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42

飞天之梦想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社群的建立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瘦小的土拨鼠

已采纳

如今很多人都想基于微信建立一个社群,于是问题来了:怎么建立社群? 大部分人的做法是“把人拉进来,然后让进来的人讨论问题、聊天、分享”,然后就指望着群里的人产生连接、创造价值。 这就像一个导演,叫来一群演员然后对他们说:你们可以开始演了,演完叫我。 可是你知道:好电影是需要被“设计”的,要有矛盾、有主角、有转折、有情感…… 而好的社群,同样是被精心设计出来的。那如何设计? 1.明确使命 ——我们为什么聚在一起; 2.设计仪式 ——我们如何达到目标; 3.提供反馈 ——距离目标还有多远; 将许多个体放到一个框框里,只是形成了一个群体,只有当这些个体在拥有共同目标后才形成了一个真正的组织,也就是我们想要的社群。我们拉一帮人不是为了沟通沟通、交流交流,而是为了一起“改变些什么”,“提高些什么”、“获得些什么”。比如秋叶凝聚了一帮人,通过互相学习,提高PPT技能。 那如何找到社群的使命呢? 使命一定是源于冲突。冲突有 外部冲突 (理想环境和现实环境的差距),和 内部冲突 (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差距)。针对外部冲突,我们要让社群的成员知道,我们在一起要改变些什么,比如通过提高创作PPT的能力改善同事对自己的态度。针对内部冲突,要让社群成员知道自己要获得什么改变,比如通过提高PPT技能提高自己工作效率,成为职场达人。 凝聚一群人有了清晰的目标后,还需要 固定的仪式化活动 。明确使命的目的是让成员清楚:为什么要加入这个社群。而设计仪式的目的是让社群的成员知道自己进群以后,应该怎么做什么?怎么去做? 什么时候去做?通过固定的仪式化活动,提高成员的参与程度和收货程度。 社群在确立使命和明确仪式后,还要给成员提供反馈。反馈的目的是让成员知道自己距离目标还有多远。持续的反馈可以让别人知道自己现在在哪儿,距离目标还有多远,接下来还要做出哪些努力。 反馈基于外部冲突(我们对外界做了什么改变)和内部冲突(我们对自己做了什么改变)。 上文先讨论了如何建立一个社群,下面将通过一本《社群经济》的几个概念带你认识社群,相对枯燥,不喜可直接跳到结尾。 如果要给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社群经济”下个定义,就是基于移动社交平台,遵循某种兴趣图谱,为特定目标群体提供产品和服务,促进粉丝深度互交和情感体验,激发粉丝自主参与度、传播力和创造力,通过富有创意的社群运营,形成可持续性的商品价值和情感价值的生产和消费。 社群经济的运营初期会有粉丝经济的基本特征,需要打造魅力人格和明星效应,比如逻辑思维运营初期,就是依靠粉丝对罗胖的信任和喜爱而积累知名度,最终让粉丝买单(支付会员费)。但社群经济和粉丝经济有很大不同,其核心本质在于聚集粉丝规模之后的再生机制和价值增值系统。这种再生产和价值增值,源自粉丝的参与和创造。 社群组织的互动机制不是自上而下的、 一对多的传递关系,而是社群粉丝之间的横向互交关系。信息、资源、创意等在横向交互中不断激发出来,进行意义和价值的再生产,因此社群发展到一定程度会自我运作和自我增值。 互联网社群从建立之初就应该具有清晰的定位和明确的边界,清晰的定位是指社群成员有比较明确的兴趣图谱,或信息分享或情感交流,或科技创业,或美食娱乐,或旅游休闲,或成长进步,或职场技能。明确的边界,是指社群成员有规范的加入机制和身份认知,有明确认同感和较强的归属感。了解用户和成员,是一个社群成长的必备条件,更是一个社群创始人最基本的能力。 大众传播时代遵循的是控制论思想,形成自上而下、由"意见领袖"到普通受众的两级传播或多级传播构成,而在社群时代,因为“去中心化”、“碎片化”的网络特点,打破了纵向的层级化的传播结构,形成了以个体用户为元素的多元群体组织,呈现扁平化的复杂网络结构。网络社群呈现极强的自组织特征。互联网给予个体前所未有的获取信息能力和参与空间,而社群给予个体更大的话语权和更强的行动能力(借力)。 马洛斯的需求理论中,用户满足了低层次的功能需求后,会追求较高层次的情感需求。对于社群而言,追求情感体验,有利于放大社群的价值,对于社群成员情感体验的满足成为社群运营的核心。“罗辑思维”以“有种、有趣、有料”为口号,做大家身边的“读书人”,传达独特的阅读文化和情感体验,打造互联网知识型社群。正如罗振宇所说,“互联网时代的人要的是感性,而不是理智。超越了理性的感性因素,引发人类共同的底层共振”,从恢宏的历史中,从奔放的艺术中,从流离失所的哲学中找到我们人性当中所深深隐藏的爱。” 在罗振宇看来,万物有灵,人会重新回到一个情感交互的时代。 依据个体在社群互动的参与程度由浅到深的层次,可以将社群成员分为跟随者、贡献者和核心成员三个不同级别,跟随者在社群中通常是观望和聆听,缺乏从参与深度,而贡献者和核心成员,则具有强烈的互动需求、主动意识和创新能力。贡献者和核心成员,凭借其社会资本和威望,不断带动跟随者的参与度,从而不断提升社群的活跃度和凝聚力。

心理咨询师社群的建立

98 评论(14)

Lookiamycm

创建一个成功的社群,首先要定位好这个成色群的一个用处和核心是什么,然后将相关的人员拉入到群里面进行再教育,再培训以及。传播学习。

313 评论(10)

轻清净静的美好

一个社群在建立之前,就先要把自己的社群文化、价值观确定下来,以确保来的人都是对的人。社群文化一定要足够包容,让大家在一个舒适安全的空间自然表达。每个人成长环境背景都是不一样的,思维也是千差万别的,多元才多丰富。

96 评论(12)

和斯蒂芬is

社群不活跃?社群不赚钱?创始人没有名气?社群半死不活、不成功?运营社群中,你是否也有这样的困扰?

先来问自己几个问题:你的社群有没有共同的主题让大家讨论?你的社群能提供什么价值?有没有准入门槛?你是否因为一味追求群规模而忽略了群人员的质量?有没有靠谱并且专业的运营团队?

如何创建一个成功的社群?几点建议,供你参考践行。

1、进行群定位。你的社群之所以没人说话,是因为没有定位,也就没有群主题,群员不知道聊些什么,如果还没有人组织,就更别妄想活跃了。

2、塑造群价值。比如你是樊登读书会的城市代理,你想组建一个读书群吸引更多的会员进来,你就要先塑造价值。你可以收集几十本经典的书籍,做一个公益图书角,再搜集一些有价值的电子书以及一些思维导图读书笔记等等。只要你的社群价值足够大,就能够吸引更多的会员愿意加入。

3、设置群门槛。通过设置门槛,一来过滤出高质量的人群,筛选掉不同频的人,选出同频的人;二来会让这些加入的人觉得来之不易而更加珍惜你的社群。

4、靠谱的运营团队。网上有一句话,”所谓靠谱的人,就是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非常认同,运营团队除了专业之外,靠谱也非常非常重要。

5、流程化运营。社群运营是一个精细活,如果你没有将所有的工作流程化,一项一项制作成非常详尽可操作的流程图,你下次再遇到同样问题的时候就会重蹈覆辙、重新来过,效率非常低下,社群因此也很难做大。

总之,一个成功的社群离不开前期的精心筹划,以及靠谱的运营团队背后不懈的努力和付出。

互联网、微信问题答疑解惑,欢迎加猫姐微信:limiaomiao-build,一起成长。

185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