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gjiefox
杨仲明教授简介--------------------------------------------------------------------------------发布时间:2005-7-29 信息摘自: 百草园正值中外医学界对根治精神病症感到危难之时,我国资深心理专家、养生心理学创立者杨仲明教授用东方思维、东方科学探索人的心灵奥秘,成功地解释了心理疾病的原因,并通过几十年临床实验,终于找到和开发出用纯中草药和“杨氏养生茶”治疗精神患者的有效方法,使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为数以千计的患者解除了痛苦。从而打破了“精神病不能治愈”的神话。立志当合格心理教师杨仲明教授就读于华中工学院,70年代初毕业留校任心理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他发现学生中,因情绪波动引起的成绩下降的事情屡有发生,甚至有的学生因情绪波动造成精神分裂,被迫退学。他联想到流落街头巷尾、衣衫褴褛、蓬头垢面、喜怒悲笑的“疯子”,心情更加沉重。他想,作为一个合格的心理教师,不仅给学生传授心理知识,而且有责任为心理出现毛病的学生指点迷津,让他们恢复健康。于是他又由创造心理学的研究转入“临床心理学”的研究。他苦心钻研东方的禅学、庄子学、阴阳学、中医学、气功学等知识,融会贯通,研究出了11种心理疗法。1988年1月13日的《中国青年报》上发表了《大学生心理疗法》的文章,介绍了杨仲明心理疗法的效果,同年5月至8月,《中国青年报》又连续发表了杨仲明撰写的防治“心病”的系列文章10篇。文章发表后,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1989年12月11日,中央电视台“晚间新闻”以“首创治疗精神患者新方法”为题,对杨仲明“心理疗法”作了专题报道,接着北京医学会邀请杨仲明到北京去举办“心理门诊”。在北京心理门诊所,找他看病挂号的人每天都排很长的队,尽管他每天工作到深夜1点,但早晨6点以后去排队的人还是挂不上号。向弗洛伊德挑战弗洛伊德是人们公认的“心理学”世界权威。杨仲明研究认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是没有疗效的方法。无数事实证明,理性是治不好精神病的。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西方人发现氯丙嗪可以清除精神病人头脑中的妄想与幻觉后,精神病得到了暂时的抑制,但这类抗精神病的药物的最大缺陷是,治疗只能是针对病症,而不是针对病因,而且长期大量服用抗精神病类药物极易产生抗药性,对反复发作者仍无效果,因此,试图依赖长期服用抗精神病类药物来控制病症不再发生,是很困难的。杨仲明十分清楚地知道,要向弗洛伊德挑战,寻找根治精神病的方法,必须首先找出精神病产生的真正原因。他将自己接触的数千名精神病人的各种不同的致病因素分门别类进行研究。他发现,精神病所有的致病因素,都是因人的五脏六腑“阴阳失调”产生的。他,终于找到了精神病产生的原因,终于能够解释弗洛伊德没有解释正确的问题。找到了精神病产生的原因,就能够根治精神病。杨仲明开始疯狂地钻研中医理论,他认为中药可以调节阴阳平衡,让精神患者吃中药,可以改变肌体失调的状态,防止精神病复发。他夜以继日地研究药方的配制及其临床实验。说来也巧,一天中午,一对中年夫妇叩响了杨教授的家门。这对中年夫妇来自湖北省的西部地区,他们的独生女,叫小英子,10岁那年患上了精神分裂症,已有4年了。为了治好小英子的病,他们上北京、下广州,东到上海,西到成都,只要有一线希望,他们都去了,结果都一样,抱着希望去,带着绝望归。有一年,他们带小英子去长沙看病,那里有位专门研究儿童精神病的老专家坦诚地对他们说,像小英子这样小的年龄就患上精神病的病人,即使在医学科学与技术很发达的西方国家,也是很难治愈的。他们夫妇都是大学毕业的知识分子,四年来,也翻阅了一些国外的文献,结论和那位老专家说的相同。后来,他们找到杨仲明。杨仲明将自己配制的药方给小英子服了1个月,病情痊愈,小英子父母连称“奇迹”。这一实验成功,使杨仲明兴奋不已。接着,他又给上门求医的精神患者开他配制的药方及其开发的“养生茶”,病情都得到治愈。……接连的成功,反复证明杨仲明根据他创立的养生心理学理论研究的配方和精心开发的“养生茶”是有奇效的。令世界权威振奋1998年,10月金秋,以美国国际神经精神药理学权威斯蒂文·鲍金教授为首的国际神经精神药理学会报告团一行八人,来到武汉江城举办“国际精神药理学进展报告会”,杨仲明应邀参加。鲍金教授报告完后,在休息室里,杨仲明教授和鲍金教授进行了一番讨论。杨仲明没有多少寒喧,而是直截了当地切入议题说:“鲍金教授,我觉得你今天有关精神病的定义不妥,你认为精神病是人的大脑出了毛病……按照我的理论,精神病是肚子出了毛病,是患者肌体五脏六腑的阴阳状况严重失调。你认为精神病是不能治愈也是错误的。”斯蒂文教授不屑一顾地笑道:“整个精神病学界都是这么认为的。”杨仲明一针见血地说:“这只是反映当今世界精神病药理学发展的现状,而不反映精神病的真实;是现今精神病传统的治疗方法错了,才导致精神病不能治愈的结论。在我的临床实践中,精神病是可以治愈的。”接着,杨仲明向鲍金教授讲了他临床所经历的一个故事:一天,在杨仲明所在的心理治疗研究中心来了一位病人,是一个正值青春年华的女孩,刚从湖北某精神病院出来。她不能走,是她的父亲及其亲属架着她进了治疗中心办公室;她不能说,也不能吃,两眼呆直,口涎外流。她的名字叫玉香。玉香的父亲说,玉香是半个月前住进精神病院的,刚进精神病院时是狂躁的,又唱又跳,半个月后,就治成了这个模样。玉香的父亲还说,发病前和一个男孩打了两架,还把那个男孩的书扔进了粪坑。还没等玉香父亲讲完,杨仲明便从心底感受到患者的一切体验。“能悟到患者,就能神速地治愈患者。”这是杨仲明常讲的一句话,所以,当玉香的父亲问杨仲明:“这孩子还能治么?”杨仲明未加思索地作了肯定的回答:“只要她吃我的三付中药就行了。”这话连说了三遍,且声音一遍比一遍高。似乎这话是回答玉香父亲的问话,其实是说给玉香听的。杨仲明认为,只要病人不是病入膏盲,那么每个精神病人狂乱的心灵深处,都有一块宁静的地方,而这块宁静的地方对周围环境的冷暖是很敏感的。杨仲明连说三遍,就是要把治愈的希望,印进患者心灵那块宁静的敏感区,以期得到患者的合作。第二天早上,当玉香的父亲把汤药煎好后,正在发愁,因为玉香的意志已经瘫痪,什么东西都不能吃,又怎么能把汤药喝下去呢?这时,治疗中心的其他几位病人,都把自己的汤药端到玉香的面前,轮流地将自己治病的经历说了一遍,然后将汤药一饮而尽,目的是要玉香相信治疗中心一定能把她的病治好,希望玉香能象他们一样痛痛快快地把汤药喝下去。果然,奇迹出现了,玉香把汤药喝下去了!三天后,杨仲明在治疗中心查房时,又一个奇迹出现了,玉香能吃,能说,也能走,玉香的父亲把玉香叫到杨仲明面前,真情地要玉香跪下致谢,杨仲明连忙劝阻。玉香的父亲连连致谢杨仲明,接着他要玉香说两句,玉香只说了一句,却含着泪,感谢杨仲明给了她第二次生命。听完这个故事,鲍金教授十分动情,对“翻译”连声说“Miracle!”(奇迹),接着,便向杨仲明询问了玉香的病情、治疗的经过,以及愈后的情况,杨仲明都一一作了回答。此时鲍金教授主动握着杨仲明的手非常兴奋地说:“你的工作对全世界将是一个振奋。”并明确表示,希望今后能有机会合作研究。让中华民族身心更加健康“让中华民族身心更加健康”,这是杨仲明潜心研究心理学的出发点与落足点。这,也正是杨仲明的动力所在。三十多年来,杨仲明义务咨询的人次与报告的场次不计其数。他写了一百多篇论文,出版了十四部专著,其中《养生与心理疗法》是他创立养生心理学这门新兴学科的代表作。对于心理世界的探索西方科学走的是分解的道路,即把人的心理上结构,心理状态进行层层分解,化为许许多多的部分和特征,而东方科学(包括中国在内)走的则是整体统一融合的道路,西方科学和东方科学各有千秋,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认识都各有不可磨灭的贡献。杨仲明既吸收西方研究成果,更重视东方医学文化的开发与研究。他为东方文明的弘扬与振兴闯出了一条坚实的通途。北京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教授胡佩诚说:“杨仲明的书将东方养生的方法与心理学结合起来开拓了一条治疗心身疾患的道路。”年过八旬的中医学家、中医内科专家、国内外公认的《黄帝内经》权威、世界著名中医大师孟景春教授称赞杨仲明的书是“东方智慧的精萃。”海内外著名中医学家、南京中医大学教授、江苏省中医多学科研究室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生命科学部评审专家李枝说,杨仲明的书“以东方养生的哲理,从一个完整的、人的角度来感悟人生与健康这一古往今来人类最关心的大事的真谛。”杨仲明非常自信,认为他的“养生心理学”会让健康的阳光普照全人类。因为人类有80%的疾病都与情绪有关,而他根据养生心理学理论开发的“杨氏养生茶”是情绪的“调节剂”,饮用它可及时调整人的情绪。杨仲明说他现在要做的工作一方面是研究开发“养生茶”的系列饮品,另一方面著书演讲、做好“养生心理学”的普及工作,以此奉献社会,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身心健康水平。在即将结束专访时,杨仲明教授告诉记者说:“我把心理疾病比作情绪感冒症,就是要鲜明地告诉世人:精神病的治疗也和感冒一样,是容易被治愈的。”编者按:杨仲明先生是中理工学院心理学副教授,他创立的“养心强自”疗法得到国内外同行的肯定。近年,他陆续出版了《创造心理学入门》、《困境与解脱——人的潜力开发与心理疗法》、《指点迷津——防治“心病”系列》、《病态青年分析》、《告别昨天》等。本刊从本期起,拟发一组他专为本刊撰写的《家庭生活艺术》文章,它们将有助读者掌握调节家庭人际情感的要领,从而创造和谐幸福的婚姻和家庭生活。文/杨仲明缺乏情感交流的家庭,其生活气氛势必单调、沉闷。单调使人感到紧张,沉闷使人感到压抑。紧张与压抑是有害于人们身心健康的。有一位女青年在信中写道:“我生活在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在这样一个家庭里,如果你是个高才生,那很幸福,如若不是,那将很痛苦。我和姐姐的命运就截然两样。她成绩拔尖。那年高考以全校第一名到了北大;而我呢,没有考上,上了走读。有时我觉得为什么要把我生下来呢?从小到大我没有快活过,生活单调贫乏……尤其是父亲,一到吃晚饭便开始他那家长式的长篇训导,以一个成功者的姿态教我们如何对待事业。姐姐专心地听,我只顾吃饭。有时姐姐不听话,和父亲对着来,爸爸就要发脾气了。他是一个严厉的父亲,从来就是‘严’字当头,教出来的姐姐到哪儿别人都说她家教很严;而我却被培养成胆小、孤僻的性格,什么事都只想隐藏在心里,不愿对父母表白,到现在父母也总是说我喜欢对他们隐瞒。我内向的性格就是这样塑造出来的。……我害怕面对冷酷的现实,整天沉迷于难以驾驭的幻想之中。”这是一个典型的传统的中国家庭,家长的意志主宰一切。在这种家庭里,家长式的长篇训导持续不断,家庭的所有成员都必须无条件顺从权威的意志,按照规范的模式塑造自己,如若表露出丝毫叛逆,都将受到权威的责罚。在权威意志主宰的家庭里,个人的情感受到压抑,以致这位女青年从小到大没有快活过。家庭生活的单调贫乏导致她探求自己生存意义的意志受挫,正象她在信中自述的,“有时我觉得为什么要把我生下来呢?”这使她精神上感到不安,性格渐渐变得胆小、孤僻而内向。她不敢面对现实,躲入难以驾驭的幻想世界。在学业上,她姐姐的命运似乎与她截然不同,但在人格塑造上,命运并非如此经纬分明。心理健康的人必然潇洒做人。怎样评估一个人达到了潇洒的境界呢?我想,那是当他真正成为自己的时候。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寻求成为自己的需要,婴儿落地的第一声啼哭就是寻求成为自己需要的呼喊。正是这种需要,才激励我们不断发展,成长起来,健康起来。她姐姐也曾为此力争过,却遭到父亲的反对。正像信中所说的,“有时姐姐不听话,和父亲对着来,爸爸就要发脾气了。”唯有民主的家庭才能真正实现家庭成员的情感交流。要实行家庭民主,除必须反对“父权主义”和“夫权主义”外,还必须克服家庭成员的依赖性。我曾经接待过这样一位病人,女性,32岁,患有强迫性多疑症。具体症状表现为针对性的多疑,即怀疑丈夫与单位上的某位女同志有暧昧关系,整天胡思乱想,总认为丈夫的一言一行都在想念那位女同志,而唯独没有她。从而限制丈夫的行动自由,只要丈夫回到家里,就不允许丈夫单独出门,否则就气愤不已,纠缠不休。患者也意识到这是一种病态的猜疑,可是,一旦犯疑起来就无法自制。多年来,四处求医无效,原因是找不到犯病的根源。事实上,犯病的根由很简单,就是患者过分依赖丈夫的情爱,而丈夫却对此一无所知,夫妻间缺乏正常的情感交流。找到了原因,根除也就轻而易举。总而言之,只有清除对权威的崇尚与依赖,家庭的情感交流才有可能畅行无阻。丰富多采的家庭情感生活无疑有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在一个有健康的情感交流的家庭里生活,人们可以最大限度地如实地让自己的情感态度充分地表现出来,而不必加以防御。当一个人能够深刻地,而且常常又是生动地体验到了隐藏在他自身内部的各种因素时,他便越来越变成了他自己。他不再装着处处顺应别人,不再玩世不恭地否认一切情感,也不再披上理智的外衣,他变成了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充满情感的人。他对他的恐惧感、沮丧感、痛苦感更为开放。他对他的勇气、柔情和崇敬的情感也更为开放。当这些情感存在于他的内心时,他的主观上体验他的情感是自由的,并且在意识这些情感上也是自由的。一句话,他变成了一个潇洒的人。导致心理疾病的原因错综复杂。但是,在心理治疗过程中,改善患者的家庭情感交流常常有助于患者的康复。良好的家庭情感生活将使患者由内向变为外向,由封闭走向开放。一个人越是开放地对待其经验,他就越能够以现实的态度去对待周围的人,正视他的新环境,处理他所面临的新问题。这就意味着他的信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他可以容忍模糊,他可以接受对立的证据而不封闭现实。一般说来,当患者对其经验持开放的态度时,他会变得更信赖自己。朋友,当你感到焦虑不安,或是感到心情压抑,或是觉得生活索然无味、情感淡漠,或是因工作不顺心而沮丧,或是因紧张而记忆力骤然下降等等,此时,你切莫把自己封闭起来,割断与亲人的情感交流,如若那样的话,强烈袭来的孤独感会使你心境更坏,处境更糟。

luclmars明尼苏达
已出版的心理学专著有《创造心理学入门》、《困境与解脱》、《心理健康顾问》、《性·智慧与潇洒》、《指点迷津》、《寻找中国人的自信》、《养生与心理疗法》、《青春期危机与调整》、《投资心理与养生》及《习惯决定你的一生》等。其中《指点迷津》在第三届全国优秀青年读物评选中荣获优秀图书二等奖。
无敌花花Nancy
历史上的樊姓名人有哪些 1、樊于期:战国时期秦国名将。 2、樊哙:汉初名将。 3、樊英:汉代能人,通晓阴阳地理,并洞悉其中的奥妙,能推测灾异。 4、樊逊:南北朝时期北齐哲学家。 5、樊兴:唐代名将。 6、樊宗师:元代名臣。 7、樊圻:明末清初画家。 8、樊弘:全国政协原委员,九三学社原顾问。 9、樊少皇:香港男演员。 10、樊亦敏:亚洲电视合约女艺员。 11、樊昊仑:内地男演员。 12、樊平定画家。 13、樊明武:湖北省科协主席。 14、樊军:国家注册人力资源管理师、心理咨询师。 15、樊波:内地歌手。 16、樊东升:医疗专家。 等等 樊姓历史名人 樊皮,春秋时周国大夫。樊皮叛王《左传庄公二十九年》 樊於期,战国时秦国大将,避罪于燕,得燕太子丹之庇护,后因荆轲欲替太子丹杀秦王,愿得其首级以入秦,遂自刎而死。 樊哙,西汉开国元勋、 大将军、左丞相,沛县人。楚汉战争时,项羽的谋士范增打算在鸿门宴上谋杀刘邦,樊哙持盾闯入,斥责项羽,使刘邦得以脱身。灭秦后,与张良谏刘邦不要贪图咸阳宫室安乐,遂封存重宝财物府库。以军功封舞阳侯。 樊英,字季齐,生于汉代,南阳鲁阳人。他通晓阴阳地理,并洞悉其中的奥妙,能推测灾异。他在壶山之阳隐居时,向他求学的人从四处涌来。无论州郡如何礼请他,他都不应。 樊逊,北齐哲学家,他对道教神仙方术加以批判,认为皆虚妄之术。 樊稠(?-195),东汉末年军阀,官至右将军、万年侯。凉州金城人。 樊兴,安州(今广东省中山市)人,原籍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为人忠谨,大唐开国功臣。历左骁卫将军、赤水道行军总管、左监门大将军等职,后官累至检校右武侯将军、襄城郡公。永徽初卒,赠左武侯大将军、洪州都督,陪葬献陵。 樊梨花,唐太宗贞观年间人,父樊洪为西突厥寒江关守将,后投唐(樊父原系隋将,归依突厥)。樊梨花智勇全,美貌绝伦,是中国古代四大巾帼英雄之一。 樊圻,明万历四十四年至清康熙三十三年后(1616-1694后)清画家。字会公,江宁(今江苏省南京)人。擅画山水、花卉、人物。为“金陵八家”之一。 樊莹(1434―1508),字廷璧,号澄江,常山人。明天顺八年(1464)进士,引疾归养。成化三年(1467),应知县李溥之聘编纂《常山县志》。正德三年十一月十八日病故,葬博望乡(今常山县何家乡)大尖山。正德十四年昭雪,追赠太子少保,谥清简。 樊继祖,字孝甫,号双岩,郓城县人,明正德6年(1511年)进士。著有《双岩奏疏》、《十友传》、《山海纪程》、《金丹集》等,流传于世。 樊姓的历史名人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樊姓历代名人77名,占总名人数的,排在名人姓氏的并列第一百一十一位;樊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排在并列第一百五十八位;樊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排在并列第一百四十九位;樊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排在并列第一百二十六位。 樊皮,春秋时周国大夫。樊皮叛王《左传庄公二十九年》 樊於期,战国时秦国大将,避罪于燕,得燕太子丹之庇护,后因荆轲欲替太子丹杀秦王,愿得其首级以入秦,遂自刎而死。 樊哙,西汉开国元勋、大将军、左丞相,沛县人。楚汉战争时,项羽的谋士范增打算在鸿门宴上谋杀刘邦,樊哙持盾闯入,斥责项羽,使刘邦得以脱身。灭秦后,与张良谏刘邦不要贪图咸阳宫室安乐,遂封存重宝财物府库。以军功封舞阳侯。 樊英,字季齐,生于汉代,南阳鲁阳人。他通晓阴阳地理,并洞悉其中的奥妙,能推测灾异。他在壶山之阳隐居时,向他求学的人从四处涌来。无论州郡如何礼请他,他都不应。 樊逊,北齐哲学家,他对道教神仙方术加以批判,认为皆虚妄之术。 樊稠(?-195),东汉末年军阀,官至右将军、万年侯。凉州金城人。樊兴,安州(今广东省中山市)人,原籍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为人忠谨,大唐开国功臣。历左骁卫将军、赤水道行军总管、左监门大将军等职,后官累至检校右武侯将军、襄城郡公。永徽初卒,赠左武侯大将军、洪州都督,陪葬献陵。樊梨花,唐太宗贞观年间人,父樊洪为西突厥寒江关守将,后投唐(樊父原系隋将,归依突厥)。樊梨花智勇全,美貌绝伦,是中国古代四大巾帼英雄之一。樊圻,明万历四十四年至清康熙三十三年后(1616-1694后)清画家。字会公,江宁(今江苏省南京)人。擅画山水、花卉、人物。为“金陵八家”之一。樊莹(1434―1508),字廷璧,号澄江,常山人。明天顺八年(1464)进士,引疾归养。成化三年(1467),应知县李溥之聘编纂《常山县志》。正德三年十一月十八日病故,葬博望乡(今常山县何家乡)大尖山。正德十四年昭雪,追赠太子少保,谥清简。樊继祖,字孝甫,号双岩,郓城县人,明正德6年(1511年)进士。著有《双岩奏疏》、《十友传》、《山海纪程》、《金丹集》等,流传于世。樊腾凤,字凌虚,河北邢台隆尧县西良前村人,以创著《五方元音》闻名全国。樊增祥(1846―1931),清朝政治家、文学家、著名诗人,亦名云门,字嘉父,别号樊山,恩施城关人。16岁取秀才,21岁中举人,31岁中进士 。其代表作有《彩云曲》、《樊山诗集》等 。樊弘,四川I江津人。民国十四年北大毕业后,任北京《中美晚报》编辑助理和《国民公报》编辑员。著有《劳动立法原理》。樊宗师,字绍述,河中人。始为国子主簿。元和中,擢军谋宏远科,授著作佐郎。历金部郎中,绵、绛二州刺史。进谏议大夫,未拜,卒。诗七百六十九篇。今存一首。樊学文(1912-1978),四川省苍溪县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樊哲祥(1908-1995),湖北省公安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 *** 。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樊代明,(),四川省重庆市(今直辖市)人。1972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 *** 。消化内科专家,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第四军医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樊根深(),室名叶茂堂,陕西省华县人。1961年参加中国人民 *** 。少将军衔。 樊文德(―1935),陕西省吴堡县人。革命烈士。1931年加入中国 *** 。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陕北游击队第4支队。樊任民(),江西......>> 樊姓的明星以及历史人物? 水浒108将里有个姓樊的 姓樊的名人,越多越好,30个以上。 陕西、河南、江西等省多此姓,三省樊姓约占全国汉族樊姓人口的50%。在山西省按照姓氏人口中国排序中,居第四十五位。 一、姓氏来源 一是上古汤王灭夏建立了商朝。商朝王族的后代传到商纣王时,分成了七个大族,其中有一族姓樊。纣王残暴昏庸,被周武王打败。周武王就将商朝七大族都迁到山东、山西一带居住,井没有改变他们的姓氏。姓樊的继续相传姓樊; 二是源于周武王曾孙子,叫仲山甫,为国立功,被封为樊地(在今河南济源市)的首领,其子孙就以封地为姓,相传姓樊 历史上都有哪些姓樊的名人呢 樊梨花----中国古代女英雄,以她与薛丁山(其历史原型为薛仁贵之子薛讷)平定西北边乱、沙场挥戈与共的故事而家喻户晓,在后世影响深远。其传奇故事被多种形式的文艺作品所表现,尤其是电影、电视剧、歌舞戏剧等多次演绎,是中国古代巾帼英雄的典型形象。樊梨花,在我国地方史记、掌故稗史中都有记载,她是一个敢爱敢恨、胸怀宽广的大唐奇女,武艺高强、神通广大、文武全才的兵马大元帅。 樊姓,出自哪里?古代,名人,姓樊的有哪些?现有中国的樊姓,村落,有哪些?具体点说出现有的,市乡村。 源于姬姓,出自周太王古公次子仲雍裔孙仲山甫樊侯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西汉开国元勋、大将军、左丞相樊哙 湖南桃江樊氏字辈:“偃腾玉庆茂九梅宗孟秀友胜樊世问学崇正大德修益光明杨声宏祖志道盛蔚邦华克敦诗与礼自今愈厚佳”。 湖南资兴樊氏字辈:“忠孝传家国鸿”。 湖南新邵樊氏字辈:“朝廷开景佩”。 湖南宁远樊氏字辈:“世季昌祺家强谱艳”。 湖南张家界樊氏字辈:“金学传世永文章定能云”。 湖南衡阳、长沙、宁乡、新化、安化、邵阳、溆浦、益阳、湘潭樊氏字辈:“辛元明宗福再昌永太荣华富贵兴旺加爵禄”。 湖北利川樊氏字辈:“贞纯希明哲孝友启后人”。 湖北襄樊、陕西旬阳樊氏字辈:“自西达于清世开永在兴仁义礼智信晓雨玉堂春”。 湖北黄石樊氏字辈:“应兴孝友启后人”。 安徽芜湖樊氏字辈:世开经国秀,道胜继周卿 四川南充樊氏字辈:“乾坤定荣华富贵” 明朝有多少位樊姓将军 昭武将军樊魁选 樊忠樊龙樊虎樊明德等等 不少 樊氏的起源与发展,和中国历史上的樊氏名人有谁? 樊哙。刘邦麾下一得力大将。 姓樊的名人有谁 樊哙:沛(今江苏沛县)人,汉初名将。从沛公攻秦,屡先登有功。沛公自咸阳还军坝上,在鸿门能脱险而归,哙力为最。及高祖初定天下,累迁左丞相,封舞阳侯。樊仲华:新野(今属河南),东汉官吏。少与刘秀游,光武即位,征为侍御史,累迁郡太守。樊英:鲁阳(今河南鲁山)人,东汉学者。习京氏易,兼明五经,隐于壶山之阳。著易章句,世名樊氏学。官至光禄大夫。樊阿: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三国名医,华佗弟子。擅针灸,主张可深刺,一反当时胸、背、腹不可过四分之二说。樊逊:河东北猗氏(今山西临猗)人,北朝北齐哲学家。幼时好学,专心典籍。初为县主簿,后诏入秘府刊定书籍,时有“文章成就,莫过樊孝谦(樊逊字)”之说。累官至员外散骑侍郎。樊叔略:陈留(今河南开封)人,隋代名臣。西魏中授都督,北周时,封清乡县公,拜汴州刺史,入隋,为晋安定公,迁相州。政绩卓著,有歌曰:“智无穷,清乡公。上下正,樊安定。”后拜司农卿。樊兴:安州(今湖北安陆)人,唐代名将。从唐太宗李世民征战四方,积功封营国公。贞观中,讨陵州獠,击吐谷浑,迁左监国大将军,封襄城郡公。后拜检校右武侯将军。樊宗师:河中(今山西永济)人,唐代官吏、学者。历进谏议大夫。力学多通,作文力求古奇,至不可句读。樊敬:郓城(今属山东)人,明朝名将。洪武年间进士,督饷征安南(今越南)、攻沙漠,数有功;扶真定,镇济宁,终刑部左侍郎。樊镇:河南考城(今民权)人,明代官吏。洪武进士,博通经史,性刚直,授监察御史,振肃风,有政绩,累官山西右布政使。樊玉衡:黄冈(今属湖北)人,明代官吏、学者。由推官擢御史,性强敢直言,累官至刑部主事、太常少卿。著有《智品》。其子维城、维甫俱有名于当时,樊维城著有《盐邑志林》,樊维甫著有《西霞集》、《三易衍符》、《天机密铃》等。樊梦斗:河北文安人,明末清初诗人。明亡后,隐居桐柏山,著有《驻槎诗集》。樊镇:通州(今北京通县)人,清代学者、道士。号煮石山人,主白马庙,工诗文、书画。著有《来鹤山房诗集》、《群玉篇》。樊圻:江宁(今江苏南京)人,清代画家。金陵八家之一,山水、人物、画卉,无不精妙。其兄樊沂及其子樊云均为当时画家。樊钟秀:河南宝丰人,民国时军阀。曾被孙中山任命为建国豫军总司令。一九三零年参加中原大战,任阎冯联军邓宝珊部副总司令,不久在蒋空军轰炸许昌时阵亡。樊迟:(前515-?),字子迟,亦称樊迟,比孔子小三十六岁,齐国人,一说是鲁国人。他是一个农民,在其未拜孔子为师之前,已在季氏宰冉求处任职。孔子回鲁后拜师。他求知心切,三次向孔子请教“仁”的学说,还问“知”、“崇德、修业、辩惑”等,他有谋略,并具有勇武精神。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年)齐师伐鲁,冉求率“左师”御敌,冉求认为他能服从命令,以其为车右。鲁军不敢过沟迎战,他建议冉求带头,冉求纳之,鲁军大获全胜。他学业上成就不大,但有勇武精神,但他不愧是孔门弟子中的佼佼者。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被追封为“樊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又加封为“益都侯”。 樊哙:沛(今江苏沛县)人,汉初名将。从沛公攻秦,屡先登有功。沛公自咸阳还军坝上,在鸿门能脱险而归,哙力为最。及高祖初定天下,累迁左丞相,封舞阳侯。 樊於期:音读(wū jī) 。樊於期原为秦将,因得罪于秦王,“父母宗族皆为戮没”,逃亡至燕国投奔太子丹,“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如此高价悬赏,似乎应该是个具相当分量的角色,然而之前却没有见其行事记载,于是许多学者认为应该就是另一个秦将桓t,音同而通假,必是燕人口音有所变异而见诸史册为不同。 ......>>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