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果子真不赖
这个考试确实不简单,至少要花两个月的时间天天看书。我当时也是在比较忙的情况下复习通过的。我觉得有一个方法应该很管用就是先把知识过两遍,然后做习题册根据自己的不足再从新看一遍书效果还是吧不错的尤其是选择题基本上就不用操心了至于案例你就多看书上的然后套用一些官方语言就可以了
苏州齐惠壮士
心理咨询师职业考试题型及分值分析心理咨询师3级考试 专业能力(技能)分为 :技能选择题(100个)占80%;案例问答题4个占20%,加在一起60分及格。第二部分技能还是要多做题,到时候跟着感觉走,但是案例问答是有技巧的,所以要好好辅导辅导。联系我,我给你提供一些相关资料。
小丫夏夏
恩 对 他说的不错 因为我已经通过了其实说的跟做的不太一样等你考试前 你自己就知道什么是重点了但是他所说的是 理论 和实操部分真正难的其实并不是他说的所有内容而是道德问卷、在这15道题中 并不存在对和错的问题而是看你的心理状态是否同意例如1.你选择了比较温和的处理方法2你选择了比较激烈的处理方法这样的话 你的道德分数几很低如果你这样的问题或者回答过多的话 即使你的理论和实操作全满你也过不了 1!!!!!!!!!
赫拉克里斯
心理咨询师考试,选B,韦氏测验采用的标准二十分常模,平均数10,标准差3,积分量表分是13分,所以高出常模平均数(10)一个标准差(3).第一章 心理与教育测量概论本章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一、识记(一)测量的定义:P2测量是依据一定的法则,使用量具对事物的特征进行定量描述的过程。(二)测量的基本要素:P4任何测量都必须具备两个基本要素,即测量的参照点和测量的单位。(三)心理与教育测量的定义:P6—7依据一定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使用测验对人的心理特征和教育成就进行定量描述的过程。二、领会(一)测量量表的4种类型:P5命名表、顺序量表、等距量表、比率量表(二)心理测验的4个基本条件:P9—121、行为样本 2、标准化 3、难度或应答率 4、信度和效度(三)心理测验的5种不用分类:P12—141、按测量对象所作的分类:智力测验、能力倾向测验、成就测验、人格测验2、按测量方式所作分类:个别测量、团体测量3、按测验内容的形式所作的分类:文字测验、非文字测验4、按测验功能所作的分类:成就测验与预测测验、难度测验与速度测验、描述测验与诊断测验5、按评价所参照的标准分类:常模参照测验、目标参照测验、潜力参照测验第二章 心理与教育测量的产生与发展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一、识记:(一)高尔顿的主要贡献:P281、英国优生学的创始人。出版了《遗传的天才》一书,提出人的能力是由遗传而来的,其差异是可以测量的。2、1884年,成立“人类测量实验室”,被视为第一个大规模系统测量人的个别差异的尝试。3、发明了许多测量仪器;是应用评定量表、问卷法、自由联想法的先驱。4、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是把统计方法应用到对个别差异资料的分析之中。(二)卡特尔的主要贡献:P28美国心理学家,1890年,首次提出“心理测验”这一术语,他的许多观点都已成为测量学上的重要观点。(三)比内的主要贡献:P29法国心理学家,1904年,与其助手西蒙合作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量表——比内—西蒙量表。二、领会:西方心理学与教育测量的发展:P301、智力测验的发展2、能力倾向测验的发展3、成就测验的发展4、人格测验的发展第三章 经典测验理论的基本假设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一、识记(一)测量误差:P40指在测量过程中由哪些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变化因素所产生的一种不确定或不一致的测量效应。(二)随机误差:P40由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偶然因素引起的又不易控制的误差。(三)系统误差:P40是那种由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变因引起的一种恒定而有规律的效应。(四)真分数:P42把反映被试某种心理特质真正水平的那个数值称为该特质的真分数,简称T分数。(五)平行测验:P43如果两个题目不同的测验测的是同一特质,并且题目形式、数量、难度、区分度以及测查等值团体后所得分数的分布都是一致的,则这两个测验被称作平行测验。二、领会:(一)测量误差的三个主要来源:P41测量工具、被测对象、施测过程(二)观察分数、真分数和随机误差之间的关系:P42—43观察分数是指实测的分数,它们的关系是:观察分数被假定等于真分数与误差分数之和,二者关系被假定为线性关系,随机误差服从均值为零的正态分布,它独立与真分数。第四章 测量信度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一、识记(一)信度的含义及测量学的定义:1、信度的含义:P45指测量结果的稳定性程度,也测量的可靠性。2、信度的测量学定义:P46乃是一个X(A卷)与它的任意一个平行测验X/(B卷)的相关系数。即RXX=PXX’(二)重测信度的含义:P48指用同一个量表对同一组被测试施测两次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三)复本信度的含义:P49指两个平行的测验测量同一批被试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四)分半信度的含义:P50指将一个测验分成对等的两半后,所有被试在这两半上所得分数的一致性程度。(五)同质性信度的含义:P51指多个评分者给同一批人的答卷进行评分的一致性程度。二、领会:(一)信度的作用:P471、信度是测量过程中所存在的随机误差大小的反映。2、信度可以用来解释个人测验分数的意义3、信度可以帮助进行不同测验分数的比较。(二)重测信度的使用条件:P48(三)复本信度的使用条件:P49(四)分半信度的使用条件:P50—51(五)同质信度的使用条件:P51(六)影响信度的因素:P55被测、主试、施测情境、测量工具、两次施测的间隔时间(七)提高信度的方法:P561、适当增加测验的长度,2、使测验中所有试题的难度接近正态分布,并控制在中等水平,3、努力提高测验试题的区分度,4、选取恰当的被试团体,5、主试者严格执行实测规程,评分者严格按标准给分,减少无关因素的干扰。三、应用(一)能用克龙巴赫系数计算项目的同质性信度克龙巴赫α系数 P52 公式、例题(二)能用肯德尔和谐系数计算评分这信度P53 公式 P54 举例(三)通过增加题目长度来提高测验的信度。P56第五章 测量效度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一、识记(一)效度的含义:P59指一个测验或量表时间能测出其所要测的心理特质的程度。(二)效度的测量学定义:P60在一系列测量中,与测量目的有关的真实变异数与总变异数(实得变异数)的比率。即效度=SV2/RXY2(三)内容效度的含义:P62指一个测验时间测到的内容与所要测量的内容之间的吻合程度。(四)结构效度的含义:P63是指一个测验实际测到所要测量的理论结构和特质的程度。(五)实证效度的含义:P66指一个测验对处于特定情境中的个体的行为进行估计的有效性。(六)效标的含义:P67就是衡量一个测验是否有效的外在标准。二、领会(一)效度的特点:P591、效度是一个相对的概念2、效度是测量的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的综合反映3、判断一个测量是否有效要多个方面搜集证据。(二)效度与信度的关系:P611、信度是效度高的必要而非充分的条件2、测验的效度受它的信度制约(三)三种效度的适用范围:1、内容效度的适用范围P62成就测验、职业测验2、结构效度的适用范围P63智力测验、人格测验等3、实证效度的适用范围P67诊断现状、预测个体将来的行为(四)影响效度的因素P69测验的构成、实施的过程、被试、所选效标的性质、测量信度(五)提高效度的方法P701、精心编制测验量表,避免出现较大的系统误差2、妥善组织测验,控制随机误差3、创设标准的应试情境,让每个被试都能发挥正常的水平三、应用三种效度的估计方法(一)内容效度的确定方法P63主要是逻辑分析法(二)结构效度的确定方法P641、测验内部寻找证据法2、测验之间寻找证据法3、考察测验的实证效度法4、多种特质——多种方法矩阵法(三)实证效度的确定方法P681、相关法 2、区分法 3、命中率第六章 测验的项目分析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一、识记(一)项目难度的含义:P72是指测验项目的难易程度。(二)区分度的含义:P77是指测验项目对被试心理品质水平差异的区分能力。二、领会:(一)难度对测验分数的影响:P761、测验难度影响测验分数的分布形态2、测验难度影响测验分数的离散程度(二)项目鉴别指数评价题目性能的标准P79 表6—1(三)区分度的相对性:P851、不同的计算方法,所得区分值不同。2、样本容量大小影响相关法区分值的大小3、分组标准影响鉴别指数值D4、被试样本的同质性程度影响区分度值的大小(四)区分度和难度的关系:P841、难度越接近,项目潜在的区分越大2、难度越接近或0时,项目的潜在区分度越小三、应用(一)计算不同形式题目(是非题、选择题、论述题)的难度。P72—741、二分法记分形式项目的难度计算P72—73公式、例题2、非二分法记分项目的难度计算P73—74公式、例题(二)用鉴别指数法计算测验题的区分度P78鉴别指数的计算P78公式、例题(三)根据难度和区分度进行多重选择题的项目分析:P91 表第七章 测验常模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一、识记(一)原始分数和导出分数的含义 P931、被试在接受测验后,根据测验的记分标准,对照被试的反应所计算出的测验分数称作原始分数。2、在原始分数转换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规则,经过统计处理后获得的具有一定参考点和单位,且可以相互比较的分数。(二)百分等级的含义P94是应用最广的导出分数,是指在一个群体的测验分数中,得分低于这个分数的人数的百分比。就是说,如果将某一被试群体分为一百个等级,则每位被试所占的等级数就是百分等级。(三)标准分数的含义和种类:P961、含义:又称公分数,是将原始分数与团体的平均数之差除以标准差所得的商数。公式。2、种类:P97-100。T分数、其他形式、标准九分数。(四)常模团体的含义:P106是由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人所组成的一个群体,或是该群体的一个样本。二、领会(一)标准分数的优缺点优点:P96,它是一个抽象值,不受原始测量单位的影响,并可接受进一步的统计处理。缺点:公分数由于计算中经常出现负数和小数,且单位过大,因此使用起来不够方便。P97(二)确定常模团体的注意事项P106-107:共六点(三)制定常模的过程P1081、确定测验将用于哪一个群体。2、对常模团体进行施测,获得团体成员的测验分数和分数分布。3、确定常模分数类型,制作常模量表,给出书面说明等。(四)几种主要的常模参照分数P108-1101、发展量表P1082、商数P110分式三、应用(一)比较几种导出分数的优缺点P941、百分等级分数的优缺点P952、标准分数的优缺点P96-973、T分数的优缺点P98下(二)计算未分组资料的百分等级P94 公式、例题第八章 心理与教育测验的编制与实施一、领会(一)心理测验编制的一般程序P1171、确定测验目的2、制定编题计划3、编辑测验项目4、预测与项目分析5、合成测验6、测验标准化7、鉴定测验8、编写测验说明书。(二)编辑测验项目的注意事项P120共六点(三)测验标准化应注意的问题:P1221、测验内容2、施测过程3、测验评分4、测验分数的解释(四)测验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P1251、施测前的准备工作2、指导语3、测验情境4、测验焦虑5、与受测者建立良好的协调关系(五)测验焦虑的相关内容P126二、应用(一)项目编排和制作复本的方法1、项目编排的方法:P121并列直进式、混合螺旋式2、制造复本的方法P122(1)先将所有可用的项目按难度排列,其次序为1、2、3、4、5、6、……(2)分成两个等值的测验本方法(3)分成3个等值的没测验本方法(二)解释测验分数意义时遵循的基本原则P129:共六点(三)向受测者报告测验分数时的注意事项P131-132共九点第九章 测验等值一、识记:(一)测验等值的含义P135就是通过对考核同一种心理品质的多个测验形式作出测量分数系统的转换,进而使得这些不同测验形式的测验分数之间具有可比性。这样一套专门技术称为~(二)锚测验的含义:P138在测验等值设计中,有时会采用一组测验试题来关联两个待等值的测验形式,以便寻找两形式的等值关系,这些测验试题被称为锚测验。(二)领会(一)测验等值的条件P1361、同质性2、等信度3、公平性4、可递推性5、对称性6、样本不变性。(二)测验等值结果的表示方法:P1401、表列法2、公式法3、图示法三、应用(一)等百分位等值的计算:P142例题(二)线性等值的计算P143、公式P144例题第十章 目标参照测验一、识记(一)目标参照测验的含义:P154当一个测验是以某一明确界定的内容范围为基础编制而成,并且其分数是参照该内容范围所要求的绝对标准进行解释,我们便称这一测验为~(二)分类一致性信度的含义:P161对测验的分类一致性的度量指标,称作~二、领会(一)双向细目表的构成要素:P154-1551、教学目标2、教学内容3、在整个内容范围中每一类内容和每一种目标结合后,所占的比重(相对重要性)(二)测验项目区分度的两类指标P1591、难度差值2、相关系数(三)目标参照测验的效度及其估计P1631、内容效度及评估重要条件2、效标关联效度的估计——决策效度。(四)目标参照测验分数分界点确定的几种方法P1651、专家判是法2、效标组预测法三、应用(一)根据测验项目的内容效度分析来决定项目的取舍P155-158关键词:专家评定法、项目内容评定表、等级评定均值和中位数分析。(二)测验项目难度差值的计算分析P1581、难度分析P158下2、计算——与常模参照测验相同,以通过率表示。P159,难度差值。(三)比较目标参照测验和常模参照测验的异同。1、P152-P153 上,两者差异2、相同点:P168第十一章 学绩测验一、 识记(一) 学绩测验的含义P170是对个体在某一阶段的学习或训练之后知识、技能的发展水平的测定。(二) 标准化学绩测验的含义P173在心理与教育测量学原理指导下,遵循一定的程序所编制的各方面质量都达到规定标准的学绩测验,称为~(三) 斯坦福成就测验P177属于综合性学绩考查测验,也是一种供团体使用的常模参照性测验,历史比较长。二、 领会(一) 学绩测验的分类P1721、 按测验的编制方法分2、 按测验的内容分3、 按测验用途分4、 按测验评分的参照系分5、 按测验的题型分(二) 标准化学绩测验的基本条件P1741、 命题组卷标准化2、 施测标准化3、 评分标准化4、 测验分数解释标准化(三) 标准化学绩测验的编制过程P175-177。共五点(四) 教师自编课堂测验的特点P1821、 测验形式灵活多样,与测验目的完全一致2、 测验内容与教材内容高度一致3、 测验难度切合学生实际水平4、 测验编制简易快速。第十二章 能力测验(上)一、 识记(一) 几种智力理论的名称、主要代表人物和观点1、 智力的心理测量学理论P188① 主要代表人物② 主要观点2、 智力的生物学理论P189① 主要人物质② 主要观点3、 智力的认知心理学理论P190(二) 三种常用的团体智力测验名称P2061、 陆军测验2、 瑞文推理测验3、 认知能力测验二、 领会(一) 比内量表的发展阶段P198-1991、 比内——西蒙量表的发展阶段2、 斯坦福——比内量表的发展阶段(二) 韦氏成人智力量表修订本的构成P2011、1981年修订版P2012、中国修订本P202-203(三)斯比量表和韦氏量表的信度估计1、斯比量表的信效度估计P1992、韦氏量表的信效度估计P202(四)瑞文推理测验的三种水平及其优点P206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