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35

重塑新我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与家长沟通内容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珍珍zero

已采纳

你想要父母和解,就必须真诚的向他们道歉,并且以后坚决改正自己的行为。

心理咨询师与家长沟通内容

289 评论(9)

Leo不是处女座

注意了倾听。倾听,就是不但要努力地听进去,而且要思考,注重发现孩子谈话中的闪光点。家长和孩子的沟通,实际是两个生命的碰撞。应该说,碰撞所产生的内容是无限丰富的,它所达到的高度也是没有止境的。每一位家长在和孩子沟通上,不要满足于初见成效,而应该学习教育的艺术,不断提高沟通的层次,使亲子关系达到更高的境界。

277 评论(12)

小喵酱一小只

和父母和解之路,首先是接纳和面对。毕竟我们的父母并非心理学家,他们也并不完美,但是我们可以用已经长大的、成熟的自己来重新看待和父母的关系。1.感谢他们赋予我们生命,因为他们我们才得以来到人世间;一旦开始接受父母亲,也接受他们是普通人,这样我们才能开始接纳自已,打开心门让爱走入我们的生命中,也同时的走出我们对双亲的依赖。这是与父母和解的第一步,同时也是最艰难的一步,因为我们往往会拖延这个决定。2.不为父母开脱。当父母不爱你,嘲笑和侮辱你,甚至因为他们自己的问题而对你发火时,你不要说:“他们本来不想伤害我,他们是为我好,这些都应该由我来承担。”反之,你要大声告诉自己:你没有错,错的是父母,他们才是应该为这些事情负责的人。3.学会发泄自己的愤怒。成长在有毒的家庭中,你长年受到父母的压迫,不敢发泄自己的情绪。但事实上,发泄才是最好的方式。4.按自己的节奏生活。有时候父母并不会管你的想法,依然像以前那样对你。那你不要再想着去改变他们,也不要继续难过,你要过自己的生活。

309 评论(11)

糯米团子05

随着社会发展,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现在,有很多家长都喜欢把自己未曾实现的梦想寄托给孩子来实现。家长们认为,他们生长在过去的年代,失去太多,所以竭力想让孩子们实现他们没能够实现的理想,竭力把自己小时候没有得到的物质享受补偿给下一代,家长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下一代的身上。于是,强烈的“补偿心”占据了心头,“望子成龙”变成了“逼子成龙”。还有些家长,容不得孩子的一点落后,在教育孩子时,唠叨起来没完没了。对这个问题,即如何处理家长期望与个人能力问题,最好做到以下几点。1.要理解父母一要理解他们的良苦用心;二要理解他们对教育学、心理学及青少年成长规律了解得不那么透彻;三要理解他们希望通过子女完成自己未完事业的心情;四要理解父母作为人类一员即人,都是社会的产物,他们很容易受到成功文化、出将入相文化、官本位文化等负面文化的影响;五要理解他们所面临的生存压力,当今社会就业压力大、竞争激烈,出于对未来的担忧,父母更加对孩子寄予极大的厚望。2.学会与父母沟通中学男生正处于一生中最关键的过渡期,这时的他们更愿意与朋友交流,而无法放开心胸与父母坦诚相待。这既有生理因素的影响,也跟这一时期的青少年特殊心理有关。处于这一时期的男孩,要尽量多和父母沟通,试着和父母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3.善于学习学习是唯一能够与时间和命运对抗的有效途径。当你的才华尚无法驾驭自己的梦想,当你的能力尚无法达成自己的野心,学习便是奠定人生大厦最稳固的基石。很多人鼓吹读书无用论,但在功利的世界里,唯有不断读书、学习方能升华思想,助力人们独立思考,成就最完美的自己。也因此,学习是每个人所掌握的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学习很差,或者志不在此,无疑是放弃了这一终极捷径,平添生活苦恼。4.有过人之处当然,学习只要排名,总有垫底的,对排名垫底者,在其他方面要有过人之处,这样一来可以使父母安心,二来使自己有一技之长。5.要设法教育父母管理学上说:最有水平的管理是管理上级,即有本事让上级按你的思路去决定、去作为。子女与父母的关系也是如此,最有水平、最有能力、最出色的子女,不是被父母教育好的子女,而是能设法教育好父母的子女。就是要通过自己的能力反过来影响父母,使他们懂教育规律,正确看待成人与成才的关系,及成功人生与快乐人生的关系问题。

81 评论(12)

司令来拉

1、共情

共情其实是心理学里面,常用的一种咨询技术,指我们要耐心的让孩子把话说完,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当他跟你倾诉学校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或者自己遇到的学习压力时,我们让孩子把话说完,然后尝试去理解孩子的压力。很多家长可能会问我,怎么去理解?理解,其实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孩子确实学习压力很大,睡觉都可能被影响。理解就是去思考问题可能会给孩子带来的困扰。那这样的理解,可以引发孩子更多倾诉。当我们不知道如何用语言表达理解的时候,我们可以用肢体语言,拥抱、眼神等,可以看着孩子说:没关系,妈妈在听,妈妈在听。或者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做的时候,可以把自己这种焦急的情绪告诉孩子:“妈妈很担心你现在的情况,也很着急,那妈妈该怎么做呢?你觉得怎么做可以帮到你呢?”这种表达会让孩子觉得你真的理解他,想要帮助他,但是现阶段你不知道怎么样做最好。其实这已经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安慰孩子的作用,而且也表达了你的真诚。这样就是说,共情是建立在平等的尊重的基础上。

2、不比较式沟通

要切忌拿你的孩子跟别的孩子比较,因为每个孩子面对困境和人际交往时,处理的手段是不同的。你不能要求他们像那些活泼开朗的孩子一样去处理问题,有的孩子确实比较内向,面对人际关系,总是手足无措。拒绝比较的具体方式,可以参照第一步,先去共情孩子,看一看孩子的处境是怎样的,然后去学习当别的孩子遇到这类问题时,如何处理,这样会避免比较,也会让孩子学会去观察其他孩子的处理。我们可以慢慢鼓励,要对自己有信心,去挖掘孩子好的一面,鼓励孩子。

3、正确的引导和鼓励

首先,跟大家分享这样一个案例。有一个孩子遭受了校园暴力,非常勇于反抗,一个女孩打败了三个孩子。但是最让孩子伤心的是,父母到学校后,先是跟对方的家长道歉,然后拉着她向老师和全班同学道歉。这件事沉重地打击了孩子,即使过了很多年,依旧为此痛苦。其实在这件事上,我们可以看到,在沟通中,父母有很多机会正确的引导孩子。有的时候,面对孩子的倾诉,家长的第一反应可能是,你让着他点,不要理他,惹不起还躲不起吗?这种引导不能算完全错误,但是会让孩子觉得我跟你寻求帮助,但你让我去跟困难妥协,所以如果没有办法正确引导孩子时,孩子也会拒绝跟你沟通和分享他的问题。我们在引导的时候应该是积极的,让孩子去处理,而不是去逃避退让或者讨好,然后引导孩子正向的去解决问题。

4、帮助孩子,成为孩子最坚强的后盾

沟通的时候,我们可以先理解,再引导,避免孩子讨好和退让。那如果问题没有解决,你可以告诉孩子,妈妈会支持你,帮助你,或者询问孩子能为你做什么?其实就算是青春期的孩子,看似是长大了,但是在面对很多压力和困难上,人际和学习问题,依旧不能很好地处理。父母除了引导,也可以提供切实的帮助。家长也要避免一些固化的想法,比如:这是孩子之间的事情,大人插手不太好。孩子嘛,能欺负到什么程度。这些想法很可能让我们忽略孩子学校生活的重要环节,包括暴力。发生这种事情的时候,家长应该主动去帮助孩子,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无助。如果孩子在最无助的时候,你没能提供切实的帮助,那么你就很难再去跟孩子沟通了。

以上就是关于与孩子沟通及其相关问题,如果您仍然有相关疑问,请向专业人士寻求帮助,心理咨询是利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帮助来访者发现自己的问题及其根源,挖掘自身潜能,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和行为,保持心理健康。

最后,选择一位合适自己的心理咨询师,是心理咨询效果的重要保障,请谨慎选择。

294 评论(12)

小楼新雨

好像人都需要一个温暖的家,一个可以歇脚的地方,否则,在这个世界上活着,不论过得多好,都像流浪一样,常常会有无处可去的感觉,好像世界这么大,却没有我容身的地方。大概是因为这种对家的向往吧,很多人都想和父母搞好关系;但对于原生家庭不幸的孩子来说,这很困难,某些时候甚至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其实,人人向往的那个家,那个温暖的港湾,应该是一个以情感链接为纽带的家,人们向往的,是那个情感链接,能给人理解、尊重、爱和包容;孩子想和父母相处好,想从父母身上得到的,也是这些。但现实中的家,往往是一个权力结构的家,父母和孩子的相处模式,也并不是情感链接,而是权力压制。虽然家还是那个家,由父母和孩子组成,有血缘关系,但内在结构其实是完全不一样的。情感链接的家,有爱,有温暖;权力结构的家却有很多的控制和伤害。孩子感觉无法和父母相处,想和父母相处好,其实往往是想把父母对自己的权力压制的模式,变成情感链接的模式。很多人只是很想和父母相处好,但对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其实很模糊,并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其实是这种模式的改变。这种模式的改变能够做到,却很困难,需要一个复杂的过程。很多人和父母无法相处好,就是因为妄图通过沟通、说服或斗争等简单的方式来完成这个模式转变。但,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和父母相处好好像就变成了一件极困难几乎不可能的事情。其实,这是因为方式错误,不了解模式转变需要的那个复杂的过程。

如果内心足够强大,才能进行这一步。多和父母聊天,让他们把过去的苦难说出来,如果自己有自我疗愈的经历,就能很好地和父母交流,在交流中帮助他们疏解心理问题。如果不行,也可以为父母请心理咨询师帮助。可以和父母多撒娇,有拥抱等肢体接触。我是在蓝宝身上学会的这些,在我父母身上从来没有学到过,在遇到蓝宝之前,我连撒娇都不会。现在我能很自然地撒娇,有很多情绪流畅的肢体语言,这些原来都是没有的。把这些肢体语言用在父母身上,让他们也慢慢地感受到情感的流通。自然而然的撒娇真的对很多人都有效,虽然他们一开始可能会手足无措或者身体僵硬。流畅的情绪对爱无能有很好的疗愈效果。总而言之,就是用自己的爱去温暖他们,疗愈他们;用心理学知识去缓解他们的心理创伤,改变他们的行为模式。直到唤起了他们爱的能力,把他们和你的关系从权力压制的模式变为情感链接的模式,你才能得到他们的理解、爱和包容。这是一条漫漫长路。只有完成了这一整个过程,你才能得到你要的爱!你才能最终实现你总是在父母身上尝试的那种平等的关系。很多人只是没想到得到父母的爱,得到一点平等对待这么复杂,这么困难;他们一直在自己那些简单却无效的方法里打转转。大家可以对照下自己和父母的关系处于哪个阶段,就能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希望大家都能和父母有好的关系,或者都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因为我觉得得不到父母的爱也没什么,一辈子远离父母或镇压父母,也都挺好的,人生不必强求!

255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