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20

winwing168
首页 > 英语培训 > 方言翻译英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号仔在厦门

已采纳

曲,那是方言,“que”(第三声),音义通“曲”,意为“扳”、“折”、“撅”。如,把铁丝“que”断;上树“que”一根树枝。

方言(英文:topolect、dialect)一词最早出自汉扬雄(前53-18)的《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一书。

"方言"在不同的人群中指代不同,中国人口中所称"方言(Topolect)"是一个政治学概念,实为"地方语言",又称"白话(Vernacular)"、"土话"或"土音",指的是区别于标准语的某一地区的语言,这种叫法不考虑语言间的亲属关系。

欧洲人口中的"方言(Dialect)"是一个语言学概念,指的是十八世纪后开始普遍称呼的位于"语言(language)"下一级的"方言",它根据语言之间的亲属关系(发音、词汇、语法)划分出语系(family)、语族(group)、语支(branch)和语言(language),位于语言下的则是方言(dialect),考虑到中国的特殊情况,"汉语方言"翻译成英文则是"Varieties of Chinese"。

根据欧洲人的理解,一种语言中跟标准语有区别的、只通行于一个地区的语言,那就是方言。

方言翻译英文

103 评论(12)

小猪行天下1212

四川方言部分翻译如下:

动物系列:

渠算儿(蚯蚓)、丁丁猫儿(蜻蜓)、爪母儿(蚱蜢)、格蚤(跳蚤)、金啊子(知了)、缺块儿(青蛙)、巢冲(蛔虫)、偷油婆(蟑螂)、雀雀儿(小鸟)、照鸡儿(蛐蛐儿)

身体部位系列:

哈老壳(脑袋)、瞎孔(胳肢窝)、手倒管儿(手肘)、罗兜/作登儿(都指臀部,前者多用于人,而后者多用于猪)、客西头儿(膝盖)

方言:

方言(英文:topolect、dialect  )一词最早出自杨雄(前53—18)的《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一书。“方言”在不同的人群中指代不同,中国人口中所称“方言(Topolect)”是一个政治学概念,实为“地方语言”,又称“白话(Vernacular)”,指的是区别于标准语的某一地区的语言,这种叫法不考虑语言间的亲属关系。

欧洲人口中的“方言(Dialect)”是一个语言学概念,指的是十八世纪后开始普遍称呼的位于“语言(language)”下一级的“方言”,它根据语言之间的亲属关系(发音、词汇、语法)划分出语系(family)、语族(group)、语支(brach)和语言(language),位于语言下的则是方言(dialect),考虑到中国的特殊情况,“汉语方言”翻译成英文则是“Varieties of Chinese”。

根据欧洲人的理解,一种语言中跟标准语有区别的、只通行于一个地区的语言,那就是方言。

258 评论(13)

KP-bangbangbang

孔子说,打架要用砖,不要乱来,要照头打下去,打不死再来一砖头;佛说:锤子,我佛是慈悲的,不能多整,一转头弄死减轻痛苦才是慈悲

250 评论(15)

吃要吃好的

1:称谓:

(1)哥子——是一般朋友礼貌的称呼。

(2)老板凳子——是对男性老人不礼貌的称呼。

(3)嬢嬢——是对父辈女性的称呼。

(4)幺儿(女)——是对子女的爱称。

2:生活用语:

(1)安逸——形容很爽,很舒服。

(2)出血——遇到事情,拿钱解决矛盾。

(3)逮到——抓住,捉住。

(4)搞刨了——遇到事情,手忙脚乱。

(5)扯筋(皮)——是指吵架或闹纠纷。

(6)雄起——激励人克服困难争取胜利。

(7)扯把子——指谈话不涉及要害,或是撒谎。

3:形容词:

(1)灰吧弄怂——很多灰,很脏。

(2)拉稀摆带——推责任,没担当。

(3)悬吊吊的——不稳当(妥)。

(4)磨皮擦痒——有点不耐烦,按捺不住。

(5)毛椒火辣—— 形容一个人烦躁,急躁。

4:歇后语:

(1)一坛子萝卜——抓不到姜(缰)。

(2)猫抓糍粑——脱不了爪爪。

(3)坟头撒花椒——麻鬼。

(4)脱了裤子上吊——死不要脸。

(5)瞎子戴眼境——多余的圈圈。

(6)擀面棒吹火——一窍不通。

5:动物:

(1)丁丁猫——蜻蜓。

(2)缺块——青蛙。

(3)惊啊子——蝉。

(4)赖格宝——蟾蜍。

(5)曲膳儿——蚯蚓。

(6)灶鸡儿——蟋蟀。

扩展资料:

(1)四川方言大致分为七个小片:川中小片、川东小片、川西入归阳平小片、川西入归阴平小片、川西入声独立小片、川南入声独立小片、川南入归去声小片。

(2)四川方言,其实指的就是四川盆地(即为四川省中东部和重庆)内居民的官方语言。四川方言种类繁多,几乎是每县一口音,关于四川方言的标准音,川东以重庆话为标准音,川西则以成都话为标准音。

(3)四川方言由于受北方官话的长期影响而产生了文白异读系统,白读音主要出现在高频日常生活用语中,而文读音主要出现在书面语、新词汇中。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四川方言集锦

266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