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kylukycat
一, 人力资源战略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价值21世纪的管理,是一个从过程管理到战略管理过渡的时期,企业在此期间的竞争也是日益的激烈。因为现代的企业面临着较以往更加复杂多变的的内外发展环境,例如:信息的大爆炸,知识管理的增值,创新的泛滥,高新科技产品的不断问世等等都为现代的企业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企业的管理要从组织的长期目标出发,使日常的管理业务活动都围绕着它进行,也就是要求管理者树立长远的组织战略目标在心中,进行人力资源,财务,生产,销售等基础活动的管理。首先,作为社会第一资源的人力资源的管理来说,也要符合这一个战略管理的要求。人力资源的战略管理是指企业为实现其战略目标所进行和采取的一系列有计划的具有战略意义的人力资源部署和管理。从定义中可以看出,只有对人力资源实施战略的管理才可以充分发挥这一个特殊资源的价值,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的其人,人事相宜,进而不断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竞争优势,使企业得以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并壮大。另外,人力资源的战略管理对于企业的其他各项管理活动来说起到的是一种战略的指导作用,战略思想是人的各种观念的汇总,支配着人对其他各种管理活动的指挥。因为人是各项活动的管理主体,也是各项管理活动的执行者和监督者,只有把人分配到了最合适的位置上,才可以发挥人的最大才能,也就可以使得各项活动得以最佳的完成效果。只有在人的内心树立了一个长远的目标,他才可以指导着人的各种操作指令发出,并且使得各项指令活动都服务于管理者心中的那一战略目标。所以说,人力资源的管理是各项管理活动的前提,也是各项业务活动的指导。最后,人力资源还可以实现自身的不断增值,从而为企业创造出不断增加的利润,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人力资源一词最早是由战略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于1954年在《管理的实践》一书中提出来的,认为人力资源拥有当前其他资源所没有的素质,即协调能力,融合能力,判断能力,想象能力。这是人力资源区别于其他社会资源的最有价值的特征,也是企业财富增加的贡献者。总之,人力资源的战略管理不但具有着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行政活动和业务活动的职能,而切还具有了战略思想活动的职能。二,人力资源战略管理过程分析著名管理大师亨利。明兹伯格曾经提出战略五个P的观点:他认为,战略是一种计划;战略是一种计谋;战略是一种模式;战略是一种定;,战略是一种观念。这一观点的提出较为全面的揭示出了战略的内涵和外延,也为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管理提供了思考的视角。企业的战略管理最早是由管理大师安索夫于1976年在其《战略计划走向战略管理》一书中提出来得,他认为,企业战略管理是指将企业的日常业务活动决策同长期的计划决策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系列经营管理业务,而人力资源的战略管理就是企业战略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的管理环节。从战略管理的过程分析,一般包括三个步骤:(一),战略环境条件的分析,包括内部条件环境条件和外部环境条件的各自分析,以及内外部条件互动作用的分析,还有突发性事件的预测分析。(二),战略的制定与选择。(三),战略的实施与控制。首先要制定和协调各种职能战略,在各职能战略中,推进步骤,措施,项目以及大体的时间安排;其次,根据战略的实施要求对组织的结构进行变更为战略实施提供组织的保障;最后,还要对企业的文化进行调整,以适应战略的实施。三, 人力资源战略管理模型的构建(一),人力资源战略管理概念解释从人力资源的概念提出另外一位著名的管理大师怀特。巴克就指出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职能,包括人事行政管理,劳工关系管理,人际关系管理,及行政人员的开发等各个基本方面。当然,在人力资源的战略管理把人力资源的管理与组织的战略计划作为一个系统整体来考虑时,也就具备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另外一项重要的战略职能,即同时,也就进一步充实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活动层次。所以,人力资源的战略管理体系具体包括以下三个层次的内容:一,行政活动层,它来源于传统的人事管理活动,主要包括,人事记录,文件处理,员工的福利管理,政策和程序的解释,员工服务等基础性的活动。这些活动是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日常操作,对人力资源的管理起到了一种最基本的管理支撑作用。二,业务活动,它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操作的活动层次,主要包括,招聘,选拔,培训,绩效管理,报酬,员工关系的处理等活动。这些活动构成了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实践主体。三,战略活动层,这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最高层次,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理念,是整个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实施的出发点和指导方向,也是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战略计划相结合的纽带。它主要包括人力资源战略环境条件的分析,人力资源战略的制定和选择,人力资源战略活动的实施和控制。这三个层次的的战略价值是不一样的,据研究表明,行政层次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附加值是10%,业务活动层次的附加值是30%,而战略活动层次的附加值高达60%,因此,可以看出,战略活动在整个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的价值是非常大的。(二)人力资源战略管理模型的建立 人力资源战略管理逻辑思维模型假设(三)人力资源战略管理模型的解释从上面的模型图中可以看出,在人力资源的战略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以下五个循环,每个循环都显示出了人力资源管理活动间的作用与反作用。1,第一个循环 内外环境的分析 人力资源战略活动 企业战略目标这三个变量组成的循环贯穿于整个人力资源管理计划中,也是整个人力资源管理过程的主体思路。每个层次的管理者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始终都要把企业的战略目标作为管理进行的总目标和出发点,使任何一个环节的制定都要围绕着这一个战略目标进行,放眼与全局的总目标,从具体的管理实践出发,使整个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都紧紧围绕着组织的整体目标进行,以获得组织的战略发展。同时,在这个循环里,我们应该注意的另外一个线路,整个企业的战略目标的实现情况反过来也监督并指导着管理者的再次战略思考,使管理者的整个管理思路都站在战略的高度,把日常人力资源的管理活动都放在企业整个长远的战略目标计划中去,从战略目标出发进行思考,并受战略目标实现情况的监督。 ,第二个循环 战略活动 行政活动 企业战略目标这三个变量之间组成一个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循环。在这个循环里,存在着两个最主要的思考方向,也是管理者进行管理的两个重要管理过程。(1) 企业战略目标——》战略活动——》行政活动从这个管理思路来看 ,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要以企业整个战略目标为出发点,为目标,为指导方向来制定企业的人力资源的战略计划方案,然后,再围绕着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规划来安排日常的各项行政活动,进而再识别人才,任用人才,使人员的行政活动安排尽最大可能达到人适其职,人尽其职。(2) 行政活动——》战略活动——》企业战略目标在这个过程中,要求管理者把握住以下的视角: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各项行政活动的制定和进行,反过来也影响着管理者对行政活动的战略思考,也就是说,行政活动的效果是对管理者进行行政管理的一种反馈,也是对下一步行政活动进行的监督,它使管理者重新修改制定更完美的行政活动,以更好的服务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3,第三个循环 企业战略目标 业务活动 战略活动这三个变量之间形成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又一个循环,在这个循环中,也存在着重要的两个循环方向,即是两个重要的管理思考方向。(1) 企业战略目标——》战略活动——》业务活动在这个管理思考活动中,要求管理者在进行企业人力资源的业务活动管理时,以企业的战略目标为出发点,精确简练有序地安排各项人力资源管理的业务活动,并且,使各项业务活动可以尽可能的实现其自身的活动价值。(2) 业务活动——》战略活动——》企业战略目标管理者要考核并监控着人力资源的各项日常活动的进行,从业务活动的进行和完成情况来重新修订人力资源业务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使业务活动最大可能的服务于企业的战略目标。4,第四个循环 战略内外环境分析 战略活动 行政活动 企业战略目标这个循环是由四个变量组成的,在这个系统过程中,管理者重点要把握的有两个出发点的循环,这也是管理者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视角。(1)内外环境分析——》战略活动——》行政活动——》企业战略目标在这个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在实施人力资源的管理时,一定要分析企业所出的外部环境,管理者可以用波特所提出的五种作用力模型来分析本企业所处的外部的人力资源竞争环境,而且要清楚具体的分析到每一个职能岗位的外部竞争形势。另外对于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竞争情况也要能够详细的进行调查统计分析,以便掌握本企业人力资源的竞争优势。然后在进行人力资源的战略规划,行政活动的管理,及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也就是上述第二个循环中包含的 另外一个管理思考过程。(2)企业战略目标——》内外环境分析——》战略活动——》行政活动-在这个管理过程中要考虑的是,每一个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对企业的外部人力资源竞争者所带来到相应变化,及企业内部人员在目标结束后的一切反映,这些都是人力资源管理者所应该从新搜集的信息,然后再做下一步的人力资源的 行安排,当然,再次的人力资源安排中,还是以企业的下一个战略目标为出发点的。5,第五个循环 战略环境分析 企业战略目标 战略活动 业务活动这个循环里,管理者重点要看到的两个管理过程,也是两个重要的人力资源管理思考的视角。(1) 内外环境分析——》战略活动——》业务活动——》企业战略目标(2) 企业战略目标——》内外环境分析——》战略活动——》业务活动这两个管理过程的实施和循环四有着很大的逻辑相似性,这里就不再做详细的分析了,只要注意了业务活动和行政活动的区别就可以了。总之,人力资源的战略管理,要求管理者从思想上树立起长远的战略管理思想,做任何人员安排时,都要以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为出发点,把目光放长远,再品目量材任才,实现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本文的不足之处,没有具体提出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操作步骤,仅从逻辑思维的角度给现代企业的各层管理者提出了一点建议。参考文献:[1]李佑颐,赵曙明,刘洪。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评述[J]南京大学学报,2001(4):128-139.[2]王雁飞,朱瑜。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关系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05(11):96-98[3]彭良英,孟莉,郭鑫。现代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构建初探[J]森林工程,2006(5):57-59[4]牟晓娜,王立民。进入21世纪中国管理的新趋势[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06(3):21-22[5]李桂萍,宋燕铭。论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构建[J]企业管理,2006(3):36-37[6]刘乙蓉。浅谈人力资源在企业战略管理中的重要性[J]河北煤炭,2006(6):38-39[7]张文广。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构建[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06(3):14-15[8]袁丁。从马斯洛理论探讨企业员工多层次激励问题[J]经济师,2006(9):73-174[9]THOMAS A. as a progresss[J]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6(6):60-70[10]李古演主编,起 (唐)。反经[J]中国文史出版社[11]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J] 网上找的
吃喝玩乐nnn
人力资源战略是科学地分析预测组织在未来环境变化中人力资源的供给与需求状况,制定必要的人力资源获取、利用、保持和开发策略,确保组织在需要的时间和需要的岗位上,对人力资源在数量上和质量上的需求,使组织和个人获得不断的发展与利益,是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资源战略的内容人力资源开发战略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就是指有效地发掘企业和社会上的人力资源,积极地提高员工的智慧和能力,所进行的长远性的谋划和方略。可供选择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方案有: (1)引进人才战略; (2)借用人才战略; (3)招聘人才战略; (4)自主培养人才战略; (5)定向培养人才战略; (6)鼓励自学成才战略。人才结构优化战略可供选择的企业人才结构优化战略方案有: (1)人才层次结构优化战略; (2)人才学科结构优化战略; (3)人才职能结构优化战略; (4)人才智能结构优化战略; (5)人才年龄结构优化战略。人才使用战略可供选择的企业人才使用战略方案有: (1)任人唯贤战略 (2)岗位轮换使用战略; (3)台阶提升使用战略; (4)职务、资格双轨使用战略; (5)权力委让使用战略; (6)破格提拔使用战略。人力资源战略的选择企业应结合以下因素来选择以上的各种人力资源战略: (1)国家有关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和政策; (2)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市场的发育状况; (3)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能力; (4)企业人力开发投资水平; (5)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情况。
武汉徐东居佳伴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有计划地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通过对企业中员工的招聘、培训、使用、考核、激励、调整等一系列过程,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员工的潜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给企业带来效益。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是企业的一系列人力资源政策以及相应的管理活动。这些活动主要包括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的制定,员工的招募与选拔,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员工流动管理,员工关系管理,员工安全与健康管理等。即:企业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对人力资源的获取(选人)、开发(育人)、保持(留人)和利用(用人)等方面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等一系列活动,最终达到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的一种管理行为。其主要职责包括:(1)把合适的人配置到适当的工作岗位上;(2)引导新雇员进入组织(熟悉环境);(3)培训新雇员适应新的工作岗位;(4)提高每位新雇员的工作绩效;(5)争取实现创造性的合作,建立和谐的工作关系;(6)解释公司政策和工作程序;(7)控制劳动力成本;(8)开发每位雇员的工作技能;(9)创造并维持部门内雇员的士气;(10)保护雇员的健康以及改善工作的物质环境。
垫块砖一米三
什么是人力资源管理?三才
告诉我们,宏观意义上的人力资源管理是指政府对社会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过程。我们通常所说的人力资源管理涉及的是微观的,即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企业内部对人的管理。
长期以来,人力资源管理一直试图解决人事管理、人际关系和工业关系所未能解决的一个问题,即组织应该如何来管理人以使组织的绩效和个人的满意度达到最大化。人作为组织中一个有价值的资源.这种观点已经被许多从事人事管理、人际关系和工业关系研究的学者所接受。但是.学者们都从各自研究的领域解释人力资派管理,结果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反而变得模枷不清,难以形成一个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定义。
那么,究竟什么是人力资源管理呢?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为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组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理论,通过不断地获得人力资源,对所获得的人力资源进行整合、调控及开发,并给予他们报偿从而有效地利用人力资源。
具体的范文模板链接:
卉峰呢喃
人力资源战略主要包括:
1、战略规划 :是根据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的目标,对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方针,政策和策略的规定,是各种人力资源具体计划的核心,是事关全局的关键性计划。
2、组织规划 :组织规划是对企业整体框架的设计,主要包括组织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应用,组织结构图的绘制,组织调查,诊断和评价,组织设计与调整,以及组织机构的设置等等。
3、制度规划 :制度规划是人力资源总规划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的程序,制度化管理等内容。
4、人员规划:人员规划是对企业人员总量,构成,流动的整体规划,包括人力资源现状分析,企业定员,人员需求和供给预测和人员供需平衡等等。
5、费用规划 :费用规划是对企业人工成本,人力资源管理费用的整体规划,包括人力资源费用的预算,核算,结算,以及人力资源费用控制。
人力资源战略的重要作用:
1、人力资源战略是企业战略的核心,目前的企业竞争中,人才是企业的核心资源,人力资源战略处于企业战略的核心地位。
2、人力资源战略可提高企业的绩效。人力资源战略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实施对提高企业绩效有益的活动,并通过这些活动来发挥其对企业成功所做出的贡献。
3、 人力资源战略利于企业扩展人力资本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正确的人力资源战略对企业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人力资源战略的目标就是不断增强企业的人力资本总合。
4、人力资源战略对企业管理工作具有指导作用。可以帮助企业根据市场环境变化与人力资源管理自身的发展,建立适合本企业特点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是组织为达到战略目标,系统地对人力资源各种部署和活动进行计划和管理的模式,是组织战略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人力资源管理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分为“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两张试卷。“理论知识”的题型是单项;而“技能操作”考核的题型包括计算分析题、案例分析题和方案设计等。考试内容涉及企业、、、绩效管理
1、制定学习计划磨刀不误砍柴工,投入学习前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的梳理,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每天学习的时间和内容、整个周期的长度,合理利用时间,循序渐进,保证
助理人力资源师(三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本科+1年工作经验 (2)大专+3年工作经验 (3)取得管理员证+2年工作经验人力资源师(二级)(具备以下条件
一, 人力资源战略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价值21世纪的管理,是一个从过程管理到战略管理过渡的时期,企业在此期间的竞争也是日益的激烈。因为现代的企业面临着较以往更
优质人力资源师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