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分百合
蔡厚德陈益,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陈陈,香港大学哲学博士,现为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PA)会员,中国心理学会会员,江苏省心理学会会员。Child Health and Human Development ,《心理科学》杂志审稿人。陈庆荣,心理学博士,现为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讲师。崔光辉,心理学博士,讲师。邓 铸,博士,教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方向硕士生导师、应用心理专业硕士点负责人,主持省级“心理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常务管理工作。兼任中国心理学会“普通与实验心理学分会”理事、江苏省心理学会常务理事暨秘书长、江苏省心理学会基础心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丁家永,硕士,副教授。 1989年毕业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普通心理学专业,获硕士学位,留校任教。傅宏,香港大学哲学博士(PhD)。现任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教授、应用心理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兼任江苏省心理学会理事长,民进江苏省委常委等职。郭本禹,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心理学和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心理学探新》编委。郗浩丽,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讲“变态心理学”、“精神分析发展心理学”、“心理咨询的理论与实践”等课程。主要从事精神分析客体关系与自体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蒋京川,心理学博士,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院长。1992年6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获得教育学学士学位。2004年6月在华中师范大学获得心理学硕士学位,2007年6月在南京师范大学获得心理学博士学位,并留校工作至今。季秀珍李晶,2004年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获心理学学士学位,2009年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获应用心理学专业工程心理学方向博士学位,2010年到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从事博士后工作,现任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心理科学进展》审稿专家。刘 昌,现为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师范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南京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省重点学科负责人、中国心理学会生理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心理科学进展》杂志编委、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技带头人、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刘穿石,1994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并获得博士学位,现任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刘国雄,心理学博士。现为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青蓝工程骨干教师。主要从事儿童认知发展研究,如儿童智力、推理能力、情绪能力、心理理论等的发展等。李小平,博士,教授,南京市鼓楼区政协委员。 1982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1988年毕业于东南大学,获哲学硕士学位,同年进入南师大工作,2003年获教育学博士学位。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先后在美国佛罗里达大西洋大学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做高级访问。施聪莺,教育技术学硕士,实验员。谭顶良,1992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获教育学原理博士学位,现任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汪凤炎,心理学博士,教育学博士后,心理学家。现任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师范大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大道德教育研究所副所长。王云强,博士,副教授。杨莉萍,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分会理事;《心理学探新》编委;美国Taos研究院(国际社会建构论研究中心)会员。2011——2012赴美国田纳西州温德比尔特大学访问一年。应荣华,基础心理学专业硕士毕业,助理研究员。现在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实验教学中心工作,主要负责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实验仪器设备的采购和维护以及部分实验课教学(比如:神经生物反馈实验)。余嘉元,硕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87-1988年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心理系作访问学者,1992年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和荷兰特温特大学讲学,1996年和1999年两次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到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心理系进行合作研究。目前担任中国心理学会理事,心理测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张小将,博士,副教授。现任教于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兼任中国心理学会社会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理论与教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心理技术应用论坛秘书长、江苏省心理学会理事等社会职务。赵 凯,博士,副教授。现任教于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兼任中国心理学会社会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理论与教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心理技术应用论坛秘书长、江苏省心理学会理事等社会职务。郑 红,博士,副教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硕士生导师。钟 元,2010年3月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工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评议人。朱晓红,心理学博士,副教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方向硕士生导师。1994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心理系,获学士学位,1997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获硕士学位,同年进入南师大工作,2011年获博士学位。
麻辣de火锅
1.《普通心理学(修订版)》(彭聃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普通心理学(第三版)》(叶弈乾 何存道 梁宁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心理学导论(第二版)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黄希庭,人民教育出版社)这些比较浅,应该适合初学者
哈鲁咕噜
国内外心理学的经典教材分为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测量心理学、心理统计学等几个大类。普通心理学教材一般是学习心理学的入门教材,它描述心理现象发生和发展的最一般的规律。发展心理学教材注重人类心理系统和个体系列和个体心理发生发展的过程及规律。教育心理学教材重视教育过程中所包含的各种心理现象,以揭示教育同心理发展的相互关系。实验心理学教材涉及心理学实验研究的原理、设计、方法、仪器、技术和资料处理等问题,使学习者能够以科学的实验方法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心理测量学教材可以使学习者了解人的心理差异和掌握编制心理测量测验方法。心理统计学教材主要是以统计学的原理处理心理学的数据,从而更好地解决心理学的问题。此外,一些工具书和从书也会对学习者有很大的帮助。下面主要对常用的国内外心理学经典教材进行简要的评析。 一、普通心理学\x0d\x0a心理学发展至今,内容已经极为丰富。为了对心理学有全面的了解,最好从一本心理学导论或普通心理学入手。\x0d\x0a(一)国内经典教材\x0d\x0a1.《普通心理学(修订版)》(彭聃龄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x0d\x0a该教材自1988年第一版出版以来,已经再版三次,总印量达20万册,可见其受欢迎的程度。同时经过多次修订,书中的内容详实,并且反映当代学科的新发展和变化,因此是很多学校本科生所使用的教材,同时也被很多高校作为考研指定参考书。\x0d\x0a2.《普通心理学》(孟昭兰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x0d\x0a该教材由孟昭兰主编,自1994年第一版问世后,迄今多次印刷,是深受欢迎的国内普通心理学教材之一。\x0d\x0a3.《心理学导论》(黄希庭著,人民教育出版社)\x0d\x0a该著作在某些方面带有著者自己鲜明的特点,也是国内文笔最为流畅的教材。遗憾的是仍是90年代初版本的重印,没有最新进行修订。\x0d\x0a目前仍作为国内一些高校研究生招生的参考书。\x0d\x0a4.《普通心理学(修订版)》(叶亦乾等主编,华东师大出版社)\x0d\x0a该教材是比较规范的一本教材,体系最为通行,较少个人风格,最具教材特点。较为突出的是融入了许多国内学者的研究。同样也是经典教材的修订版,在保持原有优点的基础上增加了学科的新内容。\x0d\x0a5.《现代心理学》(台湾张春兴著,上海人民出版社)\x0d\x0a该教材很多内容参考了《心理学与生活》,教材风格的体例最为西化。并且该教材文笔生动,案例有趣,最易阅读。缺憾是其间有许多词汇与大陆翻译不同,初学者需要注意。\x0d\x0a(二)国外经典教材\x0d\x0a1.《心理学与生活(第16版)》(人民邮电出版社)\x0d\x0a这是一本优秀的、经典的心理学教科书,不仅在美国,在全世界许多国家的心理学界都有着极高的知名度,是心理学入门的最好读物。既可以当做教材使用也可以当做通俗读物使用。唯一的缺点是这是一本大部头著作,全书有600多页之多。\x0d\x0a2.《心理学导论——思想与行为的认识之路》(中国轻工业出版社)\x0d\x0a该书译自原著最新修订的第9版,并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人员组织翻译。与《心理学与生活》同样是大部头,但写得深入浅出,贴近生活,同时其内容又都包含最新研究成果的学科前沿信息,是心理学爱好者最佳的入门书。\x0d\x0a3.《心理学——一条整合的途径》(上、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x0d\x0a该教材是在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主持下由众多专家参与完成的。本书侧重对欧洲心理学的发展与贡献作介绍,因而可以给读者提供另一个视角。\x0d\x0a二、发展心理学 \x0d\x0a(一)国内经典教材\x0d\x0a1.《发展心理学》(林崇德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和《发展心理学》(张春兴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x0d\x0a这两本教材是我国发展心理学教材中的权威之作,是众多高校的本科生课程以及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参考书目,是我国国内仅有的以毕生发展作为内容的心理学教材。\x0d\x0a2.《儿童发展心理学》(方富熹、方格著,人民教育出版社)\x0d\x0a该教材时“十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计划规划项目,基础心理学书系的一员。这是一本具有我国特色的发展心理学教材 ,几乎所有的重要章节“都能听到我们中国儿童自己发出的声音。”\x0d\x0a(二)国外经典教材\x0d\x0a1.《发展心理学(第九版)》(黛安娜等著,人民邮电出版社)\x0d\x0a美国500多所大学及学院采用此书作为教材,其中包括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西北大学、杜克大学、马里兰大学、华盛顿大学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等等,广受赞誉。\x0d\x0a本书描述了人生各个发展阶段会涉及到的各种问题,是一本引人入胜,同时又能让我们每个人获益匪浅的书。\x0d\x0a2.《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第六版)》(谢弗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x0d\x0a给教材是亚马逊排名第一的发展心理学教材,由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和发展心理学家谢弗所著。全书系统地介绍了人类心理学发展进程以及各个阶段的特点,重点介绍了儿童、青少年时期的发展状况。内容涉及发展心理学理论、研究方法、语言发展、学习、认知、个性与社会性发展以及最新的生态学理论等,汇集了各领域经典研究和最新研究动态。同时,在各个章节中结合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特点,为个体成长提供建议。全书理论和研究有机结合,有助于学生真正理解并运用于实际研究和生活中,是发展心理学专业的一本经典教科书。\x0d\x0a三、教育心理学 \x0d\x0a(一)国内经典教材\x0d\x0a1.《教育心理学》(冯忠良等著,人民教育出版社)\x0d\x0a给教材的观点、体系与内容独特而新颖,在阐述作者的学术观点的同时,也广泛介绍了其他学者的成果。这本教材既是一本具有独特学术价值的专著,又是心理系、教育系学生学习和研究教育心理学的教材。全书共五篇二十四章,几乎涵盖了从教育心理学的科学问题直至教学设计与成效考核的与教育教学有关的所有心理学方面,是目前体例最全的教育心理学专著。\x0d\x0a2.《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等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x0d\x0a该教材以作者多年的讲稿为基础,结合近十年来的教育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编著而成。既反映国内外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新成果、新动向,又注重理论联系教育实际,深入浅出,使读者可以活学活用。\x0d\x0a(二)国外经典教材\x0d\x0a1.《教育心理学》(斯滕伯格著,中国轻工业出版)\x0d\x0a该教材时近年来教育心理学领域不可多得的好书,在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联系方面进行了成功的尝试。全书行文流畅,深入浅出,内容丰富又一脉贯通,涉及人类发展、个体差异、思维、学习、记忆、激励、教育以及评估等领域,既有经典理论论述,又有最新研究成果介绍,尤其着重于对教、学过程中心理活动规律的探讨;同时还提供了思考情境,有助于读者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学习、工作和生活之中。\x0d\x0a2.《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第7版)》(斯莱文著,北京大学出版社)\x0d\x0a该教材由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斯莱文撰写,将深奥的心理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语言通俗易懂,是教师能够在课堂上使用这些实际案例。作者用一系列的问题去引导教师,使他们能够通过随堂模拟实践活动,是一本独具特色得教育心理学教材。\x0d\x0a四、实验心理学 \x0d\x0a(一)国内经典教材\x0d\x0a1.《实验心理学》(朱滢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x0d\x0a该教材是高等教育“九五”教育部重点教材,是我国实验心理学体系比较全面的教材之一,其中整合了很多认知心理学的内容,被很多高校作为本科生的实验心理学教材,同时也被很到高校作为研究生考试的指定参考教材。\x0d\x0a2.《实验心理学》(杨治良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x0d\x0a该教材也是我国实验心理学的经典教材之一,,与作者1988年出版的《基础实验心理学》一同作为很多高校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教材及本科生教材的选用。书中的特色是对每一心理现象研究所涉及的自变量、因变量都进行详细的论述,并在每章后都有详实的实验设计,对于读者了解实验设计有很大的帮助。\x0d\x0a3.《实验心理学》(孟庆茂等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x0d\x0a该教材收集了大量认知过程实验研究中有关方法方面的成果,补充了其他同类教材没有的一些新方法,如适应性方法、信号检测论的模糊数学计算方法等。\x0d\x0a4.《实验心理学》(郭秀艳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x0d\x0a该教材是教育部“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是目前最新的实验心理学教材之一,参考了坎特威茨的《实验心理学》的体系,增加了很多新的内容。比如:增加了如何读和写心理学实验报告,使读者对实验报告有个全面的了解。增加了时间知觉以及内隐认知方面的实验。每章后面提供有详尽的实验报告,帮助同学了解心理实验的过程。\x0d\x0a5.《实验心理学纲要》(张学民、舒华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x0d\x0a该教材在保持传统的实验心理学理论与设计方法的基础上,对实验心理学教材的结构和体系进行了调整,突出了学习内容的易学性、实用性和操作性。增加了大量关于心理学研究领域的前沿性的实验内容。全书共对67个心理学实验进行了介绍,相信这本书同时也可以作为一本实验指导手册,有助于提高对心理学实验的感性认识。\x0d\x0a6.《心理与教育研究中的多因素实验设计》(舒华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x0d\x0a该教材从实验设计的基本问题入手,对单因素、两因素、三因素以及更加复杂的因素实验、嵌套实验的设计原理和各种方法都做了详细的介绍,并对多重比较和对比的方法做了深入的探讨,同时还专门对用SPSS软件处理多因素设计进行具体介绍,并附有大量应用实例。可以作为以上实验心理学教材的补充读物来了解多因素实验设计。\x0d\x0a\x0d\x0a(二)国外经典教材\x0d\x0a1.《实验心理学——掌握心理学的研究》(坎特威茨等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x0d\x0a该教材与伍德沃斯和施洛斯伯格所著的《实验心理学》齐名,并被人们称为20世纪美国实验心理学教材的代表之作,两本书以其集时代之大成而在实验心理学界享有声誉,是很值得一看的实验心理学译著之一。\x0d\x0a2.《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探索心理学研究的历史》(Hock,.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x0d\x0a教材中的40项研究都是对心理学发展影响最大、文献引用较多且至今仍对该学科研究发生重要作用的实验研究,范围涵盖心理学的各主要分支,包括人类行为的生物学基础、感知觉、学习、智力、个体发展、情绪、人格、心理病理学、心理治疗以及社会心理学等。对于了解实验心理学乃至心理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x0d\x0a3.《实验心理学教程:勘破心理世界的侦探(第三版)》(Smith 等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x0d\x0a作者将实验心理学教材变成了一本引人入胜的侦探小说、一部悬念迭生的侦探电影。一些难以理解的研究问题,被恰当地转换成了侦破过程中的某个生动环节娓娓道来,常常会一语中的,让读者豁然开朗。你会发现,这本介绍心理学研究方法的书不但十分好看,而且能不知不觉地掌握到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深邃内涵。\x0d\x0a4.《实验心理学:通过实例入门(第七版)》(Solso,.等著,张奇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x0d\x0a该著作不仅研究实例丰富,而且对心理学实验研究的基本原则、心理学实验设计的各种模式和心理学实验研究的具体过程都论述得精辟、详细、透彻。所以,这部著作被美国一些大学心理学专业广泛采用,用作大学和研究生的实验心理学教材,并深受心理学教授和大学生的欢迎,享有很高的声誉。\x0d\x0a五、心理测量 \x0d\x0a(一)国内经典教材\x0d\x0a1.《心理与教育测量(修订版)》(戴海琦等著,暨南大学出版社)\x0d\x0a该教材是《心理与教育测量》(戴海琦等著,暨南大学出版社)的修订版,这本教材总结了很多经典教材的内容,既详细介绍了测量学的基本理论和测验编制的技术,还对著名的心理测验一一进行了介绍。此外还介绍了心理测量理论的新发展,是目前最值得推荐的心理测量教材。\x0d\x0a2.《心理测量学》(郑日昌等著,人民教育出版社)\x0d\x0a该教材在简要介绍了心理测量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着重介绍国内外广为流传的各种心理测验。\x0d\x0a3.《心理测量》(金瑜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x0d\x0a该教材系统介绍了经典心理测量的类型及其理论与编制程序等基本理论,同时比较详尽地引进了一些量表的新发展趋势,并提出了一定的评价与分析;在阐述心理测量的编制程序和使用时,以亲自编制的“团体儿童智力测验”为实例,着重操作步骤与程序,便于学生理解与掌握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编制和实施心理测验量表的能力。\x0d\x0a(二)国外经典教材\x0d\x0a1.《心理测验与评估(第6版)》(罗纳德·科恩,马克·斯维尔德里克著,人民邮电出版社)\x0d\x0a该书是一本极为成功的本科生教材,备受好评,探讨了心理测验、评估和测量的哲学原理、历史背景和方法论基础,同时帮助学生评价它们在实践中的利弊。书中所呈现的可靠方法、最新的研究成果、富有洞察力的文化的观点、引人入胜的例子和图示、批判性思考题,以及那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幽默感,让学生不知不觉地投入其中,并获得收益。\x0d\x0a2.《心理测量:历史、概述与应用(第四版)》(格雷戈里著,北京大学出版社)\x0d\x0a该书除了对心理测量传统领域的感慨外,还提供了详细的神经心理学和老年医学分析,对早期心理测量的应用甚至是滥用,例如学习障碍、特定情形下的测量、种族差异在智商上的体现、团体成就测量中的欺骗等作了广泛考察。同时对新近进行的心理测量方式进行了批判性的描述和分析,检验了测量过程的细微差别,并探究了围绕心理测量过程中产生的广泛价值争议。\x0d\x0a六、心理统计学\x0d\x0a(一)国内经典教材\x0d\x0a1.《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张厚粲、徐建平编著)\x0d\x0a该教材是目前我国最优秀的心理统计教材之一,时《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张厚粲等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修订版。可以说很多的心理统计学教材都是在参考了这本书的基础上编写出来的。该书内容详实,体系全面,同时每章附有大量的课后习题,是一本脉络清晰的心理统计学教材。这本书的编写体例遵循心理与教育统计学这一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内容,同时与时俱进,吸收了统计学发展的新成果,增加了少量计算机应用技术,很多在别的心理统计学教材无法找到的原理和方法都可以在这本教材上找到。这本教材将心理学原理与统计学知识完美结合在一起,是每个学习心理统计学人士的首选。\x0d\x0a2.《教育与心理统计学(修订版)》(张敏强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x0d\x0a该教材是《教育与心理统计学》(张敏强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修订版,书中的基本内容包括描述统计、推断统计等基本内容,还介绍了几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的原理与应用,同时还加入了相应的计算机统计分析方法。不仅适合本科生同时也适合于心理学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x0d\x0a3.《心理与行为科学统计》(甘怡群等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x0d\x0a该教材的特色是没有深奥的数学公式和推算,其对象可包括具备最初等数学知识的读者。题目尽量用简单的数据,消除读者对数学的恐惧;将统计与具体的研究情景相结合,向读者传递如何对所研究的问题运用适宜的统计方法的信息;在理论方面,吸收西方心理学界最新近的统计理论方法,统计符号的使用与国外的统计学教材基本相同,加进了“统计效力”、“效应大小”、“简单效应”等内容,反映了学术界最新动态;试图将高等统计的一些重要内容,包括应用软件包SPSS的输出结果,以较通俗的方式介绍给读者。另外书后的10套练习题很有参考价值。 \x0d\x0a(二)国外经典教材\x0d\x0a1.《心理统计:第九版(影印版)》(理查德·鲁尼恩,凯·科尔曼,戴维·皮腾杰 著,人民邮电出版社)\x0d\x0a这是心理和教育统计学方面的一本优秀的基础教材,同时对于在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广大研究人员,是一本不可多得的重要参考书。全书的写作风格轻松活泼,英语流畅易懂,教学深入浅出,读者在学习和阅读时是不会感到枯燥乏味的。\x0d\x0a2.《心理统计学指南》(戴维·皮腾杰 著,林丰勋译,人民邮电出版社)\x0d\x0a这是《心理统计(第九版)》的配套学习用书,每章由每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行为目标”,通过行为目标的界定,明确通过学习本章应该达到的什么样的目的;第二部分为“研究问题”,通过对研究问题的回答,帮助阅读和复习教材中的有关内容;第三部分为“统计术语”,检验对心理统计学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第四部分为“每章温习”,对每一章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第五部分为模拟练习,检验自己对心理统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掌握情况以及利用心理统计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这本教材不论是对心理统计学的初学者,还是对已经学过又欲进一步提高心理统计学理论水平和应用能力的人,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优秀学习指导用书。\x0d\x0a七、工具书\x0d\x0a(一)《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x0d\x0a由300多位专家、学者编纂而成,内容全面,书中关于中国心理学史、汉字心理学等方面的条目,突出了中国特色。\x0d\x0a(二)《心理学大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x0d\x0a这是由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杨治良和黄希庭三位教授领衔编纂的,是目前为止国内收词规模最大、内容最新的一部心理学专科辞典,可以反映出心理学前沿动态。\x0d\x0a(三)新世纪版《国际心理学手册》(上、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x0d\x0a这是由世界多国的著名学者共同完成,可反映国际水平的权威性工具书。\x0d\x0a(四)《简明心理学辞典》(黄希庭主编,安徽教育出版社)\x0d\x0a这本词典小巧精致,实用性强。\x0d\x0a(五)《心理学名词(1999)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科学出版社)\x0d\x0a心理学名词中有很多外来语,而国内的心理学名词使用上存在一些混乱现象,相信这本工具书的出版会对规范心理学名词的使用、推进心理学名词的统一和规范化起到巨大的作用。\x0d\x0a八、几套丛书 \x0d\x0a在心理学书籍的出版方面,许多出版社讲究规模效应、系列效应,于是有了多套大型心理学丛书的问世。\x0d\x0a(一)“应用心理学书系”(人民教育出版社)\x0d\x0a这是一套由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担任主编,组织我国应用心理学各分支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共同撰写的专著教材,包括《教育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等12部。这套书系在选题中针对目前国内外应用心理学领域发展较快、较成熟的几个学科,切合实际地介绍了目前应用心理学的热点和焦点。\x0d\x0a(二)“实际心理学丛书”(浙江教育出版社)\x0d\x0a这是浙江教育出版社致力于心理学理论书籍而推出一套涵盖20世纪心理学研究领域的大型丛书,作者系海峡两岸的著名心理学专家,其内容涵盖面极广,既有心理学基础理论、心理学史等基础分支,也包含有管理心理学、消费者心理学等众多的应用心理学分支,目前已有20多种书推出。这类书可基本代表两岸目前的心理学学术水平。\x0d\x0a(三)“当代心理科学名著译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x0d\x0a该丛书以名家名篇为取材对象,以学术性和权威性为入选标准,集中体现了各心理学家的学术观点和理念。其学术品位很高,内容涵盖教育与发展心理学、普通和实验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等当今心理科学的主要分支学科,构思浑宏,规模巨大,涉及范围广泛。\x0d\x0a(四)“心理学丛书”、“新向导从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x0d\x0a心理学丛书分为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学导读、实用心理几大系列。新导向从书则分为大众心理、儿童教育、素质教育等系列。这两套书尤其是前者在心理学爱好者圈子中有比较大的影响。其中心理咨询与治疗系列更是国内引入的同类书籍中最成系统也最有影响力的一套。\x0d\x0a(五)“20世纪心理学通览”(浙江教育出版社)\x0d\x0a这套丛书以20世纪心理学中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一派、一家、一人、一说为选题原则,设计心理学历史中的各种流派。选取20世纪心理科学领域中主要学派创始人或代表者最有影响力的著作,全面反映世界心理学及各心理学分支学科研究成果,展示世界心理科学的学术发展脉络,是我国迄今最系统全面的世界心理学名著译丛。此套丛书从启动至今,几年时间中已包括:《人类与动物心理学论稿》等约30本,是我国迄今规模最大的世界心理学名著译丛。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