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325

小托0207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湖北心理咨询师罗丽萍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会员2764311

已采纳

目前最权威的心理咨询师证书是是美是美国认证协会哦,美国认证协会。

湖北心理咨询师罗丽萍

217 评论(15)

Hexe留恋不往

楼主先不要紧张,核对一下你的身份证号和准考证号,如果还是没有把情况告诉你的培训机构,让他们帮你解决。即使没有参加考试在网上也能找到相关的信息,所以尽快找培训机构帮你联系当地的劳动局核实为好。

344 评论(10)

我是毛毛虫妈

心理咨询师是职业资格培训,国家规定是劳动部门主管,有资格报考的也是劳动部门认定的职业培训学校才行;大学是学历教育,不能独立办职业资格培训,即使办班也必须是与职业培训学校或公司合作才行,因此没有完全意义的大学职业培训班。但在武汉心理咨询师培训班中,纯机构办班优势是价格较低,但教学质量难保障,开几天课就结业了,单单想拿个证的人可以选择这类;在大学中办班的,武昌推武汉大学(医学部的那家),汉口推同济(湖北心理卫生协会主办的那家),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办学时间长(都超过三十期以上),价格偏高,但教学质量有保障,各有超过二十位省内心理名家讲课,除拿证还是学些专业知识的,可选择这一类。

166 评论(12)

倓里格倓*

相对而言人事人才网颁发的(国培证书)和中科院颁发的心理咨询合格证书最权威。

中科院和人事人才网证书两者区别:

中科院证书:主要负责学术交流和技术研发,如果做研究的话首选,毕竟是研究院,但是难度很大,必须修够165节课,考试总共300道题,如果平时比较忙,学习基础薄弱,

如果不是心里本科硕士,研究生,心理专业的科研专业人士,如果只是简单学习,兴趣爱好,或者后期兼职从业,没有必要选中科院,中科院-年考两次,5月, 11月, 线下考试,而且还是笔试,考试难度高,通过率低,报考门槛高,费用高。

人事人才网:中国国家人事人才培训网是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高级公务员培训中心主办的网络培训教育专业机构。其服务对象主要是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企事业管理人员和人社系统工作人员。

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负责业务指导。如果你是非专业兴趣爱好者,主要是工作延伸,学习东西,兴趣爱好的话,人事人才网就业率会高-些;

该考试只需要修够75个课时,考题150道,考试难度低,通过率高,考试机会也多,每年月都有考试,线上机考,报考门槛低,通过率高,个人觉得是非心理专业零基础考生的首选。

目前为止最新的政策:

(国办发〔2019〕39号)要求“大力清理简并种类过多、划分过细的资质资格许可事项”“推动技能人员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分批调整退出国家职业资格目录;

2019年底前建立完善职业技能等级制度,推动实现由用人单位和第三方机构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颁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政府不再颁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2020年底前将国家职业资格数量再压减一半以上”。

因为目前来看第三方机构的适用性范围较广,所以现在大部分人会选择这类的证书,当然,我也选择的是这个。

第三方机构包括:中国国家人事人才培训网、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国心理学会、中国心理协会等目前来说,前两个证书的认可度和权威性较高,在选择的时候可以着重选择适合自己的。

最后补充一点:不要为了考证而学习,因为我自身是学过心理咨询师的相关内容的,它对个人能力、情绪疏导、人际交往等都是有一定帮助的,如果为了拿到证书而去学习,可能会脱离学习的本质,最后得到的除了一纸证书,再无别物,那就得不偿失了。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心理咨询师考试

298 评论(12)

无人边框

2016年12月30日,国家22个部委联合发文,出台《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是我国第一个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宏观政策指导性文件。重点强调要加强心理健康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应用型心理健康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因此进一步加强心理咨询师专业人才培训与能力评估是全社会持续的需要。 为贯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的通知》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满足社会需求,加强我国心理咨询师队伍规范化建设和推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中国人生科学学会于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于11月23日在武汉召开了全国心理咨询师培训暨新的考评工作研讨会,会议决定在人社部不再开展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鉴定之后,立即从专业能力评估及培养的角度,建立新的专业考评管理体系,面向全国展开心理咨询师培训和考评工作。 根据《指导意见》这一我国第一个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宏观政策指导性文件,要加大应用型心理健康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因此心理咨询师专业能力证书是目前市面上最权威的一个证书,由教育部直属主管中国人生科学学会心理学专业委员会颁发。更多关于心理咨询师培训的相关情况可以了解下湖北联合同济心理。

310 评论(15)

carefreeyu

部行政办公室主任:左 晖教学教研室主任:陈晓梅、陈志敏、任廷锋、余章彪《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控中心主 任:刘 炜(兼)副主任:谭永昌、龙庆菊场地器材管理中心主 任:王克新副主任:吴 卫、张 松高水平运动队管理中心主 任:余 兵(兼)副主任:韩 伟、冉孟刚教学科研科负责人:邱 勇(兼)、吴绍奎、陈 梅体管中心主 任:汪克新体育教育专业综合办公室负责人:于贵和(兼)、罗丽萍 师资队伍 师资概况 体育教学部现有在职教师59名,教学辅助人员5名,其中具备高级职称的教师占;国家级裁判员五名。这支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业务能力强的师资队伍是我校体育工作可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为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我教学部一方面加大力度加强在职教师培训,以提高在职教师教学研究与学术水平;同时,充分利用贵州大学为教育部直属“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的平台,进一步引进国内外高职称、高学历人员,以形成一支高水平创新型的专业教师梯队。教授讲师名单 体育教学部教授名单 姓名 性别 毕业院校 从事专业 唐吉柿 男 北京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刘 炜 男 成都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陈腊安 男 北京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陈晓梅 女 西南师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陈志敏 男 西南师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宋冬梅 女 西南师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王朝琼 女 上海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吴 炼 男 成都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龙庆菊 女 西南师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龙以慧 男 成都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罗云义 男 贵州师大 体育教育训练学 齐 心 女 贵州师大 体育教育训练学 冉孟刚 男 上海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任三三 男 贵州师大 体育教育训练学 任廷锋 男 成都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江 涛 女 贵州师大 体育教育训练学 李小兵 男 西南师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梁 桦 男 贵州师大 体育教育训练学 龙光明 男 贵州师大 体育教育训练学 程明霞 女 成都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冯 毅 男 成都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杨保亚 女 贵州师大 体育教育训练学 杨 浩 男 贵州师大 体育教育训练学 张 李 女 西南师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邱 勇 男 西南师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于贵和 男 贵州师大 体育教育训练学 余 兵 男 上海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汪克新 男 贵州师大 体育教育训练学 裴 岚 女 成都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胡晓梅 女 西安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讲师名单 姓名 性别 毕业院校 从事专业 陈 尉 男 体育教育训练学 查明艺 男 贵州师大 体育教育训练学 陈 宏 女 上海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谭永昌 男 贵州师大 体育教育训练学 唐兴国 男 北京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王贵军 男 北京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马武云 男 成都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史小红 女 北京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黄尚军 男 西南师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鞠 军 男 北京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李 涛 女 上海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丁景勋 男 北京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高 军 男 北京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杨昌能 男 上海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杨秀芳 女 成都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张筑全 男 成都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朱应飞 男 贵州师大 体育教育训练学 朱兆庭 男 上海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邹力佳 男 成都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左 晖 男 贵阳师专 体育教育训练学 吴 昊 男 成都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褚三章 男 贵州师大 体育教育训练学 吴 卫 男 成都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喻 强 男 西南师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张 多 男 西南师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张文波 男 西安体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富 燕 女 贵州师大 体育教育训练学 教授、副教授简介唐吉柿,男,1955年生,中国党员,贵州遵义市人。参加全国健美操教练培训,主编《体育与健康》(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参编教育部重点课题(子课题)《体育与健康》。发表论文7篇:1、试论体育的审美本质与特征[J].贵州大学学报(增刊),1996年.2、市场经济下的体育美学思考[J].人大复印资料,1997(8).3、心理测试仪对学生焦虑心理测试探讨[J].第一届全国学校体育科报会论文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4、试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审美功能与作用[J].四川体育科学,2004(1).5、试论体育情报的保密特点及防范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增刊),、体育美学:一种生命现象的文化这些思考[J].贵州大学学报,2004(5).7、自助式体操水平支撑成倒立练习器[J].国家实用型专刊,2000(4).王凇瑞,男,辽宁本溪人,中共党员。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吉林省教育学会理事,北京鹰之歌文化传播公司学术委员,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刘炜, 男,贵州贵阳人,中共党员。贵州大学体育教学部部长,中国大学生足球协会副秘书长,中国体育科学协会委员,贵州省学生体育协会常务理事、常务副秘书长,贵州省体育场馆协会副主席。今年来主编教材五部,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于贵和,男,土家族,河北顺平人,中共党员。贵州大学体育教学部副部长,贵州省体育科学学会常务理事,贵州省中小学体育优质课评选专家组成员。主编教材一部,副主编教材一部,参编教材三部,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邱勇,男,汉族,湖北武汉人,中共党员。贵州大学体育教学部副部长。主持参与科研课题六项。近几年主编教材一部,副主编教材两部,参编教材两部,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余兵,男,壮族,1969年生,广西横县人。2002年参加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高校体育部主任培训班;2003年参加贵州省社会主义学院“党外县处级干部培训班”。发表论文4篇:1、铅球教学体会[J].成都体育学院报,2002(增).2、浅谈贵州大学运动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研究[J].贵州体育科技,2003(3).3、贵州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若干问题的探讨[J].遵义师范学院报,2003(9).4、高校100米运动员业余训练的探讨[J].毕节师专报,2003(9).陈晓梅,女,四川大竹人,中共党员。中国体育科学协会会员。参加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体育研究会“高校体育教师科研骨干”培训。荣获2005年贵州省青少年拳击锦标赛优秀裁判员称号;获中国高校第八届体育学术论文报告会二等奖;西南区第九届体育科学论文评审优秀奖。发表论文5篇:1、体育教学论与哲学和教育学[J].福建高校体育,1992(1).2、发展髋踝关节力量与提高短跑速度[J].贵州农学院丛刊,1994第3、4集.3、浅谈体育教学中的语言[J].中国农业教育信息,1998教改专辑.4、浅谈体育教学中的道德品质教育[J].贵州大学学报,1999年增刊.5、关于健康与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思考[J].贵州体育科技,2000年(3).宋冬梅,女,1963年生,贵州省贵阳市人。 1991年6月至1992年8月,参加成都体育学院“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学习;1997年8月参加中国健美操协会“全国健美操教练员、裁判员培训”;2007年10月参加“贵州省啦啦操教练员、裁判员培训”。发表论文4篇:1、 关于体育消费文化的思考[J].体育科学理论与实践,1999(3).2、 试论体育对培养未来合格人才的重要性[J].贵州大学学报,2002(3).3、 浅谈健身操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可持续性发展[J].黑龙江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4).4、 体育审美教育实施的必要性和途径[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3(2).罗云义,女,彝族,1958年生,云南永仁县人,中共党员。发表论文3篇:1、谈精讲多练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竞技体操之美学蕴涵论析[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2(4).3、高等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探索[J].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4).梁桦,男,1967年生,重庆合川人。2002年至2004年在成都体育学院进修研究生课程;2001年参加中国足球协会裁判初级培训。1993年西南区高等农业院校第二届大学生足球赛优秀裁判员;1994年中国高等农业院校西南区第四届体育科学论文会一等奖;1994年中国高等农业院校第六届体育科技论文报告会三等奖;2004年中国高等农业院校西南区第七届体育科学论文会三等奖;2003年飞利浦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西区决赛“体育道德风尚奖”。发表论文6篇:1、浅谈头部在体操动作中的作用[J].贵州体育科技,1995(1).2、艺术体操规则的演变与价值取向[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3).3、艺术体操的竞技化与艺术价值[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3).4、奥运,我国经济发展的新机遇[J]. 贵州体育科技,2002(4).5、影响高校计算机辅助体育教学应用的因素及其对策[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3(3).6、艺术体操技术动作的竞技特征[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1).龙庆菊,女,苗族,1972年生,贵州省锦屏人。曾获全国高等农业院校西南区体育科学论文评审会三等奖,发表论文5篇:1、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J].贵州体育科技,2003(1).2、太极拳运动对学生身体健康发展的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研究论从,2004(2).3、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铜仁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3).4、软式排球在贵州省高校开展的可行性探索[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4(3).5、实施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可行性研究——以贵州大学为例[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7(1).张李,女,1961年生,贵州省赤水人,国家级裁判员。参加北京奥组委、体育总局田管中心“2008奥运会裁判培训”,发表论文8篇:1、应当加强学生自我锻炼能量培养[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7(7).2、关于改进中长跑教学法的一点探索[J].贵州体育科技,1998(9).3、对田径裁判员强化管理的对策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4(10).4、电子表格在体育成绩评定中的应用[J].贵州体育科技,2004(12).5、“一人为本”背景下的大学生体育人文意识的培养[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增刊),2005(1).6、对高校体育课双语教学的思考[J].中国体育教学研究,2006(6).7、教师观念的变革与学生体育安全意识的培养[J].中国教育教学研究,2006(10).8、奥林匹克文化与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培养[J].中国教育教学研究,2007(4).李小兵,男,1968年生,重庆合川人。发表论文7篇:1、体育课教学改革探索[J].贵州大学学报,2002(6).2、高校体育考评初探[J].中国学校教育与科研,2002(6).3、大学生的不良生活习惯对健康的影响[J].贵州体育科技,2002(6).4、试论体育教育对贫困地区学生创新能量的培养[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2(8).5、毛泽东的体育观及其对我国体育教育方针的指引[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3(10).6、利用弹道反射原理帮助大学生理解跳高运动的初速度和腾起角[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2(6).7、跆拳道比赛运动员临场心理失态及调节[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7(8).任三三,男,1958年生,中共党员,贵州省贵阳市人。发表论文7篇:1、市场经济体制需要你加大健康投入[J].中国高校教育与研究,1998(6).2、健康、效益与体育产业[J].贵州体育科技,1998(6).3、历史、人种、文化……观念与足球[J].贵州体育科技,1998(6).4、互助力量在引体向上教学中的作用[J].贵州体育报,1998(9).5、全民健身与体育产业[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8(12).6、互助力量练习法[J].现代教学研究,2004(9).7、轮滑保护架[J].现代教学研究,2007(4).冉孟刚,男,1965年生,贵州省望谟人,国家级裁判员。1999年荣获中国高等农业院校西南区第九届体育科学论文评审会二等奖;2000年,荣获中国高等农业院校第九届体育学术论文报告会三等奖。发表论文5篇:1、从终身体育思想试探21世纪体育教师的素质机构[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8(增).2、对评价体育教学效果的理论探讨[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1998(2).3、对贵州大学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管理及训练与竞技水平的分析[J].贵州体育科技,1998(2).4、浅谈体育运动与智力发展的关系[J].贵州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增).5、高校体育教学应树立学生的终身体育思想[J].贵州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增).杨保亚,女,1955年生,贵州黔西人,中共党员。发表论文3篇:1、贵州农学院体育专选课编班之我见[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增),1995(12).2、高校体育教学中体育意识的培养[J].贵州农学院丛刊1996(6)。3、贵州农学院94级新生身体素质浅析[J].贵州体育科技,1996(3).陈腊安,男,土家族,1953年生,贵州省德江人,中共党员。发表论文4篇:1、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管理初探[J].贵州体育科技,、大学生运动员心理特点及其管理[J].贵州大学学报,、新世纪高校体育教师的素质及培养[J].贵州大学学报,、优秀运动表象的实质及其培养[J].山东体育科技,1997.吴炼,男,1963年生,中共党员,贵州贵阳人。发表论文6篇:1、浅谈意识在体育竞技中的作用[J].贵州大学学报,2003(2).2、试论足球运动员战术艺术在竞赛中的地位作用及其培养[J].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3).3、试论学校“体育与健康”课开设围棋项目的必要性[J].贵州体育科技2002(2).4、略论足球技战术意识的培养[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3(3).5、对改革现行体育教学评价的思考[J].贵州体育科技,2002(3).6、论高校足球运动的地位、作用及价值取向[J].贵州大学学报,2002(增).杨秀芳,女,土家族,1975年生,贵州德江人,北京体育学院硕士学位。发表论文5篇:1、对构建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体育的思考[J].贵州体育科技,2002(3).2、试论贵州土家族傩堂武术的体育渊源及其开发保护[J].体育文化导刊,2006(10).3、拓展训练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隐性作用[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007(2).4、普通高校开设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价值趋向[J].安顺学院学报,2007(6).5、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对民族心理的调适及其途径[J].贵州体育科技,2007(6).杨昌能,男,侗族,贵州天柱人,中共党员。发表论文6篇:1、贵州大学学生体育达标现状浅析[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4(10)。2、浅谈我国休闲体育发展状况及发展对策[J].中外教育纵横,2005(4).3、体育活动与亚健康[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005(9).4、贵州高校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浅析[J].新教育论坛,2006(4).5、浅谈高校体育在现代化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贵州体育科技,2007(6).6、对黔东南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事业发展的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10).汪克新,男,1963年生,江苏常州人。参加四川大学“现代体育理论专家”培训;北京大学“体育运动场馆的运营与管理”培训。发表论文3篇:1、体育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J].贵州大学学报(增),、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和增强学生的竞争能量[J].贵州体育科技,2005(6).3、试论高校体育教师对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培养[J].规则民族学院学报,2005(6).任廷锋,男,土家族,1964年生,贵州德江人,民主促进会成员。《排球运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副主编,发表论文九篇:1、试谈分类学在体育课中的运用,[J].贵州体育科技,2000(4).2、简介体育教学或运动、比赛前的一组拉伸体操[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2).3、条件练习法在学校排球教学训练中的作用和运用[J].铜仁师专学报,2000(3).4、我校排球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探究[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1(3).5、试论高校学生增强体质的准则和身体体质的测定方法[J].贵州体育科技,2002(3).6、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伤害事故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J].贵州体育科技,2004(4).7、高校体育教学应加强学生的救护教育[J].贵州体育科技,2006(3).8、表象教学法在原地推铅球教学中的应用[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4).9、旋转推铅球技术的优越性和运动员的适用性[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007(6).陈宏,女,贵州省大方县人,中共党员。2001-2002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进修;2002年参加北京体育大学“体育舞蹈”培训。近几年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1篇。程明霞,女,1965年生,河南方城人。1997年参加大学生体育协会“全国高校田径教练员培训班”培训;2006及2008年分别参加省体育局“社会体育指导员业务培训班”、“‘科技西部行’全省教练员”培训。近来来,发表论文6篇:1、对体育教学模式的讨论分析研究[J].中国高校教育与科研,1997(4).2、论篮球全面技术与特长技术的重要性[J].中国高等教育研究,1997(7).3、浅谈审美意识在观赏竞赛中的作用[J].贵州大学学报,1997(增).4、谈体育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之结合[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98(8).5、武术进入奥运的利弊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增).6、情感教育及其在我国学校体育中的现实意义[J].贵州大学学报,2005(增).龙光明,男,苗族,1955年1月生,中共党员。贵州省苗族协会副秘书长,西南区高等农业院校体育理事会理事。1997年4月,参加贵州省高校国防教育工作研讨会,6月参加西南区农业院校第四届体育科学论文评审会及体育课程研讨会,1999年3月参加全国农业院校体育部主任工作研讨会,12月参加全国农业院校体育部主任训练班,2001年7月参加西南区高等农业院校现代体育教育理论讲习班学习,2003年11月,参加北京大学高层人文体育论坛。发表论文4篇:1、普通高校业余跳远训练的尝试[J].贵州农学院丛刊第3、4集(合刊),1994(4).2、跳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J].贵州农学院丛刊第4集,1995(4).3、背越式跳高的教学方法[J].贵州农学院丛刊第3集,1996(3).4、跳高运动员的心理训练[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总第十期,1996(10) 。

309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