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茉莉花
老人临终关怀的基本流程:身体关怀、心理关怀、精神关怀。
1、身体关怀
在老人临终弥留之际,医学上已药石无力。如果老人重病在身,应给予镇痛药物,让老人减轻身体上的疼痛;其次,在这个时候,老人往往会出现口渴、出汗、大小便失禁等症状。家属在照顾老人时,应用棉签沾水轻轻涂擦在老人嘴唇上,帮助老人缓解干燥口渴的症状。用温热毛巾清洁老人身体,让其保留最后的尊严,同时也能身体舒服一些。
2、心理关怀
人在临终时,听觉是最迟消失的感官器官。有时候,可能老人已经瞳孔涣散,呼吸、心跳不稳定了,还是可以听到来自外界的声音。这时候,身边家属的态度,显得尤为重要,一定不要哭泣、喊叫,尽力冷静下来,在老人耳边轻声安抚,让其安心的离去,否则我相信那一刻最心痛的不是痛哭失声的家属,而是老人。
3、精神关怀
无论生前种种,死者为大,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给予老人应有的尊重,让其没有惋惜。
临终关怀机构和成员
临终关怀机构的组织类型一般有三种:
①在医院中设立临终关怀病房。
②独立的临终关怀院,如一线城市的养老院中会有此类服务。
③临终家庭病床,由养老院的工作人员或社区的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人员前去照顾,直至病人死亡,并协助料理后事。
而临终关怀工作的成员,主要有:
①医疗——医生、护士。
②情绪辅导与支持——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
③社会支持——志愿者、牧师、病人家属及亲朋等。
hj黄小兔
提供情感支持对老人及其家人来说,在濒临死亡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最显而易见的作用就是提供情感支持。老人及其家人需要能敞开心扉谈论伴随认识到有人将要离开这个世界而来的种种感受。这些感受可能会令人恐惧,而且恐惧感非常强烈。举例来说,某个将死之人的亲属会非常生这个人的气,责备他没有及早求医问药或者坚持糟蹋自己的行为,诸如大量吸烟或酗酒等。这种强烈的愤怒似乎背离了老人将要离开,家人感到哀伤和深深爱恋的真实感受。老人也会抨击家里的照顾者看起来特别忘恩负义。伴随濒临死亡而来的情绪上的“过山车”是难以预料的,它会扰乱老人及其家庭支持系统。要准许老人及其家人谈论死亡。许多时候家人甚至提这个词都可能有困难,更不太可能跟要离世的老人公开谈论这件事。彼此都避免直接谈论死亡有可能会让双方在仍然有时间处理重要的情感方面的事宜时,与之失之交臂。代表老人及其家人争取权益濒临死亡的老人及其家人可能会心绪不宁,不能积极地为自己向医护人员争取权益。社会工作者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代表家人跟其他专业人员打交道。更坚定不移地确保医护人员能敏锐地体察和理解老人及其家人的需要。比如,如果一个家庭想要安排临终关怀照顾,但是医生却还没提出这一建议,那么可能就有必要让医护人员注意到这一问题,并鼓励家人提出来。家人或老人出于对医生的顺从可能对质疑治疗过程犹豫不决,开不了投。尽管社会工作者需要尊重医护人员的专长,但是老人及其家人也有权在可能的情况下对治疗决定提出自己的意见。提供资讯社会工作者为老人及其家人维权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是帮助他们得到有关病情、备选处置方案、预留治疗指示、临终关怀和支持性服务的资讯。社会工作者在帮助老人及其家人获取这些资讯方面扮演着医护人员的重要补充角色。医护人员并非不想帮忙,而是可能太忙了,无暇确认老人及其家人真的了解这些资讯。家人可能陷入老人濒临死亡所带来的情绪困扰之中,被完全压倒,甚至不知道该从何着手。社会工作者可以帮忙组织资料,让家庭了解清楚情况,并把难以应付的挑战分解成更容易掌控的事宜。比如,一个家庭正在考虑临终关怀服务,那么社会工作者就可以为其提供本地临终关怀组织的相关资讯,并细化做出这一选择的步骤。同样地,如果老人或家庭需要更详细地了解遭遇到的不治之症,那么社会工作者可以从医院的宣传手册或可靠网站上获得简单易懂的资讯,帮助家庭更好地了解疾病。虽然社会工作者不应该代替医护人员提供医疗资讯,但是可以帮助家庭获得所需的资讯。
优质社会工作者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