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jqs221990
1 常常为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演变成大的争吵,甚至闹到家庭解体的地步。我观察到冲突导致的争吵,情绪化是罪魁祸首。因为情绪化,造成永无止境的争辩,并且争辩的内容永远无法达成和解,失去了家人之间最核心的本质。 2 如何化解这些冲突? 在《囧妈》这部剧中,当徐伊万和张璐争吵不断,在生意上徐伊万破张璐的合作,张璐质问:我到底做错了什么?伊万说:“你什么都没有做错,你就是太讲理了,你可不可以不要那么讲道理啊,在感情里讲道理就是最大的不讲道理”。 那婚姻里到底应该讲理还是不讲理呢? 从众多心理咨询的个案和我自己的人生体验中,既然相爱,内心里就会装着对方,说话做事就会关注对方的感受。也就是既要考虑自己的需要,也要考虑对方的需要。好的婚姻既要讲爱,也要讲理。 3 爱,是婚姻的情感纽带,是婚姻的生命力,是婚姻幸福快乐的源泉。在家庭的琐碎上,在理性正确的范围内,尽量做感性愉快的事情。在家里,在不触犯法律,不涉及道德的情况下,少一些理性,给家人留些感性的空间。 打个比方:如果家人出门忘记拿钥匙、想多睡会儿懒觉、想要个自己喜欢的东西或者不及时洗碗拖地等等。 TA们只是做了自己愉快而没有伤害其他人的事,那就忘掉正确。不要计较,让大家感觉愉快作为第一位。 理,是婚姻的基本规则,是家庭的安全界限,是婚姻牢固的保障。在婚姻的大是大非问题上,尤其是涉及到一些是非观念,人品道德等问题,是需要讲理的。 比如一个男人背叛了婚姻,对老婆说,现在的男人都这样,这算多大点事——这就是他认为的“理”。那么,作为老婆,该不该这时候跟他讲道理呢?当然应该,这是大是大非的问题,如果他一辈子就认定背叛不算什么,这个家庭不可能幸福。 在家里,甚至在各种人际关系里,我们都尽量用愉快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照顾到大家的心情,那么你幸福的同时别人也幸福了。 4 有些人的观点是:家应该讲爱,不应该讲理,有的人用这句话,为自己的不讲理,甚至蛮不讲理找到了依据,在婚姻中比较自私,只在乎自己的感受,你必须听我的,如果你的想法跟我不同,你就得服从于我,我就是“道理”。我发现在一些影视作品,包括:电视,广告。男人的聊天中,都把女人当作不讲理的生物,男人则是大度包容的,贬低女人的智商和情商,夸大男人的智商和情商,认为女人的智商不足以和男人讨论道理。 比如男人女人在讨论一件事情,不能达成一致意见时,男人通常说:算了算了,不跟你一般见识。很显然把自己置于比女人优势的位置。在婚姻里,如果男人愿意和你讲道理,说明他把你放在一个平等对待的关系中。 凡有讲道理的可能性,都可以去讲道理,理性平等地沟通,是一切解决问题的根本。 5 通常,不讲道理的人,在家庭中,恰恰是决定家庭命运的那个人。因为讲道理的人一般都习惯性地让着对方,而不讲道理的人通常唯我独尊。 最后的结果就是,一个蛮不讲理,强势偏执的人,左右了这段婚姻,左右着这个家庭。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很多来访者的心理创伤也是基于童年早期父母中的一方不讲理,而另一方回避退缩,没有给孩子营造健康的家庭氛围。在我做伴侣咨询的过程中,大部分的伴侣问题都是面对冲突时,一方或双方失去理性,说出很多伤害伴侣的话,做出很多伤害伴侣的事情。很多伴侣之间会因为一些极小的事情,升级为是否维持关系的大事。现在的离婚率如此之高,也与伴侣面对冲突时的情绪化,非理性沟通相关。有一位男士来咨询,原因是妻子要离婚,他希望我能够劝妻子不要离婚。先生是一位三高人员:高智商、高学历、高职务,是家里的经济支柱,妻子特别支持先生的工作,除了自己的工作外,包揽了家里的家务和孩子的教育。 但在夫妻关系中,先生经常会因为一些非常小的事情指责妻子,经常有冲动性的行为,妻子理解先生工作的不易,对于先生的情绪问题总是包容,妻子的包容并没有换来先生的感激与转变。他反倒越来越“肆无忌惮”了。 只要有不爽,就对妻子发脾气,妻子希望沟通,先生一副没什么好说的态度。先生还喜欢在亲朋好友聚会时细数妻子的不是,妻子都是先忍下来,事后妻子质问他为什么要在亲朋面前诋毁自己。 先生说:我是实话实说,为的就是让你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我这么说,还不是让你进步,怎么算是诋毁你呢?通常妻子说一句,先生会指责妻子十句。先生理直气壮,不愿意沟通的态度最终点燃了妻子的愤怒,妻子下定决心离婚。 先生这下慌了,来寻求心理咨询,他说:其实在我心里,我妻子是天使!!我对她没有不满,不知道为什么我就是想挑她的刺儿。先生的问题是:潜意识中有愤怒,移情性地释放在妻子身上,缺乏对妻子的尊重,贬低妻子的价值,忽视妻子的感受。 心理咨询过程中,先生能够认识到自己对妻子的伤害,反省自己,坚持了一段时间的心理咨询,探讨为什么总是想指责妻子? 他通过正念保持自我觉察、学会换位思考、尝试从妻子的角度看问题、重建平等式沟通、肯定妻子的价值。 在内心建立情绪暂停键 :当想挑妻子毛病时,能够暂停一下,区分这种想抱怨的冲动,是因为现实中妻子做了不恰当的事情而不满意,或者是自己无事生非,内心有某些难以名状的情绪,总要找个出口,投射到妻子身上,对他来说释放出来了。 如果是现实问题,则多用描述性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如果是内心情绪问题,则需要内心消化。最终他的婚姻得以继续,他也用自己的方式努力经营婚姻。 6 在家庭关系中,我们每个人的意识层面都希望对家人好,采用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处理家庭问题。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有理,都觉得别人是错的,于是有了争吵,开始讲道理。 道理也要基于有成熟的人格。有些爱和理是成熟的,有些爱和理则是扭曲的。在家庭中,我们有能力保持内心的开放性,认识到家庭是我们修行的地方,在家庭中保持自我觉察,发展将心比心的能力,提升自己的心智化水平,就像前面个案中的先生一样。再举个女性来访者的例子:当她遇到问题时就预约心理咨询。这次的预约,她问了我一个问题:我是否需要离婚?原因是老公开始对她发脾气了。她恋爱三年,结婚二年,不管她怎样小姐脾气,怎样不讲理,老公总是包容她,哄着她,她说:最近老公却对我发脾气了!在她的幻想中,一切都要按照她的愿望来。违背了她的愿望,她就暴怒,完全没有沟通的空间。 她的不讲理,不断消耗着老公对她的爱,她则认为理所当然,她没有将心比心的能力,再多的爱也没用。讲爱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否则就变作了一方对另一方的纵容,变成了施虐和受虐的关系。好的婚姻,不是没有冲突和矛盾,而是会用成熟的方式处理冲突。讲道理的夫妻,愿意坐下来好好交流,有理说理,有苦诉苦,有冤申冤,通过沟通解决问题。不成熟的夫妻,有冲突时不讲道理,互相谩骂指责,不知不觉中把发泄情绪和对对方的人身攻击当做是交流,当做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总结: 婚姻中如果要讲道理,就一定要把道理包装好,用一种夫妻之间都能接受的方式来表述,最好是用爱的语言进行表述,往往效果最好。 心理学告诉我们,生活中我们处理“像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那样去对待别人。” 这是一种心智成熟的观念,但是很多人在潜意识中则抱持着“我对别人怎样,别人就必须对我怎样”的不合理信念。 婚姻中,我们要学会用合理信念代替不合理信念,让自己的行为理性起来。这样,我们的冲突才能越来越少。 婚姻从来都不是容易的,核心是相爱,原则上要讲理。找到两个人舒服的相处模式,然后继续下去。 文/广州红树林心理咨询中心 尤红
孫冭冭1229
婚姻心理咨询涉及的领域有婚前心理咨询、婚外情咨询、家庭暴力处理、夫妻互动模式调整、离婚、再婚等几大方面。在感情中屡遭挫折或已进入婚姻但是遇到情感问题的都可以通过婚姻心理咨询来获得支持和帮助,以重新找到幸福。
婚姻心理咨询的起源:
婚姻心理咨询最早在欧美国家被用来挽救即将破裂的婚姻,后来几经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人们在恋爱、婚姻中出现任何心理问题时的缓冲剂。它通过对咨客的婚恋问题进行深度心理剖析,并对当事者出现的各类心理问题进行治疗,来保障当事者的心理健康,常见服务项目包括以下几种。
婚姻 心里 咨询涉及的领域:
婚姻心理咨询的第一部分:婚前 心里 咨询,主要针对适婚群体
与恋人之间产生矛盾,失恋,经年暗恋而不得,年届婚龄却尚未有一次真正的恋爱经历,以及虽然恋爱却被恐婚心理缠住…等等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婚姻心理咨询解决。婚姻心理咨询可以对咨客的成长经历、性格、爱的方式等要素进行分析,帮助咨客重新审视自己的恋爱观、择偶标准和恋爱经历等。最终提升爱的能力,为构建美满婚姻打下良好基础。
婚姻心理咨询的第二部分:婚外情、家庭暴力、夫妻互动模式等的咨询
婚姻情感心理咨询师对咨客的婚姻诊断和评估,可以帮助来访者在心理层面全方位认识自己和配偶,以及婚姻状态。进而评估婚姻的质量,分析婚姻问题的症结,解决婚姻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达到和谐婚姻的状态。
另一方面,对于婚姻中潜在的问题和风险,婚姻情感心理咨询师会通过与来访者的互动,或是观察夫妻双方的现场互动,帮助来访者发现其真实的婚姻状态、夫妻互动模式等,与来访者共同培养良好的夫妻沟通模式,建立合理有效的婚姻规则,从而减少婚姻矛盾和冲突,提升婚姻质量。
婚姻中存在危机的情况是比较多的,包括婚外情、家庭暴力、婆媳矛盾等等都是容易引发婚姻危机的危险因素。以婚外情为例,婚姻情感心理咨询师会与咨客共同探讨婚外情的起因、发展、恶化的过程,重新认识婚外情,包括其发展规律,学会冷静处理这个危机。而不是受情绪的左右,采取一些过激的行为,导致危机进一步恶化。
婚姻心理咨询的第三部分:离婚、再婚咨询
对于离婚、再婚等出现问题的婚姻,如何保护孩子不受伤害,最大限度地降低对彼此的伤害,如何面对再婚的复杂家庭结构,也是婚姻情感心理咨询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婚姻情感心理咨询不但可以有效帮助处在婚恋中的人们维护婚恋关系、双方感情的稳定,同时可以很好的缓解和消除由于婚恋矛盾和问题给当事者带来的心灵创伤。这对保护当事者的心理健康十分重要。
相信大家对婚姻心理咨询是怎么一回事已经有所了解。在此,也提醒各位在婚姻情感方面遇到困惑的朋友及时寻找朋友或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因为婚姻情感问题出现精神疾病的还要及时就医。
lalack1987
没有最好,只有更合适!心理师职业主要指从事非药物心理咨询或者治疗的专业工作者,涵盖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和心理科医师等。在求助者和心理师之间,第三方专业机构认证的合格、资深心理师是可求助的心理助人专业人士。从事非药物心理干预的才叫做心理师。心理师大体分为三个群体:1、学院派。高校“庙大”、名声大,学院派著书立说的多,职称高的多。除了少数常年从事学生心理辅导的健康中心或兼职开业的老师,大多数心理老师未必有临床心理干预能力。2、医院派。医院虽有心理科、精神科,但是极少有真正从事非药物心理干预治疗的医师。医院派重药物治疗。除了体制的原因,部分医师不熟悉非药物干预而且对心理咨询持不屑观念,基本是鼓励吃药。须知药物治标不治本,遇到庸医连标(情绪调节)也治不了。3、开业派--独立或者合伙开办心理咨询服务机构群体。开业派不像前两类“吃皇粮”而在技能和效果上不断刻苦精进,注重全人多因素干预治疗,视需要也建议来访者到医院适当服药调节情绪。国家有明确的职业资格考前培训体系,即使是博士、教授,要取得心理咨询师证,也需要接受规定的培训,合格后取得人社部统一印制的certic培训证。至2015年底,参加国家心理咨询师考试合格持证者,已达到万人次,而持证只是进入行业的入场券,尚需不断继续教育修炼。部分心理咨询师经验丰富,也难免鱼龙混杂,大部分还在学习发展。第三方按照标准做实际能力认证才是一个合理的评判方式。心理干预一样人命关天,咨询心理师、临床心理师的认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注册心理师协会是专业心理师认证机构之一。干预的深度和能力有关,分三个层次:1、支持性心理干预。属于抚慰,陪伴,提示等浅显的心理支持性干预。家人、亲友、智者、甚至网友等非专业人士,公益项目或团体也能给予有效帮助。电视媒体秀出来的,困扰者被专家巧妙、聪明、点化开窍的多属于此类。更有甚者,有的电视台播出的心理访谈类节目是策划的表演桥段。经过电视台剪辑配音,满足大众窥私、好看、好玩和好学的心理,虽然缺少深度,但是有很好的科普意义。有些心理困扰化解需要深度和过程,并不能茅塞顿开。2、再教育型心理干预。需要专业心理师进行,价值观澄清重整,文化取向厘清,现实冲突焦虑策略构建等咨询性干预。大部分二级心理师经训练合格后,可从事再教育型心理干预。3、重建型心理干预。重建就是临床变态心理的深度干预或者治疗。成熟或资深心理师可从事此类干预,此类心理师占心理咨询师比例不超过3%,具备此种干预能力。促进思维模式合理化,引导来访者自我的“问题”探索发现,人格偏向矫正,情绪障碍治疗等。典型的临床心理障碍一般都需要数月的康复过程。中国注册心理师协会注册认证的心理师,部分可以从事系统性、结构性和深层次的心理干预。心理师有分级和资历深浅,但是对于求助者,没有最好,只有更合适!心理师师如何养成的,可以搜看邹光宇教授视屏《心理师是如何养成的?》网络求助有更多选择,不必拘泥于本地。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