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67

meisha2345
首页 > 考试培训 > 液压传动期末考试题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Cora菱角

已采纳

习题库 (下载)一、填空题1、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是( )定律。即密封容积中的液体既可以传递( ),又可以传递( )。(帕斯卡、力、运动)2、液压管路中的压力损失可分为两种,一种是( ),一种是( )。(沿程压力损失、局部压力损失)3、液体的流态分为( )和( ),判别流态的准则是( )。(层流、紊流、雷诺数)4、我国采用的相对粘度是( ),它是用( )测量的。(恩氏粘度、恩氏粘度计)5、在液压系统中,由于某些原因使液体压力突然急剧上升,形成很高的压力峰值,这种现象称为( )。(液压冲击)6、齿轮泵存在径向力不平衡,减小它的措施为( )。(缩小压力油出口)7、单作用叶片泵的特点是改变( )就可以改变输油量,改变( )就可以改变输油方向。(偏心距e、偏心方向)8、径向柱塞泵的配流方式为( ),其装置名称为( );叶片泵的配流方式为( ),其装置名称为( )。(径向配流、配流轴、端面配流、配流盘)9、V型密封圈由形状不同的( )环( )环和( )环组成。(支承环、密封环、压环)10、滑阀式换向阀的外圆柱面常开若干个环形槽,其作用是( )和( )。(均压、密封)11、当油液压力达到预定值时便发出电信号的液-电信号转换元件是( )。(压力继电器12、根据液压泵与执行元件的组合方式不同,容积调速回路有四种形式,即( )容积调速回路( )容积调速回路、( )容积调速回路、( )容积调速回路。(变量泵-液压缸、变量泵-定量马达、定量泵-变量马达、变量泵-变量马达)13、液体的粘性是由分子间的相互运动而产生的一种( )引起的,其大小可用粘度来度量。温度越高,液体的粘度越( );液体所受的压力越大,其粘度越( )。(内摩擦力,小,大)14、绝对压力等于大气压力( ),真空度等于大气压力( )。(+相对压力,-绝对压力)15、液体的流态分为( )和( )两种,判断两种流态的准则是( )。(层流,紊流,雷诺数)16、液压泵将( )转换成( ),为系统提供( );液压马达将( )转换成( ),输出( )和( )。(机械能,液压能,压力油;液压能,机械能,转矩,转速)17、在实际工作中,泵的q实( )q理,马达的q实( )q理,是由( )引起的,缩小q实、q理二者之差的主要措施为( )。(<,>,泄漏,提高加工精度、改善密封=18、齿轮泵困油现象的产生原因是( ),会造成( ),解决的办法是( )。(齿轮重合度ε≥1,振动和噪音,在泵盖上加工卸荷槽)19、双作用叶片泵通常作( )量泵使用,单作用叶片泵通常作( )量泵使用。(定,变)20、轴向柱塞泵改变( )的倾角可改变( )和( )。(斜盘,排量,流量)21、单杆液压缸可采用( )连接,使其活塞缸伸出速度提高。(差动)22、在先导式溢流阀中,先导阀的作用是( ),主阀的作用是( )。(调压、溢流)23、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是( )定律。即密封容积中的液体既可以传递( ),又可以传递( )。(帕斯卡、力、运动)24、过滤器可安装在液压系统的( )管路上、( )管路上和( )管路上等。(吸油、压力油、回油)25、液体的流态分为( )和( ),判别流态的准则是( )。(层流、紊流、雷诺数)26、我国采用的相对粘度是( ),它是用( )测量的。(恩氏粘度、恩氏粘度计)27、容积调速是利用改变变量泵或变量马达的( )来调节执行元件运动速度的。(排量)28、齿轮泵存在径向力不平衡,减小它的措施为( )。(缩小压力油出口)29、双作用叶片泵也称( )量泵,单作用叶片泵也称( )量泵。(定、变)30、在定量泵供油的系统中,用流量控制阀实现对执行元件的速度调节。这种回路称为( )。(节流调速回路)31、V型密封圈由形状不同的( )环、( )环和( )环组成。(支承环、密封环、压环)32、滑阀式换向阀的外圆柱面常开若干个环形槽,其作用是( )和( )。(均压、密封)33、当油液压力达到预定值时便发出电信号的液-电信号转换元件是( )。(压力继电器)34、溢流阀在液压系统中起调压溢流作用,当溢流阀进口压力低于调整压力时,阀口是 的,溢流量为( ),当溢流阀进口压力等于调整压力时,溢流阀阀口是( ),溢流阀开始( )。(关闭、0、开启、溢流)35、液压泵按其输出液流的方向可分为( )向泵和( )向泵。液压泵的卸荷有( )卸荷和( )卸荷两种方式。(单、双、压力、流量)36、液体的流动状态由( )来判断,流态分为( )和( )。(雷诺数、层流、紊流)37、液压油(机械油)的牌号是用( )表示的。N32表示( )。(运动粘度、40℃时油液的运动粘度为32cst(厘斯))38、在液压流动中,因某处的压力低于空气分离压而产生大量气泡的现象,称为( )。(气穴现象)39、液压系统若能正常工作必须由( )、( )、( )、( )和工作介质组成。(动力元件、执行元件、调节控制元件、辅助元件)40、活塞缸按其结构不同可分为( )和( )两种,其固定方式有( )固定和( )固定两种。(双杆式、单杆式、缸体、活塞杆)41、液压控制阀按其用途可分为( )、( )和( )三大类,分别调节、控制液压系统中液流的( )、( )和( )。(压力控制阀、流量控制阀、方向控制阀、压力、流量、方向)42、节流调速回路按节流阀的位置不同可分为( )节流调速、( )节流调速和( )节流调速回路三种。(进油路、回油路、旁油路)43、容积节流调速是采用( )供油,节流阀(调速阀)调速,( )的流量去适应( )的流量。(变量泵、变量泵、节流阀(调速阀))44、液压传动系统由( )、( )、( )、( )和( )五部分组成。(动力元件、执行元件、控制调节元件、辅助元件、传动介质(或液压油))45、液压系统中的能量损失表现为压力损失,压力损失可分为两类,一种是( )损失,一种是( )损失。(远程压力损失、局部压力损失)46、外啮合齿轮泵的( )、( )、( )是影响齿轮泵性能和寿命的三大问题。(困油现象、径向不平衡力、泄漏)47、调速阀是由( )与( )串联而成的组合阀。(定差减压阀、节流阀)48、径向柱塞泵改变排量的途径是( ),轴向柱塞泵改变排量的途径是( )。(改变定子和转子间的偏心距、改变斜盘的倾角)49、根据液流连续性原理,同一管道中各个截面的平均流速与过流断面面积成反比,管子细的地方流速( ),管子粗的地方流速( )。(大、小)50、节流调速回路根据流量控制阀在回路中的位置不同,分为( )、( ) 和( )三种回路。(进油路节流调速回路、回油路节流调速回路、旁油路节流调速回路)51、常利用三位四通阀的O型中位机能具有( )功能。(锁紧)52、液体在外力作用下流动时,液体分子间的内聚力阻碍分子间的相对运动而产生一种内摩擦力叫( ),其大小可用( )来衡量。(粘性、粘度)53、外啮合齿轮泵消除困油现象的方法是( ),为减小径向不平衡力齿轮泵的( )口小于( )口。(在端盖上铣两条卸荷槽、压油、吸油)54、先导式溢流阀由( )和( )两部分组成。(先导阀、主阀)55、理想液体的伯努利方程的物理意义为:在管内作稳定流动的理想液体具有( )、( )和( )三种形式的能量,在任意截面上这三种能量都可以( ),但总和为一定值。(比压能、比位能、比动能、相互转化)56、调速阀由( )和( )串接组合而成。(定差减压阀、节流阀)57、调速回路有( )、( )和( )三种形式。(节流调速回路、容积调速回路、容积节流调速回路)58、造成液体在间隙中流动的原因有两个,一种是( ),一种是( )。(压差流动、剪切流动)59、液压控制阀是液压系统中控制油液( )、( )及流动方向的元件。(压力、流量)60、液压传动是以( )为工作介质,依靠液体的( )来实现运动和动力传递的一种传动方式。(液体、压力能)61、液体流动时分子间的( )要阻止分子( )而产生的一种( ),这种现象叫液体的粘性。(内聚力、相对运动、内摩擦力)62、理想液体作定常流动时,液流中任意截面处流体的( )由( )、( )与比位能组成,三者之间可以互相( ),但( )为一定值。(总比能、比压能、比动能、转化、总和)63、变量轴向柱塞泵排量的改变是通过调整斜盘( )的大小来实现的。(倾角)64、液压系统的压力大小取决于( )的大小,执行元件的运动速度取决于( )的大小。(负载、流量)65、常用的液压泵有( ),( )和( )三大类。液压泵的总效率等于( )和( )的乘积。(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容积效率、机械效率)66、双作用式叶片泵的转子每转一转,吸油、压油各( )次,单作用式叶片泵的转子每转一转,吸油、压油各( )次。2次、1次67、液压阀按其用途不同分为( )控制阀、( )控制阀和( )控制阀。(压力、流量、方向)68、比例阀可以通过改变输入电信号的方法对压力、流量进行( )控制。(连续)69、液压基本回路就是能够完成某种特定控制功能的( )和管件的组成。(液压元件)70、液压系统的压力取决于( )的大小。(负载)71、为减小困油现象的危害,常在齿轮泵啮合部位侧面的泵盖上开( )。(卸荷槽)72、滑环式组合密封圈由( )和( )组成。(滑环、O形密封圈) 二、判断题1、标号为N32的液压油是指这种油在温度为400C时,其运动粘度的平均值为32mm2/s。(√)2、当溢流阀的远控口通油箱时,液压系统卸荷。(√)3、由间隙两端的压力差引起的流动称为剪切流动。(×)4、轴向柱塞泵既可以制成定量泵,也可以制成变量量泵。(√)5、双作用式叶片马达与相应的泵结构不完全相同。(√)6、改变轴向柱塞泵斜盘倾斜的方向就能改变吸、压油的方向。(√)7、活塞缸可实现执行元件的直线运动。(√)8、液压缸的差动连接可提高执行元件的运动速度。(√)9、液控顺序阀阀芯的启闭不是利用进油口压力来控制的。(√)10、先导式溢流阀主阀弹簧刚度比先导阀弹簧刚度小。(√)11、液压传动适宜于在传动比要求严格的场合采用。(×)12、齿轮泵都是定量泵。(√)13、液压缸差动连接时,能比其它连接方式产生更大的推力。(×)14、作用于活塞上的推力越大,活塞运动速度越快。(×)15、滤清器的选择必须同时满足过滤和流量要求。(√)16、M型中位机能的换向阀可实现中位卸荷。(√)17、背压阀的作用是使液压缸的回油腔具有一定的压力,保证运动部件工作平稳。(√)18、当液控顺序阀的出油口与油箱连接时,称为卸荷阀。(√)19、插装阀可实现大流量通过。(√)20、容积调速比节流调速的效率低。(×)23、液压泵的工作压力取决于液压泵的公称压力。(×)24、在齿轮泵中,为了消除困油现象,在泵的端盖上开卸荷槽。(√)25、液压马达的实际输入流量大于理论流量。(√)26、液压缸差动连接时,液压缸产生的作用力比非差动连接时的作用力大。(×)29、通过节流阀的流量与节流阀的通流截面积成正比,与阀两端的压力差大小无关。(×)30、定量泵与变量马达组成的容积调速回路中,其转矩恒定不变。(√)33、直控顺序阀利用外部控制油的压力来控制阀芯的移动。(√)36、液压泵在公称压力下的流量就是液压泵的理论流量。(×)40、顺序阀可用作溢流阀用。(×)43、高压大流量液压系统常采用电液换向阀实现主油路换向。(√)45、在节流调速回路中,大量油液由溢流阀溢流回油箱,是能量损失大、温升高、效率低的主要原因。(√)46、当插装阀的远控口通油箱时,两个工作油口不相通。(×)47、简单地说,伯努利方程是指理想液体在同一管道中作稳定流动时,其内部的动能、位能、压力能之和为一常数。(√)48、双作用式叶片马达与相应的双作用式叶片泵结构完全相同。(×)49、外控式顺序阀阀芯的启闭是利用进油口压力来控制的。(×)50、齿轮泵的排量是可调的。(×)52、改变轴向柱塞泵斜盘倾角的大小就能改变吸、压油的方向。(×)53、活塞缸可输出扭矩和角速度。(×)55、比例溢流阀不能对进口压力进行连续控制。(×)

液压传动期末考试题

156 评论(10)

木图先生

分析和阅读较复杂的液压系统图,大致可按以下步骤进行:1) 了解设备的功用及对液压系统动作和性能的要求。2) 初步分析液压系统图,并按执行元件数将其分解为若干个子系统。3) 对每个子系统进行分析:分析组成子系统的基本回路及各液压元件的作用;按执行元件的工作循环分析实现每步动作的进油和回油路线。4) 根据设备对液压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的顺序、同步、互锁、防干扰或联动等要求分析它们之间的联系,弄懂整个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5) 归纳出设备液压系统的特点和使设备正常工作的要领,加深对整个液压系统的理解。

340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