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68

dp72893325
首页 > 英语培训 > 终章英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吃土少年Hollar

已采纳

Last Chapter =最后一话/最终章end credit 是电影结束後出现工作人员名单 制作团队 滚动字幕 那里就叫end credit

终章英文

326 评论(9)

重庆周林频谱仪

死亡笔记-前篇导演: 金子修介 Shusuke Kaneko主演: 藤原龙也 松山健一 户田惠梨香 濑户朝香 Asaka Seto 鹿贺丈史 满岛ひかり 香椎由宇 五大路子上映年度: 2006影名: 死亡笔记官方网站: 简体中文名: 死亡笔记制片国家/地区: 日本语言: 日语又名: Death Note 死亡笔记 前篇剧情介绍:夜神月——名牌大学东应大学的高材生。这位被寄予厚望的天才却暗暗感到所谓法律的正义是有界限的。这个时候,一本黑色封面的笔记本突然闯进月无聊的生活里,笔记本上赫然写着“DEATH NOTE”。“只要名字被写在上面的人都会死。”月虽然不相信但还是在笔记上随手写上了从电视上看到的杀人犯的名字。没想到,第二天那个被写在笔记上的男人突然在狱中身亡。“原来这本死亡笔记是真的,未来由我来主宰!”月不禁这样想道。这本笔记的主人——死神琉克的出现并没有改变什么,月已经决定利用自己的双手制裁犯罪者,构筑理想中的纯洁的世界。死亡笔记:最后的名字导演: 金子修介后篇第二主演: 藤原龙也 / 松山ケンイチ / 户田恵梨香 / 细川茂树 / 濑户朝香 / 片濑那奈上映年度: 2006官方网站: 语言: 日语制片国家/地区: 日本又名: 死亡笔记 后篇 / Death Note:The Last Name / デスノートthe Last name剧情介绍:上篇中,夜神月(藤原龙也 饰)设计除掉了女友和跟踪自己的FBI的探员,趁机混进了调查本部,但是,L(松山健一 饰)对他的怀疑并没有结束,新一轮的智力游戏继续进行。与死神硫克个性迥异的死神雷姆把另外一本“死亡笔记”扔到人间,得到它的是极度崇拜“基拉”的少女弥海砂(户田惠梨香 饰),她还以一半性命为代价得到了夜神月所没有的死神之眼。并主动和夜神月联系,答应协助他除掉L,条件是让月做自己的男朋友。聪明的L先发制人,将弥海砂关进了基拉对策室,夜神月为了救弥海砂,也为了自保,想到了一个绝妙的办法。同时,因为跟踪报道“基拉”事件而风头大劲的樱花电视台发生了一连出人意料的事情,主播高田清美(片濑那奈 饰)追踪基拉的过程中发现了不为人知的秘密,随即第三名基拉出现了......两个死神,两本“死亡笔记”,三个基拉,一切扑朔迷离;两个算无遗漏的天才,谁最终能够洞悉事实的真相?谁才是“死亡笔记”上最后的名字?L之终章·最后的23天L外传死亡笔记之L前传 L: Change the World (2008)英文名:L: Change the World中文名:死亡笔记之L前传别 名:死亡笔记本L:最后的23天 | 死亡笔记本:L | L 之终章:最后的23天 | L改变世界导 演:中田秀夫 Hideo Nakata编 剧: Tsugumi Ôba / 小畑健 Takeshi Obata主 演:松山键一藤村俊二 Shunji Fujimura |福田麻由子 Mayuko Fukuda |平泉成 Sei Hiraizumi |石桥莲司 Renji Ishibashi |Yuta Kanai |工藤夕贵 Youki Kudoh上 映:2008年02月09日 香港 日本 韩国 台湾地 区:日本对 白:日语评 分:5.9/10 ( 494票 )颜 色:彩色声 音:杜比数码环绕声(Dolby Digital)时 长:Japan:129 min 分类 型:惊怵分 级:韩国:15 新加坡:PG 香港:IIB剧情简介 · · · · · ·杀人越货的罪犯连续神秘死亡,人们将替天行道惩治恶人的基拉奉为救世主,警方对之束手无策。专门解决奇诡事件的天才少年L推断,基拉有97%的可能性身在日本,于是他离开洛杉矶飞赴日本。临行之前,L心中浮起淡淡的预感——自己可能再也回不来了。L与基拉——夜神月的展开了正面交锋。这时,泰国的一个小村庄被人从大地上抹去了痕迹。L并不知道有一桩足以毁灭世界的重大阴谋正在酝酿之中。L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设下陷阱准备一举击溃夜神月。不料,多年的搭档老渡意外身亡。L决定在自己最后的23天中解决老渡所留下的任务。直升机送来了一箱给老渡的礼物,里面竟是一个男孩——他是遭灭顶之灾的泰国小村的唯一幸存者。L从男孩随身携带的磁碟资料中得知,该事件与恐怖的杀人病毒有关。此时,少女真希带着父亲的遗物来找老渡,她也是这场阴谋的受害者。追踪而来的杀手已然赶到,L带着两个孩子开始了逃亡。还剩下6天,一向不擅长户外活动又失去了左膀右臂的L能否脱离危机?能否消灭人类制造可怕的死神?

319 评论(15)

doubledennis

未显示完全,该死的百度,总是要提交什么审议!你可联系我,我把完全版发给你A cappella (意)无伴奏合唱 没有器乐伴奏的合唱。Adagio (意)慢板――TDMPOAllegretto (意)活泼,小快板---GEMPOAllegro (意)活泼,快板---TEMPOAlto (意)女低音――CONTRALTO合唱班中第二最高的女声部Andante (意,行走的意思)行板温和步伐的速度---TEMPOAnthem 颂歌自16世纪的英语宗教作品,现代的意思可指爱国的颂歌如国歌。Aria (意)咏叹调充满感情的独唱曲,可以是音乐会的独唱曲或是歌剧---OPERA,神剧---ORATORIO,受难曲,或清唱剧---CANTATA的一部分。在传统歌剧中,咏叹调是在披露某一段剧情时暂时停下来的深思,让独唱者以丰富的声音发出的情感。Ballad 叙事曲叙述故事的歌曲(如舒伯特《魔王》)或咏叹调(如华格纳《漂泊的》中的辛泰叙事曲)。Ballet 芭蕾舞剧发展于法国18世纪初期的传统舞剧,通常配合以舞台装饰及特别创作的管弦乐。史特拉汶斯基的《火鸟》及普罗哥菲夫的《罗密欧与茱丽叶》是现代的重要例子。芭蕾舞普遍地流行于歌剧,特别是法国歌剧或受法国影响的大型严肃作品,其中一些重要例子包括葛鲁克的《奥克菲斯与尤丽迪茜》,白僚士的《特洛伊人》,华格纳的《唐怀瑟》(巴黎修订版),威尔第的《阿伊达》及圣桑的《参孙与达丽拉》。Bacarolle (法)船歌原来是一种6/8拍子的威尼斯船歌,19世纪时运用到器乐与声乐之中,著名的例子有肖邦为钢琴写作的船歌,以及奥芬巴赫歌剧《霍夫曼的故事]》的船歌。Baritone (希)男中音声乐分类之一,音域A-A2 共15度(按谱所示低8度),通常兼备有男高音和男低音的音质,既亮堂、柔润,又庄重、沉着。Baroque 巴洛克《巴洛克》一词源自16世纪奢华的艺术与建筑,音乐史上指文艺复兴与古典时期--CLASSICAL之间的欧洲音乐时期,约在1570至1750年。这段时期出现许多伟大的作曲家,意大利有柯赖利、韦华第及史卡拉蒂,法国有卢种及库普兰,英国有菩赛尔以及出生于德国的韩德尔,而德国则有巴洛克时期最伟大的作曲家巴赫。Bass 男低音声乐分类之一,音域F-F2共15度(按谱所示低8度),音色低沉、浑厚、老成、持重。Bel canto (意)美声字面意思是美丽的演唱,是一种以声音的技巧、控制与美丽为最重要因素的演唱风格,在罗西尼、贝利尼与唐尼采蒂等作曲家活跃的19世纪上半叶风行于意大利。Brindisi (意)饮酒歌歌剧中举杯祝酒的歌。著名的例子出现于威尔第《茶花女》,《奥赛罗》及马斯卡尼的《乡村骑士》。Csbsletta (意)卡巴莱塔原意指节奏不断重复的短咏叹调--ARIA,使独唱者可以炫耀歌唱技巧。在19世纪的意大利歌剧中,指增长了的咏叹调及二重唱快速结尾段落。--CAVATINACadbaletta (法)终止式乐句或乐章结束时的终止和弦。Cadence (意)华采段协奏曲乐章或歌剧咏叹调接近结尾时,由独奏者或独唱者表演出来的华丽技巧过门。在18世纪,协奏曲华采段是让独奏者依据乐意主题即兴演奏,展现其音乐想像力与技巧的段落。Canon (希)卡农曲两个或更多的声部严格地互相模仿并呈示同一旋律的声乐或器乐曲,出就是第二个声部有第一声部完成之前,便以同一旋律进入,并继续依此推进。最著名的卡农曲是巴洛克作曲家帕赫贝尔的《卡农曲》。---FUGUECsntabile (意)歌唱般可歌的演绎。Castrato (意)清唱剧以宗教或世俗文字为唱词,再配以器乐伴奏的乐曲,有时为一位或多位独奏者与合唱团而谱,但出有不使用合唱团,或只为合唱团而谱的清唱剧,乐曲分为好几部分,包括宣叙调---RECITATIVE、二重唱、圣咏曲、合唱曲等。Castrato (意)阉人歌手由17世纪至18世纪,往往有把男童歌手阉割,以保存其男童声音的特质,产生有力量而广泛的音域。最著名的有F.Senesino,G.Caffarelli及C.Farinelli。Csvatina 短歌在18及19世纪的歌剧与神剧---ORATORIO中一种短短的独唱歌曲,在风格止比咏叹调---ARIA为简单,没有反复的字句。Chaconne (法)夏康舞曲巴洛克时期的3/4拍子舞曲,主题出现在低音上,并反复现,变奏曲就在这个低音之上发展。Chorus 合唱团由大数量歌唱者组成的团体以分部或联合形式表演。大部分的合唱团音乐写成四部分(女高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低音),可以是无伴奏---A CAPPELLA,器乐伴奏或是管弦乐伴奏。Classical 古典时期约从1750至1800年,这段时期从最伟大作曲家表现出来的音乐的特点,是一种形式与内容的理想平衡。海顿、莫扎特与年轻时期的贝多芬是此时公认的代表人物。Coda (意)尾奏一个乐章或乐曲的终结部分。Coloratura (意)花腔一种装饰旋律的高技巧艺术,主要出现在歌唱中,特别是歌剧。花腔可以是为任何人声而谱,但通常出现在女高音部分,所以才会有花腔女高音的声乐分数类。莫扎特《魔笛》中的夜后及唐尼采蒂《拉麦摩的露契亚》的露契亚都属这类角色。Concertato (意)竞奏1、在17世纪的音乐形式,乐曲中用几件独奏乐器或几位独唱者,以类似现代协奏曲的模式与低音伴奏造成对比。2, 在歌剧中,指与整个合唱团形成对比的独唱组。Conductor 指挥乐团,器乐或声乐团体的指导者。指挥的工作绝不仅限于打拍子,他必须为演奏的技术能力与演奏的艺术演绎负责,指挥可以运用他的个性激发音乐家的艺术能力。在贝多芬以前的时期,大多由键琴手或首席小提琴手负责这领导性的位置。经营现代交响乐团的繁杂事务时,指挥除了音乐上的职责外,这要肩负其他行政人员职责,如人事管理、财务及组织等。Continuo (意)记号低音巴洛克音乐中一种指示低音符号的和声方法,可由任何数目的低音乐器担任演奏,如键盘乐器(古键琴、风琴)、弹拨乐器(鲁特琴、竖琴)或是弦乐器(低音古提琴、低音大提琴)。演奏者必须在低音上即与配上和声,但通常乐谱上会大概指示出演奏者应奏的和声。Contralto (女低音)声乐分类之一,音域F-F2共15度。音质浓厚、结实、稳重。Counterpoint 对位法在多个声部音乐中让相等的旋律依据某种规则互相结合的艺术。卡农曲――CANON和赋格---FUGUE是最重要的对位例子,在巴赫作品中有很高的成就,例如《赋格的艺术》与《十二平均律》。Countertenor 高男高音一种运用技巧使声音达到女低音水准的男性歌手。在巴洛克或更早的时期中,女性不准在教会音乐中担任独唱,剧---ORATORIO中女高音与女低音部分便交由年轻的男童与高男高音演唱。Crescendo (意)渐强指音量的逐渐提高。Da capo (意)返回开始简称D.C.。指一首曲子要从头开始反复到结尾或到标明《结束》的地方。Diva (意)歌艺出众的女伶。Duet (意)二重唱/二重奏为两位演出者(独唱者或独奏者)谱写的音乐,可以有伴奏或无伴奏。Ensemble 合奏1、一个合奏组中各成员的合作性。2、一个声乐或器乐家的组合。在歌剧中,由几位歌唱家演唱的片段,可以是有或没有合唱团的配合。例子如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 中的“Crude! Perche finora farmi larguir cosi”及普契尼《波希米亚人》中的“O Mimi,tu piu non torni”。Fandango (西)方当果舞曲一种由结他与响板伴奏的热烈西班牙舞曲,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中就有这样的一段。Fsntasia (意)幻想曲作曲家以想像力写作的器乐作品, 并不用遵循传统的曲式。Finale (意)终乐章多乐章作品的最后乐章。一幕歌剧的段落.Fugue 赋格复音音乐的重要曲式,在赋格音乐中,通常有三至四个声部,并有一个主题,旋律线会互相结合与跟随,或互相《逃离》。赋格曲在巴赫克时期获得最大发展,并由巴赫发展至顶峰。歌剧作曲家为了特别效果,亦有使用赋格曲,如威尔第《法斯塔夫》的末段。Gavotte 加沃特舞曲一种相当快的法国舞曲,17世纪后期由卢利把它运用于芭蕾舞剧---BALLET与歌剧,亦常见于巴洛克的组曲---SUITE。Habanera (西)哈巴奈拉舞曲一种特殊节奏的慢舞,并依据古巴首都夏湾拿(HAVANA)命名,再流传到西班牙。著名例子如比才《卡门》中的哈巴奈拉。Harmony 和声两个或以上音符同时发出某种特定的声响效果。和声的研究包括和弦的组成,发展及运用。Impresario (意)剧院总监音乐厅或歌剧演出的组织者,可能身兼的指挥、经理或公关人员。Incidental music 戏剧配乐通常指为戏剧而写的一组乐曲,包括序曲和间奏曲,如孟德尔逊的《仲夏夜之梦》与葛利格的《皮尔金》。Intetmezzo (意)间奏曲在戏剧或歌剧的两幕之间演出的音乐剧。十九世纪曲目的名称之一,意指在几部大作品之间的乐段或乐章(通常是慢速度)的段落,以缓慢引子开始的著名曲例有德伏扎克的《第九交响曲》与韦伯的《魔弹射手》序曲。歌剧的两幕之间演出的器乐曲,如马斯卡尼的《乡村骑士》。Key 调/键调 乐曲以某一个大音阶或小音阶作为它的基本材料,而音阶的主音就是些曲的调。调有共24种,在半音阶的每个音上,各有一个大调、一个小调。键 键盘或木管乐器上的指触部分,用以控制杠杆装置。Legato (总)连奏圆滑连贯以及持续的方式演奏或演唱,与断奏---STACCATO相对。Leitmotiv (德)主导动机反复出现的主题或其它音乐原素(尤其是华格纳的歌剧),显示出一个特定的乐思、感情或角色。Libretto (意)歌词/剧本原意是小册子,指歌剧或受难曲、神剧等大型声乐作品的唱词本。Lied (德)歌曲德文艺术歌曲,尤其指以钢琴伴奏、由舒伯特、舒曼、布拉姆斯创作的歌曲。Msdrigal 牧歌为独唱人声或合唱团写作的声乐作品,通常没有乐器伴奏,常使用世俗歌词,,并与爱情有关。这是十四至十七世纪之间的一种重要曲式,和教会的经文相对。蒙特威尔第是最重要的牧歌作曲家之一。March 进行曲主要指行军中所用的音乐,是二拍子或四拍子的短曲,进行曲可以是缓慢、送葬般的速度也可以是游行般的速度 是快速的军队与马戏团进行速度。曾创作结婚进行曲的作曲家有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孟德尔逊(《仲夏夜之梦》中),华格纳(歌剧《罗恩格林》中)。缓慢哀怨的葬礼进行曲也吸引不少作曲家写作:贝多芬(《英雄交响曲》的缓慢乐章、降A大调钢琴奏鸣曲)、萧邦(降B小调钢琴奏鸣曲)、华格纳(歌剧《诸神的黄昏》中)。其它著名的进行曲出现于威尔第的歌剧《阿伊达》、比才的歌剧《卡门》。Mdlody 旋律一连串乐音有组织的进行。Mezzo soprano (意)次女高音声乐分类之一,音域A-A2共15度,其音色介于女高音与女低音之间。高的女中音近似戏剧女高音,低的女中音近似女低音。Minuet 小步舞曲一种源自民间的法国舞曲,3/4拍子,中庸速度。曾在巴洛克时期――BAROQUE,被用于器乐组曲---SUITE与芭蕾舞曲---BALLET。期后古曲乐派的作曲家把它用于奏曲---SONATA,交响曲---SYMPHONY或四重奏――QUARTET中。Movement 乐章大型器乐作品(如交响曲---SYMPHONY,奏鸣曲---SONATA,四重奏---QUARTET,组曲---SUITE等)中,自成起讫但不一定独立的段落。Nocturne夜曲浪漫时期一简短、缓慢的乐曲,旋律与气氛非常丰富,通常为独奏钢琴而写。作曲家费尔德(Hohn Field)首创夜曲的类型,萧邦则写出最精美的作品。夜曲也曾用于在些大型作品的乐章或段落,如孟德尔逊的《仲夏夜之梦》、德布西管弦乐团演奏的《三段夜曲》 (《云》、《节日》与《水妖》),以三首交响诗的形式出现,也是同样出色而迷人的音乐。Opera 歌剧台词全部或大部分用演唱加上乐器伴奏的戏剧作品。在16世纪的意大利宫廷出现的以音乐为主的简单情节剧作是这一类尝试的先锋。1597年佩里所写的《达夫尼》在翡冷翠的一处宫廷花园上演,可惜谱已轶失。佩里在1600年同样根据希腊神话而作的《尤丽迪茜》,是音乐保存至今的最早一部歌剧。这之后是蒙台威尔第的《奥菲欧》,其中有大量合唱, 1607年在曼图亚上演,罗马要到1619年才上演第一部歌剧,由蓝迪(Landi)所作的《奥菲克斯之死》。Operetta 轻歌剧与浪漫派歌剧相对的一种小开型歌剧体裁。结合了喜歌剧、闹剧以及浓厚的地方色彩,尤其是对话中采用的方言,充满了市井趣味和价值观的一种歌唱剧,以娱乐性为重点。最好的第一批轻歌剧出现在1850年代的奥芬巴赫手中,其后小约翰.史特劳斯再领风骚,这位圆舞曲大王写了16部轻歌剧,其中的《蝙蝠》堪称一绝,加上圆舞曲的节奏,是极少数可以超出地域限制的异数。步其后尘的有赖哈,以《风流寡妇》为首的连作品在本世纪初再次造成轰动效应。英国的乔伯与苏利文也合作了一欢快诙谐的作品,在英联邦国家和地区颇受欢迎。Opus (拉)作品编号作曲家用以按创作年代之先后表明作品的号数,略写这OP(或众数OPP)。Oratorio 神剧将宗教或史诗题材的歌词谱曲、用合唱、独唱与乐队在教堂或者乐厅演出。Orchestra 管弦乐团十二至十五件乐器以上的合奏团(低于这个数目便是室乐团)。结合管乐器、弦乐器与敲击乐器的管弦乐,木管乐(1或2长笛,2双簧管,2巴松管)、铜管乐(2法国号、2小号)和2定音鼓。单簧管于十八时加入。管弦乐团于十九世纪时扩充,除了在故有的乐器中增多数目,也加进了一些新的乐器。Overture 序曲歌剧---OPERA,神剧---ORATORIO,芭蕾舞剧---BALLET及其他大型作品的器乐前奏。在巴洛克音乐中,序曲也是组曲第一乐章名称。浪漫时期发展出的音乐会序曲,是一种独立的管弦乐作品,如孟德尔逊的《海布里地群岛序曲》与白僚士的《罗马狂欢节》序曲等。歌剧序曲定出歌剧的气氛或性格,经常使用作品中出现的旋律,但也可以使用独立材料写成。Pavan/Psvane 孔雀舞曲一种缓慢、庄严的宫廷舞曲。十七世纪在欧洲特别流行,是舞蹈组曲的重要起点。孔雀舞曲的后面通常接加亚尔德舞曲。十七世纪早期沙因的《音乐宴席》中便出现了孔雀舞曲。Pizzicato (意)拔奏指示演奏者以指头拔弦,而不像正常情况时以弓拉弦。Polka 波尔卡舞曲快速适中的2/4拍子的民间舞曲,相传约1830年源于波希米亚,史梅塔那曾用于弦乐四重奏《我的生活》和歌剧《被出卖的新娘》。Polonaise 波兰舞曲3/4拍子,中等快速及主要特征是庄重的节奏始终如一。在巴赫(如第一贝兰登堡协奏曲和第二管弦乐组曲)、莫扎特(如钢琴奏鸣曲,K284)、贝多芬、韦伯和舒伯特的作品中都可见到。萧邦作有大量的波兰舞曲,它们成为了波兰民族的象征。另外,这种舞曲亦可于柴可夫斯基的歌剧《尤金.奥涅金》与穆索斯基的《包里斯.弋德诺夫》中找到。Prelude 前奏曲在浪漫时期中,前奏曲经常是经常是歌剧的前奏,如比才的《卡门》、华格纳的《罗恩格林》、《崔斯坦与伊索德》及《帕西法尔》等。但在十九世纪中,前奏曲常常是一种独立的乐曲,相当简短,而且不受其它明确形式所限制,和独奏钢琴的关系尤其深。著名的钢琴前奏曲作曲家有萧邦、德布西、拉赫曼尼诺夫、史卡拉宾与萧士托高维契。而前奏曲亦有独立的管弦乐曲出现,如德布西著名的《牧神的午后》。Prima donna (意)首席女歌手歌剧演唱中最重要的女歌手,通常是女高音---SOPRANO。现在也泛指一些获得世界性声誉、有自己独特风格、很少或从不受任何歌剧院合约束的女歌手。Quartet 四重奏凡四个人声或乐器声部写作的乐曲,也可用以指当中的四位演出者。常见的四重唱一般由女高音、女低音、男高音与男低音组成,著名的歌剧四重唱有威尔第《弄臣》中的《爱情的美丽女儿》与贝多芬《费得里奥》中的《我觉得很奇妙》。在乐器中,由两支小提琴、中提琴、小提琴、中提琴与大提琴构成的钢琴四重奏(莫扎特、贝多芬、舒曼与布拉姆斯)。比较少见的四重奏组合,有魏本有小提琴、单簧管、色士风与钢琴写作的四重奏OP22,梅湘的《末日四重奏》则用了单簧管、小提琴、大提琴与钢琴。Quintet 五重奏为五个声或乐器声部写作的乐曲。著名的歌剧五重唱于华格纳的《纽伦堡名歌手》与莫扎特的《魔笛》。Recitative 宣叙调以歌唱方式叙事或说话的一种音乐形态。宣叙调的文句最为重要,音乐(旋律、节奏)则附属其下、常出现于歌剧、神剧、受难曲或清唱剧等所有大型声乐作品之中。如果宣叙调只由附带的和弦伴奏(如以古键琴伴奏),便叫作《干宣叙调》。若由许多乐器或乐团以更富旋律性的风格伴奏便成为《伴奏宣叙调》。在歌剧中,宣狁调之后通常出现咏叹调---ARIA或合奏。Rhapsody 狂想曲19世纪和20世纪初带有英雄气慨,民族题材或情辞并茂的自由曲式器乐曲。Rhythm 节奏音乐在时间上组织。乐曲中的短句、乐句、乐段或整个乐章的节奏气氛。例如莫扎特《D小调钢琴奏鸣曲》(K466)的第二乐章,贝多芬的《小提琴与乐队浪漫曲》。Romantic 浪漫时期指1791至1910年间,此时期的音乐情感之表达甚为重要。广义来说,从古曲时期到浪漫时期的转变,可说是从保守至自由,从抽象到诗意的重点转移。在音乐风格与技术上,浪漫时期的和声,变化音迅速发展,管弦乐队也为之扩大,钢琴作品的音域与音量也增大。这段乐期的重要作曲众多,如贝多芬、萧邦、李斯特、华格纳、孟德尔逊、舒曼、舒伯特、布拉姆斯、柴可夫斯基、马勒、史特劳斯、西贝琉士、白僚士、普契尼等。Rondo 回旋曲一种常用的重要曲式,其中的主要主题乐段(A)与一段或多段的其它主题乐节(B和C等)轮替出现(ABAC…A),很多奏鸣曲与协奏曲都以回旋曲作终章。回旋 有以独立的乐曲形式出现,如莫扎特A小调回旋曲K511。Rubato 自由速度指的控制的灵活速度,有些音符的长度因速度略为减慢或略为加快而有所增减,通常用于浪漫时期的作品,如萧邦的钢琴曲。Serenade 小夜曲字面意思即夜间的音乐。十八世纪一种多乐章构成的管弦乐曲,是经常于露天演出的敬礼、庆祝生辰或余兴的音乐。到十九世纪已丧失原来的性格。但这个名词依旧保留,可以用来指一首歌曲、一首情境乐曲或是大型的管弦乐曲。例子有布拉姆斯的两首小夜曲,以及柴可夫斯基与艾尔加的小夜曲。Solo (意)独奏/独唱只由一个人演奏或演唱的乐曲,如巴赫的小提琴独奏奏鸣曲或独唱的咏叹调---―ARIA和宣叙调---RECITATIVE。Sonata 奏鸣曲意大利文《声响》的意思,有别于歌唱的声音。奏鸣曲是一种专为某种乐器写的音乐,最早期的奏曲是一个章的对位乐曲。古典时期的键盘奏鸣曲(如C.P.E巴赫、海顿、莫扎特等)通常有两至三个乐章。贝多芬的奏鸣曲通常有三至四个乐章,他为十九世纪的作曲家如舒伯特、韦伯、舒曼、萧邦与布拉姆斯等的奏鸣曲创作立下范本。二十世纪的一些作曲家对奏鸣曲形式则没有作出十分严谨的传统处理。Soprano 女高音声乐分类之一,音域C1-C3共15度,按音色、音区等不同特点分为:花腔女高音(Coloratura Soprano)、抒情女高音(Lyric soprano)、戏剧女高音(dramatic soprano)。Staccato (意)断奏一种将音符演奏或演唱得短促与分离的演出方式。Staretta (意)忽然加快速度在歌剧---OPERA将近结束时加速进行,以加强紧张的气氛。偶尔也用于器乐曲的高潮部分,如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的终章。Suite (法)组曲由系列舞曲其它乐曲组合成的一个整体。组曲有各种类别:巴洛克舞曲组曲(台巴赫的六首法国组曲、六首英格兰组曲)、浪漫组曲(经常有标题),以及在音乐会上演奏,由芭蕾舞剧、歌剧、舞台配乐等大型作品的选粹构成的管弦乐组曲(如孟德尔逊的《仲夏夜之梦》、柴可夫斯基的《胡桃夹子》、比才的《卡门》等)。Symthony 交响曲一种三或四个乐章的管弦乐作品。从不同的巴洛克曲式演变出来,而在古典时期---CLASSICAL完成确定的曲式。古典交响曲是管弦乐团的奏鸣曲---SONATA,第一乐章是以奏鸣曲式(sonata form)写成的中等快速的乐章,第二乐章是慢板音乐,第三乐章是小步舞曲(贝多芬以诙谐曲取代,并沿用至今),最后是活泼的终曲,经常是回旋曲式音乐。在海顿与莫扎特后期的作品中,交响曲的曲式与已达到理想的平衡。到了浪漫时期,从贝多芬之后,交响变得更个性化,带有作曲家的一些个人情感(如柴可夫斯基,马勒),但也有人仍力求维持平衡的古典形式(如布拉姆斯)。Tempo (意)速度原义为《时间》,即乐曲演绎时应该使用的步速。演绎速度传统上是以意大利文(如Allegro,Andante,Adagio等)在乐曲或乐章的开端部分表示。Tenor 男高音声乐分类之一,音域C-C2共15度,按音色、音区等不同特点分为:抒情男高音(lyrictenor)、戏剧男高音(dramatic tenor)。Theme (希)主题乐曲结构的实体,由若干音符组成,通常具有旋律性,是乐曲的主要乐思或几个主要乐思之一。Toccata 触技曲意大利原文是《碰触》的意思,是一种以表现弹奏者《碰触》或技巧能力的演奏,而非演唱曲。触技曲是特别为键盘乐器而写,在巴洛克时期中,触技曲是一种带有赋格插句的技巧性管风琴或古键琴乐曲。触技曲通常分为数个乐段,每乐段中贯通一个乐思。Trio 三重奏为三个乐器或歌唱声部写作的乐曲。三个演奏者构成的团体。诙谐曲或小步舞曲的中段。Variations 变奏曲变奏曲作品的出发点,是一段会在系列变奏中以不同模式出现的旋律或主题---―THEME.这旋律或主题每次重新出现时都会相续作出变化,变奏的技巧包括装饰、移调、转位、逆行、节奏修饰、改变和声等。Vocalise 练声曲没有歌词的声乐作品。Voice 人声、声部人声,可以依音域与音色分为六类,从高到低分别是女高音---SOPRANO,女中音---MEZZO SOPRANO,女低音---ALTO,男高音---TENOR,男中音---BARITONE与男低音---BASS。对位作品中的其中一部分,也叫作声部。Waltz 圆舞曲(华尔兹舞曲)三拍子的舞曲。最早出现于十八世纪晚期,由古老的德意志舞曲发展而成。这种舞曲在十九世纪得以发展为受欢迎的舞会乐曲。主要归功于维也纳作曲家约瑟夫.兰纳和约翰.史特劳斯,以及后者之子小约翰.史特劳斯――著名《蓝色多瑙河》的作者。舒伯特、韦伯、萧邦、布拉姆斯也写过成套的钢琴圆舞曲。圆舞曲出现于芭蕾舞剧的例子有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与《胡桃夹子》,亦曾出现于歌剧中,如理查.史特劳斯的《玫瑰骑士》和《阿拉贝拉》。1、Luobin Wang [中] 王洛宾 1913-19962. Zuqiang Wu [中] 吴祖强 1927-3. Zhanhao He [中] 何占豪 l933-4. Gang Chen [中] 陈钢 1935-5. Guangnan Shi [中] 施光南 l940-19906. Joseph Haydn [奥] 海顿 1732-18097. W.A.Mozart [奥] 莫扎特 1756-17918. Franz Schubert [奥] 舒伯特 l797-18289. Johann Strauss[奥] 施特劳斯(小) 1825-189910. Gustav Mahler [奥] 马勒 1860-191111. Chopin,Frederic [波] 肖邦 1810-184912. Fritz Kreisler [奥-美] 克莱斯勒 1875-196213. Johann Pachelbel [德] 帕赫尔贝尔 1653-170614. G.F.Handel [德-英] 亨德尔 1685-175915. J.S.Bach [德] J.S.巴赫 1685-175016. L.V.Beethoven [德] 贝多芬 1770-182717. P.I.Tchaikovsky[俄] 柴可夫斯基 1840-189318. Carl Weber [德] 韦伯 1786-1826 0.98%19. Felix Mendelssohn [德] 门德尔松 1809-184720. Robert Schumann [德] 舒曼 1810-185621. Johannes Brahms [德] 勃拉姆斯 1833-189722. Max Bruch [德] 布鲁赫 1838-192023. Rachmaninoff [俄-美] 拉赫曼尼诺夫 1873-194324. Leonard Bernstein [美] 伯恩斯坦 1918-199025. John Williams [美] 约翰·威廉姆斯 1932-26. Hector Berlioz [法] 柏辽兹 1803-186927. Camille Saint-Sa?ns [法] 圣-桑 l835-192128. Georges Bizet [法] 比才 1838-187529. Jules Massenet [法] 马斯奈 1842-191230. Claude Debussy [法] 德彪西 1862-191831. Maurice Ravel [法] 拉威尔 l875-193732. Nicolo Paganini [意] 帕格尼尼 1782-184033. Gioacchino Rossini [意] 罗西尼 1792-186834. Antonin Dvorák [捷] 德沃夏克 1841-190435. Dmitri Shostakovich [苏] 肖斯塔科维奇 1906-197536. Jean Sibelius [芬] 西贝柳斯 1865-195737. Liszt,Franz [匈] 李斯特 l811-1886

242 评论(15)

开心土星

死亡笔记上 死亡笔记下〔最后的名字〕 死亡笔记之最后的23天

317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