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96

最爱尛草莓
首页 > 考试培训 > 国考报名需要什么材料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cloverEcho

已采纳

公务员报名需要提交如下材料:

1、本人身份证件(身份证、学生证、工作证等)原件。

2、报考所需的报名推荐表、报名登记表(可在官网下载打印)。

3、在职报考人员,需开具所在单位同意报考证明。

4、“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四类人员的认定由相应的主管部门出具证明。

5、个人基本信息,如:身份证号、身高、视力、履历情况、家庭社会关系情况等。

6、个人学习信息,如:毕业证、学位证、资格证、等级证、干部经历、学习成绩等。

7、准备好符合公务员报考要求的电子照片。

扩展资料

国考报名注意事项:

1、报考者可以更改报考职位的情况

报考者只能报考一个职位。在招录机关对报考申请进行资格审查之前,报考者可以更改报考职位。通过招录机关资格审查的报考者,不可再改报其他职位。没有通过招录机关资格审查的报考者,在2020年10月24日18:00以前,可以改报其他职位,但不可再次报考原职位。

2、填写《报名登记表》和《报名推荐表》注意事项

所有报考者均需填写《报名登记表》和《报名推荐表》,所填信息应当真实、准确、完整。主要信息填报不实的,按弄虚作假处理;信息填报不全导致未通过招录机关资格审查的,后果由报考者自负。

3、《报名登记表》和《报名推荐表》提供时间

《报名登记表》和《报名推荐表》一般在面试前向招录机关提供。

4、社会在职人员是否需要填写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

社会在职人员一般不需填写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个别招录机关有专门要求的,从其要求。

国考报名需要什么材料

200 评论(14)

爱吃牛蛙的鱼

国考报名需要提供的材料有电子证件照、纸质版证书、其他材料。

1、电子证件照,报考人员本人近期免冠正面电子证件照片(蓝底或白底证件照,JPG或JPEG格式,照片宽度不低于295像素,高度不低于413像素)。

2、确保你填的证书能找到,因为这些在资格复审的时候需要提供纸质版。如果是岗位无要求的证书,不需要填。

3、其他材料,表格:报名登记表、报名推荐表(应届毕业生);证件:准考证、本人身份证、学生证、工作证、外语等级证或成绩单、职业资格证书等。

证明:同意报考证明、工作证明、学历学位证明、基层工作经历证明、劳动合同或缴纳社保证明、离职证明、待业证明等。照片:免冠彩照。

国考报名注意事项

应届毕业生,提供所在学校加盖公章的报名推荐表(国家公务员局专题网站下载,须在备注栏注明培养方式),学校开具的某年毕业生就业推荐表,学校成绩单。在国家规定的择业期内可按应届高校毕业生对待的考生还应提供本人择业期内未落实工作单位的声明。

社会在职人员,提供所在单位盖章的报名推荐表。现工作单位与报名时填写单位不一致的,还需提供离职证明。

121 评论(15)

小薰1988

1、报名源照片:报考人员本人近期免冠正面电子证件照片(蓝底或白底证件照,JPG或JPEG格式,照片宽度不低于295像素,高度不低于413像素);2、表格类:报名登记表、报名推荐表(应届毕业生);3、证件类:准考证、本人身份证、学生证、工作证、外语等级证或成绩单、职业资格证书等;4、证明类:同意报考证明、工作证明、学历学位证明、基层工作经历证明、劳动合同或缴纳社保证明、离职证明、待业证明等。二、应届毕业生:1、提供所在学校加盖公章的报名推荐表(国家公务员局专题网站下载,须在备注栏注明培养方式);2、学校开具的毕业生就业推荐表;3、学校成绩单;4、在国家规定的择业期内可按应届高校毕业生对待的考生还应提供本人择业期内未落实工作单位的声明。三、社会在职人员:1、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工作过的考生,须提供单位人事部门出具的基层工作经历证明,并注明起止时间和工作地点;在其他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单位工作过的考生,须提供相应劳动合同复印件及同时期个人社会保险缴费证明复印件;2、工作证复印件(如所在单位未制作工作证,须在同意报考证明中注明现工作情况);3、所在单位出具的同意报考证明。现工作单位与报名时填写单位不一致的,还需提供离职证明复印件。开具同意报考证明确有困难的,经招考单位同意后,可在体检或考察前提供,但须填写并邮寄《关于提交单位同意报考证明的诚意书》。四、目前处于待业状态的人员:1、待业人员需要提供所在街道或存档人才中心出具的待业证明复印件;2、报名时有工作但目前处于待业状态的人员,还需提供报名时人事部门加盖公章的离职证明复印件。五、留学归国人员:1、留学回国人员提供我驻外使领馆出具的留学回国证明2、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3、回国后参加工作或待业的,同时按照“社会人员”的关要求提供相关材料。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五条公务员的管理,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依照法定的权限、条件、标准和程序进行。第六条公务员的管理,坚持监督约束与激励保障并重的原则。第七条公务员的任用,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突出政治标准,注重工作实绩。

292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