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岚零
一、适用专业不同
1、完全适用英语一的专业
所有学术硕士。
8类(法律硕士含法学专业与非法学专业)专业硕士适用: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护理、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法律硕士(法学专业)、汉语国际教育、建筑学、城市规划。
2、完全适用英语二的专业
7类专业硕士适用: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旅游管理、图书情报、工程管理、审计。
二、考察目标不同
1、词汇
英语一:
考生应能掌握5500左右的词汇以及相关词组。除掌握词汇的基本含义外,考生还应掌握词汇之间的词义关系,如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等;掌握词汇之间的搭配关系,如动词与介词、形容词与介词、形容词与名词等;掌握词汇生成的基本知识,如词源、词根、词缀等。
英语二:
考生应能较熟练的掌握5500个左右常用英语词汇以及相关常用词组。考生应能根据具体语境、句子结构或上下文理解一些非常用词的词义。
三、题型分布不同
1、英语一 (满分:100)
Section I:英语知识运用 20×0.5分
Section II:Part A 传统阅读20×2分
Part B 新题型 5×2分
Part C 英译汉5×2分
Section III:Part A 应用文 10分
Part B 文章写作 20分
2、英语二 (满分:100)
Section I:英语知识运用 20×0.5分
Section II:Part A 传统阅读20×2分
Part B 新题型 5×2分
Section III:英译汉 15分
Section IV:Part A 应用文 10分
Part B 文章写作 15分
多肉小西瓜
大部分是的,尤其好学校都是要求英语一,但是这个对于前期复习影响不大,现在才不到三月份,可以先按照数一英一的范围复习,边复习边看学校,确定学校后按照学校的要求进行复习即可
淡淡蓝郁
考研英语是全国统考的,只是不同类型的专业英语考核重点不同,但是只有:英语一 和英语二,而且英语二是2010年后才出现的,原来全国就英语一。2010年各高校研究生专业招生目录上赫然出现了“204英语二”,我们知道往年研究生考试英语只有一套全国统一出题的卷子“201英语”,而今年在官方文件上突然出现了“204英语二”,这让很多考生摸不着头脑,不知“英语二”为何物。不仅考生不了解,就连一些从事考研辅导的专家也不知情。在英语考试大纲未出之前,很难有一个权威和统一的答案。针对学员网上热议和切实需求,新东方在线在大纲未出情况下,搜集和整理出一些关于“204英语二”比较权威的信息,供各位考生参考:首先是定义:“从2010年起增加一套统考英语试题(即英语二)供部分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时选用,学术型研究生原统考英语名称相应改为英语一。”言下之意,学术型研究生还是考“英语一”(即原来的统考英语),而非学术型研究生(即专业硕士)在今年考试会面临考“英语二”。2010年以前,不管学术型还是非学术型研究生都考全国统考的一张英语卷子。而在2010年却来一个巨变。其次是关于考英语二的专业,英语二仅限于专业硕士选考。比如说工程硕士、社会工作硕士、MPA、MBA等等。如2010年北京理工大学招生简章明确指出:工业工程、项目管理、物流工程、工业设计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等专业考英语二。山东大学2010年社会工作专业需考英语二。华东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安全工程、材料工程等都需考英语二。
dongdong88z
宝宝,考研英语只有一 和 二,数学有一二三;
学术型研究生考英语一,专业学位研究生考英语二,英语二的难度低于英语一。两者的大的题型都是一样的,都是 完型、阅读理解、新题型、翻译、两篇作文。唯一感觉完型没有太大的区别,难度差不了多少。
小作文:
英语一 是以应用文为主,一般都是写信,
英语二除了应用文(主要写信)以外,还有一个新的,就是摘要;
大作文:
个人感觉,英语一大多数都是以看图(漫画)说话并评论为主,
英语二也是看图,但是多以看图表为主。
加油啊~别蒙圈,
夢女孩儿
从2010年开始,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英语试卷分为了英语(一)和英语(二)。
1:英语(一)即原研究生入学统考“英语”,所有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英语专业选考其他语种)(十三大门类,110个一级学科)和部分专业型硕士(法律硕士、临床医学硕士、口腔医学硕士、建筑学硕士、护理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公共卫生硕士等)考英语(一)。
英语(二)主要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不考英语(一)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统考科目。
2:英语(一)试题分三部分,共52题,包括英语知识运用、阅读理解和写作。
英语(二)试题分四部分,共48题,包括英语知识运用、阅读理解、英译汉和写作。
3:从内容上,英语二比英语一简单,但是也没有简单很多,量化一下大概是半斤和八两的区别;考研是选拔性考试,要做的是超越竞争对手(而不是像四六级等资格性考试只需要达到分数线),所以单纯看内容的难易程度并没有什么参考价值,要去看竞争对手的英语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