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的夜
新《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及交际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进行思维的能力。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积极尝试、自我探究、自我发现和主动实践等学习方式,形成具有高中生特点的英语学习的过程与方法。研究性学习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通过亲身实践与研究探索获取直接经验;通过自主地发现和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人在新《课标》指导下高中英语教学中这样实施研究性学习:一、教师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语言知识为主的教学方式,以适应新课程提出的要求。教师将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就必须不断地吸收新的英语语言知识及其它学科各方面的知识,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教师在引导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的同时,帮助学生发展探究知识、获取信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构建开放的英语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语言知识并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英语学习动机、态度和良好的语言学习及交际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要注重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协调统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研究学习的能力,更好地提高英语学习效率。 二、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语言环境是人类习得语言的重要条件,英语的实践性,交际性决定了英语必须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而现实生活中学生学习英语不可能有良好的语言环境,特别是农村高中,学生接触英语的机会很少,这就要求我们英语教师在课堂上设置贴近现实生活的语言情景,置学生于真实语境中。例如,本人在上高三Unit 15 Young Volunteers 就利用了关于徐本禹同志的一段录像及前两周全校师生为一位全家遭遇不幸的老师捐款事迹进行导入,学生非常感兴趣。“兴趣是最好老师。”学生有兴趣,才会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新教材高中英语课文内容、题材广泛,有天文、历史、地理、人物、传记、科普等,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挖掘其趣味性,唤起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人在课前3-5分钟时间让学生做Free talk, 让学生用英语讲故事,说笑话,猜谜语,唱英语歌,表演对话,谈谈自己的所见所闻等来营造和谐的气氛。当然兴趣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要持续不断。教师应做到备学生、备教材,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使之生动有趣,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活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探求知识为主动,使之成为乐之者。三、培养学生预习的良好习惯预习是各门课教学中的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英语教学更是如此。那么对于英语基础薄弱的农村高中学生,预习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预习的好坏,对课堂教学的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他们在课前都读了多遍课文,了解文章的大意,那么在课堂上教师们用英语讲课,同学们不仅能听懂,也知道教师在讲什么,讲到哪里,部分同学还能在不看书的情况下,用英语回答问题,少数成绩较好的同学还能脱离书本简单地用英语复述课文。预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从而全面提高英语教学的水平和效果。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有序预习,创设恰当的情景,激发学生探究意识,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参与探究和讨论。因此,每上完一节课,都应认真布置下一节课所要预习的题目。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标》指出,“高中英语课程要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要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地发现和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收集和分析资料,调查研究,得出结论,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与经验,学习和掌握一些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上高一新教材Unit6 Good Manners时,教师应指导学生找出以下问题并加以解决。What are good table manners in the USA? What are good table manners in China?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between Chinese table manners and American table manners.五、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研究性学习是一个开放的学习过程。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利用多种有效手段、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判断和识别信息的价值,并利用信息解决问题,以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新《课标》指出,“高中英语课程要特别着重培养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传达信息的能力,” “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和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技能。” 研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教学方法就是让学生去“做事”。通过做事的方式学习,让学生在做中学。例如,在高二英语新教材Unit 16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教学中,让学生课前查询或收集有关美国的地理位置、国旗、气候、历史等信息。又如,在高一英语新教材Unit 4 Holidays and Festivals教学中,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中国传统节日的信息。六、创设小组合作活动,使学生学会分享与合作小组合作学习(又称合作学习)于20世纪70年代率先兴起于美国,并已被广泛应用于教学之中。英语教学需要给学生较多语言实践机会,因此,英语教学小班化是理想的授课模式。中国基础教育以班级授课制形式为主,而且不少学校的班级人数都超过了正常班级人数的要求。因此,英语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将班级的学生按照一定的规律分成小组,也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分组时应该考虑学生的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等方面的差异。对于各种学习任务的布置,如课前的准备、课堂上的交流、课后的练习等都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对不同的学习小组可以布置共同的学习任务,也可以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在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学习任务由大家共同分担,集思广益,各抒己见,人人都尽其所能,只有小组每个成员齐心协力才能完成共同制定的目标。这样不仅使学生学会互帮互学、互助互爱,增进学生彼此间的感情,培养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而且使学生学会了如何关怀和帮助他人、评价他人,虚心向他人学习,听取他人的意见。它使每一成员都溶入集体中,增强了集体意识。例如,在高一(必修2)Unit 2 The Olympic Games 教学中,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What will you do in the 2008 Olympic Games?让学生设想自己将如何为2008年奥运会做出贡献。小组里的每一位成员都必须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由小组代表进行发言。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通过小组合作活动,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七、运用辩论形式,让学生关注社会,增强是非观念和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辩论是源于讨论而又高于讨论的一种形式,它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知识视野有更高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适当组织一些辩论赛,有利于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将学生分成两组:正方和反方。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资料,整理成辩论初稿,在下一节课进行辩论赛。例如,在教高二(上)Unit 2 No Smoking, please!时,让学生辩论Should cigarette production be forbidden or not?通过辩论,可以让学生在研究中学,并学有所用。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形成多边的教学交流,并形成开放、民主、活跃的课堂气氛。学生在这种教学活动中充当着主人的角色,他们把学习看作是自己的责任,而不仅仅是教师布置的任务。在分工、合作的活动中,学生能够确立起敢于负责的意识和精神。同时,学生在与教师、同学频繁的交往中学会与人相处的艺术。这种学习方式并不是教师刻意地给予学生知识、能力,而是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培养独立自主、主动求索、勇于面对困难和挫折的精神与能力,最终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人。参考文献:1、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江苏教育出版社2、《高中“开放式”课堂教学初探》,沈正南,中小学外语教学,2002,43、《研究性学习的产生及在英语教学中的实施》,袁昌寰,中小学外语教学,2002,6
kokomi0827
在高考方面高中课本英语外研社与人教版的区别:1、人教版的高中英语课本更贴近高考,人教版是教育部直属的主要从事基础教育教材,高考一般都是以人教版的课本为大纲要求。2、外研版与人教版单词的顺序可能不一样,但所学的多数单词是一样的。我国实行的一纲多本,也就是说考纲只有一个,高考水平是一样的,学哪一种教材应该区别不大。3、人教版教材最明显的特点是关注英语学科知识,尤其是语法结构。外研社版教材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将知识与技能安排在一个板块。4、人教版教材在编排上条理性逻辑性强。外研版的课外文化阅读版块为学生提供了了解外国文化的多个窗口,在不同模块都有语法巩固的复现环节,阅读文章都有理解题。5、外研和人教版就是编者不同,但是都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外研略难一点。
原谅未来的未来
研版与人教版单词的顺序可能不一样,但所学的多数单词是一样的。我国实行的一纲多本,也就是说,考纲只有一个,高考水平是一样的,学哪一种教材应该区别不大。两者具体区别如下:
一、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设计方面《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英语课程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84年版人教版教材和92年版人教版(Senior English for China)教材最明显的特点是关注英语学科知识,尤其是语法结构,而目前新课标教材“从重知识的传授向知识与技能并重的转变,特别强调能用‘所学的语言做事’,即learning by doing”。在Learning about language后马上安排Using language,通过听说读写的活动使用语言,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外研社版教材(New Standard English)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将知识与技能安排在一个板块,如“Vocabulary and Speaking”、“Reading and vocabulary”、“ Listening and vocabulary” 、“Vocabulary and Writing”。
外研社教材在整体安排上还有一个非常突出的地方,就是在每个Module 的话题下面安排有一个Task,整个单元的教学为完成这个任务提供语言准备、结构准备、内容准备或者方法准备,个人认为这是外研版教材的一大亮点。
这样学生学习的目标性更强,完成Task后学生认为学习英语很有用,能马上在实践中进行运用,并且很有成就感。但是,经初步调查,实际教学中老师们都会把这块省略掉,从其它教辅材料补充这块教学,因为操作起来难度大,不系统。
二、基础知识设计方面人教版教材的Pre-reading 部分活动设计比较单一,一般是问答题,阅读理解部分任务设计形式多样,有问答、正误判断、记笔记、连句子、写摘要等。运用语言中听说读写任务结合,通常由读开始到听说、又由读开始到写,强调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关系,尽量设置真实自然的情景任务,如P30由读而说的任务设计一个地震纪念公园开幕式演讲,时代感很强。
写作部分也体现写作过程的教学,并提供写作的框架结构(P7)或范本(P16、P32)。
外研版教材技能训练中都与词汇教学相结合,如module引入,通常是引出该模块的话题及词汇,并把词汇学习与听、说、写技能相结合为阅读做铺垫。Reading and vocabulary有层次、有梯度地进行阅读理解技能训练和词汇练习,阅读练习为语法学习做铺垫。
听前活动设计也与词汇结合,充分体现词汇为听力任务做铺垫的作用(如P27)。笔者以为外研版的听力有时安排任务过多,任务有的先难后易,不是很恰当。
设计比较好的是说与写结合训练,写作关注标点、单句(P27),但写作铺垫不够。
三、教材内容选材编排方面1.两种版本教材选材内容都略显陈旧,不太适应时代发展步伐。
2.人教版教材在编排上条理性逻辑性强。
3.外研版的课外文化阅读版块为学生提供了了解外国文化的多个窗口。
4.在不同模块都有语法巩固的复现环节。阅读文章都有理解题。总之,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是学生进行学习、获得知识的工具。教师合理有效地使用好一本教材不仅能促进自己的教学,更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外研和人教版就是编者不同,但是都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外研好像略难一点儿。
在高考方面高中课本英语外研社与人教版的区别:1、人教版的高中英语课本更贴近高考,人教版是教育部直属的主要从事基础教育教材,高考一般都是以人教版的课本为大纲要求。2、外研版与人教版单词的顺序可能不一样,但所学的多数单词是一样的。我国实行的一纲多本,也就是说考纲只有一个,高考水平是一样的,学哪一种教材应该区别不大。3、人教版教材最明显的特点是关注英语学科知识,尤其是语法结构。外研社版教材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将知识与技能安排在一个板块。4、人教版教材在编排上条理性逻辑性强。外研版的课外文化阅读版块为学生提供了了解外国文化的多个窗口,在不同模块都有语法巩固的复现环节,阅读文章都有理解题。5、外研和人教版就是编者不同,但是都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外研略难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