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香薄荷amy
文/牛妈 一直想写一写催眠,因为那是牛妈的另一个爱好。 2014年,上映了一部徐峥和莫文蔚主演的电影《催眠大师》。不同于徐峥在很多电影里搞笑居多,在这部电影里,他很严肃。在影片中,他以心理治疗师徐瑞宁的身份出现,为莫文蔚主演的女病人任小妍治疗心理疾病。最后,剧情反转,病人竟然是徐瑞宁,而治疗师则是任小妍。 在整部影片里,有几次催眠治疗的戏。 再往前追溯,就到了2011年,韩国帅哥李敏镐主演了一部电视剧《城市猎人》,根据漫画改编,里面的帅哥李敏镐饰演的特工博士李润成有一招绝活——能用一只挂表,瞬间让人进入催眠状态。牛妈对这类影片十分感兴趣,有意无意地就会搜索相关资料,还曾认真研究过历史上利用催眠犯罪的一个真实事件——海德堡事件。2015年,牛妈赶在心理咨询师被取消之前报考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并通过了考试考评,拿到了二级证书。之后,就直奔自己内心对催眠治疗技术的浓厚兴趣而去。武汉毕竟不如北京上海,牛妈很难找到很好的老师。不过,牛妈也不敢随便找人学。在自身无法奔赴外地学习的情况下,牛妈找了武汉最有名的催眠大师——何放勋教授,报了他的催眠班,同时还购买了艾瑞克森整套的催眠指导书籍。何放勋教授是武汉理工大学的教授,百度上可以查到他的简历。他从事催眠教学和研究已经几十年,可以说是经验丰富的业内人士。那段时间,牛妈听课学习入了魔。不仅在课堂上积极参与练习,课下也积极进行尝试。不过牛妈尝试的对象也仅止于自己的同学和亲朋好友,其中还包括小胖子。那么,到底牛妈成功了没有呢? 在课堂练习中,牛妈确实成功催眠了同学。 而在课下练习中,牛妈将小胖子催眠成功了一半。为何这样说呢?因为小胖子说他被牛妈催眠后,一直处于半梦半醒的状态,心里很想笑。 再后来,牛妈过了那个痴迷期,发现催眠也就是一个心理治疗技术,让人卸下防备,进入一种半睡眠状态,这种情形下,你的思维意识还是清醒的,能感知到外界的一切声响并作出判断和回应,但身体意识却已不受控制,无法与思维连接,心理咨询师或治疗师就可以毫无障碍地和你沟通并发现你的心理隐疾,并对之进行疗愈。 上何放勋教授的课还是很有意思的,他爱在课堂上给学生直接演示“人桥”。一个人,只有头和脚放在凳子上,中间身子悬空,通过催眠,身体僵硬如铁板,可以容许另一个人在上面站立或行走。若是第一次看见,很多人会觉得不可思议,以为这些表演的学生都是何教授找来的托儿,可事实上,并非如此。人桥确实是一种很简单的催眠技术的运用。我们每一个人如果身体健康,腰部没有隐疾,相信催眠师,并乐意尝试,都能成功地被做成人桥。当你被催眠成人桥的那一刻,内心是全无恐惧、胆怯等杂念的,你无比坚信,自己就是钢板一块!2017年,牛妈结束了何放勋教授的催眠高阶课程,却并未从事心理咨询行业,也就未继续将这门技术研修下去。不过牛妈对催眠技术仍十分感兴趣,有朝一日,也许还是会捡起来,再好好研究一番。当你发现生命里有太多未知而有趣的东西等着你去发现和研究时,你就没有太多的时间去为那些琐碎而无趣的人和事烦恼了。 人生短暂,你要将自己的精力投入到更有意思的事情上,难道不是么?
扬帆飘舟
关于心理健康的电影有:
1、《老大靠边闪》
这部电影的英文名叫Analyze This,直译就是《分析之》。这部影片讲的是一位黑社会老大患了惊恐发作,做爱时不举,社会功能也有退化,对做老大不怎么感兴趣了。于是,他要手下为他找一位心理医生。
给黑社会老大做心理咨询,绝对是一件极具挑战性的活儿。片中的心理医生是个搞笑的角儿,被逼一步步打破咨询设置治疗这位黑社会老大。而这位心理医生的精神分析功底也相当深厚,最终使黑社会老大的无意识意识化了。
2、《心灵捕手》
又译《骄阳似我》,原名Good Will Hunting,既暗指主人公Will Hunting是好样的,又暗示罗宾•威廉姆斯扮演的大胡子心理咨询师是一个好的“心灵捕手”(will hunting)。这部电影展现了一个天才的自我接纳过程,同时也展示了怎样才是一名好的心理咨询师。
真诚、共情、无条件积极关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所说的核心品质,在片中心理咨询师的身上得到了良好体现。而且,我们还可以看到,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是来访者和咨询师两个人共同成长的历程。
3、《另一个女人》
女主人公看上去是一位社会成功人士,但她的内心却比较荒芜。自她住进一家心理咨询室的隔壁,听到另一个人女人和心理咨询师的谈话之后,她开始了自己人生的内省过程。慢慢地,她找回了真实的自己;而另一个女人的咨询也结束了。
4、《心灵点滴》
这是一本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主人公是派奇•亚当斯(Pitch Adams)。他曾患抑郁症三次入院,却在精神病院中发现自己助人的能力,因此立志做一名医生,转身进了医学院学习。后来,他成为一名“小丑医生”,正如片名所暗示的一样,他为病人输入的“心灵上的点滴”。
5、《我美丽的守护天使》
这是一部讲述心理学家八卦的影片哦,主角分别是心理分析大师荣格和他的女病人萨拜娜。实际上,这部影片讲述了心理咨询与治疗中一个关键的概念——移情(transference),也即治疗师和病人之间关系的问题。
弗洛伊德和荣格对待移情的态度,似乎不尽相同。前者主张治疗师应该节制,像冷面的外科医生一样,只管把手术完成。而荣格似乎认为,移情当中包含着更多的东西,包括我们没有意识到的内容,需要认真加以对待。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