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9

  • 浏览数

    171

带嘴过日子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不偏袒学生

9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我不是小痴

已采纳

我的老师说过,做心理咨询师不是一件容易事,到一定阶段会有动摇,因为现实和理想是不对等的。你经历过的这些,我现在同样经历着。有些朋友不敢和我走太近,怕我知道他们不可告人的秘密(妈的,我有那么神我早升天了)我最在意的家人,母亲那边全家人都认为我不可能做咨询师,因为他们了解我,他们会用恶毒的语言刺激我让我放弃,后来经过分析,才知道他们是怕我我急于想要帮助来咨询的人,完全忽视书本上、老师口中经常说的,咨询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直到上周,有一个咨客来找我,说不想改变自己,但是希望能够找个人述说,我就听了那么一个小时,没有给出什么意见,没有给他做什么分析,但是他最后是那么真心的感谢我,并期待下次的咨询。我想这就是成就吧,这就是我的付出得到的验证,只要咨客感觉被交心了,被理解了,也就是一次成功的咨询。现在我如果有想要和我保持遥远距离的朋友,比如怕我知道他们斯密的朋友,我大可选择原地不动,失去我是他们的损失,而我并没有失去什么。对于那些家人来说,虽然我老师让我拿他们开刀练手,但我现在还处理不了,因为太在意他们,所以放不下,只能减少和他们见面的机会,距离产生美。我没有其他正式的工作,我提供的咨询时免费的,我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才能收费,而且生活经历不算多,知识也不算多,但是知道了这些,我也就知道我应该努力的地方。希望每一个真心想成为心理咨询师的人都能度过难关,实现自己当时的那个美好的理想。我老师经常说,作为咨询师,并不是在接受别人不好的一面,而是在看一部精彩的故事。我比你好的一点,是爱人并不反对,但他现在也没有完全的赞成,他自己都有一点阻抗。祈求百分百的理解是奢侈。就看你如何选择,或者如何和爱人沟通。我的沟通方式很简单,如果没有心理咨询,我就会在嫁给他之前一脚登了他。

心理咨询师不偏袒学生

165 评论(12)

泡椒苹果

很理解你的心情!真理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支持你的工作!鼓励你,也是鼓励我自己!做好自己的事情不去畏惧别人怎么看待自己。孔子一生努力、教人无数,得到谁的肯定了?死后,才得到华夏子孙的敬仰。梵高画的画举世无数,他在世的时候,谁认可了?曹雪芹也是如此。就把自己当做孔子得了!我就时常这样劝慰自己。

155 评论(13)

木鱼199210

您好!学生之间发生矛盾老师应该这样解决:第一步把学生领到办公室,让他们做两分钟的面壁反思,想一想自己哪里做得不对。这个反思的过程其实是让学生冷静的过程,这时候他会想到平时老师是如何要求的,班规、班纪是如何要求的。第二步,给受委屈的学生一个特权,让受委屈的学生先叙述事情的起因经过,这时候另外一个学生不允许说话辩驳,他只能静静的听,听的过程也是反思的过程,挑起事端的学生就会发现自己哪里做得不对。第三步,让挑起事端的孩子说事情的起因经过,这时候受伤害的孩子只能静静地听,不允许辩驳,受委屈的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就会发现自己哪里做得不对。两个学生都说完了,老师已经明白事情的原委,谁对谁错已经了然于心,这时让过错多的学生说说自己哪里错了,并问他该不该接受批评、该不该给受伤害的同学道歉;接着让受伤害的学生说说自己哪里错了,该不该接受批评,愿不愿意接受同学的道歉。当然了,有时候也会遇到死不承认错误的,这时候就要找目击证人了,为了不造成偏听偏信,目击证人最少要找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学生,在大量的事实面前,做错事的学生不得不承认自己的错误。除了承认错误,向同学道歉,我往往会把做错事的孩子留下来,再给这个学生做思想工作,让这个学生懂得做错事了要敢于承认错误,要做到知错就改。同样的班级管理工作,每个班主任都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并且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年龄段的学生,我们的管理方式方法也不尽相同。以上是我个人班级管理中的一点经验,总结出来与大家共享。我相信很多老师有做得比我更好的地方,希望我们在这方面多交流,多沟通,让我们的班主任工作做得更好。

106 评论(8)

苏州小迷糊

会让他们比较自傲,会让他们比较自卑,会让他们受到不好的影响,决定他们以后对别人的态度,危害他们的心理健康。

165 评论(12)

慕容诗月

老师偏袒优秀学生是因为这些优秀学生可以为老师争来名和利。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应该从学校的制度开始。学校如果不是很注重老师的绩效,那么老师对待这一部分学生,应该能够以平常的心态,会好很多。

99 评论(8)

生命若尘

学校是一个大家庭,学生在学校里学习和生活,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同学之间难免发生磨擦,产生这样或那样大大小小的矛盾。而作为教师,每天和学生生活在一起,遇到学生之间闹矛盾该怎么办呢?我觉得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弄清学生产生矛盾的起因。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和恨,凡事都有因果。教师在得知学生之间发生矛盾后,不要急于去处理,此时更不要生气,或者对学生发火。要耐心地了解情况,搞清楚他们产生矛盾的原因。不仅要问产生矛盾的同学,也要向其他同学了解。必要的时候让知情的同学写出旁证材料,作为处理问题的佐证。只有把起因弄清楚了,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处理起来才会很顺利,才会及时化解学生之间的矛盾和纠纷。二、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学生之间在学校里产生矛盾,是很正常的事情,教师不能大惊小怪。更何况是未成年的孩子,他们中有很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有家长宠爱着,在学校里他们还想像在家里那样,随随便便,无拘无赖。和众多的同学在一起,自身的缺点就会暴露出来,同学之间产生矛盾就在所难免了。教师处理这些学生的矛盾时,切不可歧视讽刺挖苦,更不能体罚或变相体罚。因为这不利于问题的解决。教师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温暖的话语和行动去感化他们。这样,他们才会从内心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去改正,才能使有矛盾的同学互相谅解,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三、要不偏不倚,公正公平解学学生之间的矛盾。学生由于年龄小,阅历浅,认识上有偏差,同学之间难免出现矛盾。教师在处理学生的矛盾时,要一碗水端平,要一视同仁。不戴有色眼镜,不偏袒任何一方,因为学生对这一点是最敏感的。特别是好学生和差学生之间产生了矛盾,教师更应注意处理问题的公证性。因为差生本来在心理上就有一种自卑,认为自己处处不如优生。这时候教师如果再偏袒优生,对差生有偏见的话,那么对差生会造成更沉重的心理负担,有时甚至会破罐子破摔,不利于问题的解决,更让教师的形象在学生心目中打了折。所以教师一定做到公平公正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公平公正带来的温暖。四、给学生充分的申述辩解时间。学生之间产生矛盾后,不论是对的一方还是错的一方,他们都想在老师面前申述自己的理由。教师要给他们申述的时间。要让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让双方陈述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教师此时要静心的听,切不可在学生没说完就打断他们的话,甚至拿出家长制的作风,妄下结论。等矛盾双方说完后,教师帮助他们分析谁对谁错,让学生心服口服,错的一方主动承认错误,甚至向对方同学当面道歉。如果教师不让学生充分表达意见,不给他们申述的机会,他们也只能口服心不服,认为自己有冤屈憋在心里,不利于问题的解决。总之,作为教师,经常面对学生的各种问题,经常处理学生之间的各种矛盾,一定要调查清楚,千万不能武断,不能偏袒,让学生在你面前敢于说话,敢于申述。这样,问题容易解决,矛盾容易化解,才能更好的树立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形象。

197 评论(9)

大嘴Yuki

学生可能会感到一些差异的,被对待好的同学可能是非常狂妄的,被对待不好的同学可能是非常自卑的,对他们的未来发展也是有个很大的影响的。

296 评论(10)

我8想說

不知你问的雷老师是哪个,在哪里;我作为同行,在这里做个互动吧。从业后,都会有对本职业的一些更加广泛的了解和深刻的体会,也会促使自己对专业成长做出回顾的。你的这些问题,也是自我成长的一部分,所以,这些问题很正常,接受自己的这个现状。首先,将远大理想放低一些,做这个是一份职业,比如你目前专职从事央企人力资源和职业规划培训,应该有个不错的收入,这是养家糊口立足的重要条件,爱人是慢慢可以理解的。其次,职业习惯与角色,要与生活分开来。你在上班时,是培训师、咨询师,是专家的角色;但你回家后,在父母前就是孩子,在妻子前就是柔情体贴的老公,有责任感有担当的,在朋友面前是有喜怒哀乐的情感的,不要把自己全部隐藏起来。要在职业和家庭生活间画个线,有个设置。再次,你付出的是什么,想得到的是什么,最在意的是什么,等,这是需要细细地列出来仔细分析的。最后,找督导或同行成长小组,也是很重要的。有些欲望,还有一些情绪,都是潜意识支配的。了解自己比了解别人难,所以,坚持自我分析和自我成长,才能给自己的前进增加不竭的心理能源。如果你喜欢这个职业,就坚持下去吧。一直走,才有更美的风景出现。

119 评论(11)

catcat654321

站在职业规划的角度上,现状很明确,企业咨询的空间目前要远远大于心理咨询。入门和探索阶段心理咨询都是远远比不上企业咨询这一块。心理咨询和律师比较类似,三级证可以无视,二级证仅仅只是入门,真正牛逼靠的的名声,是机构的依托。至于你所说的,基本就是简单地角色转换问题,根源仍然在于职业规划不清晰而来的自我怀疑。建议:暂时现从事管理咨询行业,无论职业经验和人脉积累都不是心理咨询能比的(目前的行业成熟度而言),等到有了一定的名望积累且仍有心理咨询的兴趣,可以考虑做网络咨询。实体咨询不是一般个人玩得来的,基本都是得依托高校等机构。

288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