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96

“『承诺』”
首页 > 考试培训 > 教育培训市场分析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昆山angelababy

已采纳

教育培训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教育培训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新东方(美股EDU)、昂立教育(600661)、达内科技(TEDU)等。

本文核心数据:上市公司数量、上市公司市值规模、线上教育培训规模、投融资规模

2021年7月,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各地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对原备案的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改为审批制;同时对培训机构融资活动也加强了限制。该政策影响下,我国教育培训行业将进入洗牌阶段。

教育培训机构数量多但规模小

根据企查查模糊搜索结果(以“教育培训”为搜索关键词),我国现有教育培训机构数量超过60万家,但企业规模大多较小,大规模连锁教育培训机构并不多。

由于国内教育行业上市较为困难,绝大多数教育培训机构选择在海外上市,国信证券数据显示,2016年以前我国海外上市的教育培训企业不超过10家,2017年起行业内企业上市步伐明显加快,多家教育培训公司陆续登陆港股和美股市场。2021年上半年,受政策监管影响,新上市公司数量较前些年有所下滑,截至2021年6月30日,共有65家教育培训企业在海外上市成功。

行业政策收紧,上市公司市值骤降

教育培训上市企业数量的快速增加,反映出行业日趋成熟,市场向头部机构集中,这对于行业长期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教育培训行业企业多且小,大量中小型企业难以统计规模,但行业领军企业大多已海外上市,通过分析上市公司总市值,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我国教育培训行业市场规模的走向。

2019-2020年我国教育培训行业整体行情较好,海外上市公司总市值大幅增加。但2021年年初以来,教育培训行业监管政策收紧,股票价格大幅下跌,板块总市值持续萎缩,由2020年的8651亿元骤降至4578亿元。

注:统计时间截至2021年6月30日,港股上市公司包含在内。

疫情影响下线上教育培训爆发

2020年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国大中小学开学推迟,教学活动改至线上,推动在线教育用户规模爆发式增长,下半年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规模有所回落但行业发展态势仍然能良好。截至2020年12月,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亿,占网民整体的;手机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亿,占手机网民的。

资本加持趋势减缓

教育培训行业利润空间较大,而且预先付款,不存在库存、应收账款等问题,抗经济周期性衰退的能力也比较强,因此,教育培训行业一度受到投资者的青睐。2014年以来,我国教育培训领域融资事件频发,成为投资热点之一。根据IT桔子数据,2014-2020年,教育培训行业投资事件数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尽管2020年投资事件仅有429起,较2019年有所下降,但投资金额却达到近年来最高,为亿元人民币。

2021年《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出台后,教育培训投融资市场开始降温,截至2021年10月,共发生投资事件319起,投资金额达亿元,较2020年已出现下降趋势。

行业进入洗牌阶段

由于政策影响下占据细分市场半壁江山的课外辅导培训市场遭到重创,大量资质不全的中小型机构被整改或取缔,大型机构也频频被罚,教育培训上市公司股价持续下跌。前瞻预测,未来几年我国教育培训行业将迎来洗牌阶段,市场规模或将所减小。但从长期发展来看,洗牌过后教育培训行业将迈进更正规更成熟的阶段,目前存在的产业集中度低、市场秩序混乱、“应试”倾向明显、师资建设水平低下等问题将得到改善,市场规模仍将继续扩大。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教育培训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教育培训市场分析

148 评论(14)

嫣雨飘零

国内素质教育行业主要上市企业:学大教育(000526)、豆神教育(300010)、昂立教育(600661)、美吉姆(002621)、中公教育(002607)、行动教育(605098)、开元教育(300338)、传智教育(003032)、全通教育(300359)、佳发教育(300559)、凯文教育(002659)

本文核心数据:市场结构、市场规模、细分产品结构

目前素质教育发展至快速成长阶段

中国的素质教育行业从1993年萌芽,出现国有素质教育机构,公立学校展开音乐、美术和手工等课程;自2003年开始,素质教育进入摸索生存阶段,政府支持素质教育综合评价纳入升学制度,正是在这个阶段,素质教育机构开始进行商业化运作。2013年开始至今,升学制度细化利好政策落地,行业线上及直播技术开始发展。

素质教育市场占教育培训行业比重最大

2020年,中国教育培训行业市场规模整体达到20560亿元。其中素质教育所占比重最高,2020年素质教育整体营收达到4523亿元,占整体教育行业市场规模的22%;其次是职业培训,实现营业收入3701亿元,占2020年教育培训行业的18%。综合来看,素质教育是中国教育培训行业发展的重要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双减”政策对于K12学科教育算是毁灭打击,预计2021年教育培训整体市场将下滑至万亿,K12学科培训市场出现较大程度的萎缩。

德智体美是目前素质教育发展大方向

2017-2020年中国素质教育细分领域的比重变化中,艺术教育和语言能力占比均先下降后上升,STEAM教育和数学思维的比重均大幅上升;相应地,体育户外及其他的比重出现大幅下降。这与“双减”政策紧密相关。“双减”政策规定主要集中在K12阶段的学科类培训,以K12教培为主要业务的机构面临转型。而素质类培训机构受影响较小,艺体教育等培训机构仍可正常开展业务。综合来看,受到国家“双减”政策的的影响,素质教育培训行业正在朝着德智体美方面快速发展。

教培机构向着素质教育方向转型

目前,受到政策影响的教育培训机构试图向素质教育转型,2021年7月28日,猿辅导上线STEAM产品“南瓜科学”,新东方、好未来等头部教育机构积极布局素质教育业务。行业内主要参与者转型发展素质教育,主要落脚STEAM教育、艺术教育和语言能力;素质教育行业的多样性发展得到重视和强化。

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已经成为社会共识

2015-2019年,我国素质教育市场规模从2642亿元增长到528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9%,素质教育市场规模波动上升。2020年新冠疫情对素质教育短期造成了一定影响,但我国素质教育的需求将持续存在,在学科教育强监管、素质教育大获支持的大背景下,素质教育需求和供给有望迎来新增长。综合来看,发展素质教育已经成为社会共识。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教育培训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173 评论(14)

琳子Yulander

未来不会有培训市场的,因为现在国家进行了管控,现在不让孩子有太多的压力。

349 评论(10)

阳光小暖哈

教育行业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未来教育网络化、教育社会化、高等教育产业化将是未来中国教育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教育必须适应发展形势,才能跟上知识更新的速度,培养符合信息化发展的新型人才。未来社会里,各方面的竞争会更加激烈,教育唯有以更为迅猛的速度前进,不断推陈出新,按需培养人才,才能迅速适应新的发展形势,才能把握住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

中小学课外辅导市场大有可为

对我国父母来说,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他们将来的发展。教育培训行业发展趋势指出,目前我国有70%的中小学生,选择用课外辅导的方式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而大考冲刺阶段的学生选择课外辅导的比例更高。有1/3的被调查家长表示,愿意拿出钱为孩子的课外辅导买单。

304 评论(8)

瞳言無忌

在线教育产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在线教育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豆神教育(300010)、学大教育(000526)、开元教育(300338)、中公教育(002607)、传智教育(003032)、行动教育(605098)、昂立教育(600661)等。

本文核心数据:用户规模、市场规模

行业概况

1、定义

在线教育指的是一种基于网络的学习行为,是以网络为介质的教学方式,通过网络,学员与教师之间开展的教学活动。在线教育行业是教育技术变革的产物,在互联网和移动智能设备的发展和普及下,在线教育使得传统教育的时空限制被打破,使教育得到技术、内容、形式及主体等全方位的改变,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在线教育行业是教育技术变革的产物,在互联网和移动智能设备的发展和普及下,在线教育使得传统线下教育的时空限制被打破,使教育得到技术、内容、形式及主体等全方位的改变,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2、产业链剖析:中游类型多样,企业众多

在线教育行业产业链上游为相关供应商,云计算、通讯技术等技术供应商,以及师资课程和配套设施的资源供应商;中游从产品形式来看,有直播、录播、学习工具等;从课程类型上看,有低幼教育、K12教育、职业教育等;下游主要是使用用户,包括B端和C端。

从参与企业来看,上游包含科大讯飞(002230)、星网锐捷(002396)等技术支持商,以及洋葱学院等资源供应商;在中游领域,K12教育有好未来()、新东方()、猿辅导、高途课堂、掌门1对1、作业帮等企业,低幼教育线上代表机构有宝宝巴士。火花思维、凯叔讲故事等;高等教育线上代表机构有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等;职业教育线上代表机构有中公教育、中华会计网校、高顿教育等;素质教育线上代表机构有编程猫、流利说、斑马AI课等。

行业发展历程:2021年迈入规范发展期

我国在线教育行业2013年在资本推动下开始蓬勃发展,并于2017年借助直播形式实现规模化,并逐步走向成熟。近年来,在线教育行业已形成多样的细分领域,行业呈现精细化发展趋势。2021年7月国家监管措施陆续发布,相关政策配套不断完善,由K12板块开始的在线教育市场规范化发展正式拉开序幕。

行业政策背景:鼓励职业教育和素质教育发展

2021年以来,国务院、教育部、发改委等多部门都陆续印发了支持、规范在线教育行业的发展政策。尤其是在2021年7月“双减”靴子落地后,政策着重整顿、监管K12学科培训机构。

2021年7月23日,我国出台《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对于教育培训机构进行了资质限制和融资限制,政策明确规定,各地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对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各地要区分体育、文化艺术、科技等类别,明确相应主管部门,分类制定标准、严格审批。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已违规的,要进行清理整治。

行业发展现状

1、我国在线教育行业用户规模2021年呈下降趋势

2020年,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亿,较2020年3月减少8125万,占网民整体的;手机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亿,较2020年3月减少7950万,占手机网民的。下半年,随着疫情防控取得积极进展,大中小学基本都恢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进一步回落,但较疫情之前(2019年6月)仍增长了亿,行业发展态势良好。

2021年上半年,由于K12市场的政策趋严,高等教育市场因疫情影响业务受到影响,如留学课程等,市场整体稍有降温,在线教育用户规模为亿人,同比下降5567万人。

注:CNNIC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未披露手机在线教育用户规模情况,望知悉。

2、我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2021年或首次下降

随着中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的快速增长,以及居民收入水平上升,对教育支出意愿不断上升,推动了我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快速上升。

据网经社发布的《2021年(上)中国在线教育市场数据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达4328亿元,同比2019年的3468亿元增加。

据中科院发布数据,2020年我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为3807亿元,同比上升。

两家权威机构发布数据均在4000亿元左右,数据较为接近,说明我国在线教育行业市场体量较大。此外,用户对在线教育的接受度不断提升、在线付费意识逐渐养成以及线上学习体验和效果的提升是在线教育市场规模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

但受“双减”政策影响,K12教育板块遇冷,低幼板块外教课程全部叫停,鉴于两者占比约在40%左右,对在线教育行业整体影响较大,未来在线教育行业整体的发展趋势不容乐观。

注:2021年前瞻依据细分领域增长情况测算而得。

行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广东企业密度最高

从我国在线教育产业链企业区域分布来看,我国在线教育企业分布广泛,初步形成了以广东为首的产业集聚区,此外,在安徽、福建、北京等教育发展较为成熟的地区,在线教育水平也得到快速发展。

注:颜色越深代表相关企业数量越多。

从上市公司的区域分布来看,我国在线教育产业主要集中在广东、北京、浙江、湖南、江苏等地区。其中,北京坐拥两大老牌龙头企业好未来()、新东方(),安徽省含有国内领先全品类职业教育机构中公教育(002607)以及上游顶尖技术支持企业科大讯飞(002230)。

2、企业竞争:K12教育龙头实力强劲,职业教育领先企业数量占优

在线教育行业企业依据2021年前三季度的营收情况,可分为三大梯队。第一梯队,以新东方()和好未来()为主,2021年前三季度营收突破100亿元;第二梯队以中公教育(002607)和学大教育(000526)等为主,营收在20-100亿元;第三梯队以昂立教育(600661)、开元教育(300338)、豆神教育(300010)等企业为主,营收在1500亿元以下。

注:营业收入统计时间范围为2021年前三季度。新东方和好未来为预测值。

依据网经社发布,2021年度,我国在线教育百强榜中,职业教育和教育服务两大类型的企业上榜数量最多,分别有28家和21家。

注:排名不分先后。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市场良性竞争,用户下沉,商业模式转变

我国在线教育行业迎来“强监管”期,市场良性竞争,用户由一二线城市下沉至三四线城市。未来,在线教育行业的商业模式亦有所创新,将与知识付费相结合,并利用直播和AI等现代化方式升级。

2、未来在线教育规模增速有所放缓

过去几年,基于互联网的普及和技术发展,以及教育意识的增长,中国在线教育行业市场规模一直保持在20%以上的增速增长,尤其是低幼及素质教育领域和K12学科培训领域在线化进程加快,是在线教育市场快速增长的最主要贡献因素。疫情影响下,低幼及素质教育领域的在线化范围持续纵深,职业教育领域的在线化进程也在不断加速,新的供给和需求不断产生。

但是,2021年“双减”政策下,K12在线教育受挫,语言培训以外教课程为主的机构面临生存危机,未来2-3年,在线教育行业受政策的影响较大,且市场修复需要一定时间。前瞻预计,到2027年中国在线教育行业市场规模约在4800亿元左右。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在线教育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92 评论(9)

青木震雷

大家好,我是羽翼课堂创始人Benny。在教育上,未来肯定会出现的七大趋势,你知道几个?无论中国的教育改革怎样发展,哪怕在现实中会遇到一些阻碍,但是,大的潮流是不会变的。作为老师和家长,我们要去了解这些肯定会出现的趋势。在中国,尤其是现在这个阶段,我们孩子的教育,并不能靠着学校体系,并不是说孩子上了中国最好的学校,就是给了孩子最好的教育。我们作为老师和家长,一定要靠自己的见识和努力,来保证孩子能够拥有真正的能力。未来肯定会出现的教育趋势:趋势之一:取消重点在中小学阶段,评选什么重点学校,本身就是很荒谬的事情。重点的学校,就会有资源的倾斜了,有更多的财政支持了,有更多的好老师了,上重点学校的孩子,也就是重要的孩子了?这个逻辑是不是很荒诞呢?义务教育阶段,是每个孩子教育最基本的权利,如果一开始就把学校分为三六九等。这不能怨家长非要让孩子上重点校,重点班,因为谁也不想上落后校,落后班。所以,从根本上来做,就是一定要取消重点校、重点班。请家长放心,天下不会大乱的,优秀的孩子不会被耽误的——教育也是科学,也有其规律——初级教育平等这件事,根本就不会影响孩子的未来的发展。在北京,这几年来,我看到很多“皇城根小学”“史家胡同小学”,我觉得特别好。大家都迷信名校的这个牌子,就把这些牌子给更多的学校去用。大家很迷信名校的老师,就把这些老师调配到各个学校,教案和教学方法也可以共享。教育资源平衡,是初级教育的必然之路。趋势之二:就近入学就近入学,其实是每个家庭最想实现的教育目标之一。谁都知道,如果在家周围几公里的范围内上学,会减少多少麻烦,会带来多少便利。不仅让家长解放出来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还让孩子有了充足的休息和玩乐时间。说到底,谁也不想让孩子去远的地方上学。那么,让家长舍近求远的原因,无非是“好学校”值得这样做。如果学校之间的差别没有那么大,谁也犯不着去那么远的地方上学了。所以,随着教育资源越来越趋***均,中小学阶段就可以实现就近上学了。趋势之三:取消小升初我很不理解,就在义务教育阶段,就在孩子的最初级的学习阶段,为什么也要围绕“升学”来进行教学?也就是说,小学阶段的学习,竟然有很大一部分是为了“考入”一所“好的中学”,这简直是太荒谬了。小学阶段到底应该学什么?不是更多的知识,而是为了以后学习更多的知识的那些基础。比如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能力、情感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等,然后,才是一些基础性知识的积淀。但是,我们现在却在小学三四年级,就开始为了“升学”而学习一些超前的、超难的知识。只是为了在进入“好中学”的时候有更多的机会。这哪里是“学习以孩子为中心”,而是赤裸裸的“学习以升学为中心”。我可以这样说,以升学为目的的学习,基本就是浪费孩子宝贵的时间,破坏孩子的学习兴趣,从而摧毁一个人学习的能力。要知道,这才是一个人漫漫一生的开启,一个十岁的孩子,以后要不断学习四五十年,才可能面对日益变化的时代。可是,我们的孩子,为了眼前的“升学”,破坏的是学习的兴趣和一生的幸福。在中国的学校里,普遍存在着厌学的情绪。现在,这种厌学的情绪已经越来越低龄化了。很难想象,十岁的孩子、七八岁的孩子,甚至幼儿园的孩子,都讨厌学习,他们该怎样面对需要终身学习的未来?道理其实很简单,就是大人们把“学习”变成了“升学”的恐吓:如果你不好好学习,就不能考上好的中学;考不上好的中学,就上不了好的大学;上不了好的大学,你一辈子就完了!当一个刚刚开始学习知识的孩子,一接触到学习就受到了如此的恐吓,请问,他未来怎样才能好好地学下去?!这种违背教育规律的学习阶段划分,尤其是几近变态的录取标准——大家可以去看看那些所谓的小升初网站和论坛,简直是五花八门、乌七八糟的集合体。不彻底取消小升初,可以说,中国的初级教育就越来越接近失败的边缘。趋势四:不以成绩考核学生、老师、学校在这里,我想澄清一个误解,就是很多人认为,“中国人多,就应该淘汰一些人,让少数人享有稀缺的教育资源”,“目前最好的制度,就是统一考试,保证基本的公平”。我想说,第一,中国人多,但人才不多。很多人连最基础的能力都没有。在基础教育阶段,最应该保证的,反而是让每个孩子拥有起码的“能力”,而不是从这个阶段就开始淘汰。这样的话,就算最后每年全国有了一千多个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但这条路上有多少人学了没用的知识,又被淘汰成为了炮灰的人呢?第二,我们应该加大教育的投入,培养更多优秀的老师,让老师更有职业尊严和相应的收入。而不是相反,在现有的教育资源里去拼得头破血流,你死我活。我一直都很不明白,一边我们说好老师少,一边我们的老师却很少得到重视。我所说的重视,不是那种“尊师重教”“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些虚的重视,是给予老师实实在在的待遇的那种重视。第三,每一个孩子都有价值,我们要帮助他们找到。中小学阶段,不是用来淘汰掉很多人,来选出适合上大学的孩子的。我们的社会,需要一些人上大学从事学术之路,但是,还有很多工作,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技术,以及服务能力。这些技术和能力,同样能让一个人过得很好。现在已经不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时代了。我们要承认,社会的每一个工作,都是同等重要的。所以,我们的学校,并不应该只培养了几个精英而骄傲,而是以毕业的每一个学生都找到了自我价值而骄傲。第四,我们的学校,也不应该按照升学率去排名和考核。我觉得很奇怪,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有很多,每个人的特长天赋也有很多,但是,我们的学校却只有一种,而我们学校的考核,也只有升学率这一种。未来的学校,在基础教育方面,应该有一致的目标和水平,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最基本的知识体系和学习能力。到了初等教育之后,就可以分为职业教育和学术教育。而且,职业教育的毕业生,以后也有机会进入大学继续深造。很多人说,这不可能,这很遥远。但是,我想告诉你的,就算短时间内中国还不能够实现,那么未来的趋势也是这样。世界上很多的国家已经实现了,证明这才是真正的培养人才的道路。如果我们也看到了这个现实,以及教育肯定会发生的趋势,那么,我们的孩子,就拥有了更多的选择,不用非在一棵树上吊死,不是吗?趋势之五:没有主课副课之分我们小学的时候,所谓的上学,就是拼成绩;所谓的成绩,就是语文、数学、英语三科。考好了这三科,就可以上重点中学。到了中学,遇到了科目调整。我记得要上重点高中,需要语文数学英语化学物理,那一年,还加上了地理历史(不过,两科加起来一共60分)。也就是说,考什么,学什么;考过什么,扔掉什么;不考什么,不学什么。说实话,我们的初级教育,学得很苦。每天的学习时间很长,作业很多。而且,很多的时间,就是为了升学考试。比如初三的一年,基本上都是在复习中度过(初二的暑假和初三刚开始的几个月,已经把全年的知识都讲完了)。我们的核心,就是考试。好了。我们再回过头来,想一想我们国家为什么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难道是让我们学会考试的能力吗?这样的学习,对于提高我们的整体国民素质,到底有什么帮助?于是,你就会发现,一个孩子,如果是初中毕业,基本上是没有学到真正有用的知识的。所以,我们就拼命让孩子上高中,发现一个高中生,也是没有什么文化的。再然后,我们就让孩子上大学,发现一个大学毕业生,其实也没有真正的工作能力的。再再然后,我们就让孩子上名牌大学,发现一个名牌大学毕业生,也不能保证实现自己的价值。再再再然后,我们送孩子去国外上名牌大学,而且不仅要本科,还要研究生、博士,这样才算是安心。但是,请问,这还是教育吗?!这不就是军备竞赛吗?我们的教育,为什么不能老老实实地教给孩子最实用的知识,最有价值的能力呢?明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千千万万的,我们的教育,任何一门学科,也同样应该是平等而重要的。早一点儿明白这个道理,孩子是不会失业的,真的。趋势之六:减少学习时间和作业提高学习效率,增强综合素质可能吗?可能。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未来人才的需求是这样。我们的学校,用了那么多的时间,让孩子在学什么?知识。为了让孩子掌握更多的知识,为了让孩子把知识掌握得更牢,就用大量的时间去复习、去考试。然后,我们得到了一个优秀的学生——就是掌握了大量知识的孩子。可惜的是,这样的孩子,在未来根本没有真正的竞争能力,甚至,没有真正的生存能力。你知道吗,每次去国外去参观教育,去和教育工作者交流。回到国内,我再看很多的学校的时候,都会有一种悲凉的感觉。就是我们虽然很重视教育,但力量用错了,方向不对,理念很陈旧。我们有豪华的大楼,塑胶的跑道,但是,我们的课堂里,上的却是已经被淘汰的'内容,用的却是陈旧的方法。就像是我们从城市里回到农村,看到很多人在盖新房子,非要把外墙贴上瓷砖,以为那是城里最时髦的做法。而实际上,城市里用瓷砖贴外墙的最多的建筑,可能就是公共厕所。就教育而言,单纯的掌握知识,早就在知识爆炸时代不成为价值了。一个人就算是天才,头脑里也装不下多少已经存在的知识——而我们的学校,几乎所有的力量,都在做这件事情。未来人才的核心能力,是创造力,是创新能力,是情感联结能力,是表达能力……也就是说,都是机器不可能代替的那些能力,那些只属于人类所有的能力。没有这些能力,我们学的越多,越容易被淘汰。***多年来一直都在“减负”,可谓用心良苦。可惜的是,我们的家长,有些反对减负;有些干脆是学校给孩子减负,他放学后给孩子加负。说实话,我要是***的人,也会被气得哭笑不得的。明明是为了你的孩子未来着想、考虑,让这些孩子拥有综合的素质和能力,来应对未来智能时代的挑战。但是,我们的家长,却反其道而行之,走向了另一个歧途。趋势之七:取消高考,自主招生天哪,那天不是天都要塌下来啦?你知道吗?每当我说起要取消高考的时候,很多人的反应,就会让我想起晚清的时候,***党去剪辫子的情形。没有了辫子,还是中国人吗?没有了辫子,还有体统吗?当这些人宁可掉脑袋也要保着辫子的时候,他们或许已经忘了,当初留上辫子,也就一两百年的事儿。当我们要改革高考制度的时候,很多人也或许忘了,就在几十年前,还凭工农兵的出身来上大学呢。他们也忘了,就在一百年前,北大招生的时候,理科考零分也是可以进北大的。一个大学,不能自己招喜欢的学生,那么,它也就不会对毕业生的质量负责。这是天经地义的。所以,大学的自主,是培养人才的基础。一个大学,有它自己的理念,有它自己的特长,有它自己的方法。然后,它就会找到认同它理念的老师,再然后,它就会吸引认同它的学生。最后,它就成为了贡献这类人才的基地。这难道不是最朴素的一个教育道理吗?未来的大学,不是计划经济的大学,而是市场经济的大学。不是国家统一考试,然后,统一招生,把好学生分给好学校,把一般学生分给一般学校,把差学生淘汰出学校。未来的大学,都是好学校,只是他们好的地方不一样。我们这么大的一个国家,不能文科只有一所好的大学,理科只有一个好的大学,那远远不够。我们在科学、艺术、地理、法律……所有的学习领域,都有很多很多的好的大学,还有很多很多好的专业。我们的孩子,可以去根据每一个好的专业,好的导师,去选择一所适合的学校,而不是先考进一所好的学校,找不到适合的专业和老师!这样的事情,一定会发生的。如果我们的孩子赶不上,那你一定要创造条件,让孩子自己去寻找自己喜欢的专业,热爱的导师,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校。最后,我想再说一句,孩子的前途,是他自己的。我们要帮助孩子去实现他自己的价值。如果我们不知道该如何去帮助孩子,那么,也不要起了反作用,反而耽误和毁了孩子。在中国,尤其是现在这个阶段,我们孩子的教育,并不能靠着学校体系,并不是说孩子上了中国最好的学校,就是给了孩子最好的教育。我们作为老师和家长,一定要靠自己的见识和努力,来保证孩子能够拥有真正的能力。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感谢您点赞并关注!如有其它问题,请关注公众号“scyyhd”,有专人,第一时间回答您的问题~~

286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