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40

想得快崩溃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语言范式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江南装饰

已采纳

找学校里的师兄师姐面谈比较好。。。。。

心理咨询师语言范式

133 评论(14)

香雪海Jackie

“我最深沉的恐惧,是当我告诉你我是谁的时候,你会弃我而去。“

“被抛弃的感受就是:我要死了,真的。”

“我呼吸不了,动不了,失去知觉。如同我在淋浴时哭泣、颤抖、站不稳的样子。”

生活中有一类人,他们总是无原则、无底线的迎合或者讨好身边的人,最终在他人期待的牢笼中彻底崩溃,从心理学层面看,这是一种非常 危险的人格特质 。

没有“皮肤“的人其实也没有灵魂

“我感觉自己血肉模糊地在这世间游走,体无完肤…是的,我没有皮肤,只有一堆神经、肌肉和筋骨,血液和伤口。”

BPD是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的严重精神疾病,BPD患者多数有人际交往障碍,表现在对自我形象认知不清的情绪不稳和容易冲动。

BPD患者由于不能很好的将自己与周围环境分开形成独立的思想价值观,因而常被环境左右,受他人情绪影响,精神经常反复,甚至会出现自毁、自残行为。

小时候缺爱

《不完美的她》中, 有一个被继父虐待的小女孩——穆莲生。

继父把莲生当游戏靶子,莲生也配合地演倒地,每次摔倒她都在笑。

继父把莲生装在纸箱里当游戏道具,当莲生被妈妈发现时,也依旧微笑着说:真好玩。

莲生用自己的零用钱给妈妈穆静买好吃的,带妈妈出去玩,反而被她妈妈嫌弃。

莲生发现妈妈想要抛弃她的时候,她也在笑。

最后一幕,穆静向莲生忏悔:莲生,妈妈对不起你!

莲生冷眼看向妈妈:你已经不是我妈妈了,我也不是穆莲生了,我叫林小欧,我以后会和我的新妈妈林绪之在一起生活,我也会忘了你。

莲生在和继父、妈妈相处的过程中假装不疼并保持微笑,拼命去讨好这两个并不爱她的人,是因为她知道只有拼尽全力去讨好,才有可能不被抛弃。

不同于充满爱的环境, 在长期缺爱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没有办法自然被人喜爱 ,于是 会想尽一切办法配合父母 ,或乖巧或淘气或可爱。

而且,这些孩子往往早熟且敏感,很会察言观色,往往却在一起又一次的期待和一次又一次地失望中失去了爱的能力。

《不完美的她》中,穆静作为莲生的亲生母亲,遭遇第一任丈夫死亡后,自己把莲生拉扯大。

而穆静在被生活压到不行的时候遇到了酒吧老板尚武。这个时候,穆静就像即将溺水被人捞上来一样,对尚武百般取悦、讨好为了求得尚武的爱。

即便尚武在虐待女儿,她也是保持沉默冷眼旁观,因为害怕失去尚武,再回到以前的那种生活状态中。

那些讨好者的父母——遗传因素

据统计,边缘型人格障碍人群占普通人群1%~2%。

但由于边缘型人格障碍和其他人格障碍不一样,发作对象有选择性,对伴侣和孩子有较大的影响。

但孩子由于尚未形成成熟的思想体系,因而在日复一日的耳濡目染中变得和父母一样。

由于缺乏外界的指导和关怀,边缘性障碍的人群的代际遗传和负面影响日趋严重。

有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父母容易情绪极端,或对小孩盲目自信,认为小孩是世界上最厉害的,其他小孩都无法和自己小孩比;或对小孩极其失望,在不断地给小孩施加压力的同时也让孩子变得自卑。

此类父母多 需要通过别人的鼓励来确认自己的价值 ,而失去和外界的联系会让他们出现怀疑或妄想。而小孩更是成为他们控制的工具,他们企图 对小孩进行全方面的干涉来证明自己的作用 。

有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孩子多对父母地反常情绪表现无助,受到惊吓之后内心容易变得麻木,形成了 自省人格 ,比如“一定是我不够好,所以妈妈才这样对我”。

“如果我更优秀,妈妈也许就会过得好一些”,也形成了 自我防御机制 ,知道“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由此去逃离责骂甚至暴力。

长大后也无法理解爱

此类孩子在不断地和父母做抗争地同时也形成了孤僻的性格,怕父母会不高兴。

比如,父母说我不能出去玩,我也就呆在家里;父母说这个人应该少跟他玩,于是就开始按照父母的意愿选择朋友甚至避免交朋友。

他们长大后也不敢与他人有很亲密的关系,正如“妈宝男”和“恐婚男”,其背后的原因在于,觉得对不起养育自己的父母或者只有父母才是爱我的。

这些孩子从小就生活在父母的阴影下,逐渐失去了独立表达情感的能力,所以长大之后依旧无法和社会有很好的连接和互动,因而在亲密关系或者人际交往中有很大障碍。

障碍的表现在于做事小心翼翼,甚至 自我牺牲以换取别人的同情和在意 。内心有极端痛苦和不情愿,这种表面天使内心恶魔的心态让边缘型障碍的人处在长期的焦虑和自责,久而久之,自己便迷失了。

一生都缺乏爱

而他的丧,其实也是一种妥协。 人间失格,也就是“失去做人的资格”。

为什么会失去做人的资格?因为他觉得自己不配。

为什么不配?因为百般讨好后的结局依然悲惨,这个社会终究无法对努力的你仁慈。

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看看写出丧文化的太宰治,到底出身在什么样严格的家庭?

太宰治其实是个贵族,可他有一个强势的父亲。父亲从小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逼迫他服从。后来他与银座女服务员一同跳海后,父亲切断往来。

在后记中,借由酒馆老板娘之口写道,“我们认识的叶藏,本来乖巧可爱要是不那么喝酒的话,还是个像神一样的好孩子呢。”

神一样的好孩子,说的是不就是听话的孩子们吗?

可是为什么这些本来无所谓懂事的孩子就突然变了呢?

这其实就是“ 可爱的诅咒 ”。心理咨询师雅基·马森通过“可爱的诅咒”表达那些具有 讨好型人格特质 的人。这类人的典型特征是, 不好意思拒绝别人、不愿意麻烦别人 。

“可爱的诅咒”源于成长过程中 被固式化的童年 和 自我突破却被困住 的青少年。

在童年,父母会强加自己的观点给小孩,让他们失去独立思考能力变成父母的附庸,没有独立的人格,以至于后来长大了,脱离了父母没有独立生存的能力。

而这些小孩往往在青少年时期也表现出,为了融合集体而尽量压制原本的性格。

长大后的他们,在不断挣扎和选择中形成了矛盾的性格。一方面希望得到爱,一方面不相信爱。因而在人际交往中无法真心投入爱。

人间失格中,叶藏最后把自己推向了精神的深渊,既不相信自己也不相信人类。而他由于无法和周围产生连接,于是被送到精神病院,这其实就是边缘性人格障碍的终极表现。

所以,边缘型人格障碍很多时候其实是那些对生活充满希望和要求完美的人。

那些对美好生活的不断追求导致了他们让自己不断适应社会,对童年缺爱的补偿导致了他们对爱情的飞蛾扑火,奋不顾身,因而失去自我。

所以我们说,爱是治愈一切的良药。当我们懂得了什么是爱,并且相信爱,也能最终化解心中烦恼,重返生活的正常轨道。

人间失格中,良子是善良的化身,也是一个“容易信赖他人”的人,所以,叶藏会和良子结婚,没放弃生活。但在良子被玷污之后走向崩溃,其实也就是主人公 信念城堡的坍塌。

那么,为什么会走向悲剧?是因为世界的不美好?

还是因为自己的不坚定?是因为世界的不公而失去做人的信心?

还是因为本身就没有好好对待自己正视自己的价值认认真真地活?

我们渴望的爱,其实并不难。因为,只要我们张开双臂,拥抱这个世界,就会得到爱。当我们知道自己的作用,我们就会珍惜自己,当我们知道了自己的价值,别人才会发现我们的价值。

换言之,当你学会爱自己,全世界都会来爱你。

美国作家米基·法恩在《当你不再讨好别人,全世界都会来爱你》中提到了讨好型人格形成的基本原因:

我们在同年没有得到过父母“无条件的爱”。

只有我们乖乖的,可爱的,活泼的才能获得父母的爱。

只有我们大方的,自信的,有义气的才能获得朋友的爱。

不过,“我”在哪里?你们的爱都有条件,与其无限付出,不如孤独一辈子。

所以,现在的一代都是孤独的,冷淡的。

我们已经在与人的周旋中强化了交往的技巧,弱化了自我的展现, 越来越懂得如何和别人说话,同时越来越不懂得聆听自己的内心。

不知不觉中,我们都有一些讨好型人格,而其中一些人越演愈烈,成了边缘型人格障碍。

你不是明星,但你也在苦心经营“人设”

有个词叫“人设”,现代人多强调人设,也就是性格标签。

“人设”一词,来源于漫画中的角色设定,现多形容娱乐明星的形象。

现实中的明星,人设多有经纪公司帮忙策划,而明星为了流量和人气也配合公司进行日常生活的表演。

生活中,我们是不是也有类似的行为。

明明可以早点走,有同事报表没做完问你可不可以帮忙做一下,于是你留下了,同事下班了。

明明自己不喜欢某种食物,但在聚餐的时候别人说你一定要吃一口你也就痛苦地咽了下去。

更有甚者,养成了假笑的习惯,明明笑不出,但是在见到别人的那一刻,下意识地把嘴角的弧度往上提了一提。

而被贴上善良标签的人更可怜,因为所有没办法满足别人要求的时候,都会归结到一个词,你不是一直都很善良的吗?你怎么能拒绝我?

是的,在正常情况下,善良指的是和善有爱。但在人际交往中,善良变成你需要牺牲小我成就他人。

爱情中的讨好型人格更是如此。男朋友不喜欢吃的东西我也不吃,女朋友不爱看的电视坚决不看,所有的爱好习惯都是参照对方的标准。

久而久之,都不知道自己原来喜欢的究竟是什么。

更可怕的是,当一旦做出忍让和改变,自己在对方的最初美好的样子也会发生改变,于是在一天又一天的人格丧失中也丧失了对对方的吸引力。

一个自我价值感低的人是无法与他人产生真实连接的,从外界获得真正的尊重与爱的 。因为你对别人没有价值,你对社会没有贡献。

所以,真正认识自己,不要再去问别人你觉得我怎么样。

或者因为别人的否定不再坚持自己。

还有一点,勇敢地撕掉身上的标签或者把自己的人设营造得更丰富一些,而不是“好人”人设。

“标签“指的是一个人会不自觉地去满足别人的想象,改变自己的性格不断向别人的期待值靠拢,直到失去自我。

所幸的是,BPD是可治疗的。美国华盛顿大学玛沙·莱恩汉(Marsha Linehan)的辩证行为疗法(dialectic behavior therapy,DBT),主要让患者学习辩证思维,提高自己全面客观看待事物的能力,降低失控次数。

里面包含四种技巧:

这里主要提人际效能技巧,因为最容易让人产生痛苦的是,失去的爱和得不到的爱。

人际效能指的是和他人互动的能力,包括平衡人际关系,知道“别人要“和”自己要“的比例,并做好”我想“和”我应该“。

而在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是 沟通 。沟通是 表达情绪的方式 ,也是影响双方关系走向的主要推动器。

所以,我们需要做一下训练,让自己和对方都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交流并且实现自我价值和对他人价值。

交流的重点有以下三点。

1.准确表达自己的目的——“DEAR MAN”

Describe描述:知道自己的需求并且清晰表述。如“我想要一件某牌子的衣服”而不是“我想要一件好看的衣服”。

Express表达:主动表达你的想法,并且不害怕真实表达的后果(比如别人会不高兴等)。

Assert坚定:说话有重点要清晰。

Reinforce巩固:给对方正面反馈比如如实说:“这就是我想要的!“

Mindful警觉:牢记沟通目的,防止被带偏。

Appear展示:通过身体语言显露自信。

Negotiate谈判:适当让步和接受谈判。

2. 保持友好的关系——“GIVE”

Gentle温和:保持温和,避免攻击性的强势态度。

Interested有兴趣:不中断对方的谈话并且认真听。

Validate认可:认可别人的想法,尊重他人的意见。

3. 维护自尊——“FAST”

Fair公平:保持公平公正的态度。

Apologies道歉:双方有争执时不随便道歉。

Stick to Values坚持观点:知道自己的价值观,不盲目迎合对方。

Truthful诚实:如是表达避免夸张和贬低自己。

生活总归是自己的,自己就是一座城堡

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既自尊又自卑,既害怕孤独又向往孤独。他们会因为一句话就会自我幻想和自我毁灭,而这种前后落差来源于内心的不安全感。

因为害怕被抛弃,所以总是会胡闹,并在一次又一次的“作“中寻求对方爱的证据。

而自己的一言一行,也都是因对方情绪的变化而变化。

说是为了爱,实际上是不相信自己也可以,总是会“作”一些。

也就是,只要对方一出现任何的想法或者变化,就立马浮想联翩并在一次又一次的是还是非做还是不做中痛苦迷失。

问题是,身边的事物都在变化中,即便这一刻如此,你能保证下一刻、再下一刻吗?但是,我们永远知道自己在下一刻、再下一刻是怎么想的。

既然我们对自己最清楚,那么为什么我们不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用自己的思维和价值观去对整个事件进行思考和描述?

好比实验室里的人们在多个试次后对数据进行统计整理,但是只是个无休无止的过程。

也就是印象中的实验室人员永远都在测试,统计,因为总觉得上一次的数据不够准确,在一次又一次的测试中进行纠正确认,而与此同时,又担心每一次的数据结果会影响整个正态分布。

所以,你有没有发现,其实BPD人群一边在极力讨好别人,一边又很难被讨好?

海德堡大学心理学家Lisa Liebke通过“曼海姆虚拟组交互范式(mvgip)实验证实了这一理论,即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人对接受也敏感 。

因为有这种障碍的人处理社会信息的方式和没有这种障碍的人不一样,所以 他们解读社会信息的方式是倾向于长期感觉被拒绝 。

也就是对于这部分人来说,所有的爱来了我们也不相信。尽管社会对我们很友好,但是,我感受不到。

这种和社会联系的缺乏会让他们误解或者消极解读社会信息。

举个例子,你在和这些人吃饭的时候,你给他们加座位,他们会解读成不是原本邀请的对象所以才临时加了位置。

如果你发现周围有人具有边缘型人格障碍倾向,如何才能让他们不受伤?

1. 了解这一性格障碍成因,并且不带偏见地和他们相处。因为那些你看到的歇斯底里或者反常,并不是你爱他们本身。

2. 注意和BPD患者的互动往来,并且建立彼此的边界。也就是你不会答应他的所有无理要求,一些无礼要求必须及时制止。

3. 生活中与BPD患者需要有更多地积极沟通,并通过聆听,鼓励地方式让他们的情绪可以得到平复。

人是社会的人,我们有各种对世界的期待和想法,我们也在时间的推移中不断感知生命和感谢生命。

其实,一切遇见都是最美的遇见,一切失去也可能是一种得到。也许,这个世界并不如我们所想。但是梦想是属于自己的。就算外面的世界很可怕,我们可以依然自己建立一座属于自己的城堡,在这里,我们不用顾忌他人的眼光,不必考虑是否拒绝别人,也不会麻烦别人。

- The End -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1] Maslow, A. H., & Frager, R. (1987).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New Delhi: Pearson Education.

[2 Prochaska, ., DiClemente, ., & Norcross, . (1992). In search of how people change: Applications to the addictive behaviors. American Psychologist, 47, 1102-1114.

[3] Erikson, . (1959). Identity and the life cycle: selected papers. 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

158 评论(15)

幸福的考拉721

看了这些资料相信你就心中有数了!今天,心理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在我国,心理学这一朝阳学科逐渐成为热门,前程似锦。社会对心理学高层次人才的旺盛需求提升了心理学专业的考研报考热度。 在我国的学科门类划分中,心理学属于一级学科, 一般分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三个专业。三大专业下又派生出众多的研究方向,这些研究方向在性质、培养方案、就业前景等方面是千差万别。因此,心理学专业的学子们面临着一系列的难题:该选择什么专业?又该选择什么研究方向?其报考难度又如何? 应用心理学:百花争艳 应用心理学致力于将心理学理论应用于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解决人类的心理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培养能在工程设计、工商企业、医疗、司法、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教学、管理、咨询与治疗、技术开发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应用心理学研究领域已涵盖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分为多个研究方向,如心理测量与咨询、医学与临床心理学(心理咨询, 心理卫生)、管理(工业)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经济(包括广告、消费)心理学等,在市场化的今天,各研究方向竞相发展,形成百花争艳的局面。 1. 心理测量与咨询方向 报考热度分析: 2007年中德心理治疗大会上公布了一组来自我国卫生部的统计数据:我国患有各类精神疾病的总人口已超过1600万,患有不同程度精神或心理障碍需要专业人员干预的人数则更多,估计达到亿人,也就是说,每10人中至少有1人存在心理问题,需要心理辅导。我国17岁以下的儿童和青少年有亿人,约3000万人深受心理障碍困扰。而处于高压状态的白领等人群对心理咨询的需求也日益增大。而我国经过专业培训的心理咨询专业人员非常匮乏,每百万人只有个心理咨询工作者,而在美国是550个。如果依据联合国颁布的标准:每1000人配备1名心理咨询专业人员,那么,仅以5亿的城镇人口基数来计算,中国的心理咨询师尚有万的缺口。目前全国各类大学纷纷招收心理测量与咨询方向的研究生。在2007年中国研究生教育分专业排行榜上,应用心理学专业排名前15名的院校中就有8所招收该方向的学生。 培养目标: 培养熟练掌握心理咨询方面的知识,具有进行心理测量、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职业指导等技能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具有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胜任心理学教学与科研、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等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 该专业就业渠道广阔,能到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及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社区管理机构、医疗保健机构、大众传播媒体等部门从事心理教育、心理咨询与治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可以在心理咨询门诊和心理咨询服务中心等领域创业。 薪金前景: 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师有较好的薪金报酬。现在国家规定的心理咨询收费标准为每小时60元,而实际的咨询费用一般为每小时50~150元,甚至更高。根据民众健康网的调查数据,在北京的一些CBD商务区内,咨询收费高达每小时100美元,在南京,平均收费100~200元/小时。重庆、武汉、长沙等地,一次心理咨询收费一般是50~150元,而在苏州等地起价为200元,最高500元。 就业热门城市: 北京、上海、苏州、广州、重庆、武汉、长沙等大城市,吉林、广东、江西、浙江等地方就业机会也很多。 推荐院校: 北京师范大学:百年名校,拥有“应用实验心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有国际心理科学联盟副主席张厚璨等一大批心理学界权威。北师大辅仁应用心理发展中心主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郑日昌教授领衔心理测量与咨询方向。 华东师范大学:有专攻临床心理学及心理咨询与诊断技术的徐光兴教授坐镇,徐光兴教授是国内知名的儿童自闭症诊断、治疗和教育专家,并致力于从临床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学视点对强迫症、抑郁症进行干预和诊治,该方向一直是学子们报考的热门。 此外,西南大学、中南大学、苏州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的心理测量和咨询专业方向都各具优势。2。医学与临床心理学 报考热度分析: 现在一些有患病症状但经各种检查查不出病灶的所谓功能性疾患的病人,大多为心理疾患或行为疾患患者,这些病患需要医师运用心理学知识和技能来减轻他们的痛苦。除了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和一些医学院外,目前我国开设该专业研究方向的学校比较少,如能及早进入该研究领域,未来的职业发展空间会很大。 培养目标: 临床心理学硕士研究生旨在培养具备较强研究能力及临床心理学实践技能的复合型临床心理学高级专业人才。医学心理学研究生要掌握医学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并能运用于临床解决医学实践中的心理学问题,能够运用医学心理学的方法、技术,诊断、治疗心理及心身疾病。 就业方向: 尽管中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知识普及还有一段路要走,但是依照心理医生逐步职业化和普及化的趋势,心理医生的需求量是巨大的。当前各级各类医院注重人性化管理,高素质的医学心理学毕业生十分紧俏。 薪金前景: 据《精品健康导刊》报道,从见习医生到住院医师大概需要一年的时间,住院医师的月薪大约3000~3500元。从住院医师到主治医师,至少需要5年时间,主治医师的月薪大概在4000元左右。效益好的医院,薪水会更高。从主治医师晋升到副主任医师最少也要5年时间。一般医院副主任医师的月薪在5000元左右。从副主任医师晋升到主任医师,一般需要5年,依据医院规模的大小以及效益的好坏,主任医师的薪水多少不一,有的人月薪为6000元,而有的月薪则可能过万元。 就业热门城市: 北京、上海、天津、武汉、南京、杭州、广州等各大城市。 推荐院校: 浙江大学:2003年创建“浙江大学医学院心理卫生和行为干预中心”,作为本科和硕士生的实践教学基地,是全国8年制、7年制、5年制高等医学院校规划教材《医学心理学》的主编单位。师资力量强大,拥有医学心理学的积极开拓者和著名学者姜乾金,以及一大批有实践经验的中青年学者。 北京大学:北京大学是中国最早传播心理学的学府,在中国心理学界声名赫赫,临床心理学、情绪心理学则是国内最早建立并最具特色的。目前钱铭怡教授、王登峰教授和甘怡群副教授都招收临床心理学的硕士研究生。 中山大学:具有医学院系的资源优势,较为偏向医学方向,在心理健康方面较有成就,培养的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很强,也具备比较好的研究素养。 此外,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老牌名校实力雄厚,中国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等医学院校也不容小觑。 3。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 报考热度分析: 有关统计显示,目前我国有近400万人在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但大多数人的从业经验只有3~5年,其整体管理水平亟待提高。大部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缺乏科学性,不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近几年国内人力资源的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采用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原理来强化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以达到提升组织能力、推动战略目标实现的作用。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具有一般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所不具备的特点,只要注重扩充自身的背景知识,该专业值得看好。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扎实的组织心理学、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基础理论,掌握行为科学与人事科学的基本理论,熟悉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技能技巧与应用实务的专业人才。着重培养较强的实际操作与实务管理与拓展技能。 就业前景: 可去企业主要从事猎头(人才中介)、企业咨询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中的人事部门已转化为人力资源部门,据了解全国HR人才的缺口达50万人以上,仅上海保守估计缺口就在4万人左右,大连已达到3万人左右。 薪金前景: 《中国企业培训网》披露的一项薪酬调查显示,人力资源部门的月薪,总监一般为1万~万元;人力资源管理师一般在8000元左右,最高不超过万元;薪酬经理、招聘经理为4000~8000元;人事专员为2000~4000元。高薪,使HR成为许多人眼中极具吸引力的热门职业。 就业热门城市分布: 上海、大连、温州、厦门、广东等沿海城市。 推荐院校: 北京师范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心理研究所在做好教学与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在人才选拔与测评技术、人力资源战略企业培训、绩效管理与激励、企业文化与团队建设、职业心理健康和员工帮助计划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华东师范大学:教学、科研、运用三结合是其最大优势,拥有一批有国际教育背景的实力派教授。该专业与许多大企业有项目往来,学生可获得大量实地学习的机会。 北京大学:拥有国际视野和无可比拟的资源优势,其整体势力在国内地位突出。著名心理学家张智勇主要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及应用,取得多项重要科研成果。 此外,湖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也具备一定实力。4. 管理心理学(工业心理学) 报考热度分析: 工作环境是否适合保证人的安全、健康和舒适,并保证生产的高效率,是工业心理学的中心问题之一,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我国管理已经从科学管理范式向人本管理、文化管理范式转变,我国管理实践水平的提升必定给管理心理学加温。管理心理学内部发生裂变,从最开始的工业心理学逐渐分化为劳动心理学、工程心理学、人事心理学等许多方向,国内院校纷纷申请或改革该硕士点。 培养目标: 熟悉管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研究方法,了解管理情境中个体、群体、组织、领导心理和行为的特征,并掌握管理心理学研究和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主干技术,为今后从事具体管理工作或理论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就业方向: 一般大中型企业都需要这类人才,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也不断引进这类人才,有志于此的人才从基层做起,随着资历提升,前景广阔。 薪金前景: 进入政府机关纯工资收入大概在3000~5000元,额外收入另计。企业管理咨询、私营企业大概在3000~5000元。如果到企业讲课,讲课费一般是1000~3000元一天,最高可以达到2万元一天,但是这样的情况极为少见。 就业热门城市分布:北京、上海、南京、成都、武汉、长沙等大城市。 推荐院校: 浙江大学:拥有我国心理学领域唯一的国家级实验室(浙江大学工业心理学国家专业实验室),主要研究现代化工业生产中人机系统设计、智能人机交互与虚拟现实等。工业与工程心理学属于新兴学科,但浙大在这方面已经有了比较悠久的研究传统,其人机界面的开发和航空工程心理学都是大有可为的朝阳产业。 西南大学:西南大学心理系在中国心理学界占有一席之地,雄霸川渝,毕业生在区域内竞争力很强,在管理心理学方面有众多的科研成果。 华东师范大学:该学科带头人俞文钊教授长期从事管理心理学有关领域的研究, 著述颇丰。 此外,北京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也实力不俗。 5。经济(包括广告、消费)心理学 报考热度分析: 市场营销和广告经营是当今炙手可热的行业。了解不同人群的心理需求,面对不同的人群投放不同的广告,实施不同的营销方案,能产生出其不意的效果。此类人才是市场最紧缺的人才类型之一。该学科有很大的灵活性,与经济学有很强的内在联系,融汇两大学科门类的复合性人才竞争力强劲。 培养目标: 旨在让学生系统了解和掌握消费与广告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认识消费心理研究在市场营销及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理论思维的能力和综合职业工作能力,为从事心理学教学、研究和相关工作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就业方向: 进入广告公司、新闻传媒、市场调查、营销策划、信息咨询以及企业单位从事广告、销售等相关工作。国内商学院不断扩招,相关背景的硕士生可从事教学工作。 薪金前景: 据《市场报》报道,这类工作一般与工作业绩挂钩,自身实力起很大作用。毕业生的工资底薪约2000元/月,但发展空间很大,高级广告从业人员月薪可达2万。 就业热门城市分布:北京、上海、深圳、天津、广州等大城市。 推荐院校: 目前我国开设该类研究方向的院校并不多,心理学综合实力排名*前的高校中仅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开设该专业,但不久许多高校会增设该研究方向。 北京大学:是国内较早开设经济心理学的学校,有较好的学术底蕴和广阔的实习环境。著名心理学家王垒老师主要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及应用,学者施俊琦主攻消费行为学、消费心理学方向,已经完成或者正在进行的研究包括:品牌个性、品牌忠诚度、品牌延伸、冲动性购买、互联网广告效果的研究以及消费者对价格公正的知觉等。 华东师范大学:师资配置全国一流,刘永芳研究管理与经济决策心理学,孟慧博士研究消费行为和职业心理学。 此外,南京师范大学和暨南大学的广告心理学专业也相当不错。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四季常青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一般细分为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两个方向。前者有认知与思维发展 、脑功能与认知发展 、个性与社会性发展 、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等方向,后者有学习与教育心理学 、心理辅导与咨询 、信息技术与教学心理、学校心理学等方向。教育是一项全民性的事业,政府的大力支持可以保证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四季常青,长盛不衰。值得推荐的专业方向有: 1.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咨询 报考热度分析: 教育问题是关系民生的社会性问题。一方面国家和家长大幅度增加青少年教育投入,另一方面青少年身心状况并不乐观,独生子女问题开始凸显,目前需要加强青少年心理发展问题的研究,并将相关成果传播给大众。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研究生掌握扎实的心理学理论、青少年发展理论,具有独立从事心理学研究的科学研究人员及高层次的社会工作者。 就业方向: 高校教师、高校辅导员、中小学心理课教师和中小学心理咨询教师,公安局、劳教所、监狱、边检站等以及其他的青少年社会教育机构都是可能的去处。 薪金前景: 高校辅导员月薪大约2500元,不包括奖金等其他收入;高校心理咨询人员大约月薪3000元,不包括讲课费、奖金等额外收入。高校教师收入据统计年薪平均在70000左右。 就业热门城市分布: 北京、上海、武汉、南京、广州、天津、济南等大城市。 推荐院校: 中国科学院:我国唯一一所综合性心理学研究机构,该方向的知名教授方富熹、张梅玲、刘希平、方格、祝卓宏、陈祉妍都是颇有建树的心理学专家。 北京师范大学:其心理学院是中国高校成立的第一所心理学院,“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为全国重点学科,该方向拥有陈会昌、邹泓、方晓义、寇彧 、张日升等名师。 此外,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师范院校实力都十分雄厚。 2、学习与教育心理学 报考热度分析: 在职场竞争白热化的今天,教育行业由于相对稳定和受人尊敬而魅力倍增。教师是十分令人尊敬的职业。教育心理学知识对当前的基础教育改革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革新教师观念,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研究生掌握扎实的心理学理论、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学习方法,具有独立从事心理学研究和教育科学研究能力的各级各类学校师资、科研机构和教育心理辅导机构的科学研究人员及高层次的社会工作者。 就业方向: 高校教师、高校辅导员、中小学心理课教师和中小学心理咨询教师等。 薪金前景: 中小学教师一般月薪2000元以上,高校辅导员月薪大约2500元,不包括奖金等其他收入;高校心理咨询人员大约月薪3000元,不包括讲课费、奖金等额外收入。高校教师收入据统计年薪平均在7万元左右。 就业热门城市分布: 北京、上海、武汉、南京、广州等大城市。 推荐院校: 北京师范大学:其心理学院拥有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点以及多个专用实验室。伍新春、姚梅林、侯志瑾、刘儒德、刘翔平都是全国知名的权威专家。刘儒德在信息技术与教学心理学方面建树颇丰。刘翔平的研究兴趣在于学习障碍;姚梅林的研究方向是学习动机、学习迁移等学习规律;芦咏莉的研究方向是合作学习、教师职业发展,注重实践。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悠久,享有盛名,尤其在认知、发展和教育心理学领域处于全国先进水平。该系拥有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点和博士点。教育心理学的学科带头人皮连生教授在教育心理学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在全国有广泛影响。缪小春教授在发展心理学领域, 尤其在语言发展领域, 成绩卓著。 华南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师范院校实力都十分雄厚。基础心理学:古色生香 基础心理学的研究方向有认知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生理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等,其研究的都是心理学的根本性问题,是心理学学科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学科。基础心理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很适合有浓厚学术兴趣和学术理想的考生,经过深入的专业研究,学子们将体味到古老智慧的灵动。其中值得学子们关注的专业有: 1。认知心理学 报考热度分析: 一般看来,基础心理学并不在热门专业之列,但是它的报考人数并不少,以华东师范大学为例,基础心理学的报考人数从2001年的32人增长到2006年的324人,其中认知心理学报考人数几乎每年都能占到报考总人数的1/3。一方面,由于认知心理学是一门需要终身研究体会的学科,硕士学历还稍显欠缺,认知心理学可作为转向应用心理学和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甚至其他领域的一个“跳板”。另一方面,我国高校和科研院所对这类人才的需求是比较稳定的,而且待遇有保障。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坚实的认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本学科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手段及现代技能,并结合专业知识和原理去解决社会生活中心理学问题的各级各类学校、科研机构的教师、科研人才和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人才。 就业方向: 一般高校教师、特殊教育机构、出版单位、科研院所。结合自身特长,到其他领域就业也比较常见。但“万金油”人才容易因缺乏特点而导致就业前景不容乐观。 薪金前景: 高校教师收入据统计年薪平均在7万元左右。 就业热门城市: 北京、上海、武汉、广州等高等教育以及科学研究发达地区。 推荐院校: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心理学研究机构。中科院心理所侧重于自然科学方面的研究,主要从事心理过程、规律、生理机制和有关的重要理论问题和应用问题的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学术气氛浓厚,拥有一批学识渊博、作风严谨的专家教授,其中很多都是本研究领域的翘楚。学术带头人杨治良教授担任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心理学会理事长等职,在认知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尤其是内隐记忆领域的研究方面享有盛誉。梁宁建老师,多年来致力于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目前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社会认知研究、IAT研究、The GO/NO-go研究、EAST研究等方向。 中山大学:心理学实验室设施完善,包括基础心理学实验室,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心理生理学实验室,心理健康实验室。杨中芳教授是蜚声港、台、大陆及国际心理学界的心理学家,多年来致力于研究中国人的社会心理学,尤其是能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理念进行研究。高定国老师的研究兴趣在于知觉、记忆和学习的认知和脑功能成像研究、认知与行为障碍研究、语言学。 湖南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专业有着悠久历史传统,1986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老一辈著名心理学家高觉敷教授、陈孝禅教授、杨继本教授、计文莹教授等都曾是本专业的指导教师。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该专业现已形成了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指导教师队伍,在认知心理学等研究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此外,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西南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在该专业研究方面的实力都名列前茅。2。时间心理学 报考热度分析: 我国基础心理学领域与发达国家的水平存在差距,能取得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方向屈指可数,时间心理学就是中国心理学界对人类心理学的重大贡献。以黄希庭为首的西南大学心理系在中国开辟了人类时间认知的研究领域,学术水平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且国内除西南大学外开设时间心理学方向的并不多见。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坚实的基础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能较全面地了解本专业学科的理论、历史现状及发展动向,掌握本学科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手段及现代技能,并结合专业知识和原理去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心理学问题,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身心健康的各级各类学校、科研机构的教师、科研人才。 就业前景: 一般高校教师、特殊教育机构、出版单位、科研院所。 薪金前景: 据《市场报》提供的数据表明,相关专业科研人员年薪平均在10万左右。 就业热门城市:北京、上海、武汉、广州等高等教育以及科学研究发达地区。 推荐院校: 西南大学:时间心理学是本学科点的一大传统领域,研究时间长,成果多,水平高,是全国公认的时间心理研究中心。在儿童时间认知发展中所发现的 Kappa 效应得到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引用;将时间心理学与人格心理学结合起来,开创了人格心理学大师们所没有涉及到的人格的时间维度的差异研究,其成果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国际先进水平。主要研究人员包括:黄希庭、郑涌、张志杰、郭秀艳、王权红、邓辉文、杨炳钧等。 ● 报考提醒 (1)选择专业,不同考生应该有不同的标准。不仅要考虑到就业及市场的需求问题,还应从自身实际出发,衡量自己是偏向于成为学术性人才还是应用型人才。如果选择偏学术的研究,可以报考专业排名*前、学习氛围浓厚的院校;如果选择偏重应用的研究,则可以选择综合排名*前的综合性大学,专业的排名倒在其次。 (2)我国心理学专业基本实行统考,但有部分学校、部分专业例外。如2008年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有两个专业不参加统考:医学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浙江大学、苏州大学、中山大学等学校不参加统考(详情请参见各学校2010年考研招生简章及专业目录)。 (3)医学心理学的研究生报考和普通心理学有所不同。目前国内医学心理学一般都隶属于各学校的精神卫生专业。研究生毕业获得精神卫生学位。这和传统的普通心理学不同:普通心理学毕业颁发教育学学位,初试需要考心理学综合,并非西医综合,比如南京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2008年招生计划中,应用心理学分为临床心理学和心理咨询与治疗,而考试科目为政治、英语、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覆盖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与测量、普通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同样,南方医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也招收心理学硕士,但是要考心理学基础综合。 总的来说,普通心理学初试需要考查心理学基础综合,毕业颁发教育学学位,而医学心理学一般只是精神卫生专业下的一个研究方向,初试考西医综合,毕业颁发精神卫生专业学位。

81 评论(15)

孩子的笑

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是最好的,书籍方面就是几本专业课书本,包括基础,测量,实验,发展,社会等

337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