检查卫生,检查晚休,写学习笔记等,当然,天有不测风云,几十人的班级,随时都有意外发生,如果是班主任,用日理万机来形容毫不夸张。 二是乐。我认为把自己所学知识传递给别人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快乐,在课堂上,经常与真善美打交道,能不快乐吗? 三是心态好。老师整天与活泼可爱的孩子生活在一起,受到孩子们的熏陶,心态能与孩子保持一致,有一位50多岁的老师当班主任,我问为什么,他说和孩子生活在一起快乐啊! 四是思想单纯。学校确实是一方净土,这里边没有尔虞我诈,没有物欲横流,老师们的心态平静如水。 取决于老板,老板又能力有眼光的话培训机构就做的好,老师也呆的久。 记得我在南方,有一个老板想开清华少儿数学的培训班,他先招人,他把作为北方人的我招进去,因为北方人能吃苦,再一个我有少儿培训机构的经验,他的学校运营初期,没有管理人员,他和他的家族以前是做面馆的,后来觉得不赚钱才瞄准教培市场。 学校初期,就我一个老师,招生和教学还有打扫卫生都是我。工资开的也不高,并且老板的老婆经常来视察,看我有没有偷懒。后来,他们又招了一个管理的人,学校总共也就两个人,学习清华少儿数学课的学生数不是很多,和学校的宣传还有小城市人们的认知都有很大的关系。最终加盟的这个课程做不起来,托管倒是做的挺好的。 很多大机构一开始前期在学校还有市场投资巨大,就是为了开拓市场。还有学校老师的管理和培训,这些都是要抓的方面,只有好的机构,好的老板才会管理,才能留得住人。而且教育行业不是谁有钱就能进来的,得有眼光,更多的我觉得是做人。要会做人,当时我在英语机构呆,记得我们去西安总部去开年终会,大老板是个老头,我们离会场的时候那个老头站在门口,微笑略微鞠躬致谢大家,他的慈祥感染了每一个人。真的,很多人都说他好,因为他是真的把员工当成比亲人还亲。
摆脱拖延症
1、收入还不错,但存在增长瓶颈这个是绝大多数老师最关心的问题,学而思的收入应该算是教育机构中平均线之上的了。如果你是刚入职的老师,跟同届的同学相比,甚至还不错,处于中上游应该不成问题。学而思的老师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全职老师,二种是专职老师,专职只需要周末上课,周中备课,全职还需要平时上班,负责编写讲义,招生或者其它城市的管理之类的工作。“进来第一年是名师训练营,其实就是实习期,第二年会让选择是全职老师还是专职老师。学校里大多数老师都是专职老师,底薪只有1000元,其他则主要是靠课时费。每个月底薪加上课时费,能拿到12000多的劳务费,但到手的只有1万左右,“我算是带班比较多的,工资在深圳算是不高不低了,跟同龄人相比还不错。”“学而思还有义务课时制度,每个月有10个小时属于义务课时,就是只上课没有薪水,每个月工资结算时,会自动扣走10个小时。”,有的名校毕业生,刚入职能力不够,只能带2到4个班,月薪税后可能还不到5000元。去年采访学而思深圳分校的一名刚入职的老师后写的报道,按照作者的说法学而思在新老师待遇方面应该还不错,但这个背后也意味着大量时间和精力的投入。但学而思各地分校的标准不一样,各年级的标准也不一样,各人的带班量也不一样,但总体上说,在你所在的城市活下来绝对不成问题。对于应届生来说,教培行业老师的工资相对比较高,甚至比较优秀的应届毕业生月薪达到10k都是没问题的。相比于一起毕业从事其他行业的同学,他们会觉得工作很不错,所以很多优秀人才会选择教培行业作为入职的选择。但是工作了几年,就会发现,“可能我再干5年,我顶多也就20K/月,而我的同学们工资可能会一直Double下去”。因为老师是用时间在交换报酬,但每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假设每周末全部排满课,一周上25个小时就很不错了,一个月就是100多个小时,如果每个月都这么拼,的确可以保证收入的稳定,但是想再提高收入的话,没有额外的时间投进去教学,机构是不会给你钱的。除非你不休息、不睡觉天天讲课,但这样估计用不了两周,人就不行了。这就意味着,如果老师有一天上不动每个月100多小时课了,无论他积累了多少人脉、经验和教学能力,他还是会被企业淘汰。所以,特别优秀的人才会觉得这个行业并没什么前途。但这就涉及到行业问题,每个机构都存在,不止学而思有。2、规模大,发展空间大,但要懂技巧学而思做的这么大,但本质上还是一个私企,私企就要创造价值,而且学而思还是上市公司,同时还要肩负着证明自己的价值给投资市场看。所以,相比国企职工,学而思确少了很多森严的等级制度和论资排辈,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有多大的能力,就会有多大的空间,据腾主了解,学而思很多分校的校长,就是从最一线的老师做起,慢慢做到教研主管,学科主管,产品线主管,直到负责一个校区的运营。相比学校老师,少了很多无谓的教学检查和职称评定,学而思老师的收入就是从续班率、退费率和排班时长来定的,说白了就是最是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平时没有什么教学检查,老师集体备课,用统一教材,课堂也是开放性的,家长随时可以坐在最后旁听,最后的教学效果用续班和退费来检测,也就是说把监督老师这个环节交给家长来做。至于职称,前几年,很多老师从名校毕业就进入学而思当老师,一干就是3、4年,连教师资格证都没有,更别提什么职称评定了。只不过学而思内部会根据老师的授课经验和考核标准把老师分为S级、A级、B级、C级,这也是为了最后跟老师的收入挂钩。所以,相比于学校老师,学而思的老师能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专注于上课,少于许多为了应付而做的事情。相比中小机构的,学而思在老师待遇这方面就好多了,毕竟实力在这里放着,什么五险一金一定是正常缴纳的,工资就更是正常发放了,而且工作满几年的老师,子女报学而思的班还有不同程度的优惠,甚至还有50万的免息购房贷款,日常的什么开班礼物,交通补贴,生日惊喜,更是数不胜数;而且不仅老师待遇高,老师的父母还能收到很多学而思专门准备的感恩礼物,有五谷杂粮,也有被子床单,面面俱到,可谓是一人任师,全家受益。中小机构在这点上可能就做不到这么尊重老师了,据腾主了解,能正常按承诺给到老师应得的就很不错了,其它的待遇想都没想过。但规模大也有规模大的坏处,毕竟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更何况仅学而思的员工就有上万人,所以,管理起来难度可想而知。在学而思做人做事都要讲技巧,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来,你有能力,大家都认可,但也要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否则谁都不会给一个会给自己添堵的更多机会,这块不方便多说,大家自行领会。
普陀小吃货
在教育培训机构当老师的话,他应该还是一份蛮不错的工作,因为这份工作的的话,他也是属于一一个高薪的一个工作,也是一个嗯育人的一个很高尚的一个职业了。牡丹分类三类十二型。即单瓣类、重瓣类、重台类。单瓣型、荷花型、菊花型、蔷薇型、托牡丹分类三类十二型桂型、金环型、皇冠型、绣球型、菊花台阁型、蔷薇台阁型、皇冠台阁型、绣球台阁型。以下举例说明。单瓣型:花瓣1-3轮,宽大,雄雌蕊正常。如“黄花魁”、“泼墨紫”、“凤丹”、“盘中取果”以 及所有的野生牡丹种。荷花型:花瓣4-5轮,宽大一致,开放时,形似荷花。如“红云飞片”、“似何莲”、“朱砂垒”。 菊花型:花瓣多轮,自外向内层层排列逐渐变小,如“彩云”,“洛阳红”、“菱花晓翠”。蔷薇型:花瓣自然增多,自外向显著逐渐变小,少部分雄蕊瓣化呈细碎花瓣;雌蕊稍瓣化或正常。如“紫金盘”、“露珠粉”、“大棕紫”。托桂型:外瓣明显,宽大且平展;雄蕊瓣化,自外向内变细而稍隆起,呈半球型。如“大胡 红”、“鲁粉”、“蓝田玉”。 金环型:外瓣突出且宽大,中瓣狭长竖直,呈金环型。如“朱砂红”、“姚黄”、“首案红”。皇冠型:外瓣突出,中瓣越离花心越宽大,形如皇冠。如“大胡红”、“烟绒紫”、“赵粉”。绣球型:雄蕊完全瓣化,排列紧凑,呈球型。如“赤龙换彩”、“银粉金鳞”、“胜丹炉”。最后四型可以概括为台阁型: 由两朵重瓣单花重叠而成。分为“菊花叠”、“蔷薇叠”、“皇冠叠”、“绣球叠”。如“火炼金丹”、“昆山夜光”、“大魏紫”、“紫重楼”等。从花色上分;牡丹系以八大色著称,如白色的“夜光白”、蓝色的“蓝田玉”、红色的“火炼金丹”、墨紫色的“种生黑”、紫色的“首案红”、绿色的“豆绿”、粉色的“赵粉”、黄色的“姚黄”。在培训机构当老师,他其实是比在学校里当老师还要好一点,因为学校的话他的这个管理是比较严格的,而在培训机构当老师的话,他的这个嗯管制的范围稍微的宽松一点。
优质英语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