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66

d1329256550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赖佩霞演讲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薄荷kokoro

已采纳

赖佩霞

很多人碰到我的时候都会说,佩霞老师你跟你先生的感情怎么那么好?当我跟他说明之后,他们就说太难了做不到我不可能这样,怎么办呢,所以今天我就特别想要来这里跟各位分享说幸福为什么那么难。

在我这25年的心理咨询师的生涯当中我听到最常浮出台面的问题,就是原生家庭所带给我们的影响,特别是原生家庭的价值观。

我的母亲性格刚烈,她常常告诉我,而且她认为只要是对的事情我们就要好好地去争执。因为我很爱我的妈妈,所以我把妈妈所说的话都听进来了。妈妈说不可以讲别人的背后话,没错吧,有话就要当面说,没错吧。所以当我在我第一段婚姻里面,当我看到我公公婆婆做事的方式,我非常不能认同的时候,我就延续了我母亲的教导,我当面说。结果很惨,真的很惨,我本来所认知的,我所以为的我的正直反而引起了家庭的轩然大波。我不懂,我真的不懂,我还认为说他们应该要以我为荣才对啊。

在妈妈的教导当中还有一件事情是很多父母亲都说过的,我骂你是因为我爱你,听过吗,说过吗?你可能不知道这一句话到底有多危险,如果你孩子跟我一样,把你所有说的话都听进去了,他可能真的认为这就是爱的表现。我骂你是因为我爱你你听懂没有,不要还嘴。这个孩子看着自己的妈妈满口说爱,但是却面目狰狞,孩子要说服自己,原来那个就是爱。

这孩子会不会长大?他爱不爱爸妈?怎么爱?他就用当面爸爸妈妈爱他的方式来爱他:我跟你讲过了叫你多穿一点衣服,医生怎么告诉你的,你怎么都听不懂吗?我不相信你这个时候会说你看我的孩子好爱我,骂我骂的那么凶。我相信你一定会很难过。但是我必须要说你的孩子真的很爱你,因为他把你的话真的听进去了,他虽然没有一字一句的把那个词句说出来,但是他的行为完全表现出来了。如果我们不希望我们的子女用这样子的方式对待我们,我们可能不能够再用这样的方式来教我们的孩子,我们要不要诚实一点,我骂你不是因为我爱你,来我们深呼吸,我骂你是因为我情绪管理不好。

我的母亲单亲妈妈我非常的爱他我也延续了他爱我的方式去爱人。但是当我自己在我的亲密关系里面撞的头破血流的时候,我才深深体会到,原来辱骂指责不是爱而是婚姻的杀手。

我的前夫跟我都是来自于单亲家庭,当初我们碰面的时候在一起的时候,多么渴望对婚姻有多大的向往。那个时候我们彼此有好多的梦想,但是少了一个好的榜样,幸福谈何容易。

谈到榜样我还想问各位一个问题,谈到榜样我还想问各位一个问题:如果一个家庭都是警察,出了一小偷谁是叛徒?如果一个家庭都是小偷出了一个警察谁是叛徒?我在这里不谈对错,我要谈的是我们家庭对我们所造成的影响。当你的母亲充满哀伤你敢快乐吗?虽然很多的人告诉我说,我要幸福YES,老师我要幸福。但是请你真的好好的想一想,如果你的母亲一辈子都活在哀伤、痛苦当中你敢快乐吗?

我的答案是很难,因为这时候的快乐形同一种背叛,我们根本没有办法忍受这样的罪恶感。所以我们宁愿赔进了自己的幸福也不敢快乐也不敢背叛她,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很多的成功人士都不断的在扯自己的后腿,选择错了对象会走向一个困难的人生。

父母亲对我们来说那个不可切割的忠实,影响之大,比我们所想象的还要深。我在婚姻的争执中了解了自己,我也了解了别人的痛苦,所以今天站在这个舞台上,我想要做一件事,就是替那些曾经伤害过你的人说一句话:对不起,我真的不是故意的,当我自己的内心充满了冲突,充满了纠结的时候,我真的不知道要用什么样的方式来爱你、来疼你、来保护你,我真的很抱歉。

幸福难不难?难,但是那是过去,跟现在不一样,现在我们有很多不同的管道可以学**,可以了解到底什么东西深深的影响我们。所以只要我们愿意拿起放大镜仔细的看一看到底什么东西影响着我们的幸福,只要我们可以带着觉知,放下那个对立,我们就可以看到幸福,看到亲密关系只会越来越好。

最后我还要提醒一句,只要我们愿意改变,幸福可以不难,谢谢!

心理咨询师赖佩霞演讲

341 评论(8)

六月她妈

孩子能不能打,家长分成了两个明显的阵营,有坚决反对打孩子的,也有认为“孩子不打不成器”,必须打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到底能不能打孩子,家长们没有定论,就连专家,也是各有各的说法。

支持打孩子的人里,有很多人都是小时候挨打的。

很多家长现身说法,我就是被打着长大的,我没觉得有什么不好呀,而且我也打我们家孩子,他也很阳光,没有什么心理阴影。孩子就得打,不打不行,玉不琢不成情,孩子不打不成才。

不只有现身说法,还有实验证明打孩子不会影响亲子关系。

英国的动物心理学家哈里·哈洛,利用刚出生的猴子做了一系列的实验——恒河猴实验,其中有一个实验被称为“铁娘子实验”。在恒河猴实验里,哈罗给刚出生的小猴子们做的各种各样的母亲,有毛绒玩具类的,有铁丝做成能喂奶的,这类承担母亲角色的物体统称为“代母”。

“铁娘子”是一种特殊的代母,它会向小猴发射锋利的铁钉,吹出强力冷气,把小猴吹得只能紧贴笼子的栏杆,并且不停尖叫。哈洛设计出这个邪恶的母亲,就是想看看,面对坏妈妈,小猴子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实验结果是让人吃惊的,无论面对的是多邪恶的母亲,小猴字都不离去,反而更加紧紧的抱住它们。即使是遍体鳞伤,也会不计一切代价紧贴母亲。

这也让很多人相信,打孩子不会影响亲子关系,孩子依然会在心里深深爱着母亲。打孩子见效快,又不会影响亲子关系,何乐而不为呢?

心理咨询师赖佩霞在《我是演说家》的舞台上做过一场演讲叫《幸福为什么那么难》,击中了很多人的内心。赖佩霞生活在单亲家庭,小时候经常被母亲责骂,长大后在感情世界里不断地碰壁。但她是幸运的,她通过学习心理咨询认清了自己,也解脱了自己。

赖佩霞在演讲中说,很多的父母,都会对孩子说,我骂你是因为我爱你,不要还嘴,孩子看着满嘴说爱却面目狰狞的妈妈,努力说服自己这就是爱。 当孩子慢慢长大,他也会用这种方式的爱去爱别人。

但很明显,打骂都不是爱,赖佩霞在演讲中,让大家跟着他深呼吸,说出的那句话才是打骂孩子的真正原因-- 我打你,是因为我情绪管理得不好。

很多心理学的研究也都显示,打孩子会对孩子产生不好的影响。打孩子和孩子的 健康 、社交和发育方面的不良结果频发息息相关。这些不良结果包括:精神 健康 问题、自杀行为、各种疾病,以及发育、行为、 社会 和认知方面的问题。

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觉得能不能打孩子呢?我是坚定的反对打孩子的,我认为,在所有的教育方式中,打孩子是最低级的一种。

打孩子,孩子会疼,会害怕,打完孩子,孩子依然会抱着妈妈,爱着妈妈。原因真的是打孩子不会影响亲子关系吗?孩子身体忍着痛,心里感受到的是爱?其实原因很残酷,孩子太弱小了,弱小到离开父母就生活不下去,所以他只能继续爱爸爸妈妈,哪怕他心里充满疑惑,甚至仇恨,他也只能这样做,他要活下去。

棍棒下出孝子,孩子不打不成器,这些古老的谚语是在 科技 发展水平极低的时候提出来的,老祖宗留下的不全是精华, 也有很多时代局限的产物。这两句话就是典型的代表,不打孩子,照样有更多好办法来教育孩子。

在孩子犯错的时候,我们需要先冷静一下,看看孩子犯的错,是不是真的错。

孩子犯的错,不一定是真的犯错,有些错是孩子特定发展阶段的产物。

比如,在孩子学爬行的时候,他会对空间感兴趣,他喜欢扔东西,看着东西从高处掉落,或者从手里到别的地方,他只是在 探索 ,并不是故意捣乱,乱扔东西。

在孩子没有物权归属概念的时候,他分不清你的我的他的,他也不知道物权怎么界定。他可能会把别人的玩具拿回家,可能会抢别人的东西,甚至会从超市拿东西。这样的错,不是恃强凌弱欺负人,也不是偷东西,是孩子搞不清楚规则,什么东西是谁的该怎么界定。家长应该做的,不是一味的惩罚,说孩子偷东西等等,而是把规则讲给孩子听,让孩子逐渐建立归属权的概念。

所以,只有了解孩子在每个阶段的发展特点,才能客观的看待孩子的行为。 当我们真正了解孩子之后,就会发现,孩子犯的错,远没有我们看到的那么多。

强化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的过程型激励理论之一,斯金纳认为,人会对刺激作出反应,有利的刺激会让人重复行为,不利的刺激会让人减弱或不做该行为。

正向强化,就是给积极的刺激,让孩子产生或保持你想让孩子采取的行为。比如,孩子大吵大闹的行为是你不想看到的,那你就可以在孩子安静坐着的时候表扬他,鼓励他。 通过鼓励和强化那些不同于不受欢迎行为的行为,许多不受欢迎的行为就能完全被抑制 。比起惩罚孩子来,正向强化是一种更好的长期策略。

正向强化,能促进好习惯的养成,这个过程是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慢慢引导。我们提倡正向强化,绝不是说孩子犯了错不能惩罚,相反,孩子犯了错,不但要惩罚,还要及时的惩罚,但惩罚,绝对不是体罚。

孩子犯了错是要惩罚的,只有及时的惩罚,才会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有问题的,才会有改正的动力。惩罚不是目的,纠正孩子的行为才是重中之重。

惩罚孩子,首先要告诉孩子为什么。

要告诉孩子,他犯了什么错误,为什么要惩罚他。不要学偶像剧里男女主角吵架,“你知道你错哪了吗?连这都不知道,我再也不要理你了……”

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告诉孩子他的行为有哪些不妥当的地方,会引起什么不好的后果,让孩子明白前因后果,他才会重视起来,也不至于稀里糊涂被惩罚,自己却不知道为什么。

惩罚孩子,就要让孩子自己承担后果 。

孩子犯的错,要让他自己承担后果。比如孩子把玩具乱扔乱放,就要让孩子自己收拾。如果你每次都告诉孩子,乱扔玩具是不对,但你每次又大包大揽,主动帮孩子收拾残局,那对孩子来说,你的指责对他没有任何的影响,他又何必改正呢。

惩罚孩子,要及时告诉孩子惩罚的结果。

惩罚孩子,要当庭宣判,及时告诉孩子惩罚的结果。惩罚除了传统的面壁思过之外还有很多种方法,可以选择孩子在乎的项目进行惩罚。比如,孩子没有按时完成作业,就惩罚孩子当天不能玩 游戏 ,或不能看电视,或取消周末去游乐场的机会。 通过及时的惩罚,让孩子切实体会到,不好的行为会带来对自己不好的结果的。

孩子犯了错,打一顿,可能会立竿见影,让孩子迅速改正,但还有一种风险,孩子被打到麻木,这就是传说中的记吃不记打。孩子已经忘记了为什么挨打,但挨打的感受,会让他一直记得。

就像玛雅·安杰罗说过的, 人们会忘记你所说的话,人们会忘记你做过的事,但人们不会忘记你令他们产生的感受 。挨打的感受,应该不会是幸福吧?

除了打孩子,还有很多种让孩子接受教育的方式,但是这些方式需要我们根据孩子的特点去摸索,去尝试,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观察孩子,去引导孩子。这也是为什么我觉得打孩子是最低级的一种方式,因为这种方式最简单也最省力气,还能让家长发泄一下内心的郁闷,只是苦了可怜的孩子。

274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