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76

烂Pandade
首页 > 社会工作者证 > 深汕合作区社会工作者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沙发里的土豆

已采纳

深汕特别合作区起步区不断刷新新城天际线。

1月16日上午,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下称“深汕合作区”)在首次启用的深汕西会展中心召开2020年工作会议。总结2019年工作,部署深圳第“10+1”区2020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明确深圳第“10+1”区将时刻望鹏、胸怀湾区,聚焦九大方面43项具体举措,团结和动员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只争朝夕勇追梦,不负韶华开新局,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东部门户、粤东沿海经济带新中心、深圳自主创新拓展区、现代化国际性滨海智慧新城,确保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党工委书记产耀东出席会议并讲话。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黄伟平主持会议。区领导吴曲波、鄞泽生、文维、蔡转弯、赵世宽、谢海生、罗力涛出席会议。

会议首先发布了《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2020年工作要点》(简称“《工作要点》”),并指出,2020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战略全面实施、纵深推进的关键一年,这一年也被深汕合作区确定为“全面履职提升年”。

深汕合作区将从9大方面43项具体举措入手,精准发力,再立新功——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的重大机遇,统筹编制规划计划;坚持改革创新,营造一流的发展环境;聚焦产业项目建设,坚定做强实体经济;提速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造智慧新城;加大民生工程建设,提升市民幸福指数;加强土地整备,全力保障城市建设空间;重构基层治理秩序,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推进体制机制调整,有效提升履职水平;全面加强党的建设,进一步锻造干部队伍等。此外,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继2020年深圳两会提出要加快深汕合作区中心区建设后,该区此次进一步明确2020年将全面启动中心区建设,并将重点聚焦中心区望鹏、吉水门片区以及南部组团小漠片区规划建设等工作。

全年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

发展是解决所有一切问题的总钥匙。

深汕合作区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

坚持规划引领:

推动出台《深汕特别合作区总体规划(2017—2035年)纲要》

“双区驱动”是助力深汕合作区加速崛起的重大历史机遇。

《工作要点》提出,要抓紧出台《深汕特别合作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实施方案》,研究出台《深汕特别合作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东部门户措施》,全力打造深汕飞地经济发展模式。

国际一流的城市离不开国际一流的规划,今年要推动《深汕特别合作区总体规划(2017—2035年)纲要》出台,深化总规成果转化,全面对接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完成滨海地区发展战略与详细城市设计国际咨询方案成果整合。开展一河两岸(赤石河两侧)国际城市设计咨询。启动全区组团空间规划,完成综合交通规划、高铁深汕站交通枢纽规划,完成通港大道、绿宝路和产业路南段交通规划、中心区竖向与排水防涝等专项规划,完成西部整个组团控规和东部组团深汕湾机器人小镇控规。启动全区全域村庄规划和农村居民点规划,完成保障性住房发展规划,完成洛坑村、西南村、明溪村整体搬迁规划。开展公共服务设施选址研究,开展鲘门客运港规划编制等工作。

筑牢产业新城:

全年引进高新技术产业项目20个以上

产业兴,则城市兴。

《工作要点》提出,深汕合作区要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全年实地考察企业100家,引进高新技术产业项目20个以上,储备投资额10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10个。加快临港产业向深圳港小漠港区集聚,为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提供支撑地。

城市的魅力源自文化底蕴。今年,深汕合作区推进建设更具竞争力的文化和旅游产业,大力推进香山门展厅、美术馆和南君寮创意文化产业园建设,打造国际级小漠湾文旅创新小镇,有效推进邮轮游艇基地建设。

今年要狠抓产业项目落地投产,实施“产业项目投产增效攻坚行动”,推动三方无人船等34个项目竣工投产,重点推动深汕科技生态园、锐博特创新基地、工业互联网制造业创新基地开工建设。加快时尚品牌产业园、深汕湾科技城全面投入运营。

今年,该区还将研究出台《深汕特别合作区支持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深汕特别合作区科技型企业扶持政策》,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构造产业大平台,制定“总部+基地”政策,发展总部经济,吸引1~2家企业在深汕合作区设立区域性总部,争取1~2个深圳承接的国家级重大项目落户深汕合作区。

深度融入湾区:

推动时速350公里深汕高铁开工 加快推进深汕第二高速

深汕合作区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最东端,要打造大湾区东部门户,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必不可少。

《工作要点》提出,要加快打通全区外联“大动脉”,推动时速350公里的广汕高铁深汕合作区段加快建设,协调推动时速350公里的深汕高铁和深汕站9月底前开工;积极协调铁路部门增加厦深高铁深圳北站至鲘门站停站班次。加快推进深汕第二高速建设,开工建设深汕西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推动深汕第三高速开展前期工作。积极对接省交通运输厅,协调推进河惠汕高速公路纳入省高速公路网规划,协调推进潮莞高速赤石互通规划建设。

增进民生福祉:

南山外国语深汕学校9月开学 深汕高中园定址立项

以人为本,共享发展。

《工作要点》对深汕合作区民生领域的部署着墨最多,共涉及7项重点工作。

教育方面,该区将确保南山外国语学校深汕学校今年9月1日顺利开学。加快建设南外深汕高中部,完成百合外国语深汕学校和中外特色学校建设前期工作,协助市教育局完成深汕高中园选址立项。

医疗卫生方面,全面启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深汕门诊部,开工建设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深汕院区,启动中医院规划建设,推动四镇卫生院改造升级为社区医院,筹建疾病预防与卫生监督中心。

住房方面,加快推进深耕村等10549套人才住房建设,12月底前深耕村建设完工,11月底前临安里、临邦里、临富里、临泰里共约8588套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完工。加快推进上北村大型人才安居房和洛坑村、西南村、明溪村居民安置房规划建设。研究人才住房、安居商品房建设管理办法和轮候配售(租)实施办法。

体制机制调整:

推动“镇改街道”落地实施

体制一改天地宽。

《工作要点》提出,今年要建立行政机关、事业单位薪酬体系,推动设立社保、医保、婚姻登记等机构。积极协调省、市委编办增加事业单位编制数量,尽快组建事业单位,充实工作队伍。要协调有关中央驻粤垂直机构入驻深汕合作区。推动“镇改街道”落地实施,理顺区街管理体制。协调市有关部门抓紧制定适用于深汕合作区的户籍迁移政策,推进各镇居民户籍划转工作,推动已招录、选调、转任公务员及事业单位人员落户深圳。

今年深汕合作区还将全力推动出台《广东省深汕特别合作区条例》《关于促进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定》《关于支持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印发《2020年重大制度建设计划》。

牢记使命担当:

勠力同心书写飞地治理模式新答卷

关山初度尘未洗,策马扬鞭再奋蹄。作别全面履职元年,步入全面履职提升年,深汕人迎来新的起点、更高的目标。

“推动深汕合作区高质量发展是一场深刻的变革,是一项长期、艰苦的系统工程。我们要按照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部署,用忠诚品格塑造深汕,用责任担当铸造深汕,用创新思维打造深汕,用实干精神建造深汕,用温暖情怀营造深汕,更加勤勉敬业、务实担当,以更高的站位、更实的举措、更硬的作风,加快创新完善体制机制,推动‘飞地经济’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前行。”

产耀东在会上表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区广大干部群众要牢牢把握好五点要求:提高站位、锤炼党性,打造干事创业的动力源;求真务实、实干担当,提升服务基层的决策力;突出重点、把握关键,下好破解难题的先手棋;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开辟加快发展的新天地;以身作则、守住忠诚,强化党委政府的公信力。

会议指出,任务当前,机遇催人,形势逼人。全区广大干部职工在深汕这块土地上履行深圳再造新城的新担当,探索提高发展平衡性和协调性的新课题,书写“飞地治理”模式的新答卷,使命光荣、任务艰巨。深汕的未来,需要全区人民一起拼搏、一起奋斗,需要全区人民勠力同心、众志成城。

会议强调,新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接续奋斗,闻鸡起舞、日夜兼程、风雨无阻,奋力建设现代化的滨海新城、产业新城、智慧新城,为深圳朝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方向前行,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贡献深汕力量,以优异成绩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

深汕合作区社会工作者

330 评论(8)

夏日风清凉

长期地把口罩戴好,避免不必要的外出,自己的参与防控工作,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外面,要经常的消毒,经常性的要做核酸检测,外卖小哥会在现在外卖后把外卖挂在门上没人接触,家里面养宠物的要对宠物杀菌隔离。

359 评论(15)

多彩装修

澎湃新闻记者 李晓青8月27日,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管理委员会发布《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管理委员会关于振业时代花园二期、赤湖纯水岸花园等商品房项目销售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深汕合作区的购房政策进行了调整。具体来看,《通知》在建立差别化销售价格指导机制方面,建筑面积小于120平方米的商品住房和商务公寓,由合作区管委会及市房地产主管部门实施销售价格指导;建筑面积大于120平方米(含)的商品住房和商务公寓,由房地产开发企业确定销售价格并报合作区房地产主管部门和深圳市房地产主管部门备案。在实施商品住房和商务公寓限购方面,《通知》规定,居民家庭在合作区持有的商品住房和商务公寓总套数不得超过2套,成年单身人士(含离异)在合作区持有的商品住房和商务公寓总套数不得超过1套;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非自然人不得在合作区购买商品住房。企业购买商务公寓的,按照企业在合作区纳税额确定可购买套数。购房截止之日起近12个月在合作区纳税总额在50万元(含)-100万元(不含)的企业,可购买商务公寓数量不超过10套;纳税总额在100万元(含)-500万元(不含)的企业,可购买商务公寓数量不超过15套;纳税总额在5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可购买商务公寓数量不超过20套。属于合作区引进产业项目投资主体,其产业项目已取得施工许可证的,不受纳税额限制,可购买商务公寓数量不超过5套。另外,在合作区购买的商品住房不计入购房者在深圳市其他区(新区)购买商品住房的套数限购范围;在深圳市其他区(新区)购买的商品住房、商务公寓不计入购房者在合作区购买商品住房、商务公寓的套数限购范围。《通知》还提及,2020年新核发预售许可证的项目中建筑面积小于120平方米的商品住房,优先面向合作区鹅埠镇、小漠镇、赤石镇、鲘门镇户籍居民(以下简称“四镇户籍居民”)和合作区工作人员销售。房地产开发企业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后,应对建筑面积小于120平方米的商品住房分批次销售,第一批次面向四镇户籍居民和合作区工作人员销售,第二批次面向社会其他人员销售。值得注意的是,在合作区购买商品住房和商务公寓的,自取得不动产权利证书之日起5年内禁止转让。某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分析,总体上看,此次深汕合作区的政策,出现了几个重要的变化。第一、落实了差别化的价格指导政策,对于120平米以上的商品住房和商务公寓,也要纳入到深圳市房管部门监管体系中。第二、明确了企业认购商务公寓的政策,这是最大的放松之处。政策明确认购套数和纳税额挂钩,对于纳税额超过500万的,则可以认购最高20套商务公寓。第三、落实优购政策,对于120平方米以下的房源,优先面向合作区四镇居民和就业人员。严跃进认为,这个政策实际上是明显有放松的迹象,即对于商务公寓项目放开的购房资格,企业等单位也可以认购,甚至允许认购20套。这个政策说明当前深汕合作区商务公寓或面临去库存的压力。在个人购房限制为两套的情况下,此类物业或面临去库存的新压力。此前深圳也发文明确,即今年7月份的《关于停止商务公寓审批的通知》,这也说明商务公寓正进入停增量、去存量的导向。当然,由于此前深圳升级了本地户籍的购房政策,所以预计会有一波购房需求进入到深汕合作区。从房住不炒的角度出发,此次深汕合作区明确了本地户籍等人口等优先购房的政策,有助于保障购房权益。

310 评论(14)

品嵊红木

深汕特别合作区的教师待遇主要包括薪酬待遇、社会保险待遇、福利待遇和工作保障等方面。薪酬待遇方面,深汕特别合作区的教师拥有较高的薪酬待遇,比其他地区的教师要高出一定的比例。社会保险待遇方面,深汕特别合作区的教师可以享受国家规定的社会保险待遇,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福利待遇方面,深汕特别合作区的教师可以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包括住房补贴、子女教育补贴、公共交通补贴等。工作保障方面,深汕特别合作区的教师可以享受国家规定的工作保障,包括职称评定、职务晋升、职业发展等。

325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