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08

切尔西爱吃鱼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相关书籍读后感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麦生啤酒

已采纳

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用自己所学帮助别人,一直是我的一个愿望!为了实现这个愿望,我常常阅读有关心理咨询方面的专业书籍。可惜许多大部头的书,我读着读着就感到索然无味,进展缓慢,如果不是因为学习,也许我早就弃之不顾。读《心迹》,是个偶然,也是个例外,一年前,拿到新书,不到三天,我就读完了它。最近,有一个来访者,我想推荐她看看《心迹》,但怕里面的内容不适合她现在的年龄,也怕其中的一些案例对她造成不好的心理投射。所以我找出《心迹》,再读一读,这一读,才发现第一遍读和第二遍读,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如果说第一遍读我是囫囵吞枣。那么第二遍读则是细细琢磨,看到这些案例,我常常想,如果我是咨询师,我会如何处理?有了自己的想法,然后再看看朱佳老师的思路。我才发现实践对于一个心理咨询师来说,是非常宝贵的!朱佳老师用实践丰富了自己的阅历,而我用阅读增长了自己的知识。                《心迹》写的是朱佳老师在十年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案例,其中有她的咨询思路和咨询方法。更多的则是她对这些事情的感悟!其中有一个案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主人公是徐大姐,徐大姐因为在当姑娘时,先后处了两个对象,经人介绍和现在的丈夫处过一阵,分手后和另一个自己中意的男友交往,尝了禁果,之后觉得对方不成器,又与前者复合,不久发现自己怀孕,而后奉子成婚。事情就坏在怀孕时间点的含糊。当年徐大姐顺理成章的结了婚,糊里糊涂的生了孩子。但这孩子到底是谁的呢?多年来,她有时自我安慰,有时惴惴不安,愧疚自责,觉得对不起丈夫,对不起孩子。这个封存在记忆中的秘密,多年来不为人知,一次她和熟人聊天时失言告诉了对方,结果这桩丑事就此在周围传开。本来生活安逸的她迅速掉进重度抑郁的漩涡。从此后,老想着自杀,来摆脱流言蜚语,羞愧自责的艰难日子。后来遇到朱加老师咨询,稳定了情绪,过上了正常的生活。徐大姐时常感谢朱佳老师,说朱佳老师救了她一命,要不是朱佳老师,她已经喝了农药!       以前我觉得抑郁、自杀离我非常遥远。但随着岁月的流逝,人生阅历的增加,无论是电视上网络上还是现实中,看着那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离我们而去,我的心里都非常的惋惜。我常常慨叹:中国的心理咨询发展还是太过于缓慢了。日常生活中,咳嗽了,感冒了人们都知道去医院看大夫,可是发现自己患有心理疾病时,却讳疾忌医,惟恐别人知道。周围的人呢,也是用异样的眼神态度去对待那些去心理咨询或者是看心理医生的人。有些人,表面上是自杀,但实际上是被无知,冷漠,还有别人的流言蜚语,嘲笑唾弃杀死的!       作为咨询师,可以应用专业的知识帮助别人。而作为普通人,也可以给别人一些善意、理解、包容、接纳和力所能及的帮助。这样,才会让濒临绝境的人看到活的希望!

心理咨询师相关书籍读后感

354 评论(11)

小企9999

最近身边在阅读武志红的书的朋友较多,常会在看完后将书中传达出来的不错的观点和思想,结合自身或身边人的案例来讨论。在这样的氛围中,本对心理学就有浓厚兴趣的我,也加入到武志红的读者行列中。在阅读完《为何爱会伤人》后,被他的这本《身体知道答案》吸引,这书的名字激发了我想在第一时间内知道,在心理咨询师眼里身体里隐藏着哪些与心理息息相关的秘密。 一 在书中,武志红首先就提到这样的观点: 身体是心灵的镜子,如果我们习惯于注意自己身体的感觉,时时安抚照顾它的话,很多疾病就不会因为日积月累而产生。 整本书也在用大量的心理学知识、作者接触到的多个案例,并与张德芬、吉利根等人所倡导的理念相结合,去深化“生病是身体发出的警报,这警报很多时候是心灵给予的潜意识在身体上的反应。”我们需要的不仅是身体健康,心理也要健康,两个健康和谐相处才能追求到真正的健康。 武志红在书中强调要重视身体的感知,提高身体与心灵的链接,在习惯了用大脑思考后,需要打破这种思考方式,在放空自己后,不带任何想法下去别发现身体的直观感受。这个观点与前段时间阅读的《蒙台梭利的教育智慧》中,所表述的“让孩子用身体去认知这个世界”有异曲同工之处。在蒙台梭利的教育观念里,当孩子去咬毛巾时,不要阻止,要在旁边告诉孩子毛巾是软的;当孩子去咬玩具时,不要阻止,要在旁边告诉孩子玩具是硬的。孩子的身体就会记住,软和硬在身体接触到时是什么样的感知。 对于成年人,因在成长的过程中,接受到的众多教育都在教我们如何用大脑去加工处理接受到的信息,并在处理过程中形成我们特有的思维,时而久之,我们就会形成属于自己的思维游戏。“毛巾是软的玩具是硬的”很多时候是思维的判断结果而非身体的感知。 二 在《身体知道答案》这本书中,武志红提到了在《为何爱会伤人》中提到的投射和认同:所谓命运,依照心理学的经典解释,就是我们将自己童年的关系模式投射到成年的人际关系当中,结果命运就成了一个无聊的轮回。 为什么考试的时候会紧张?为什么每次要去处理重要工作时都会生病?……很多个这样当我们要去做一件事情,身体却很巧合的出现不适,往往并不是季节变换、环境该表等问题引起的,可能是我们需要休息了,可能是我们对某件事有抵触了,可能是我们要去的地方是我们压根儿就不愿意去的。 在我们被投射控制的时候,内心的真实想法是摆脱控制,可又无意的在投射时选择认同,于是身体将出现不适,想用这种不适来摆脱这种认同,在这一过程我们往往会把注意力放在如何让对方不在自己身上投射,却越努力越痛苦。为了避免被对方强烈的投射所控制,极为重要的不是去更努力地注意对方,而是先把相当一部分注意力放到自己身上,感受自己的身体和内在的感受,在自己的身体与内心间保持一种链接。无论遇到什么,首先将注意力抽回到自己身上,这时候,对方的投射控制就会大大减弱。 包括当我们成年并开始进入社会工作后,当我们遇到一些问题,都是我们在年幼时与父母等成人相处过程中,用来保护自己的方法。这点,在阅读的其他心理学书籍中也有提到。比如《拖延心理学》中,就提到成人的拖延习惯,形成原因可追溯到成人在童年时期,父母所给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里,拖延会给幼小的孩子提供保护,并将这种保护方法留在身体中。当成年后步入社会,遇到困难或挑战时,藏在身体里的这种保护方法就会无意识的跳出来,继续保护着自己。 三 每一种疾病都是一种表达,当我们压抑一些东西,不允许它在心理和灵性层面表达时,它会通过身体而表达,这就是身体的疾病。可以说,每一种症状,都是一部分自我在说‘不’,但我们不倾听这种讯息,它最终不得不通过破坏性的方式来表达。有段采访中姚贝娜也说道自己有段时间事儿特多,压力特大,情绪也不稳定。之后就病了。能想象出在那段时间内的姚贝娜,起初身体内肯定会有些让她不适的小问题出现,同时又被她忽略,因为没有倾听身体发出的讯息,最终变成乳腺癌这种破坏性的方式来告诉她。 “癌细胞或是被压抑的情绪。” 我们常常会去敬佩身体不适时还在坚持学习顽强工作的人,看过《身体知道答案》这本书之后,意识到这样做是有多不应该,身体不适时就是在发出“我要休息”的讯号,如果此时,我们觉得不能放下学习,不得不去工作,并将此作为感动自己和他人的方式,却忘了这也是对自己身体的不负责任。 对于书中提到了解梦、能量场等知识,现阶段的我还是认为这部分内容挺像玄学,书中对于这部分内容提供了一些案例来证明其存在的合理性,可还是能看出来缺乏一定科学依据。 看完武志红的第二本书后,发现武志红的书,主要是归类整理。将他所掌握的心理学类知识,阅读过的书籍与他在工作中接触的个案相结合,二者整理在一起成为一本非专业用的心理学书籍。用这本书来适当普及下大众对心理学的认识还是很不错的。 跟着书中的内容,我努力的将自己的童年回忆了一遍,每个能记起的快乐的和不快乐的,在回忆的过程中都与自己现在的优缺点相链接。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我开始尝试去放空自己,开始留意身体发出的信号,开始决定自己去寻找潜伏在我身体里的潜意识,还有这些潜意识的根源与童年的关系。在这一过程中努力做到不做任何分析和想象,倾听身体发出最真实的声音,了解自己的真实需求。以积极的心态去感知,调整,让自己的身体和心灵形成和谐的氛围。

310 评论(9)

爱笑的颜小妞

这本书的内容还是很不错的,我看过之后也是有很多的感触,我觉得这本书的内容很有道理,我觉得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有耐心,要有足够的耐心,这样才能教育孩子,才能让孩子更好的成长,才能让孩子更加的优秀,我觉得这本书的内容还是很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310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