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17

天津小吃好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对心理咨询师有顾虑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蛋的故事

已采纳

焦点强调正向开场。那我们该怎么理解这个正向开场呢? 我们可以换位体验一下,作为一个来访者来到咨询室里面对一个陌生的心理咨询师,他其实是有很多的顾虑,也有很多的担心的。因为不知道咨询师是跟谁一伙的,因为不知道聊的内容会不会被保密,因为不知道这个咨询师会不会否定评价、评判、教育自己。……所以他会处在一个谨慎的封闭的自我保护的状态,然后再一点点的观察和确认:这个人值不值得信任,能不能靠近和敞开…… 所以说咨询师亲切的问候,比如说问他的姓名,年龄,以及从什么地方来?乘坐的什么交通工具,有没有吃饭?等等这样简单的问候,会让他感觉到很亲切、温暖和放松。 另外,当着父母的面跟孩子承诺咨询的保密原则,哪怕是说父母过后寻问,我们也会遵循咨询的伦理予以保密。以及保密例外的确认,以消除孩子的顾虑。 之后咨询师会好奇的尝试,想要多了解当事人以建立初步的关系,例如咨询师会关怀的询问一些背景资料,如工作的职称,班级,爱好,从当时容易回答的人事物开始对话。 通过开场与背景资料的收集,咨询师会很快的找到适合肯定当事人的优点或者是专长之处,比如在机构中处于一个重要的职位、嗜好中反映的专长,创造直接赞美当事人的机会,也会用关系问题询问当事人,其他重要他人对他平日的欣赏与肯定。 例如猜想领导对他的一个欣赏,家人对其最大的感谢之处,或者询问爸爸;今天何以会支持妈妈,认为来谈是一个好的建议?或者问在场的妈妈:孩子哪项优点是跟父亲学来的?这样的话去试图营造一个正向运作的氛围,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在场的话,更是很重要的一个选择。 我们也可以用成果问句,今天来到这里,你最大的期待是什么?如果有了什么样的收获,就会让你觉得来这里咨询是值得的?这样邀请当事人进入目标导向的思维。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也就是说这样的一个基调,这样的一个铺垫,会给咨询带来不一样的氛围。《基础心理学》提到 建立良好的关系熟人之间是近因效应,而陌生人之间是首因效应,所以说首次印象往往决定着这个咨询是否能持续下去,并且呈现一个良好的氛围和状态,建立一个良好关系的正向开场,让当事人更容易投入到焦点咨询的氛围当中,给接下来正式进入咨询,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确保咨询关系和正向氛围持续的展开。

对心理咨询师有顾虑

134 评论(10)

好难瘦小姐

你可以选择考国家心理咨询师便可获得从业资格证书,现我国可考的是三级、二级,但是考试仅仅是入门,从事这个行业需要缜密的知识加上丰富的经验,因而需要你大方面的实践运用。例如起步阶段,可多与朋友聊天、可尝试解决一定的心理现象及日常生活问题!若需帮助,可联系相互讨论!本人为一名心理专业学生,现已获资格证书,并从事相关实践!

210 评论(15)

ly的天空

应该选择辞职,应该远离这个工作,找一份相对于比较轻松的工作就可以了,如果工作不开心的话就换。

354 评论(9)

小小米珠

我认为你只要找到的是正规的心理咨询机构,完全没有必要担心泄密和经济勒索问题。

首先,咨询师都有保密原择,如果泄密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不必担忧。

在咨询前,咨询师会向你说明保密原则。

包括你求助的内容,咨询的过程中与你的接触过程。在没有经过你同意的情况下咨询师不能随意打听与咨询无关的个人隐私。

当然也有保密例外,求助者愿意把保密内容透漏给他人或是司法机关需要咨询师提供的相关内容。在这种情况下,心理咨询师应将泄密程度控制在最小范围。

保密原则体现了咨询师是在尊重求助者,也体现咨询师诚信及避免求助者受到伤害,同时也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其次,咨询师的咨询时间都是明码标价。

心理咨询机构的收费是按时间收费的,一般时间是50~60分钟左右,当然了特殊情况可能会延长时间,如果做催眠,可能时间会更长。

这个收费标准在咨询中心都是明码标价,当然是名师价位和普通咨询师价位有差异,关键在于你的选择。

具体治疗效果,因为每个咨询师都有自己的特长领域,我建议选择与你求助的内容相关的具有这方面专长的心理咨询师,也就是说,不是选择贵的,而是选择对的,要和你求助内容相关度高的。

总之,正规的心理咨询机构,咨询师都有高度的职业精神,没必要担心泄密和勒索,当然没有经历过心理咨询的人,很多人都担心这些问题,非常理解你的心情。

愿以上内容对你有所帮助!

我是从事心理学及心理 健康 教育工作的心理老师左叔,我来回答你的提问。

对你提出的问题,我从三个方面进行解答。

第一, 我做为心理咨询专业人员,非常理解你的心情,从你提的问题看,说明你对心理咨询不了解,对心理咨询行业规范不了解,对心理咨询人员职业伦理准则不了解。这也说明了,我们作为心理咨询工作者对自己的工作宣传的不够,向公众普及心理咨询常识也不到位。

第二, 做心理咨询担心心理咨询师(心理医生)会泄密,对此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心理咨询有保密原则,这是心理咨询从业必须遵守的心理咨询职业伦理准则;当你初次去做心理咨询时,心理咨询师就要向你(来访者)说明保密原则,这既是心理咨询的职业道德要求,也是心理咨询本身的性质做决定的;但是保密也有例外,例如来访者可能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或死亡威胁,司法机关要求心理咨询师提供来访者信息,来访者患有危及自己生命的传染性疾病等情况时,心理咨询师就可以将来访者的保密信息透露给他人。

第三, 担心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结束后会勒索钱财,这一点大可不必。心理咨询师在执业过程中必须遵守与心理咨询有关联的国家的相关法律和规定,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等;心理咨询师在来访者初次做心理咨询时,就有必要告诉来访者与心理咨询师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以及收费标准等。心理咨询师的职业行为受法律约束。

当然任何行业都有害群之马,如果你在心理咨询中遇到个别不遵守心理咨询职业伦理准则和国家法律的心理咨询师,可以向当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当地心理咨询行业组织投诉,让他们维护你的正当权利。

希望心理老师左叔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有不同的看法请在心理老师左叔的评论区留言,我们可以继续探讨,分享彼此的观点。

再次感谢你对心理老师左叔的邀请!

有担心可以理解,虽然有咨询协议和咨询伦理的约束,也不能保证百分之百安全。

你还可以开诚公布的跟心理医生讨论这个问题,把你的担心说出来,把这作为一项咨询议题。

除此之外,办法还有几个可以参考:

1、选择异地咨询

2、选择有合法执照的心理咨询师

3、感觉风险很大可暂时换一个名字

4、电话咨询,不见面(效果虽弱比没有强)

坦白说,就目前而言,国内的心理咨询行业发展不规范,你的顾虑是有道理的。因此,我有这样几点建议。

第一,找名声日久的心理咨询师或者机构。

因为品牌的树立不是一天两天的,如果咨询师和机构要做什么违法的事,势必会考虑下他的违法成本,也就是说名声越大、时间越久的人和机构相对来说靠谱一些。

第二,必要的情况下,签订保密协议。

白纸黑字签订协议,从形式到内容增强保密。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要看人。

这一点或许最复杂,也最不容易把握,但却真的是最重要一点。你要看的是心理医生,如果你不能信任他,首先从治疗效果上就无法保证,所以你要找一个无论各方面都能取得你信任的人。如果你有丝毫疑虑,或者有些怀疑,就要确认清楚,心无旁骛去接受治疗。

祝早日痊愈。

真正合格的心理咨询师最起码的道德底线那就是为咨询者保守秘密,做不到这一点,那就没有资格做心理咨询师。不过,在咨询前的确要考察一下咨询师的履历,也看看他们所在平台权威性等。如果一旦发现发生他们有泄露秘密现象或者更甚者敲诈勒索,那就毫不犹豫向公安机关报案,依法整治相关责任人。

您好首先心理医生和心理咨询师还有区别,心理医生必须有医学背景,心理医生有处方权,而心理咨询师没有;其次心理医生是针对一些精神类别的症状,做心理治疗,可以辅助药物治疗,而心理咨询师是针对心理问题引发的情绪,认知、和行为进行心理咨询。

针对你想解决的问题,是求助心理医生还是心理咨询师,无论那一方,你都可以放心。

首先,心理咨询有严格的伦理要求和保密原则,你所有的信息都是保密的,咨询师泄密也要承担相关的法律责任。其次咨询师都有专业的心理资质和坚持唯物、坚持辩证的职业素养,没有人愿意去自毁前程。

另外,作为救死扶伤的医生,更有职业医德,这是一个职业的要求!

所以,您大可不必担心,这种事发生的几率微乎其微!

在咨询前一般都会签订咨询协议,咨询协议里会有关于保密的规定,你的隐私是受法律保护的,如果咨询师随意泄露,可以采取法律途径维权

找咨询师要找专业的,目前国内最好的是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他们是有很严格的伦理设置的,并且如果出现伦理问题,可以向心理学会伦理委员会投诉,会比较有保障

不必担心,正规咨询师都替客人保密的义务,否则是违法的,应该承担后果!

您好,作为从事心理学及心理 健康 教育工作的心理老师,也是心理咨询机构的创始人。建议您一定选择正规渠道选择咨询师,对于那些动辄一次几个小时咨询,或是承诺效果,或是让您感觉有不安的咨询师,要警惕。虽然这是极少数从业者。

您的担心也是有一部分对心理咨询行业不了解的朋友的担心,这很正常,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的隐私,在心理咨询过程中肯定是要暴露这些隐私的,这会让人有极大的不安全感,很理解您的心情。对心理咨询人员职业伦理准则不了解。这也说明了,我们作为心理咨询工作者对自己的工作宣传的不够,需要更多的普及心理相关常识。

心理咨询师在执业过程中必须遵守与心理咨询有关联的国家的相关法律和规定,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等;同时心理咨询师需遵循行业伦理准则,这是对咨询行业更高的要求,心理咨询师的职业行为受法律约束,更受伦理的约束。

担心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结束后会勒索钱财,这种情况也比较特殊,基本不会发生,心理咨询都是明码标价的,如果咨询师超出行业规范收费,或泄密来访者隐私,抑或是利用来访在咨询过程暴露的信息勒索来访者,将是违法行为,您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情节轻微的可以通过伦理仲裁解决。

这个也和其他行业一样,总是会有一些不遵守伦理法律的人,如果你在心理咨询中遇到,请对个别不遵守心理咨询职业伦理准则和国家法律的心理咨询师追究责任,可以向当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当地心理咨询行业组织投诉,让他们维护你的正当权利。

不必担心,职业规定必须为来访者保密,如需教学、研讨所呈现案例,势必事前征求来访者是否同意!

143 评论(11)

小乐乐9

只能说就业前景很广阔,但是这个前景什么时候变成近景就很难说了。总的来说吧,狼多肉少,现在学心理学的人倒是很广阔了,就是社会所需求的职位还有待开发

160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