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322

我爱娟子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许昌心理咨询师康老师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重庆渝祥居

已采纳

岗一中周素云       2022年4月23日,滑县初中(康磊)班主任工作室分享带班经验的专题讲座,如期举行。晚上7:00—8:30康磊老师为我们做了《优秀班主任的思想修炼》的讲座。听后,顿觉“听君一讲座,胜读十年书”。作为已有24年班主任工作经验的我,曾自诩会管班,管班行为的背后理念的支持很少,并支离破碎,实在不敢说自己会“教育”学生;虽常常反思自己的日常管理,但很少记录。康磊老师的四项修炼自成体系!想做一名优秀的班主任的前提是要不断地主动、积极的学习管理理念。因为我们的管理对象——学生,是灵动的,不断变化发展的。也就是康老师所说的“多进行专业阅读”。回想自己读过的班级管理书籍少之又少,只读过林崇德的《教育的智慧》、郑学志老师的《创建优秀班级的60个法则》,我还写了一本的笔记。再有《窗边的小豆豆》等。一直以来,对于康老师,这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又是一线的教育专家,我是深怀崇敬的。我会把他推荐的书目认真阅读。记得他推荐的有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魏书生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陈宇老师的《你能做最好的班主任》,王晓春老师的《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问题学生诊断手册》,罗斯克拉斯的《优秀是教出来的》,雷夫的《第56号教室》。这样,要通过不断的专业阅读,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更要善于常常反思,实践,善于总结积累,这就需要记录班级管理的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在这样不断的实践——反思——积累——再实践中,使班级管理更趋专业,游刃有余,厚积薄发,进而形成自己的一套管理体系,创造出富有特色的班级管理课程。 我印象深刻的还有,班主任要学会运用的几件武器:一颗爱心,爱所有的孩子;要学会倾听,善于倾听;关注学生行为的细节。允许孩子在纠错中成长,不抛弃、不抱怨、不反感。甚至应该感激那些调皮的孩子。就正是这些“带子刺的小花”,促使我们成长。     “班级能搞活动的就别单纯说教”我极为认同,因为活动是孩子们所喜闻乐见的,会让孩子们记忆深刻,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在班级管理的道路上,我已艰苦跋涉了二十四年,一路上,跌跌撞撞,几多欢笑,几多泪水。我相信,有了河南省宋光彩名班主任工作室和初中(康磊)工作室的的专业引领,前路将是一片光明的坦途。

许昌心理咨询师康老师

302 评论(10)

听雨9014

1. 比较好的学校。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西南大学(西南地区心理学专业最好的学校,专注于研究)、华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南大学、.........一般来说师范大学的心理学都是很不错的.2.心理学学位有本科硕士博士.但是不是每个有心理学的学校都可以颁发相应的资格证书,就像四川大学,有心理学但是不提供本科的学习,只能够考研过去.心理学本科生不太吃香的.但是可以出来考心理咨询师(三级),【助理心理咨询师】。像这个要求就不高,三级可以不限专业不限本科或专科,再往上依次限制高一点,心理咨询师,高级心理咨询师。3.本科的心理学应该是文理兼收的,比如川大是将心理学收在哲学系里,而在浙大心理学是属于理科的方面.但是不管怎样,文科理科都可以报考心理学.另:中国的心理学未发展成熟,而且心理学方面的教育也不好,在世界上是完全排不上名的(比如大学的心理学专业前500强中国没有一所学校上榜,甚至亚洲都只有日本的几所学校上榜了).如有可能,建议还是出国去读心理学.

302 评论(14)

雷恩哥哥

既然有考的想法和水平,到哪儿去还会不知道?

340 评论(8)

荷叶圆圆1980

给你推荐几个心理学比较好的学校:基础心理学:北京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西南师范大学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北师范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应用心理学:浙江大学 不是本科的也有心理学,这个貌似是文科,不过有些学校是理科,这要看学校

267 评论(12)

万涛空间设计

“康老师,新学期接手班主任工作这件事,希望你再考虑一下!” 在我平静地诉说了家庭的实际困难之后,坐在巨大办公桌对面的校长,一脸严肃地对我说。 我一路思忖一路犹豫地回到家。 班主任工作靠脑力,也拼体力,更费时间。 爱人的态度很明确:小女儿该上一年级,每天的接送安全是个大问题,初级年级,孩子的养成教育也需要父母的共同陪伴。同为教师,别人的孩子与自己的孩子都需要很好的教育,选择权在我! 我们共同分析了自己的情况,面对具体的家庭生活困难,努力找到解决办法,最终爱人同意,我可以继续担任班主任工作。 当我把最终接手班主任工作的决定,表达给校长时,他也长舒一口气,随即肯定我之前的工作,激励我以饱满的热情迎接新的工作。 爱人说:不是别人非要你做班主任,其实, 是你内心也想当这个班主任吧。 我豁然开朗: 我为什么坚持做班主任呢? 思忖再三,我觉得有说服自己的四大理由—— 班主任可谓一个班级的“一家之主”,大小事情几乎均由班主任经手,学生的家庭情况、个性心理、学习特点、交往经历……也都需班主任悉数掌握。 学生在学习上有什么困惑,第一时间想到的会是班主任; 学生在生活中有什么困难,第一时间想到的也是班主任; 学生在思想上有什么压力,第一时间想到的即是班主任; 学生在心理上有什么问题,第一时间想到的应是班主任;…… 作班主任,可以名正言顺地找学生约谈交流,可以一本正经地介入学生的成长生活,这是班主任的职业角色决定的,也是班主任影响学生必须做到的。 班主任,会是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他人,会是学生成长路上最有力的支持。 做班主任,关注的就不只是自己所担任的一个学科,更关注学生的各科均衡; 做班主任,衡量地不只是学生的学习状态,更留心学生的思想动态、情绪变化; 做班主任,关心的就不只是学生的成绩分数,更在乎的是每一个活生生的人! 班主任离学生更近,更深入地走进学生的心灵,了解学生的需求,全面把握学生的成长状况,更深度地介入学生的生命,进而影响学生,不断完善自我。 这些都是非班主任无需做到,甚至是做不到的。 每接手一个新班级,面对的就是一群不同的学生。那一张张鲜活生动的笑脸,向我们昭示他们背后更真实的成长经历,更深刻的生命印记。 作班主任,就得重新归零,重新规划自己的班级理念,重新开始新的班级成长故事。 这与一位老教师接手新的课程教育,大不相同。 一位老教师即使教授新的教材,也可以使用用过的教学方法,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成绩也不会走样。 但班主任不行。 一届一届的学生是全新的,即使班级工作是日常规定的:纪律、学习、卫生……但执行、管理的过程中,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总得依时依势来重新思考解决方案。 学生是全新的,学生出现的问题也会是全新的,即使是同样的诸如上课迟到、不交作业、打架抽烟等一类问题,因为发生在不同的人身边,解决起来,方法和策略也不相同。 (这大概也是很多老师不想当班主任的原因,没有任何现成的经验可以套用,必须重新思考,从头开始,大家顿感劳力劳神。) 这更促使我与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重新思考、重新学习,与学生共同成长,相伴同行! 这也是很多班主任越做越年轻的原因吧。 全国知名班主任魏书生老师说:做教师,不做班主任,就是吃了大亏,亏了能力增长的机会,亏了可以变得更幸福的机会。 做班主任,你做的就不只是教学,更是教育; 做班主任,看到的就是只是课堂,而是整个教室; 做班主任,思考的不是应对某一个问题,而是问题背后的每一个学生; 作班主任,看到的不只是孤立的个人,而是鲜活的一个个生命…… 是的,做班主任,心里想的不仅是学生学习,更想着学生的生活习惯、文明礼仪、父母家庭、心理健康……这些都促使我用更全面的眼光看待学生,面对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他、帮助他、影响他。 在与学生交流中,我感到自己的教育视野更广阔了,自己的教育生涯更充实了,自己的教育内容更丰富了。 做班主任,站位不同,了解得更全,思考得更多,关注的更深,教育也更完整。 做班主任多年,我记录下的教育随笔,除了课堂反思之外,更多的是与学生之间的成长故事,这不仅扩充了教育写作的内容,更让我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寻找更有意义的教育生活。 做班主任多年,我阅读的书籍逐渐从学科教学,扩大到教育理论,再到教育经典,这也让我不断思考教育的真谛,思考教育的价值,也加深了我的教育理念。 为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我考取了心理咨询师证,这为了打开了又一扇重新审视教育现象的窗户,反躬自身,清理自我,完善自己,进而才能引领学生。 这就向班主任提出更高的道德要求、能力要求、价值要求和境界要求。 当然,非班主任老师也有很高的要求,但,因为不是班主任,人总会有“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心理,放松或逃避这些更多更高的要求。 张文质先生提出"生命在场”的理念,我想,这个“场”,就是不仅是课堂,不仅是教学,更应该是整个教室,整个教育。 只有做了负责学生全面成长的班主任工作,才倒逼你去思考每一个生命是不是在场呀! 当我想到这些后,我理解了自己为什么还要顶着生活的压力做班主任,我不想喊高调,这些都是内心真实的想法,我会坚定地在班主任专业之路上,勇敢地走下去,力争成为学生最好的启蒙者、陪伴者、引路人!

137 评论(14)

素雪清芳

文 | 康磊老师

上周,我分两次分别给男女生召开了青春期教育的晚前会议。

即利用晚自习放学前十分钟,分别谈男生与女生相关的青春期教育内容,以表明自己的观点,让学生树立正确的青春期性意识、自我意识和保护意识。

玉蝶班的男生们:

今晚把大家留下来,我们用十分钟来交流大家十分关心的青春期问题。

最近,我们的生物课讲到了生殖这部分内容,很多同学都很兴奋。

看男女生的生殖器官解剖图,很好奇。

老师是成人,也从青春期度过,理解大家此刻的心态。

谈就正大光明地说嘛。

阴茎、龟头、遗精、手淫……这些都是正规术语,比起不好意思,去用一些污言秽语来指代要专业多了。

前年就有一个男生找到办公室,私下里问我自己的阴部总是痛怎么办?

那个男生的父亲在他小学时,就车祸去世了,家里只有妈妈和姐姐。

他能找我说这么私密的个人问题,是对老师极大的信任。

我也很自然与他说起男生个人卫生的问题。

我们对自己的身体有探索,想了解,是正常的。

老师希望大家要谈就用课本上,正规渠道学来的生物学、医学知识来谈,不要从乱七八糟的网站上得到。

大家对彼此的身体好奇,正常。

但一定要做到文明有礼。

上周老师在餐厅楼道口值班。

学生排队有序迈上台阶进入餐厅。

我突然看到两个男生,一上一下,上楼的男生伸出手,猛地抓向下楼男生的裆部,男生下意识地弯腰去捂,头一下子碰到楼梯栏杆上,嘭的一声,很响。

我没看清是哪班的,让他们溜了。

大家对这事怎么看?

也许这是同学之间的恶作剧,但也许你的一个无意的玩笑,就会给别人造成伤害。

况且,更严重的是,这一行为,在众人面前,极其不雅观。

我甚至可以说极其猥琐下流。

相互逗玩,是孩子的天性。

但,我们也要分清这种挑逗是文明健康的,还是猥琐无聊的。

老师希望大家做一个文明现代的中学生,学会尊重别人,也尊重自己。

至少在性别相关的问题上,还是慎重一些,文明一些。

我们是男生,就应该有男生的样子。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社会上流行“伪娘”风,男人穿女生的衣服,做出柔媚的姿态。

你觉得那是美吗?

可能有人觉得那是美,但,那是一种扭曲的美。

是不是符合自然审美,不符合主流审美的。

男生就应该阳刚,就应该像个男生。

敢做敢当,不怕困难,说话有底气,行动有闯劲,举止有力量。

老师希望每个男生都是真正的男子汉!

上周有一位女生要请假,本来康老师在学校,她却通过英语老师告诉我的。

什么事呢?

原来是自己的例假来了,却没有带卫生巾,要回家拿。

我想,这个理由很正当吗?如果告诉老师,我完成可以准她的假。

或者我还会帮她向其他同学借。何必非要再回家跑一趟呢?

也许是这位女生想多了吧。

老师是成年人,是教育者,也是一名心理咨询师。

在老师眼里,没有分别,没有男女,只有学生!

近日,有女生非常信任地在随笔里,向老师反应有男生给她写“情书”,问:老师,我只想和他做同学,我该怎么办?

这位女生就非常信任老师,老师就在随笔里与她回复,写了整整一页纸。

具体内容也就是今天我们要讲的。

当你以积极阳光的心态去看待自己成长中的问题时,它就不是问题。

前几天,男生开过专题教育会后,听说有女生还专门问男生:老师都给你们讲些啥?

好奇,我们可能理解。

只是,请不要多想。

这次我们女生开过会后,有男生可能也会问你们,老师讲了啥?

这就看你怎么表述了。

看你想不想多,——你只要想得多,就会多说!

事情是客观的,身体变化也是客观的,关键是我们以怎样眼光去看待!

心中有佛,自然看到的就可能是菩萨。

女生要学会把握好自己。

老师不希望女生现在就成为“长舌妇”那样的人。

我想,你、你的爸妈也不希望吧。

当男生与你谈论性别这方面的话题时,别跟男生谈太多,也是对你自我的保护。

通常情况,女生的心理成长水平早于男生。——看看我们班,还有多少男生还像个小学生,成天画个小人儿,动不动就哭鼻子?

那么,在男女生交往方面,占主导权的就是女生。

你的态度,也决定了男生对你的态度。

我们不能管住人的思想,不让你对同学好奇,因为每个人都乐意与对自己有好感的人交往。

但,你一定要学生保护自己,让自己的行为像一个有教养的现代中学生。

不该说的话,不说,不该打听的事,不打听。

因为,一旦你对某个方面表示特别的关注,就暴露了你的层次和素质。

你说的越多,别人了解得也越多,你就会无意中把自己的隐私透露给别人,让自己变得透明。

要知道,越是内敛越有魅力,才让人觉得你值得回味。

要知道,女孩因为可爱而美丽,而不是不因为美丽才可爱。

矜持不是坏事,是对自己的保护。

我们的班训是自尊自爱自立自强。

对于女生同学,我们更应该做到以上四点。

学会与男生保持适应的距离,按照自己的心智去成长,不要被还没长大的男孩拉低了。

男女生正常交往,老师支持。

毕竟班级里有男有女,才是一个和谐的团队。

什么是正常交往?

在集体中,大家一起做事。学习、交流、锻炼、甚至争吵,这都是正常的。

如果有男生约你与他单独交往,这时候,你就要注意了。

女生要学生说不。

如果男生当着你的面说不文明的话,他就是故意挑逗你(恶心你),你该怎么做呢?

你有两种思路:不说或者说“滚”!

人多的时候,我们顾及男生的面子,也考虑自己的素质,不说话,不回应,就表明了你的态度。

但要是只有你两个人,你完全可以直接拒绝,这时候说“滚”,不是拉低你的素质,是表明自己坚决的态度。

女孩要自立,不要随意接受别人的示好。

小零食、小礼品、几句甜言蜜语、几封肉麻的“情书”……都可能让你心头一动。

对于美好、喜欢的物品,我们表示亲近欣喜,是正常的。

如果处于好意或感激,我们觉得自己值得接受并能以正当的方式回应,那就欣然接受。

如果不知道该不该接受,不用纠结,直接拒绝是更好的选择。

老师希望女生是有自立主见的独立的人!

93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