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40

WZYHJM1021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资深心理咨询师的成长之路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skyblue086

已采纳

韦老师认为,心理咨询师有一条共性的成长之路,那就是—术、道、德三个阶段。      “术”,顾名思义,就是心理咨询的具体方法和技术,这是一个心理咨询师安生立命的根本。掌握一个技术,我们既要懂得如何用,也要能够知晓技术背后的原理,更要懂得灵活运用,如此才能完成掌握技术的三个层次,即:知其一,知其二,又知其三。其中的深挖原理(知其二)和灵活运用(知其三)是掌握技术的关键要素,特别是立足于本土文化进行技术的创新,是一个心理咨询师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         “道”,不同于《道德经》的“道”(宇宙万物发生发展的规律),心理咨询的“道”是表达人类心理活动的规律。在“道”这个层次的成长,我们要完成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经验上升到理论。在经验积累的过程中,我们要投入时间和金钱,要有一颗谦虚的心勇于接受专家的批评和指正。当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以科学体系为参照进行整理,并能够以论文或讲座的形式与同行进行交流,使经验上升到理论,经过一番沉淀之后,再过滤掉无用和错误的经验,把实用和正确的经验升华之后纳入到科学的体系当中,我们的心理咨询之路才能越走越宽。       “德”,不仅仅是狭义的道德层面,心理咨询师的“德”是更广义的,包括心理品格、社会品德和自然品德。心理品格即人的心理资本,是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品德的高低让咨询师之间产生差距,是咨询师专业的保障。社会品德是指人的价值观,咨询师的社会品德决定了他是否有为社会服务的“侠士”精神,是否有大无畏的勇气和担当,决定着咨询师的专业能做到多大。自然品德是咨询师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自然品德的高低决定着咨询师的专业高度,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特立独行的表现的咨询师有着独特的创造性,是极具天赋的。“德”的三个品格不是命定的,善于思考可以提高自然品德,从小我走向大我可以提高社会品德,探索自己找到盲区可以提升心理品格。         作为一个优秀的心理咨询师,可以说“德”是必须贯穿始终陪伴咨询师的成长的。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中,“德”始终是位居第一的优秀品质,“厚德载物”“德行天下”是古代先贤们修身立命的根本,正因为他们把“德”放在第一位,才使得他们无论是做学问还是做人都可以达到一个高山仰止的高度。我以为,只要我们咨询师把“德”贯穿始终,“术”和“道”才能朝一个良性的方向发展。所以,韦老师说,成为一个优秀的咨询师,成长的路线一定是“德”“道”“术”,我是深深地认同的。       相信只要我们秉持“厚德载物”,“德行天下”,我们咨询师的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资深心理咨询师的成长之路

360 评论(14)

嘉嘉麻麻8866

【导读】心理咨询行业是个神秘而令人向往的行业,新持证咨询师如何在拿到证书后进行后期的职业成长和实践呢?如果你刚刚拿到证书,并且没有过任何心理学实践经验,建议首先进行咨询实务技能训练和个人体验,因为心理学的圈子是很狭窄的,这个行业的从业者大多具有丰富的学习经历和长时间的咨询实践,作为一个新人,在不具备操作基础的情况下,没有咨询机构会接纳新人直接进行心理咨询工作;同时,心理咨询不同于有型产品,它不是一个简单的产品买卖的过程,而是一个无形的服务过程,这种服务像是针对于心灵的小型手术,对操作要求非常高,刚拿到证书的从业者很难做好这项工作,那么取得心理咨询师证以后的路要怎么走呢?

1、如果我们把考驾照和上路比喻成心理咨询的话,那么进行基础知识学习阶段就相当于心理咨询师的职业资格认证阶段,这个阶段的重点是掌握知识;技能训练和个人体验属于第二阶段,相当于在教练的指导下进行驾驶练习和实践,重点在于掌握基础动作、基本技巧,提升综合能力;初步进行咨询实践属于第三个阶段,这个阶段需要在督导的带领下进行,就像新手开车上路一样,身边始终有一位资深教练从旁指导。开车是一种身体技能,我们学车、练车、新手上路的阶段加在一起仅仅需要几个月,但是因为心理实践的艰深与复杂,这个阶段要久的多,尤其是心理咨询师成长和督导,帮考网的建议是终身成长,终身督导制。

2、明白了上面的道理,那么就是如何进行技能训练和个人体验了,首先要找一家正规拥有完善心理咨询师成长体系的公司,一般这种公司都拥有一套完整的成长训练课程,每周一次的技能训练,同时督导老师须要具备多年的心理咨询实践经验,这种实践不是高校的学者式实践,而是真正的长期浸泡在心理咨询、团体辅导中的咨询实践。阶段的训练基本上是围绕着咨询设置、面谈技术展开的,第二阶段的课程基本围绕着心理动力学层面咨询不同阶段处理和把握以及小组成员提升展开的,第三阶段的课程往往展开一些人格、流派、不同领域咨询技术的学习,而且在这个阶段的学习必须匹配咨询实践,由于此文是面向初级从业者,后面还有更多的学习内容,就不做详细说明了。

3、前面讲了技能训练,可能很多朋友会问了,什么是“个人体验”呢?个人体验是心理学中的专业名词,指的是督导老师为个人所做的一对一、封闭式的个人咨询,这种咨询本身既带有成长性、也带有发展性,它往往匹配在技能训练的同时进行。“为什么要进行个人体验呢”,这是个好问题,同时也是个关键问题,因为一个人只有自己成为来访者才有可能真正的理解来访者,一个人只有经过个人体验,才能在咨询实践中分清楚哪些东西是自己的,哪些是来访者的,哪些是自己还没有处理完的,哪些是自己很难去超越的,自己的界限在哪里,自己的局限在哪里,总之,个人体验是一个人真正踏成为咨询师的开始,也是一个实践者必须经历的过程,这种个人体验每年都进行,一般是在特定阶段每周安排一次,太阳岛所有的心理咨询师都是在这样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而且现在也是如此。

4、很多人够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是“正规的心理咨询机构对于初级从业者有什么要求呢“?

这个问题只能笼统的说一下,因为心理学流派很多,从大的流派来说就分为精神分析、人本主义、行为主义、认知几个大的方向,从小的方面来说,沙游、音乐治疗、绘画治疗、舞蹈治疗、催眠、简快、NLP等等都已经成为独立的方向,每个机构对于实践者的要求都不相同。大体来说,有如下几个方面的要求:,要经过专业的心理咨询技术训练,并且拥有个人体验的经验;第二,年龄在35岁以上,拥有丰富的人生经验和完整的家庭,结婚并且有孩子;第三,是参与过一些心理学团体小组,沙龙或者心理辅导等等的实践经验,并且从中收获了成长和专业知识;然后,满足机构的个性化要求,比如年龄的、证书级别的、学历的、性别的、流派的、从业经验的、擅长领域等等方面的要求。

如果你满足其中的一些方面,机构往往能接纳你到他们那里去进行实习或者参与一些团体类的活动,在对你进行观察、了解、培训之后可能会考虑接纳你成为他们的全职(兼职)成员。很多机构都希望发现和培养一些人才,与此同时,心理学对人的要求也很高,从业者必须愿意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投入个人成长。所以,如果你想走进咨询师队伍,你要做好资金准备、精力准备和时间准备,是能接纳曲线战略,比如一边从事其它工作一边进行心理学习和实践,先做一段时间的的兼职,再成为全职。

5、心理咨询行业的前景如何?

要了解前景,首先可以观察一下行业现状,这个行业在不断地发展和细分,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新的治疗手段尤其是具有中国特色或者个人特色的疗法;其次,从目前情况下,国内心理机构考证培训人员在增加,行业由五年前的创期,进入了初步发展期,心理咨询师专家不断增多,心理咨询机构数量不断增长,从业人员数量也在不断提升;最后,从国家卫生系统公布的数据看,每年中国精神疾病患者都在增加,这是一个巨大的人群,亟待心理咨询公司去开采,国人对心理咨询的认可度和接纳度都在不断提高,尤其是75后,80后的青年一代,逐渐抛弃了原本国人对于心理咨询的误解与排斥。

综上所述,对于心理咨询这个崭新的行业,从十年前的初创,到目前社会上具备了一大批中坚人才,对中国来说,是个巨大的行业进步;与此同时,不断攀升的心理疾病患病群体也向行业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可以预见的是中国的心理咨询师未来发展必将在不久的的将来进入高速发展期,所有愿意全身心坚守的人,都能跟随行业的发展一起体验成长的艰辛与快乐,而这个行业也需要那些散落在社会中专门追求心灵成长和自我价值实现的人!

100 评论(13)

流浪的好吃狗

没有最好,只有更合适!心理师职业主要指从事非药物心理咨询或者治疗的专业工作者,涵盖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和心理科医师等。在求助者和心理师之间,第三方专业机构认证的合格、资深心理师是可求助的心理助人专业人士。从事非药物心理干预的才叫做心理师。心理师大体分为三个群体:1、学院派。高校“庙大”、名声大,学院派著书立说的多,职称高的多。除了少数常年从事学生心理辅导的健康中心或兼职开业的老师,大多数心理老师未必有临床心理干预能力。2、医院派。医院虽有心理科、精神科,但是极少有真正从事非药物心理干预治疗的医师。医院派重药物治疗。除了体制的原因,部分医师不熟悉非药物干预而且对心理咨询持不屑观念,基本是鼓励吃药。须知药物治标不治本,遇到庸医连标(情绪调节)也治不了。3、开业派--独立或者合伙开办心理咨询服务机构群体。开业派不像前两类“吃皇粮”而在技能和效果上不断刻苦精进,注重全人多因素干预治疗,视需要也建议来访者到医院适当服药调节情绪。国家有明确的职业资格考前培训体系,即使是博士、教授,要取得心理咨询师证,也需要接受规定的培训,合格后取得人社部统一印制的certic培训证。至2015年底,参加国家心理咨询师考试合格持证者,已达到万人次,而持证只是进入行业的入场券,尚需不断继续教育修炼。部分心理咨询师经验丰富,也难免鱼龙混杂,大部分还在学习发展。第三方按照标准做实际能力认证才是一个合理的评判方式。心理干预一样人命关天,咨询心理师、临床心理师的认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注册心理师协会是专业心理师认证机构之一。干预的深度和能力有关,分三个层次:1、支持性心理干预。属于抚慰,陪伴,提示等浅显的心理支持性干预。家人、亲友、智者、甚至网友等非专业人士,公益项目或团体也能给予有效帮助。电视媒体秀出来的,困扰者被专家巧妙、聪明、点化开窍的多属于此类。更有甚者,有的电视台播出的心理访谈类节目是策划的表演桥段。经过电视台剪辑配音,满足大众窥私、好看、好玩和好学的心理,虽然缺少深度,但是有很好的科普意义。有些心理困扰化解需要深度和过程,并不能茅塞顿开。2、再教育型心理干预。需要专业心理师进行,价值观澄清重整,文化取向厘清,现实冲突焦虑策略构建等咨询性干预。大部分二级心理师经训练合格后,可从事再教育型心理干预。3、重建型心理干预。重建就是临床变态心理的深度干预或者治疗。成熟或资深心理师可从事此类干预,此类心理师占心理咨询师比例不超过3%,具备此种干预能力。促进思维模式合理化,引导来访者自我的“问题”探索发现,人格偏向矫正,情绪障碍治疗等。典型的临床心理障碍一般都需要数月的康复过程。中国注册心理师协会注册认证的心理师,部分可以从事系统性、结构性和深层次的心理干预。心理师有分级和资历深浅,但是对于求助者,没有最好,只有更合适!心理师师如何养成的,可以搜看邹光宇教授视屏《心理师是如何养成的?》网络求助有更多选择,不必拘泥于本地。

152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