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90

龙龙1004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得职业理想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晓晓小同学

已采纳

心理咨询师的就业前景挺好的。全国有各种心理疾病,很多学生存在学习障碍,学习效率低。大人上班族老人等不管你从事什么职业,多多少少都会存在一些心理问题,很多人是心理都是处于亚健康状态,而这些人都需要心理咨询师的帮助,虽然很多人对这件事很避讳,但不得不说,这对自身来说还是非常难受非常痛苦的一件事情,甚至影响到自己的正常生活,所以他们不得不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从这点来看,心理咨询师的需求量还是很大的。心理咨询师具体可以从事什么工作(1)学校。对于心理咨询师而言,在学校当一名心理教师也是相当不错的,对于之后想要发展成为社会心理学教师也是有很大帮助。(2)国家公务员。心里咨询师作国家公务员的一般是公安机关:派出所、劳教所、牢房、边检站等都是不错的选择。(3)进公司。心理咨询师进公司主要是解决公司员工的心理问题,现在大家也知道,上班族的工作压力也比较大,公司里配备一名心理咨询师可以专门解决员工的心理问题。(4)自己成立心理咨询工作室等到自己有一定的能力和专业知识,可以自己开设一间心理咨询工作室。这其实也是算一种创业的形式。心理咨询师也是一个助人悦己的行业,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也可以收获不少成就感,是一个很有价值的行业。总而言之,心理咨询师还是现在发展前景比较好的职业,而且做咨询师不仅能解决自己的生活中矛盾和心理问题,还能帮助别人解决困扰,是非常吃香的行业,如果是对心理咨询感兴趣的或者想从事这一行的小伙伴还是建议大家尽早去考证的。

心理咨询师得职业理想

99 评论(8)

亲爱的猪小呢

目前心理咨询师报考条件是以下:对于考心理咨询师费用相对比较不唯一,因为心理咨询师会受到报考地区的、报考类别的影响(心理咨询师可以分为心理咨询师三级和二级),导致收费标准也是存在差异的,一般这种不会超过1000元左右,如果需要补课的也就到月几十到几百块钱不能的价格.还有一点就是专业是否对口,如果你之前学过心理相关知识,直接通过机构交报考费用即可,如果不是可能通过平台机构进行报名学习,这样可能想多比较高,大约三四千左右不等。报考心理咨询师需要什么条件:心理咨询师报考不限于一定是心理学相关的专业,非心理学专业满足条件者依旧可以报考。(满足其中一条即可)1、专业不限,本科及以上学历的,经过心理咨询师培训的;2、医疗、心理等相关的专业专科学历,经过心理咨询师培训的;3、医疗、心理等相关专业本科学历的。考试时间为每年的3,6,9,12月心理咨询师考试内容理论部分:1、普通心理学2、社会心理学3、发展心理学4、异常心理学5、健康心理学6、心理测量学7、咨询心理学技能操作部分

2021年心理咨询师报考时间有变详细请点击了解最新心理咨询师报考条件时间

129 评论(9)

林麓是吃货

看见|清心心理问答 小芹: 你好。如果你想半路转型成为心理咨询师,这完全是可能的,这要庆幸我们生在中国,但我国对于这个行业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这也是取消了国家心理咨询师考试的原因。 因为你提出的不是生活中的心理困惑,这个问答我可以大胆给你建议,而且可以在给建议后,分享一下这个职业可能面临的压力,希望可以帮助你对这个职业有多角度的认识。 先分享三点现实的建议: 1. 为了顺应未来行业发展趋势,建议你完成一个心理相关的专业学习,并获得学位证,本科,硕士或博士都可以,毕竟心理咨询是一个讲专业的工作,以后还是会看学历专业背景的。这种苗头已经在呈现,比如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对于注册心理师的申请有个硬性指标就是要有心理学、医学、教育学或社会工作专业本科以上的学位。 另外,因为取消了国家心理咨询师的考试,研读一个相关学位,也是进入这个行业的一个敲门砖。既然打算从事心理咨询的职业,尽量选读心理学专业,更贴近实际应用。 这就涉及到考试了,如果你对考试有不太好的感觉,建议你先处理一下自己这个课题,也许会让你更了解自己,看看阻抗的背后是什么。 2. 完成一个一年或两年以上的连续性专业系统培训,很多机构在招募咨询师时,还是很在意咨询师的系统专业学习背景的。 武汉、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这类课程较多一些,这个行业打飞机去上课是很普遍的事,课程的老师和质量更为重要。推荐简单心理、壹心理、糖心理、曾奇峰心理工作室,德瑞姆心理,以及广州白云心理医院的课程,都不错。如果你喜欢荣格方向,那东方心理分析研究院是个不错的选择。 3. 坚持阅读学习,做个人体验(成为来访者),多积累咨询量(这是从业硬指标,可以从公益咨询做起来积累经验),以及坚持案例督导。这点后面会分享更多。 我也是半路转型成为心理咨询师的,当时我们考证班有近十位小伙伴关系不错,有几个月,我们每周聚一次,读书学习,共同成长,彼此鼓励,大家都隐隐期待着可以成为心理咨询师。两年过去了,只有我成为了全职心理咨询师,还有一位开始兼职零星做起了个案,其他小伙伴都在中途放弃了。 说实话,这条路确实很不容易,太多人在前期投入很多金钱和时间后,最终都没能真正迈进这个行业。这其中的缘由有很多,我个人感觉主要有三方面的压力。 行业里有个说法,心理咨询师从业前三年别指望收支平衡,这话一点都不假。从业前三年,还不包括学习期,在接第一个个案咨询前,至少要有一整年的系统基础学习期。 首先这是个需要终身学习的职业,走进来你会发现学费支出根本停不下来,因为这是一个很考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工作。最初几年,面对各种各样的疑难杂症,你总会忍不住再去充点电。这很正常,就算咱们真是学习型人格障碍患者,后期恶补的知识和技能厚度,跟欧美国家对心理咨询师从业者的专业要求标准比较起来,差距还是很大的。 这个行业的培训费真不便宜,随便几天工作坊就几千上万。当你积累到一定水平,总算可以达到中德班中美班或某某精神分析学院这样高标准培训的入学门槛了,你激动地填简历申请报名通过面试后,几万块钱又出去了。 学费这个无底洞,比起每周要交的个人体验费与督导费,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想成为一个合格的咨询师,必须接受个人体验,这样你才能让自己的人格更完善。人格更完善,你才能在咨询工作中不被拖入泥潭,才能不在咨询工作中,跟来访者互相伤害。 督导费像个人体验费一样重要,曾奇峰说,没有督导的心理咨询,称不上真正的心理咨询。我非常同意,在更专业的从业者指导下开展咨询工作,这是对来访者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督导师不但会帮你在专业性方面指导你,还会无形中帮你分担很多工作压力。 我个人感觉,对于新手咨询师来说,按国内行业的收费标准,每周要交的个人体验费和督导费加起来差不多要1000元,最低也要800元,否则质量很难保证。有同行曾写文说心理咨询师的成长路上,要准备一套三四线的房子,我觉得没那么夸张,但准备个十几二十万,还是很需要的。 每周有个人体验和督导的加持,你的工作压力会少很多,但并不代表一点压力都没有了。心理咨询是一个尊重专业的工作,同时还是一个非常看人的工作,我认为这是一份用生命影响生命的工作。 心理咨询师的工作压力与职场上的压力不同,职场上的压力再大,但还不至于让你当场气脉散乱。我见过一个同行刚从咨询室出来,被来访者攻击得拿杯子的手颤抖了很久,我也经历过在结束一个咨询后,僵在沙发上整整五分钟动弹不得。 不过有意思的是,这份工作最大的魅力,也在于它具有这样独特的工作压力,只有灵魂与灵魂真正的碰触,才会让你体会到这种消耗。你以为自己被耗得七荤八素后会恨你的来访者么?不不,等你精神一恢复,你依然会爱他们,而且随着工作深入,你会觉得他们越来越可爱。 为什么被来访者虐千百遍,依然爱他们呢?有一部分原因,肯定是由于这是你的工作,你收了钱,我们每一个人都想把工作做好。另外的原因,我觉得是--- 当灵魂与灵魂发生深入的触碰、信任与链接时,这当然会激发出爱。 比如,当有一个人如此信任你,把在他/她看来最羞耻最隐秘的心声告诉你,你很难不想尽全力让他/她更轻松快乐幸福。即使你表面上要克制,要无为,但当那个人更成长了一些,你内心就是会感动得稀里哗啦。 当然,你也是一个正常人,如果你恨的时间有点长,你发现自己惧怕见那个来访者,或者在那个咨询中,你有强烈的无力感。这时候,出于对来访者和你自己的负责,你要尽快跟你的体验师聊聊,看看情绪的背后是什么,看看你哪些情结被勾出来了,趁机你再完善一下自己的人格。所以,有时候,真的是咨询师与来访者在一起成长。 随着你人格越来越完善,经验越来越丰富,功力越来越深,你感到的消耗会越来越少,这是一条虽漫长却很美妙的路。 当你工作进入正轨,你会发现这是一份挺忙碌的工作,更是一份很孤独的工作。 你忙着做咨询,忙着写记录,忙着打逐字稿,忙着见体验师,忙着见督导师,忙着上各种课,忙着大量阅读,还可能忙着写作……最后你发现, 你生活中可以见到的人,不是你的来访者,就是你的体验师或者督导师,而且都是一对一的见。 这与办公室环境是相当不同的,办公室的关系不管有多少虚假和浮华,但人来人往啊。有时候,咨询师喜欢上课,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人多啊,热闹啊, 平时哪有机会见那么多人 ! 另外,你会跟你的来访者有很深的链接,也会跟体验师有更深的链接,但这些关系很微妙,比现实的关系显得更真实,却又绝不能成为现实的关系。有段时间你可能会很迷茫,分不清哪些是真哪些是假,但是,当来访者一次次深层次触动你,体验师一次次海纳百川地接纳你时,你很容易感觉生活中的关系有太多虚假和伪装,感觉社交质量愈加低下。 于是,你宁愿形单影只也不愿意沉迷“虚假”。人的烦恼就是在比较中产生的。 你渴望遇到可以深度交流的友谊,怎么去遇到呢?同行应该更谈得来吧,毕竟有太多相似之处。首先督导师是没时间跟你交朋友的,其他同行呢?你热情满满约见了几位,然后你发现很多同行早已孤独成仙,对你发出的友谊发展信号毫无反应。这时候你也不要气馁,这不怪你,只是他们早已不擅长交结朋友了而已。 咨询师与咨询师做朋友,表现在:严肃时,微信群里讨论一下防御机制与存在主义,然后再总结一下新的领悟;轻松时,微信群里互相攻击,互相抱持一下,然后再谈一下自我觉察。 还有一些连群都不冒泡的咨询师们,偶尔在彼此文章下点个赞,留个言,再赞个赏。这就很温暖。 为什么那么多心理咨询师喜欢写作呢?我想,恐怕没有什么事比写作更加孤独的了,以孤独克孤独,以毒攻毒,不能再有效了。 过两三年你总算打破了自己高逼格的防火墙,心想管它什么真真假假,特么开心就好,这才是人生智慧啊。不过很快你会发现,自己依然回不去曾经的繁花似锦了,因为你也已经孤独成仙了。 关于心理咨询师的孤独,我觉得这是一个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是做了心理咨询师变得孤独呢?还是因为一个人原本孤独,才选择了成为心理咨询师呢?我觉得是后者。 李孟潮说,心理咨询师不是一个想成为的职业,而是一个被选择的职业。曾奇峰也说,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成为心理咨询师,他甚至建议一个人在决定转型成为咨询师前,先去找专业人士做一下评估,看是否适合,要不然花太多时间和金钱也是打水漂。我觉得不至于这么夸张,但如果具备更能适应孤独,更能感同身受,更能持之以恒,的确会在这个行业走得远一些。 有些孤独不是说能适应就能适应的,之所以很快适应了,那真可能是你本性就如此。 也许前些年你沉浸于喧闹中只是防御孤独的一种方式,最终你总算有了勇气,敢于大大方方的孤独了。 这节小标题我没有写“孤独的压力”,孤独是压力么?不不, 没有一定级别的自恋高度,是达不到一定级别的孤独境界的。 对了,听你说在网上写简历,不知道你是看的是什么样的招聘信息?其实,心理咨询机构很少在招聘网站上招聘全职咨询师,这个行业更偏向合作的方式,另外这个圈子很小,想招募到合适的咨询师,可能转发转发机构的公众号就有效果了。招聘网站上的心理咨询师职位很有可能是这几年时兴的情感咨询师,这与传统的心理咨询是有很大不同的。建议你再多些了解。 以上是我对这个职业的一些认识和感受,仅代表我个人观点,肯定会有很多局限性和偏见,毕竟我从业不久,也许过几年会有新的认识。写下这篇文的标题,我肝颤了很久。 其实啰嗦那么多,都是废话,核心的点就一句话,真爱就 just do it ,不管三七二十一,很多心理咨询师就是这么过来的。 感恩你的信任哈,加油。 清心

86 评论(14)

杂草公主/yl

1、心理咨询师的就业前景非常好,随着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人们面临的心理问题也是层出不穷,心理咨询将是一个越来越热门的行业,目前各行各业都会涉及到心理,未来的就业前景非常广阔;2、心理咨询师的就业方向是多种多样的,一般可以在学校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从事教师行业,也可以在一些社区、医疗单位从事相关工作帮助那些有心理困扰的人群,或者在诊所就职从事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工作;

120 评论(13)

九尾天使

心理咨询师职业规划

导语:心理咨询师是协助求助者解决各类心理问题、具有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从业资格证书的人,是健康管家职业之一,主要解决人们心理健康问题。身为心理咨询师需要怎样的职业规划呢?下面一起和实习我来学习下吧。

1.先想想是不是确定要走这条路。如果不是特别热爱这个行业,可以边走边看,考虑其他出路,因为心理老师在学校正式编制老师中收入肯定是最低的,而且是最不被重视,套用时下流行的一句话“心理健康教育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现在有所改善,但仍然大量的心理老师在学校里不务正业,处境好一些的给你一个专职心理老师的名头应付检查,实际上给你做着兼职心理老师的工作, 再差一些的,当政教处职员的,当政治老师的,当生管的,最离谱的还见过兼职校医的。只要一转行几乎没有人愿意再转回来,我们福建省是要求心理老师和学生的比例是1:1000,而且没明确说是要专职,很多学校就随便找个人来兼职挂名就算完事。心理老师在学校是很孤单的,一个学校可能就你一个心理老师,连教研组都成立不了。 2012年新修订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实际上相比之前的旧版没有进步多少,硬性规定太少,未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困境仍然很大。

2.上课和辅导一定要做。考虑清楚了,确定要走这条路,到了学校一定要争取做这两个工作。

3.搞定校长。现在我国中小学是校长负责制,一个校长代表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这绝非言过其实,搞定校长,有校长的支持,你才能有所作为。

4.不要面面俱到。很多心理老师在学校里活动搞得轰轰烈烈,非常好看,学校也挺高兴的`,但最后自己却陷入活动的泥沼不可自拔。上课和咨询已经累得够呛,还要出小报,开讲座,心理游园,拓展训练、团体辅导有时候还要应付上级检查整理材料,这些工作会让心理老师变得都心理不健康了。专注于某一两项工作,做一点实用性强的,能发挥你的特长,展现心理特点的工作。

5.专业成长需要多参加校际交流或者社会上的工作坊,但是要看注意分辨清楚,哪些是符合自己特点的,适合自己工作的,例如我主要工作对象是高中生,沙盘用处不大,我就几乎不参加这方面的培训。社会上各式各样的工作坊,什么家派、完形、nlp、焦点等等要挑选适合自己的。实际上现在不少心理专家自己根本无法通过咨询赚钱,都是在赚咨询师的钱。

6.常规工作稳定之后(至少需要3年的时间)(上课和心理咨询),找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或方向,作为将来工作的重心。判断标准就三个1.心理的;2.自己感兴趣的;3.大部分学生需求的。例如,我在做好常规工作的前提之下,现在主要把工作重心放在学习辅导和害羞心理上。

292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