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粉菲菲
电话沟通的优点主要有:
成本低;
操作便捷;
可以突破环境障碍,比如对于残障人士来说,电话联系就比较有优势;
即时性强;
可以接触到更多敏感、隐藏群体,比如来电求助的服务对象可能是同性恋、家暴受害者等。
电话沟通的缺点主要在于:
信息少,接触点脆弱,相比面对面的接触,交流困难更大;
对工作人员的能力以及资源的掌握程度要求高,工作人员必须在有限的信息量和时间内,对求助者做出回应;
服务效果不可控,监管困难。
电话沟通的主要功能有:
倾听、分享、陪伴、理解、引导、关怀
服务对象打电话给社工,可能是出于以下三种情况:
一是单纯的聊天;
二是感情的联络;
三是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不同的情况下,社工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并承担相应的任务。
现在我们来具体介绍当服务对象电话求助时,沟通过程中,社工可能遇到的情况及处理技巧。
情况1:服务对象急于宣泄和倾诉。
此时社工可能会轻易被控制,做出快速回应,直接进入问题的解决阶段。在没有进一步掌握服务对象信息的情况下,太快速的回应会导致求助者的不信任,直接进入问题解决阶段可能会成功,但是更可能会失败。
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社工应该帮助求助者平复情绪,放慢沟通的节奏,谨慎回应。不要着急进入问题解决的阶段,争取更多的聊天时间和机会,从中获取更多信息,也让自己有时间进行评估和判断。
情况2:服务对象的问题过于简单,几句话就能解决。
我们当然希望服务对象的问题真的如他所描述的一样简单,但大多数情况下,可能并不是。
此时,社工要留心,服务对象的所说的问题可能并不是他真正的问题,他背后的问题可能是:身边没有人支持他,没有人可以交流,或者人际交往存在一定的问题等。那么,社工需要做的就是帮助服务对象一步一步发现问题的核心。进而使问题得到解决。
情况3:社工问的问题让服务对象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或者含糊其辞,没有达到社工预期的效果。
此种情况说明社工需要改变询问的方式或者角度,提问应该避免重复、总结、是不是等一类的封闭性问题。
关于服务对象比较隐私性的'问题,询问的时候需要考虑到时机是否合适,服务对象是否会担心自己的隐私被公开而拒绝再交谈下去。
情况4:面对服务对象的问题,社工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此时,社工可以坦诚的告诉服务对象你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但是,社工可以假设自己也正在面临这个问题,对问题进行分析,并说出自己可能的做法,虽然不一定能帮到服务对象,但至少可以让他看到你在努力。
社工在面临这种不知该怎么办的情况时,不应该急切的想把问题转介到别的地方或转移话题,这会给求助者造成伤害。
情况5:服务对象的价值观与社工的价值观不同,或者社工需要采取的解决办法与自身的价值观不同。
在价值观冲突的时候,开放观念,尊重服务对象的选择。
社工应该明白,你所给的建议或解决措施,是你所在的位置和职责要求你必须去做的,你不是法官也不是裁判,你可以和服务对象谈一谈彼此不同的理解,但是不要去判断对错。
情况6:谈话一停就觉得不知所措。
首先,社工应该想一想为什么我们一定要不停的讲话?因为你很紧张,想做好又怕做不好,或者你太急切的想知道些什么,想快点解决问题?
我们应该自然而然的接受沉默,该停下来就停下来,或者当你感觉要冷场的时候,有意识的放慢节奏,问一些过程性的问题,给服务对象说话的欲望和余地。
其实,在实务工作中,我们会遇到的情况远比这复杂得多,也精彩得多。希望这些技巧可以为大家提供一点思路。
最后,在服务过程中,一定不要以为有什么事情你肯定不懂,也不要以为有什么事情是你必须懂,所以,当你觉得自己帮不到服务对象的时候,不要气馁,要加油!
MayQueen小乖
对人尊重的态度和同感的理解是需要通过语言来传递或表达的,因此,沟通双方运用语言的能力和艺术是取得良好沟通效果的关键。那么社会工作者又是怎么运用沟通技巧的呢?下面我整理了社会工作者的沟通技巧,供你阅读参考。
社会工作者的沟通技巧:运用好语言符号
第一,把话说得悦耳,悦耳的声音会令人心情舒畅。第二,把话说得清楚,必须让人明白所要传达信息的意思,这就要求沟通者思维有条理,吐字清晰,把意思说明白。第三,把话说得准确,要完整地表达句意,说话用词尽量科学准确。第四,把话说得恰当,说话必须符合特定的身份和场合。第五,把话说得巧妙。例如,如何说好第一句话?怎么才能开启对自己有利又令对方愉悦的话题,一般的原则是寻找对方的兴趣谈话区域和自己的有知区域,而要避开对方忌讳的区域和自己的无知区域。
社会工作者的沟通技巧:巧妙使用身体语言
身体符号包括人的眼神、面部表情、身体的姿势、动作及仪表等。专家认为,在人面对面的信息沟通中,有65%的社会意义是通过身体符号传递的。身体符号具有无伪装性的特点,人可以言不由衷,但强装笑脸总要露出破绽。人们可以通过恰当的身体符号向沟通对象表达自己对对方的尊重、接纳、关心,更可以通过细心地观察对方的身体符号解读其内心世界。
社会工作者的沟通技巧:环境符号
环境符号是指能够传递信息的时间和空间因素。时间在传递信息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与人约会姗姗来迟,传达给对方的可能是不认真、时间观念不强、对对方不重视等信息,进而会引起对方很多的心理活动:失落-、不信任、不愿意合作等。空间因素是指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位置以及沟通场所的气氛。谁都知道远远的打招呼表示热情与友好,与人擦肩而过没有任何表示说明彼此的敌意或冷淡。一般而言,人与人之间相隔o厘米~15厘米是亲密距离,其语意是亲密而热烈;15厘米~75厘米是个人距离,语意是亲切友好;75厘米~215厘米是社交距离,语意是严肃而正式;215厘米以上是大众距离,表明彼此之间没有心理的联系,但在一些特殊的场合如拥挤的公共汽车上则是例外情境。由此可见,应该视交往对象的关系把握与人沟通的距离。
社会工作者的沟通技巧:个案会谈的支持性技巧
个案会谈是指个案工作中工作者与案主面对面有目的的专业谈话。支持性技巧是指工作者通过身体及口头语言的表达,令案主感到被尊重、被理解、被接纳,从而建立信心的一系列技术。支持性技巧主要有专注、倾听、同理心、鼓励等。
表达专注
专注是指工作者面向案主、愿意和案主在一起的心理态度。在某些人生的重要时刻,有人陪伴是非常重要的。当工作者以专注的神情面对案主,案主就会感觉“他与我同在”、“他在专心地陪伴我”,这无疑会给案主带来心理上的支持,增强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专注行为的品质,反映着工作者知觉能力的敏感程度,优秀的个案工作者都会注重培养自己专注的能力。专注技巧既表现为通过生理上的专注行为来表达心理上的二专注,也表现为心理上的专注带动生理上的专注。生理上的专注行为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面向案主:工作者以一种参与的态度面对案主,这种表现意味着“我愿意帮助你”、“我愿意留在这儿陪你”。
上身前倾:坐在椅子上,上身略微前倾。前倾的姿势意味着“我对你和你说的话感兴趣”、“我对你是友好的”。开放的姿势:双手放开而不是抱住双肩。
良好的视线接触:会谈中工作者应与案主保持稳定、坦诚的视线接触,而不是眼睛盯在别处或四处巡视。主动倾听是指工作者积极地运用视听觉器官去搜集案主信息的活动。专注与倾听是不可分开的,是同一种行为的不同侧面。完全主动的倾听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倾听案主的话语信息:工作者在会谈中的二个重要职责就是鼓励案主多说话,自己多倾听。工作者的倾听不是盲目的,而应该是有目的的,在倾听时要注意分辨案主叙述中的 经验 部分、行为部分和情感部分。
观察案主的身体语言信息:有声语言不可能完全独立地传递信息,总有身体语言相伴左右,人在说话时,脸上总有一定的表情或手势、动作,身体语言往往起着对有声语言的辅助和强调作用。比较于有声语言,身体语言在传递信息中有更大的优势,如身体语言可以独立传递信息,从案主双腿不停抖动的动作就可以知道案主内心的紧张和不安。而且,身体语言还可以起到戳穿有声语言伪装的作用。因此,作为个案工作者,在会谈中必须仔细观察案主的身体语言信息。
解读案主其人:倾听的最深层意义是要解读案主这个人——包括他的生活、行动及与其问题相关的内容。工作者在用眼睛观察了案主的身体语言,耳朵倾听了他的话语信息,这还不够,还必须在此基础上动用自己的大脑,迅速地进行思考判断,解读案主整个人。
同理心
同理心是指工作者进入并了解案主内心世界,并将这种了解传达给案主的一种技术与能力。同理心包括情绪同理和角色同理两个层面的内容,情绪同理即同感,是指工作者如同亲身体验一样感受案主的感受,是一种受他人状况感动的能力;角色同理是指工作者了解案主的情境、参考构架及观点的能力,角色同理要求工作者尽量放下自己的参考构架和 文化 背景,站在案主的角度去理解案主的问题及其相关的行为。
同理心作为一种会谈技巧,由三个层面的要素组成:一是觉知的能力,包括被感动的能力和理解能力。要想同理案主,就得先了解案主、懂得案主、理解案主。正确觉知的基础,首先是培养自己对事物的敏感性,提高感受能力。二是语言表达能力,包括说话能力和身体语言能力。一般来说,陈述句和征询式、不确定式的语气效果比较好。三是传达的及时性,同理心的传达必须是及时的,迟到的表达可能完全失去意义,提前、急于的表达,会影响同理的准确性、正确性和全面性。什么是传达的最好时机,这要依具体情境而定,需要工作者去自行把握。
鼓励支持
鼓励是指工作者通过恰当的话语和身体语言,去鼓励案主继续表达他们的感受和看法的技术。鼓励的技巧可以起到让案主表达、支持案主去面对和超越心理上的挣扎、增强案主自信及创造彼此信任的专业关系的目的。鼓励应该在工作者觉察了案主的退缩行为之后运用。工作者通过专注与倾听,发现案主沉默、逃避目光接触、避免直接对话、吞吞吐吐等情形时,应当给予及时的鼓励。鼓励案主继续表达可以用话语如“请继续”、“你说的很好”,也可以用身体语言的支持,如身体前倾、微笑地注视、点头、用手示意、眼神鼓励等。
社会工作者的沟通技巧相关 文章 :
1. 沟通技巧学习心得1500字
2. 沟通技巧的培训心得3篇
3. 沟通技巧学习心得3篇
4. 管理沟通技巧心得3篇
5. 面谈的沟通技巧
6. 最简单的沟通技巧有哪些
7. 沟通技巧培训心得体会3篇
优质社会工作者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