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117

hehefatter
首页 > 社会工作者证 > 眉山社会工作者考试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jonathan7704

已采纳

2022年社会工作者考试时间已公布,定于6月18日、6月19日举行。

考试日期,考试时间,考试科目

6月18日    14:00—16:00    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中级)。

6月19日    09:00—11:00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中级)。

14:00—16:00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

14:00—16:30    社会工作实务(中级)。

14:00—17:00    社会工作实务(高级)。

1、请按照

《2021年度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工作计划》(见附件)做好各项考试组织实施工作。2021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日期由主管部门另行通知。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日期由各地自行确定。

2、各地要严格落实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有关工作的通知》(人社厅函〔2020〕106号)要求,及时研判情况,完善应急预案,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因疫情防控等原因部分考区、考点确不能正常组织考试的,按程序报批后及时向社会公告调整考试日期。本年度暂停考试,合格成绩实行滚动管理的,报考人员已经取得的合格成绩有效期相应延长一年。

3、统一命题

国家职业资格考试实行统一大纲、统一命题、统一组织,要引导符合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通过正规渠道报名,切勿轻信虚假宣传。积极推行考试报名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对虚假承诺行为和违纪违规行为加大惩处力度。

国家未指定任何培训机构开展职业资格考试培训工作,对不法培训机构打着“保过”幌子,招摇撞骗或组织实施作弊的,要依法追究责任。

4、密切合作

各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要积极配合,密切合作,认真落实考试有关规章制度,切实做好考试期间疫情防控工作,加强考试安全管理,保障各项考试平稳顺利实施。

眉山社会工作者考试

265 评论(9)

我就是小J

社会工作师每年考一次,一般1-3月份报名,北京的在1月,其他稍晚一下,可参考当地人事考试网。6月中旬考试,助理级是在周日考,中级周六考政策,周日考综合能力和实务。祝考试取个好成绩报考条件助理社会工作师考试报名条件:(一)取得高中或者中专学历,从事社会工作满4年;(二)取得社会工作专业大专学历,从事社会工作满2年;(三)社会工作专业本科应届毕业生;(四)取得其他专业大专学历,从事社会工作满4年;(五)取得其他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从事社会工作满2年。社会工作师考试报名条件:(一)取得高中或者中专学历,并取得助理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证书后,从事社会工作满6年;(二)取得社会工作专业大专学历,从事社会工作满4年;(三)取得社会工作专业大学本科学历,从事社会工作满3年;(四)取得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从事社会工作满1年;(五)取得社会工作专业博士学位;(六)取得其他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或学位,其从事社会工作年限相应增加2年。(希望能帮到你,麻烦点击“好评”,谢谢^_^)

347 评论(8)

王小丽0125

四川社会工作者的报考条件是什么?社会工作者的报考条件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遵守法律、法规;恪守职业道德;符合相应等级社会工作师报名的具体条件。社会工作者一共分三个级别,满足条件的考生均可申请参加相应级别的考试。社会工作者资格证报考条件是什么社会工作者的报考条件(助理)社会工作者:1、取得高中或者中专学历,从事社会工作满4年;2、取得社会工作专业大专学历,从事社会工作满2年;3、社会工作专业本科应届毕业生;4、取得其他专业大专学历,从事社会工作满4年;5、取得其他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从事社会工作满2年。(中级)社会工作者:1、取得高中或者中专学历,并取得助理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证书后,从事社会工作满6年;2、取得社会工作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或学位,从事社会工作满4年;3、取得社会工作专业大学本科学历,从事社会工作满3年;4、取得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从事社会工作满1年;5、取得社会工作专业博士学位;6、取得其他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或学位,其从事社会工作年限相应增加2年。(高级)社会工作者:根据《高级社会工作师评价办法》第十二条报名参加考试的人员,需同时具备以下条件:1、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遵守宪法、法律、法规,热爱社会工作事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2、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士及以上学位);3、在通过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取得社会工作师(中级)资格后,从事社会工作满5年,截止日期为考试报名年度的当年年底。社会工作师证有什么用1、领取证书后,可以享受国家政策的补贴,如果从事工作,也有一定的有利条件。2、可以在民政、劳动、社会保障、卫生、司法等部门,在这些部门从事政策研究的工作岗位或者独立的政策研究工作。如果你打算从事街道或者社区工作,那么这个证书会对你有用。不过需要相关工作经验才能考的,但是有学历或者学历更高的人去考对工作经验会放宽一些。3、可以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慈善、残障康复、优抚安置、卫生服务、青少年服务、司法矫治等社会服务机构中,从事专门性社会服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352 评论(8)

ALONI爱洛尼家居

)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恪守职业道德,并符合助理社会工作师或社会工作师报名条件的人员,可申请参加相应级别的考试。助理社会工作师考试报名条件:1.取得高中或者中专学历,从事社会工作满4年;2.取得社会工作专业大专学历,从事社会工作满 2 年;3.社会工作专业本科应届毕业生;4.取得其他专业大专学历,从事社会工作满4年;5.取得其他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从事社会工作满2年。(二)高级社会工作师报名参加高级社会工作师考试的人员,需同时具备以下条件:1.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遵守国家宪法、法律、法规,热爱社会工作事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2.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士及以上学位);3.在通过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取得社会工作师(中级)资格后,从事社会工作满5年,截止日期为考试报名年度的当年年底。社会工作师备考须知(1)认识自身,制定计划不管是第一次考试还是第二次考生备考都是盲目的,首先我们要认识自身的一个真实学习情况,自己的基础是否稳固,而不是盲目的学习。一是计划,不说是每天学习,但是一定要有一个学习计划,在一个科目上,要怎么样来学习,例如先了解章节,学习章节内容再做章节习题,基础打好后,再来进行试卷测试,真题+模拟等,较后是培训,等到考前再看看错题和知识点,才是一个完整的计划。(2)刷题针对社工这个考试,更多地是选择题,我们一定要多刷题,提高自己的“题感”,把题做透,才能更加轻松应考。特别是做模拟+真题,培训的试卷,做好考试状态准备,抓住得分项,才能取得好成绩。(3)知识点要记刷题的时候很多考生会只看答题是否正确,却不了解背后的知识点。如果只记答案和题目,那考试的时候换个题目答案也换个说法,就不知道选什么了。所以我们在答题中一定要看解析,每一道题背后都有一个知识点,记住知识点加入到笔记中,较后复习的时候再看看,会比一味的答案很多。找到知识点并掌握,考试对题目的升华,也不惧。(4)调整心态社会工作者考试的重点内容基本变化不大,每年都会有小幅度的差别。建议在做真题+模拟+培训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对待,把错题收藏好,针对每一题都要看解析。只是解题的思路,知识点、考点、易错点、难点,不断地总结和体会,结合自己思考理解,考前进行复习准备,考试就迎刃而解了。较重要的还是一点,给自己一些自信,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好了,题目才会变得“简单”。

192 评论(11)

吃吃吃货小两口

眉山市仁寿县报考社会工作者的条件主要有:1、年龄在18-50周岁之间;2、具有中等以上学历;3、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素养;4、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5、具有较强的心理素质和职业技能;6、具有良好的健康状况。

136 评论(9)

我的宝贝叫小啦

6月18日、19日。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2022年度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计划及有关事项的通知》(人社厅发〔2022〕3号)有关安排,2022年度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于6月18日、19日举行,考试形式为纸笔考试。考试报名即将开始。

报考人员应在规定时间内登录中国人事考试网“网上报名”平台,按有关要求选择考试地点报名。报名具体日期、考试收费标准、准考证获取方式、报名程序、具体要求等事项,请见各省(区、市)人事考试机构发布的有关通告。

报名条件:

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

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恪守职业道德,并符合助理社会工作师或社会工作师报名条件的人员,可申请参加相应级别的考试。

(一)助理社会工作师考试报名条件:

1、取得高中或者中专学历,从事社会工作满4年。

2、取得社会工作专业大专学历,从事社会工作满2年。

3、社会工作专业本科应届毕业生(包括已经取得社会工作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学位的人员)。

4、取得其他专业大专学历,从事社会工作满4年。

5、取得其他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从事社会工作满2年。

(二)社会工作师考试报名条件:

1、取得高中或者中专学历,并取得助理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证书后,从事社会工作满6年。

2、取得社会工作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或学位,从事社会工作满4年。

3、取得社会工作专业大学本科学历,从事社会工作满3年。

4、取得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从事社会工作满1年。

5、取得社会工作专业博士学位。

6、取得其他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或学位,其从事社会工作年限相应增加2年。

以上内容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

121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