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shannon
“国王和天使训第一天用来“破冰”的生的同学尽快熟悉起来。28个人的名字写在28张纸条上,每人随便抽一张(抽到自己的名字就换一张)。抽到的那个人,是你的“国王”,你就是他的“天使”。“天使”的责任,是关注“国王”,看他有哪些优点。 可以赞美他,鼓励他,给他写信(门外墙上贴着写了每个人名字的信封),还可以送礼物给他,用培训师夸张的话:“送钻戒也行”。但是不能打听谁是自己的“天使”;培训结束前会公布。 我的“国王”,是我们组的组长。她年龄比我略小。也许因为长得有点儿像我不喜欢的一个前同事,感觉她不苟言笑,对我不是很热情,也不是我喜欢的类型。 有一刻感觉自己运气不太好。小组也是抽签产生的。和我比较聊得来的,都不在我这组。 很快就决定要改变这种局面,因为我来的目的之一,就是交朋友。 “小组建设”开始后,有人给小组起了一个莫名其妙的名字,我没想到更好的,就不要捣乱了——通过!设计小组海报,没人抻头,我拿起彩笔画出大家期待的那朵花。最后积极参与,和大家一起摆出呈现组名的那个造型。 我坐得位置比较远,课上小组讨论时,主动走过去,站在组长对面。 告诉自己:她是一个我完全不了解的人。我是她的“天使”,我的责任是了解她,支持她,不管她长得像谁。 此后,午饭前“一分钟演讲”时,当我把“饮鸩止渴”这个问题抛出去之后,第一秒钟,第一个举手的,就是坐在我对面的组长! 设计这个提问时,真的有片刻担心:要是没人接茬怎么办? 我们之间的“冰”,就这样开始打破。 然后,大约在晚上,准备完第二天的PPT之后,好奇地去掏那个写着我名字的信封,收到了我的“天使”写给我第一封信(准确地说是两张纸条): “,我很欣赏、喜欢你那股沉静、智慧、淡宁的气质。” “您站在讲台做一分钟演讲时,非常有力量,能迅速拉近听众距离,是个不动声色的伟大演说家!” 虽然到了这把年纪,虽然知道这只是一个游戏,这些话还是让我感觉好好。随之意识到,我也应该给我的“国王”写点儿什么,即便写不出这么肉麻级别的文字。 此时我已经有一些可以写的了:她对自己有一种超级接纳的态度,显然是一个训练有素的心理咨询师;她对我们组负责的“助教”工作超级上心,每次都冲上去帮忙;~~ 但是我仍能感觉到,她和我之间的距离。 第二天,又收到了我的“天使”的字条: “亲爱的国王,你一如既往地淡然和熙,看不出昨夜大压力下的烦躁,我真是太欣赏你了。因为你心有宁静,有清风,有明月,有晨光......” 看到这样的赞美,无论我有没有,恐怕都会想办法让自己有。更加好奇:谁是我的“天使”? 想到了冰。我们聊得不错。她给了我她的QQ,还要了我的博客地址(我实在记不住自己的QQ号)。她是一位博士,曾经在大学教书,前年考的二级。但是,后来发生的事,让我有了新的推断。 这天上午的“5分钟展示”,我们组和另一组在楼下。结束后回到楼上时,那个组一个30多岁、气质很好的女孩走过来,对我说,您讲得真好,很佩服您,每次演讲都有创新。诸如此类,讲了很多。我听得很受用;“哪里哪里”假装谦虚之际,突然冒出一个念头:这么多溢美之词,这样鼓励我,会不会就是我的“天使”? 下午课间休息的时候,偶然注意到,她在那面贴着信封的墙前边停留了片刻。我回到教室,又借故溜出来,然后把手__进我的信封,里面果然有我的“天使”给我的字条! 喜出望外,居然就这样发现了我的“天使”!忍不住把这个发现告诉了我的邻座——不能打听,没说不能猜呀! 虽然聊了很久,却没记住她的名字。侧面打听到她的大名,发现她已经46岁了,别人也说看上去真年轻,没想到。不会通讯录印错了吧! 感受着“天使”带给我的喜悦,觉得应该对我的“国王”更好一些。吃饭的时候,没见到“国王”。想起她们住在对面那栋楼,6人一间,饭后,便溜达过去看她。 她们的房间果然比较旧,比较乱,人多不说,还上下床。睡在“国王”上铺的女孩子正准备搬出去。我突然有了一个主意:我要搬到这里住。 这个房间,有我们组3个人(当然包括我的“国王”),还有我的“天使”。我的那个“单间”固然有种种方便,但超级不利于交朋友。而且,这里还有空调! 她们都很欢迎我搬来。我也因此很快成为组里差不多最受欢迎的人。 演讲的题目基本上都在我编辑的那6课内容里。大家手中那60多页打印稿,估计没几个人有时间仔细读完。而我对课程内容那么熟,还有花了几个星期做的PPT,我觉得自己有义务给组里同学提供帮助。 我有电子文档,对那些不知如何下手的同学,用关键词帮她们查,很快就找到相关内容都在哪几页。有的同学希望和我一起讨论她们的提纲,还有的希望我听听他们的预讲,我很享受被需要的感觉,当然是来者不拒。所以,虽然我的功课只是半成品加工,也和他们一样弄到一两点。 我的“国王”做了5年的心理咨询,读了北大的研究生课,已经在这个机构做“督导”,还参与过入户辅导,对受众比我们都熟悉,但她也开始提出问题和我讨论。 我们之间的“冰”彻底打破,好像是在我决定换宿舍的那天中午。 组里的小雨是个非常可爱的女孩子,那天上午演讲时她几度哽咽,让我们都很意外。午睡醒来时,我的“国王”正在和她聊她爱哭的原因。她说父母、丈夫都对她超级好,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我听了一会儿后问她:有没有和父母分开过?她说,两岁时被送到姥姥家,年龄太小,什么都不记得了。“情绪是会有记忆的”,我提出:一个两岁的孩子突然和父母分离,姥姥也不太熟悉,当时陌生环境带给她的负面情绪可能一直没有得到处理。“国王”立刻建议她再去值线时为她做一次督导。 似乎是从那之后,我对我的“国王”不再有陌生感。她似乎也不再不苟言笑;准确地说,后来两天,她不断给我们带来欢笑,可爱至极,简直就是一个“活宝”(下文详述)。 不知道这和我写给她的条子有没有关系。我每天写两张条子放在她的信封里,由衷地赞美她带给我的喜悦。又或者,是我的心态变了,所以看到的她也就不同了? 当然,每天也依然收到我的“天使”写给我的条子。4天里一共10张——每天不只两张。每次收到,都像小孩子一样,举着向我的邻座炫耀,和她分享我的快乐。然后觉得,我应该对我“国王”更好一些。 第二天晚上准备功课时,我建议“国王”讲我白天没讲完的那个故事,和她讨论如何提问效果更好,还把我做的PPT拷给了她。也就是说,这个故事我不能再用了。 第三天、也是最后那个晚上,继续在宿舍里一起准备第二天的功课。当我写不出那个预期的结语时,想到这是“国王”的长项,便向她请教,她果然给了我一个不错的建议(虽然第二天课上也遭到质疑)。她写在纸上的课件完成后,请我帮她画些插图。我让她伸出手,照着她的手模画了一个翘起来的大拇哥。画得不是很理想,却得到连连称赞。 想到刚刚得知她是我的“国王”时的心情,暗暗在心里为自己叫好——好像从来没有过这样的好感觉。 此时,我的“天使”已经进入梦乡。突然有一些小小的遗憾:她每天写那些令我愉快的纸条,我搬来住的这两天,每天忙着上课、作业,居然都没和她聊过天!功课再忙也不是理由吧。 于是,第二天,也就是最后那天,抽空给我的“天使”写了一封短信,放在她的信封里,诚挚地表达我的谢意。 那一天和前三天一样,非常忙碌。忙得都没注意到:对我写的那封信,我的“天使”没有任何反应。 然后,就到了培训结束的时候。 结训仪式,以“国王与天使”这个游戏的结束作为开始。课桌椅被搬到四周,所有的人站在空出来的教室一角,第一个被叫到名字的人站到对面的角落,面向墙壁。随后,主持人说,谁是她的“天使”,请站到她的背后。很快,主持人就不用再说什么,因为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国王”是谁。站到队伍里的人被要求闭上眼睛,当然更不能回头看。突然,“我的‘天使’”站到了某个人的背后——我晕,她根本不是我的“天使”!...... 这个游戏的魅力在过程,更在结束的时候达到了高潮。 当所有的“天使”都站到“国王”身后、队伍几乎排成一个圈时,主持人让大家向右转,睁开眼睛。每个人的右边,就是他的“天使”。 冰站在我的右边。虽然曾经怀疑她是我的“天使”,但因为中间的自以为是,此刻还是非常吃惊。她泪流满面,我对她说了很多谢谢,依然问心有愧。然后,左边的组长也紧紧地抱住了我:“真没想到你是我的‘天使’!”让我也没有想到的是,她也泪流满面! 我是泪点很低的人,现在知道,还有比我更低的。可能年纪大了,充其量也就是热泪盈眶。 也许是我很投入吧,“天使与国王”,这个第一次玩的游戏,给了我那么多美好的体验。我知道,过去一年的学习没有白学,虽然刚刚起步,我会走得更远。 后来知道,也有人和我一样,猜错了“天使”,给冰写了感谢信。冰特别感动,流着泪一直问是不是我写的。惭愧!
百变粉豹子
2009年5月中旬,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辅导员夏磊当选“2008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她到北京参加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的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座谈会。5月15日上午,夏磊与一年前刚从四川大学本科毕业的正在北京读研的几个学生相聚在清华大学的校园内。临别时,学生王召旭作了一首藏头诗,表达对老师的祝愿。“我想到高校去培养一批学生,帮助他们在进入社会前就把这些问题解决掉”2008年6月,王召旭毕业于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由于他家境贫困,夏磊曾多次努力帮他争取到助学金。在王召旭送给夏磊的藏头诗后面,他还特意解释说:“这首诗的大意是,夏季的小雨润泽了蓉城,就像您对我们的教育一样,而现在您带着磊落荣耀赶来北京。但愿多年以后,我们会像珍珠一样,个个在天涯海角闪闪发光。这样的话,您想召见我们的时候,即便我们连夜赶路,也如同有了夜灯指引,很快就能聚到您身边。”夏磊细心地保存了这首小诗。翻给记者看时,她的脸上流露出幸福和自豪的神情。夏磊的微笑很特别,让人感觉亲切可爱,而且她特别爱笑。这位爱笑的姑娘曾担任成都某房地产公司人力资源部的经理。2004年,夏磊的事业正处于上升发展的黄金期。这时,她作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到高校做一名学生辅导员。“在公司,我面试培训了许多刚毕业的大学生。我感觉,他们存在很多共同的缺点:浮躁、好高骛远,要么对自己的工作定位不清,要么不懂得基本的人际交往礼仪。”夏磊说,“我想到高校去培养一批学生,帮助他们在进入社会前就把这些问题解决掉,那该多好啊!”2004年7月,夏磊正式成为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的一名辅导员。学生刚进校,她就运用人才测评理论为学生进行职业兴趣测评,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学生毕业时,夏磊又给他们传授简历制作技巧、面试技巧,还针对每个学生的性格和需求,一对一指导他们找工作。张燕(化名)是夏磊送出的第一届毕业生。她个子小,长相一般,找工作屡屡受挫,并因此产生自卑情绪。一次,重庆某电力单位来四川大学招聘。针对张燕学习成绩优异、性格活跃的优势,在认真分析了用人单位的需求后,夏磊凭借自己“三寸不烂之舌”极力推荐,最终让用人单位接收了张燕。对外争机会,对内下“狠”招。一名大三学生迷上了网络游戏,成绩一落千丈。按照事前的约定,夏磊把他的电脑主机没收了,直到临近毕业才还给他。后来,这名学生找到了好工作。在离校前的聚会上,他真诚地说:“夏导,当初我特别恨你,现在我却要感谢你!”“我离不开我的学生,他们给了我战胜病魔的勇气和动力”工作繁杂,夏磊的生活没有规律。2005年5月,夏磊感觉舌头有点痛,于是去医院检查。“已经癌变了,马上住院化疗!”医生说。“舌鳞癌?”夏磊一下子就懵了,眼泪哗地流了下来。那一刻,她想到了家人,想到了学生,想到了自己还这么年轻,还有很多事都没有做……很快,她决定振作起来,勇敢地面对病魔。手术中,夏磊的舌头几乎被切掉了三分之一。几天都不能进食,只能靠输液维持生命。全身苍白,体重急剧下降。第一次化疗持续8天时间,每天输液长达10个小时。发烧、恶心呕吐、舌部剧烈疼痛,这些药物反应症状一直没“离开”过夏磊。母亲含着泪说:“磊儿,我们停下药吧!你太痛了!”夏磊却摇摇头:“妈,我想早点治好,回去上班,你让医生把药量加大些。”到最后,她两只手背上布满了针眼,淤青不散,肿痛难忍。护士每次换药都要扎好几针才能找到血管。夏磊生病的消息很快传开了,学院师生都非常关心她。学生提出要到医院看望她,她怕影响学生复习考试,硬是没有答应。考试结束后,夏磊又叮嘱学生助理一定要把大家的考试成绩带到医院来。教师节,学生们为她送上了几本写满祝福话语的留言册。一名学生写道:“一个心里有彩虹的人,就能维持美丽的心情,所以你要答应我们,要在心中架起一座希望和美丽的彩虹!”“每次看到学生们写给我的话,我就获得了战胜病魔的无穷力量。”夏磊说。自2005年5月至今,夏磊先后经历了两次手术、4次化疗。每次住院,学生送来的鲜花都会堆满整个病房。第一次化疗结束,夏磊出院后来不及回家,就迫不及待地跑到教室去查课。学生们看到她来了,都站起来为她鼓掌。“那一刻我觉得自己最幸福了。”夏磊说。去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夏磊第一时间赶到学生宿舍。学生们感动地说:“夏导,您是第一个到我们中间来的。”接下来的几天里,夏磊在学校的临时安置点忙里忙外,与学生吃住在一起……可就在这时,夏磊的病情出现了反复。她感到头昏、耳鸣,舌头上出现肿块。到医院检查,原来是虚惊一场。医生嘱咐她千万不能太累,否则会导致病情恶化,癌细胞全身转移。亲人朋友看到夏磊这么累,都劝她不要太操心,干脆换一份轻松的工作。夏磊却笑着说:“我离不开我的学生,他们给了我战胜病魔的勇气和动力。为了他们,我更要努力工作!”“我不想改变我的学生,只想通过自己的言行影响他们”“一个优秀的辅导员,就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虽然比学生大不了多少,夏磊却把每个学生都当作自己的孩子一般疼爱。夏磊爱笑,让学生感到很亲切,学生们遇到不开心的事,也愿意主动找她倾诉。学生小周因意外伤害住进了医院。夏磊刚从医院化疗回来,得知消息后,她不顾自己身体虚弱立即赶到医院,为小周垫付了医药费。小周住院期间,夏磊自己掏钱买营养品去看他。因为输液,小周的手背肿了起来,夏磊打来凉水,为他冷敷。一名学生因感情问题无法自拔,身心俱疲,夏磊得知后主动找他谈心,帮他联系心理咨询。夏磊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我不想改变我的学生,只想通过自己的言行影响他们。”5年来,她的乐观与坚强影响和激励着学生们,也感动了许多家长。2007年9月,学生凌颖的母亲给夏磊写了一封信:“虽然与您素昧平生,但我却在孩子的描述中早就认识了您。您的随和让他变得自信;您的乐观开朗感染了他,让他充满朝气与活力;您的坚强更让他明白,坚守信念就是贵在坚持,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无论他今后身在何处,他将永远不会忘记川大是他的母校,夏老师是他的恩师。”2008年9月,夏磊迎来了她的第二批学生。这时,夏磊除了最初对于辅导员工作的感性冲动外,又多了不少对于生命的体验以及跟学生打交道的切实经历。“‘管’学生一定要让他感觉到你的真心,一定要体现老师的耐心。当你和学生建立了平等的关系,他们能感受到你的真诚,自然就会信服你。”夏磊说。2008年6月,夏磊自费参加了心理咨询师培训班,并获得全国心理咨询师三级资格证书。现在,她作为学校心理辅导中心的兼职咨询师,给全校学生做心理咨询。“在大学阶段,不少学生都存在很多困惑。还有一些学生来自地震灾区,经历了地震的伤痛。”夏磊说,“我希望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