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111

逛街搵食人
首页 > 社会工作者证 > 社会工作者时事评论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oo0O傻猫咪O0oo

已采纳

社工自开考以来,每年的通过率基本在25%左右,报考的人数大概在30-40万人,自19年开始报考人数已经突破50万余人,但是通过率和往年无所差,你要说社工有多难,他有都是选择题,难吗?你要是说他不难,但是50万余人通过的只有12万余人,通过的大有人在,你又怎么能否定自己不是其中一个呢?

小编准备了备考2021年社会工作者考试该做哪六点?给大家做个分享,备考要趁早,小钉陪你考速速加入

1、明确目标

首先要了解,初级考两科,中级考三科,制定自己的目标(是应考初级还是中级)和学习计划,进一步实施计划,每天学习一点点,看教材、看视频、做练习。

2、学习技巧

比如综合能力里个案、小组、社区三个超级重点,可以分门别类地将知识点进行汇总、归类,加深印象。再比如法规与政策里,居委会、村委会的选举、军人的优抚安置等。不是单纯的死记硬背、刻板重复,而是在理解、归纳的基础上,有技巧地进行。

精华考点优势:结合新版用书及考试大纲

①内容精简,条理更清晰,便于学习;

②严格按照考点整理编写,覆盖率高;

③采用三色标记,重点突出,可较大提高学习效率。

3、养成习惯

利用碎片时间,报考社工的同学都不会是在家专注备考的,所以要利用好一切碎片时间,上下班地铁、午休前、在家做家务、带娃空闲的时候,都是可以利用起来听课。当你养成了利用碎片时间听课的习惯,就不会缺少学习力了。

4、错题与笔记

在网上做题刷题一定要添加到错题集和笔记本中,用清楚知识点,对错题,也可以用纸笔写下来,用红笔做个区分知识点,不喜欢动笔,也一定要在网上添加错题集,这样后面再来复习的时候直接就可以查看错题和吧、笔记,不用再去翻阅教材了。

网页与手机端实时同步,满足随时随地在线看!

5、了解时事

2020年全国抗疫,医护人员、公安人员、社工人员都是作为防控疫情的第一防线,每年在社区社会工作、应急减灾、灾后重建都在实务中有考过相关内容,今年可以开始接种疫苗等社会新闻一定要多去了解时事。

6、学习计划

给大家分享两个关于学习的概念和方法,

一个是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它告诉我们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学到的知识在一天后,如果不抓紧复习,就只剩原来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会减慢。记忆,从记到忆,一定需要及时的复习。

另一个是螺旋式学习方法,成年人的学习,一个很大的困难就是看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而社工考试科目,彼此既独立成科,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横向看不可切割开来,既当成一个整体去学习,又要以各科的脉络加以强调。纵向看要一边不断地学新内容,一边不断地重复、复习、巩固。

备考社会工作者,平时日积月累、坚持不懈的学习,一定是最为重要的。无捷径、不投机,坚持去做,就对了。

社会工作者时事评论

312 评论(13)

有星星的夜

我个人觉得社工在未来真的能够拥有比较好的发展前途。因为社工在找工作的过程中,通常都可以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找到一份和专业相符的工作。从而即使拥有比较多的人报考社工,但是仍然能够让每一位社工都能够拥有比较好的发展状态。

对于很多人来说,都会觉得学习一项技术是比较重要的。因为只有拥有了相关的技术之后,才可以让自己在找工作的过程中能够拥有一种比较轻松的状态。所以这也是很多人会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去选择学习相关技术的主要原因。毕竟只有通过工作的方式才可以维持生活的物质状态。

大约89万人报考社工。

首先根据相关的数据统计,今年报考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考试的人数大概是在89万左右。然而这种数据也创下了历史新高。甚至在这些报考的人群里面,也存在很多年轻人的加入。从而在这种情况下让我们感受到了社工在社会上的存在,拥有比较大的影响力。而且想要成为合格社工的人数也在不断的增加。

在未来会拥有比较好的发展前途。

其次就是我们都知道社工主要是给一些相对于你的人群提供相关的帮助。然而这种工作的时间相对来说也是比较自由的,而且在工作的过程中也能够体验到乐于助人的感觉。而且最主要的就是拥有社工证书之后,就可以让自己凭借相关的证件找到一份和专业相关的工作。所以总体上来说,社工在未来会拥有比较好的发展前途。

年轻人都比较喜欢从事社工工作

最后就是我们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身边的社工大部分都是年轻人。这些年轻人在从事社工工作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展现出一种特别认真工作的状态。而且也能够通过自己工作的内容给很多人提供相关的帮助。所以也让很多年轻人都觉得从事社工工作是一件比较光荣的事情。

297 评论(15)

无锡小呆

个人认为还是有一定前途的,不然不会吸引这么多人参考,稳定的工作,退休后的养老金,都是一定吸引力。

241 评论(10)

yangguangsnow

以下是富士康自己对于跳楼事件给出的解释,和网友的评论1.“富士康”的薪资与福利高于平均水平,所以它不是血汗工厂。 这个说法是错的。“富士康”军事化的管理违背人性,要求工人每天重复单一的动作数千次是一种高强度的工作,非常伤害一个人的身心。每月九百元人民币(133美元,不足美国工人日最低工资)的基本薪资在深圳这个高物价的、现代化的、超大城市是一个笑话。工人除了工作和吃喝拉撒没有任何其他可想的,当然会产生厌世的情绪。 2.“富士康”的自杀率低于全国平均自杀率,所以不是“富士康”的问题。 “富士康”自杀的员工都是二十岁左右的花样年龄、对人生的美好充满憧憬的年轻人,平均自杀率不能解释“富士康”的问题。 3.“富士康”的员工自杀是因为这些被呵护长大的独身子女受不了社会工作的正常压力。 本人绝不同意这个说法,大陆的农村青年非常能吃苦耐劳,如果不是世界第一也是世界少有。今天“富士康”流水线上作业的员工承受的压力绝对超过三十年前台湾的工厂,而那时候台湾的自杀率是十万分之19。国内农村青年的抗压性远高于台湾。 4.“富士康”的员工自杀是“维特效应”。 这是最技巧也最混帐的说词,用美丽的学术名词来规避问题和责任。 5.“富士康”的员工自杀是为了公司优厚的补偿金。 这是最冷血的说法,我为说这话的人感到羞耻。 6.“富士康”的员工受不了压力可以辞职不干。 这是大老板的风凉话,受不了压力而离开就承认自己是一个失败者,面对家人的失败者所承受的压力更大。 本人可以用广东省委书记的口吻对郭台铭说:你若是不能改善工作环境和付给工人更高的薪资可以不干,把“富士康”迁到别省去。 7.“富士康”如果是血汗工厂,为什么每天有数千人申请加入? 这是生活的压力,中国大陆有过剩的劳动力。历史上,任何血汗工厂都不会缺乏工人,因为总是有人需要工作。这并不代表工厂老板就因此能不把工人当人看,可以把他们当奴隶使。 就像“Norma Rae”电影描述的美国南方小镇的纺织厂,那些不想干的工人都是可以被别人取代的。 Norma Rae 是一个需要抚养幼儿的寡妇,她能因为有别人愿意做奴隶而放弃自己做人的权利吗? 8.曹兴诚:社会与家庭压力可能是导火线之一,不见得是管理出了问题。 这是一个也是做代工的老板为他的同行无可奈何的说词,曹兴诚用的是“可能”、“之一”、“不见得”这种逻辑松散的话语,说了等于没说。 想想看,如果郭台铭把30几万工人关在不到三平方公里的范围与外面的世界隔绝,进行军事管理和要求高效率的工作,那么这不到三平方公里的“富士康”王国就是他们的社会,“富士康”工厂给他的压力就是他的家庭压力,因为除了“富士康”王国的三平方公里和工厂日复一日的单调工作他几乎什么都没有了。

216 评论(8)

特别爱吃大蒜

当然没有了,社工这个工作只是相对来说比较稳定,而且工作比较轻松而已。

173 评论(12)

Lolita1015

1、坚定一个思路: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全民共建。首先,必须在政府主导下,健全体制机制、搭建服务平台、开展教育培训,编织起延伸到农村基层的县、乡、村三级服务平台,通过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形成“齐抓共管”合力机制;其次,采取“盘活存量、多元吸纳、转换提升、专业引领”科学方式,发展“社工、从工、义工”三支队伍,为统筹城乡社会服务“均等化”提供组织保证。三是改革传统的政府包揽社会服务管理模式,调动民营资本和职业社工积极性,拓展社会工作的社会化职能,使之真正成为政府公共服务的延伸和补充。四是构建“政府主导、社工服务”制度体系,为各级社工机构提供可持续发展经费保障,让专业社会工作者在新农村建设中做出务实成效,以彰显政府职能转型后的社会机制活力。2、以社区诊断为突破口:巩固和完善社区民主管理自治机制。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重要内容,社工介入行政村管理,除个案、小组方法外,社区诊断是重要突破口。首先,要结合行政村换届选举,宣传贯彻宪法、选举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增强村民法律意识,推动民主政治建设;其次,开展“民主法治社区”创建,帮助建章立制,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民主监督等制度建设,推动社区自治管理,依法治理社会事务;其三,引导、帮助社区居民以理性、合法方式,表达利益诉求,提高村两委干部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社区事务、处理矛盾纠纷的能力。因此,以构建“示范社区”为特征的专业化社会工作,必然成为政府关注的新农村建设大事。政府实现管理职能转移,应改变过去大包大揽做法,把涉及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化职能,如民主管理、公共服务、乡风民俗和社区利益诉求等,交还给社会,在政府主导下,启动民营机制和专业化运作,延伸政府社会管理职能,让社区居民享受到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乃至民主自治政策的实惠,才能真正体现“和谐在社会,活力在社区”的优越感。这个转变,必须有专业人才介入,通过培养“示范典型”影响带动周边。既要在纵向持续推进典型引路,又要在横向创新点面结合机制,运用点上经验指导面上工作,因地制宜、滚动式发展,争取在“十二五”期未,全国约有20-30%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样本,达到社会工作专业要求的示范社区标准。3、国际视野、本土路径:开创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社会化新路。本土化社会工作在中国古代就不泛实例。如,孔子大同理想,“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鲧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孟子仁政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省刑法、薄税敛”,使民有“恒产”,“养生送死无憾”;墨子主张兼爱,“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贵不敖贱,诈不欺愚”等。可见,中国式社会理想,小康、和谐等社会工作理念,都孕含着丰富的“社会责任”内容,这不仅是东方文化精粹,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的根基。它与西方从基督教义演绎而来的“爱心救助、普世情结”,施舍弱者的“救世主”人道精神、个人责任观等,具有显著的文化差异。“执政为民、权为民用”,不仅是我党宗旨,也是社会主义国家宗旨,我们倡导社会工作,目的是“发展成果人民共享”,不是一种改良或安抚。诚然,西方国家从社会责任出发,创立的许多福利性政策,如“助人自助”社会工作理念,对我们仍然有可参考价值。但不能全盘照搬,忽视民族传统根基,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用国际化视野,探讨本土化路径,走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社会化新路。4、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激发农民自觉参与美丽、幸福家园建设。当前,欠发达地区农民,普遍存在“对政府投入期望过高,却对自身作用发挥意识颇淡”的“等、靠、要”,甚至不作为思想。党的各级农村基层组织是党的细胞,通过引导社会服务,在政府与群众之间架设“连心桥”,可起到执政党在群众中不可替代的政治核心作用。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党的细胞,如何通过引进社会服务,启迪农民自觉参与新农村建设。只有通过专业社工人才介入,宣传新农村建设美好愿景,宣传示范区农民建设美丽、幸福家园的新观念、新风尚,使“学有榜样、干有信心”,才能激发农民自觉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

93 评论(13)

妖精狮子

如果仅仅是跳楼事件本身来说,不会成为政治时事的,据统计中国每年有25万人自杀,有200多万自杀未遂,有关数据可以在网上查。自杀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仅仅从珍爱生命之类的角度找原因是片面的,其中生存的压力、司法的公正、公平的环境、社会的关怀等等因素很多。心理有点脆弱人往往经受不住,觉得前途迷茫找不到出路,于是想到了轻生。 “富士康跳楼事件”引发人们对现实社会的广泛议论和关注,因此成为了政治事件。 有关的文章推荐一篇:韩寒新浪博客里有一篇文章,《青春》阅读的人超过200万,评论也超过4万的惊人数字。文章里讲的就是这件事。

187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