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56

雯香识女人coco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讲七种情绪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weiweivivianweiwei

已采纳

年轻人平时应该多运动一下,缓解自己的心情。而且平时不要想太多。

心理咨询师讲七种情绪

261 评论(13)

柠檬朱古力

正确认识神经质症(世界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所谓的神经质症,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社交恐惧症”(赤面恐惧,口吃恐惧、口气恐惧、广场恐怖症等等)、各类“恐怖症”、“强迫症”以及各类“焦虑症”“抑郁症”等等的总称。这些症状从本质上来说并不是什么疾病,而是独一无二的人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独一无二的特点。在这里可能就有朋友问了,既然是独一无二的人身上表现出来的独一无二的特点,那么为什么当事人却表现得异常痛苦呢?在这里我要说的就是因为身在其中的当事人并没有认识清楚人的独一无二性,而是把独一无二性丢弃之后,以一个模子或一个刻板归类了自己,从这一个模子或刻板来分辨自己,把自己归结到了有问题或有病的行列,由此把自己推进了恶性循环的深渊之中去了。就像我们每天到菜市场买菜,你会发现有很多番茄、黄瓜、茄子、辣椒等等的蔬菜,它们大小不一、形色各异、表面有坑坑洼洼,或被虫咬、或有伤痕等等,这才是自然所长成的,它们都是自然的。同样我们人也是有高有矮、有胖有瘦、有国字脸、有苹果脸、有瓜子脸、有大鼻子、小鼻子、大嘴巴、小嘴巴等等,这也是我们人的五光十色自然所成,这也是我们人的自然的表现。任何人都有缺点和优点,如果我们不躲避,不掩饰自己的缺点,让其自然存在,那么我们所显示出的就是性感迷人,魅力无比。我们人是杂念(各种古怪的、可怕的、肮脏的、荒诞的、无聊的、下流的等等想法和念头)、情绪(喜、怒、哀、怨、忧愁、烦恼、恐惧、焦虑、紧张、抑郁等等)和感觉(孤独、寂寞、失眠、自卑、沮丧、头发麻、沉重、痒痒等等)的合成体,这些杂念、情绪和感觉都会在每一个人身上必然出现,它们是存在的事实和合理的存在,根本不是问题。我们常说人有七情,这就是是人的个体所具有的七种基本情绪,是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的变化,有这七种基本情绪而引起的我们自我所能觉知的诸如抑郁症、焦虑症、恐惧症、强迫症等等表现的症状。如第一次在别人面前讲话感到紧张、焦虑、面红耳赤、身体颤抖而不知所措,这是社交恐惧症的症状;听到有人谈论艾滋病、癌症、埃博拉病毒、口蹄疫、登革热等等就感到非常可怕,听到邻居家被窃,而变得格外小心、缩手缩脚,这是恐惧症的症状;听到要地震或者什么灾难发生,自己变得提心吊胆和恐惧不安,这是焦虑症的症状;遇到事业受挫、亲人生病或亡故情绪低落,这是抑郁症的症状;口袋里装着重要的东西,不自觉的去摸,遇到事儿反反复复的去想,这是强迫症的症状等等。对于在认知上清楚明白这是非常正常的心理表现,是存在的事实和合理的存在,根本不是问题的人来说,他们知道是非常正常的心理表现,根本没有把它们当个事儿,也根本没有去管它们,所以这些症状反应就是短暂的,一过性的。而对于认知上不清楚、不明白这些症状表现是正常性的人来说,他们就会认为这些是不应该出现的,是有问题的,在这种错误的认知之下,把健康人都有的杂念(各种古怪的、可怕的、肮脏的、荒诞的、无聊的、下流的想法和念头)、情绪(喜、怒、哀、怨、忧愁、烦恼、恐惧、焦虑、紧张、抑郁等等)和感觉(孤独、寂寞、失眠、自卑、沮丧、头发麻、沉重、痒痒等等),误认为是病态或异常。当事人本人高度注意这些“症状或异常”,并企图摆脱或排除之。但这些杂念、情绪和感觉的特点是越注意它,越努力想排除它,反而会表现得越严重,结果形成了注意与感觉的恶性循环,致使症状加重。当事人陷于与症状苦战苦斗的精神冲突状态中,感到非常痛苦。当事人想摆脱或排除“症状或异常”的欲望越强烈,症状反而越加重。神经质症如果严格说起来是正常的心理现象,既然是正常的心理现象,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就出在这个“症”字上。由于有了这个“症”字,所以我们的思维就把自己引向了有病的范畴,这样我们就会不断的关注探究和辩论自己的各种情绪表现,所以我们越是关注,我们就会越加害怕,这样我们的情绪就会越加的焦虑郁闷和恐惧,而让自己陷入了恶性循环之中。我们把心思放在什么地方,什么地方就很有可能出现相应的问题,这就是我们过于关注所引起的。如果我们每天走进日常生活,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了日常生活顺序的活动之中,那么我们自然的也就忙碌起来了,当然我们也就不会去关注那些乱七八糟的事儿了,当然也就没有乱七八糟的事儿来打扰我们了。神经质症是正常的心理现象,它们就像我们的心跳一样,我们一天之中每个人的心跳都存在每分钟五六十次、七八十次或九十一百次以上的情况,你说我们的心脏这样的变化是不是正常的呢?我们在睡着了的时候心跳是每分钟五六十次,我们在清醒安静的时候心跳是每分钟七八十次,我们在工作或运动的时候心跳是每分钟九十一百次以上。神经质症的表现,我们每个人在不同的情绪和情感情境之下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这些都是非常正常的。所不正常的是有些人认为这些是正常,所以对其不管不顾不理不睬不关注不探究不辩论的投入到当下所做的事情之中去了,所以就没有对他造成影响。有些人认为是不正常的,所以就把当下所做的事情放下,而投入到对这些表现的关注和探究之中去了,结果是越关注越探究,问题越多,我们就越加的恐惧焦虑和郁闷,这样就等于我们放弃了对自己的主宰,而成为了杂念、情绪和情感的奴隶,当然我们也就饱受着杂念、情绪和情感的困扰或折磨。所以我要对大家说的就是——抛弃心理书籍,远离心理论坛心理网络,用积极的行动走进生活走进此时此刻所做的事之中,如果你任何时候都这样做了,那么你的问题也就不成其问题了。(杨永龙)

258 评论(10)

fionazhang77

最早的出处见于《礼记.礼运》:“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说的就是这七种人的基本情绪,是与生俱来的人的本能,不用学就会的情绪表达。 人的欲望是七情之一。六种欲望是指眼耳鼻舌身意,指的是人的生理需求或欲望。人要活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嘴要吃舌要尝美食,眼要观景,耳要听声,鼻要闻味,身子要满足生理欲望,还要允许意马行空胡思乱想。这样的人生才是活色生香,才有味道。佛教的“七情”与儒家的“七情”大同小异,指的是“喜、怒、忧、惧、爱、憎、欲”七种情愫,把欲也放在七情之末。 佛家讲的六欲指俗人对异性所具有之六种欲望:色欲、形貌欲、威仪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相欲;或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欲。 幸福,悲伤,惊恐,愤怒,吃惊和厌恶(happy, sad, frightened, angry, surprised, and disgusted)。 七情也好,六情也好,每一种情绪在各种文化背景里都有特定的面部表情和身体姿态来表达(facial expressions and body posture)。 管理学大师马斯洛在人的需求理论中认为,人的欲望需求分为五个层级:分为生理,安全,感情,尊重和自我实现。这五个层级交叉存在,层级递升。他认为人类价值体系存在两类不同的需要,一类是沿生物谱系上升方向逐渐变弱的本能或冲动,称为低级需要和生理需要。一类是随生物进化而逐渐显现的潜能或需要,称为高级需要。有的人后来分为生理安全需要,社交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每种欲望需要,对一般人来说,都会对应一定特征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慢慢形成一个人的标记。 总结上面所述,七情也好,六情也好,远远不够。所以人们也在总结的时候留血了一个破折号:七情最后的欲望,既是七情之一,同时也是情绪的延伸和发展空间,这是一个很好的非常6+X。 讲究师道尊严和道貌岸然的古人,也说:食色性也。就是说,人的欲望,是本性的需要。只要在合理的社会规范幅度内,都是可以的。 生活工作现实中,总会发现有人善于表达,有人木讷羞涩。如果研究这些不同人群行为背后的情绪表达能力,是有差异的。 情绪表达能力,与生活环境,生活经历,自我培养,甚至训练都有关系。如果能够通过研究人的情绪表达能力,来提升人的情绪控制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就会提高人的情商和情境处理能力,可以让人与周围和谐,提高自己的幸福指数。自己好,然后去影响周围变好。达彻尔.凯尔特钠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他的研究领域有积极幸福心理学,人类情绪的研究。 在一项人类情绪的研究中,他和同事通过分析研究超过800个男女录制的会谈视频剪辑,他们发现共有27种情绪表达。如果能用准确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和腔调信号来表示出来的有22到25种。 它们发现的27种情绪表达分别是:赞赏(admirtation),爱慕(adoration),美感(aesthetic),感谢(appreciation),娱乐玩笑(amusement),愤怒(anger),焦虑(anxiety),敬畏(awe),尴尬笨拙(awkwardness),无聊厌倦(boredom),冷静平静(calmness),困惑(confusion),渴求渴望(carving),厌恶(disgust),移情同理的痛苦(empathic pain),出神恍惚(entrancement),兴奋激动(excitement),害怕(fear),恐惧震恐(horror),感兴趣(interest),欢乐玩乐(joy),思乡怀旧(nostalgia),释放抚慰(relief),悲哀悲伤(sadness),满足满意(satisfaction), 性欲(sexual desire),吃惊(surprise)。 人的精神和情绪反应,能够引起机体的连锁反应,已经成为共识。比如有些情绪,会引起身体的生理反应,如心率变化和肌肉紧张度的变化,等等。 愤怒的情绪,可以让心律加快,血液增加流向手部,是不是为了适应身体准备进行愤怒之后的战斗反应? 害怕的情绪,可以让心率加快,血液流向手部减少,为了适应身体准备拔腿逃跑的应急机能反应? 厌恶的情绪,会让心率下降;敬畏的情绪,会让身体起鸡皮疙瘩或者感觉到凉意;害羞会让脸红;放松休闲的心态,会让你的进行深度呼吸;满足的感觉情绪,会让你得到彻底的放松。 通过分析比较不同的宗教,不同的经济体,不同的政治体系,包括不同的地区:中国馆,美国,印度,新西兰等,研究人员发现大约人类共有20种左右的情绪表达是相通的。 不同的人类情绪之间没有明晰的界限。在同一处场景情况下,可能会触发人的多种情绪,比如你可能同时感受到在大美河山跟前,你可能同时感受到休闲娱乐和崇拜喜爱之情(amusement and adoration);或者,在面对特殊陌生人的时候,你可能同时感受到同情和爱(sympathy and love)。 所以,已经发现的27种人类情绪表达,并不是纯粹孤立存在的,往往一个情境下可以触发多种情绪反应,这种组合才让人的情感变得如此丰富多彩,妙不可言。 正确的情绪表达让人群接近,变成群体。在长期人类作为灵长类动物进化史上,不同的群体中个体之间的特殊表情、生理反应都系统地影响我们在进化中如何认知和判断这个世界。 比如身体的战斗和逃跑反应机制(fight or flight),如果判断形势有利,我们会选择愤怒的情绪,然后血脉贲张,攥紧拳头,准备打赢一场战斗。如果眼看敌众我寡,我们会出现害怕的情绪,血液就会流向脚底,脚底抹油准备溜。 美国上世纪的民权运动,正是由于感觉到黑人受到的不公正歧视待遇,引起公众的愤怒,才掀起大规模的民权运动,结果赢得了部分社会公正。 有时,人们适度地用愤怒来表达自己的不满,也会引起周围的变化。所以消极的负面的一些情绪,也不都是坏的,不好的。负面情绪,有时也有积极意义。 还有一种情绪是嫉妒和羡慕,也可以由积极的意义。生活在下层的人士,由于羡慕和嫉妒上层社会的生活,变成了发奋努力的动机,然后自己拼搏赢得社会地位,等等。 在人一生的工作生活寿命周期中,如果说人一出生就带有原生家庭的烙印,终生要受到环境的制约和影响。那么,在同样条件下,有的过得好,有的过得差,恐怕差别就在于一个人的情商。 一个人的情商除了控制情绪的能力,除了基本的IQ之外,恐怕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在和环境情境的互动下的情绪反应。一个高情商的人,一定是让周围温暖舒服而不感到紧张兮兮的人, 这样的人能在有限的条件下为自己打call,为自己争取到尽可能夺得助力资源。 久而久之,同样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因为情商的高低而拉开差距。 如果说,生存靠自我奋斗,靠自己的努力;那么,成功,需要别人的支持,一定需要情商作为基础。 现在有一个新的词语,叫情绪的多元化或者情感生态系统,emodiversity。说的就是在现代社会,人们需要一个丰富多样化的情绪表达,包括正面的积极的情绪,以及负面的消极的情绪。 这样的情绪多元化和情感生态系统,通过有意识培养和锻炼,可以做到不断丰富,可以不断地为每天的日常生活,加入不同的新鲜元素和开胃小菜,让生活和工作变得活色生香,生机盎然。

280 评论(12)

魔王夫人

首先要找到焦虑紧张的原因,如果自己找不到那就得去看心理医生,找到原因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

102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