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ranrenxiaoyao
|10月1号下午两点多,我正跟家人一起共度假日时光,突然手机响了,是一个以前的网络咨询的来访者,她曾经是一名中度抑郁症患者,24岁女,在她康复期间,曾经打过电话来向我倾诉她的痛苦和烦恼,前不久在她拔牙后也曾打来电话要我给她催眠以减轻牙疼的痛苦,这是一位很聪明很敏感也很上进的女孩,因为疾病的原因,她高中没有毕业就休学了,但是她一直还在努力想要考研究生,这给她带来了很多的压力和困扰,于是,她经常会隔一段时间就要来跟我聊15分钟。每次的倾诉都是在她的哭诉中开始,在我对她的支持和安抚中结束.这天的她同样是在哭泣不安中开始的,只是这次的不同在于,她诉说了自己的绝望和对妈妈的怨恨,她哭诉着说妈妈的这次投资失败了,她家里没钱了,所以她的很多努力都白费了,她觉得妈妈宁可去赌也不愿为她花钱是不爱她,并且妈妈还不断羞辱了她,觉得自己是个累赘,她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要让妈妈去后悔,并且说到她因为上次的拔牙曾从牙医那里拿来了一些安定片偷藏了起来....... 当时我马上警觉了起来,一边分析她的心理状态,一边考虑着如何才能进行快速的干预,因为是网络咨询,来访者的各项信息都是保密的,我无从得知来访者的任何私人信息,更没有任何紧急联系人的信息,于是,我一边共情她的感受,小心地了解她所在的位置以及她当下的周边情况,一边抱持她对妈妈的不满,安抚和稳定她的情绪,"她不知道对我的伤害有多大","是的,她可能真的不知道自己的言行对你带来了多大的伤害,所以,我们必须让她知道,我要好好跟她谈谈,让她明白到你的感受,好吗?"并装作对她妈妈很生气的样子试探性地向她提出了"你现在就把她的手机号码给我,我马上跟她谈."的暗示性要求,终于在谈话即将结束的两分钟前拿到了她妈妈的手机号码. 在通话结束后,我马上将此事通知了网络平台,希望平台介入干预,但是平台的答复是:"平台无法进行干预",并说:"如果倾诉者最终选择自杀或者伤人,责任将由倾诉者本人全部承担,与倾听者和平台无关."平台的解答的确让我感受到了保障,但是却似乎透出那么一丝的冰冷.....因为我认为平台掌握着来访者的私人信息,万一对方真的冲动之下实施自杀计划,平台介入干预能够比我个人介入会更加的快速有效,但是平台似乎并没有那个耐心和精力。 虽然我明白在我刚才的干预和安抚下,来访者暂时不会有任何伤害自己的行为了,但是,她既然产生了这样的念头并且已经有藏匿安定片的行为,那么,我是可以根据保密例外的原则,而且在得到了她自己提供的妈妈手机号码的情况下,我是应该马上通知她的家人对她进行关注的,于是,我自己试探着亲自拔通了她留下的手机号码,幸运的是她给我的这个手机号码是真实的,并且的确是她妈妈的,在我简短地介绍了一下情况后,她妈妈表达了震惊和感谢,马上驱车赶回家去了..... 昨晚,她给我发来了这样的信息:"我妈妈开着100码的车就给跑回来了,她说非常非常的感谢你!"并且给我送了网络礼物鲜花.她的回应让我有点悬着的心终于彻底放下了。 面对这样的15分钟网络谈话,我们能了解到的信息很少,能做的也很少,但是,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不管来访者透露自杀念头的动机是什么,我们都还是要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和灵活性,尽量及时地掌握一些来访者的真实信息,以便及时地进行干预.当然,也正因为网络的隐蔽性和不可预测性,所以我们也更应该拥有比面谈时更多的敏感和谨慎,我们是可以或者尽量能够去多做一些什么的,因为生命对于我们来说都只有一次,不要让我们的轻率和忽视造成遗憾。
一只自由鱼儿
作为一名咨询师,辅修了散打和健身,攻击力和物防的加点都点好了,但是咨询伦理当中也说到以服务对象的利益优先,不能做出伤害服务对象的行为,因此,有些咨询师会把物防、闪避点的多一些,当面对物理攻击的时候,咨询师的防御力高于咨客,闪避率高于咨客的命中率就可以了。 金币多的咨询师还会买一些氪金道具,比如场景转换器什么的,让自己能转移到安全的地方。也有咨询师会雇佣或者召唤仆从,协助自己离开或者承接物理攻击。大部分咨询师会在新手村的时候提升魔抗,在冒险的过程当中也会遇到一些高级NPC帮助提升魔抗,或者能够获得稀有的道具。 因此如果受到了魔法攻击基本是可以通过魔法抗性抵挡住大部分的伤害的。无论是物理攻击还是魔法攻击,都无法完全被防御住,无论闪避值多高,都会有无法闪避的情况,甚至还会出现暴击!因此咨询师的血条需要非常厚才能抵挡住这些伤害,而不会被“一闪”秒杀,毕竟不是每个咨询师都能用复活币复活的。 另外就是咨询师当中每个人的点技能点的方式也不太一样,其中比较稀有的一种职业是队伍当中的奶妈,哦对,忘了说了,咨询师并不是单打独斗的,大家也会组队,可以和等级差不多的组队叫朋辈小队,也可以让等级高的带队叫团督小队。 奶妈在这个队伍当中,就能够帮大家回血;还有附魔师,帮着咨询师们修复道具,提升物理抗性和魔法抗性。不用担心,来访者的攻击咨询师们还可以承受,还会用包容、尊重、爱等等技能来“反击”。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