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喵酱碎碎念
考公是否需要报班决定于自己能否合理的安排时间,有科学的备考方法,搜集各种有用的信息资料,有较强的自制力可以自主学习等。
每年都有不少的人没有参加公务员考试培训,通过自学也考上了公务员。有的人是因为经济方面没有条件参加培训班,有的是因为时间方面无法参加,还有不少人认为自学准备笔试完全就足够了。他们靠自己的努力在笔试当中也取得了好成绩。
报班不报班不是考上公务员的决定因素,有的人没有报班也可以考上,有的报班的没有考上的也大有人在,如果自身因素不错,并且时间还算充裕,复习过程比较游刃有余的话,那完全可以不报班,多找一些网课资料集百家之长自主复习就行。
以下几类人需要报班
1、复习没有章法,缺乏方法论,即使很努力但进展缓慢。机构有比较成熟的体系方法,肯定是比较科学一点的,能帮助你快速调整。
2、缺乏自律性,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报班的同时不只是学习知识,老师和同学会对你形成一种督促,监督你的学习。
3、时间紧迫。就意味着你无法花时间筛选搜集资料,没有时间去尝试,去找适合你的方法。你需要有人在最短的时间内帮你完成其他的事情,任何相关资料信息都会第一时间送到你面前,你只管埋头学习就行。
非你莫属88
大学生在毕业以后参加公务员考试和事业单位考试,这已经是比较常见的就业方式,并且会有选择的报考补习班,而对于部分在职人员来说,因为工作辛苦或者想要改变自己工作环境的原因,也会选择参加公务员考试和事业单位考试,那么,在职人员备考,有必要报班吗?
首先,对于笔试阶段的备考准备,在职人员是否报班主要看自己的实际情况。如果个人的时间比较有限,且自控能力不足,在这种情况下选择报班是比较合适的,在报考辅导班以后,个人能够根据辅导班的安排,进行科学有效的复习,同时,对于个人复习的成效,辅导班也会进行适当的督促,这样,就会提高备考者整体的复习效率,从而解决时间不足的问题,也可以解决个人自控能力不足的问题。
如果个人有着比较强的自控力,且复习时间比较充裕,那么,就没有必要选择报班。一般来说,笔试阶段考试的内容基本上都比较固定,只要购买一定的复习备考资料,再有相应的网课进行学习就可以,在这个备考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按时准点完成相应的复习内容,而自控能力强的人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这个时候在选择报考补习班就显得有些“多余”,并不是很值得。
其次,在面试阶段,这个时候必须报考相应的辅导班。公务员的面试对于初次参加的人来说还是十分陌生的。一方面,公务员面试和一般的企业面试并不相同,其有着严格的面试流程和要求,这个都需要面试者提前熟悉,同时,公务员面试还需要提前熟悉面试答题的形式,面试考官提问的方式和一些紧急情况下的处理方式,这些都需要熟悉,这样才能在真正面试的时候,减轻个人在面试时候的心理压力。
另一方面,公务员面试答题也有着一定的套路和惯用的语言,这些对于面试者来说都是必须掌握的。一般来说,公务员面试按照套路答题肯定难以取得好的成绩,但是,如何跳出套路形成自己的答题风格,这个只有在了解最新套路以后才能做到,而参加公务员面试班就是了解套路最快捷的方式,面试老师也会指导考生如何跳出套路,形成自己的答题风格,因此,公务员面试的时候报考辅导班还是有必要的。
最后,对于在职备考公务员的人来说,报班本身就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因此,对于笔试阶段和面试阶段报班如何选择,还需要看个人的经济承受能力,如果经济条件较差,面试阶段也可以选择报考线上面试培训班,虽然效果会差一点,但是,还是能学到很多东西的,而且在整个备考过程中,必须要有复习资料和学习视频,个人推荐部分学习资料,希望对备考者有一定的帮助。
小喵酱一小只
主要是根据个人的能力来决定,还有经济状况来定,可以报也可以不报
首先,对于考公报班有些人的自控能力强 自己可以把握住自己的学习进程,故不需要报班。有些人的能力弱 必须受到督促才能认真学习,并且系统的学习能力也不强 故需要报班。
其次,考公报班不是报上了就一定能考上,还是根据自己的能力,例如自己的学习能力强 知识比较牢固 对自己的监督也很强,那么我觉得不需要报班,知识都是串联的 ,往往自己慢慢探索出来的知识记得才更扎实、学的才更通透。但对于自我管理能力弱的同学,并且从小到大的学习能力不强,知识不能系统的串联,我觉得需要报班,报班的老师会进行统一讲解,也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吸收,关键还是要看个人能力。
最后,每一个人都不能抱有侥幸心理,知识能力的强弱对每个人都不同,即便是学不会也不能有懈怠的心理,路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学习也是一点一点积累出来的,不需要羡慕任何人,自己就是最棒的,最亮的星。
另外还有一些网上的课程也可以供参考,就比如一些网课,在家里学习也大大减少了出行浪费的时间,当然也是根据每个人需求的不同,或者是自习室学习法,相对安静的环境对学习是必不可少的,还可以通过网上视频监督众多人一起学习,这样也可以加强自身的管理。
hanhan0124
21国考一战上岸,行测75+,申论75+
相信地面班的包过这俩字骗了不少人吧。
“没事,我懂你的顾虑。来吧,我们这有协议班和保过班,过不了能退费的,放一百个心,这事只会对你又好处,不会有坏处的。”
我只想说一句:
每年一到国考季,就有各种老师给我打电话,我全都微笑拒绝了。
一个都不报。
身为节俭达人,让我多花钱是不可能的!
身为打工人,我对他们的工作深恶痛绝,但对他们这些营销人倒很理解,毕竟大家都是打工仔,纯属是为了混口饭吃而已。
先亮身份,21年一战上岸!行测申论均75+!
下班刷手机消磨消磨时间看到了这个问题,顺便谈我对现在的辅导班以及视频课的看法。
以下仅仅是个人看法哈,可能说的不够专业,如果有反对意见的,那就憋住~
首先我要说,公考培训班水很深。
培训班大致可以分为线上和线下,两者我都接触过,身边朋友也踩过不少坑。
首先是线下班。
说说我发小差点被骗了3万块的事儿,大家听完一定要引以为戒。
他和他女朋友都是河南的,但他的老丈人就一个宝贝女儿,为了让女方父母放心,特意辞了高薪销售工作,回家考公。
说实话刚打算考公的时候他跟我说没咋当回事,毕竟也是个高材生,考个公务员还不是手到擒来,但当他拿到教材之后整个人都麻了。
看着他工作三年依然坚挺的发际线,在备考两个月往后移了一大片,最后还是他老婆心疼,说要不报个培训班。
后来就联系了几个培训班,还好他长了个心眼,听完公开课之后没有马上掏钱,而是问了几个问题,把课上讲的问题换个方式问,谁知道难住了自称笔试150+的辅导班老师,自此也就绝了去报线下班的念头。
说到这里,我想有不少朋友也认为,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对自己很重要,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但是一个培训班动辄上万块,实在没必要花这个冤枉钱,如果真想要那种紧张的氛围,可以去图书馆,自习室。
我了解的机构不多,所以说的有些以偏概全,虽然我相信确实有好老师,但是我依旧认为还是骗子更多,大家如果真想报班,一定要仔细辨别。
要是大伙觉得我说的有那么点道理,就点个赞呗。嘻嘻。
我的本意不是让你们看见一个培训班、一个网络课就上去呸两口,也不是一竿子打翻一船人,是想让大家别头脑发热,盲目的去报班,在我考公这一年来,也遇到过不少好的老师,在这里推荐给大家,纯推荐,不恰饭。
【行测】:潘铭国考课
推荐指数:五颗星
(不到400元),技巧很到位
它的行测技巧绝对是不二之选,水平可称上等,是行测拿高分必听的。
不过单从课程服务来说不如粉笔的好,没有班主任之类的督促你学习。但课程内容比粉笔的精炼很多,而且更注重技巧的实战性,相对来说会更适合公考这种只看结果的考试。
行测我是听完技巧就跟着老师做真题,掌握这些技巧之后,自己在课下做真题实践一下就没啥大问题了,像资料分析的截位直除法、比重法、最值法等,我练熟之后做题,基本上25分钟就能把资料模块的题做完,正确率也稳定在85%左右。
如果你答题偏慢,刷题速度也提升不上去,把潘铭课上的技巧学会就够了!我刚开始都没有时间写数量,最后能给数量空出近20mins的时间,行测这才能破75+~
【申论】:张小龙申论课
推荐指数:四颗星
(400多点),申论方法讲的不错
我愿称他为申论鬼才,不管逻辑多混乱,材料多冗杂,都能梳理清楚,这点鄙人承认,就算让我学我也学不会,是真的有天赋在里面的,是我见过的申论比较牛逼的。
剩下的一颗星扣在哪?不是扣在水平上,而是这个人容易口嗨,还会骂人,年轻小姑娘谨慎观看。
不过要我说我更喜欢张小龙的讲课方式,别的培训班老师恨不得拿你当衣食父母,而张小龙不是,更像是古代私塾的先生,是真的把你当学生看的,这点让我非常喜欢。在这里我建议听完潘铭的课之后再去听张小龙的,不然很容易被张老师那张破嘴劝退。
这两位大佬教的东西足够你上考场。
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上才知道,不能完全听从别人的用户体验,我只能尽量做到公平公正。
------------------------------------------------------这里是分割线---------------------------------------------------
接下来说说备考要点吧,毕竟距离国考也没多少时间了,方法用对了,上岸才有机会嘛!
备考要点:
【行测】
1.常识判断
常识这部分的知识量很大,不可能通过短期的速背来解决,也不要相信网上的辅导培训机构的什么押题,基本都是骗人的。建议大家每天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看看热点时事,稍微做一些积累就行。
2.言语理解
个人认为言语理解因人而异,有些文科生基础好,类似做起选词填空、主旨大意等等会比一些基础差点的要好很多。所以对于基础差的朋友们一定要努力攻克这关。
言语理解近年来考试趋向于“多字数”模式,也就是给的材料字数很多,大家一定要适应这种模式,练习时候一定要先看选项问题再回过头看题目,而且要选择性看重点。
同时要养成看一遍就做题的习惯,考场上的时间真的很宝贵。
3.判断推理
判断推理和言语理解一样分数占比特别高,但是不同于言语理解的是,题目类型平常很少接触,所以花的时间要多于言语理解。
类似图形推理的规律可能在这么多年考试中都没有过,还有类比推理之类的,所以呢就要花多点的时间来进行系统的复习。
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认真听潘铭讲的各种规律,课后注重总结,因为判断推理注重的就是推理。
所以一定要把历年国考以及其他正题的考试题型的规律总结下来,好好准备,这块分数一定不会太低。
4.数量关系
这个模块是普遍很难拿高分的一块,原因是其中一些数量关系的题目确实和有技巧,相信不管是文科还是理科做起来都非常吃力。
但是吃力并不代表不能复习,一定要扎扎实实的打下基础,尤其一些省份会考数字推理,如果是会考数字推理的省份的朋友们,一定要攻克它,好好听潘铭讲的速算技巧和公式,因为听懂之后会发现数字推理真的非常简单。
5.资料分析
说实话,资料分析真的和数学天赋没有太多关系。因为资料分析不需要太多的分析甚至计算,就是掌握潘铭的速算技巧和那些公式,而且一般来说计算不会太复杂,一般都是2、3步就能出结果,不会要求你精确计算出小数点后多少位的。
所以对于这个科目大家一定要花集中地时间来掌握好各个公式,尤其要注意各个名词问法,问的是今年的数据还是隔年的数据还是明年的数据甚至是平均数据等等。
建议大家练习资料分析重点要养成先看问法,确定到底问的是什么内容再回过头找数据。
【申论】
申论题目的核心是给定资料,答案要点主要来源于材料,因此快速地阅读资料是成功作答的基本。
而在阅读给定材料的过程中,除了需要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和方法外,还要理解相关材料的含义,摸清出题者的意图,分析材料里面包含的深刻内涵,才能真正做到高效、实效、快速作答。
在阅读过程中对相关文字的认知仅仅是第一步,阅读的关键还在于理解。
这种所谓的理解是对材料内容的抽象理解,是全面、深刻的理性认识。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一个对材料从形式到内容、从外表到内部、从部分到整体的悟意明理的过程,简单说三点吧。
1.理清给定材料的逻辑关系
这对于理解给定材料的总体框架和主要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如果对材料组合的逻辑理解不清,无法掌握材料的总体框架,往往就无法全面理解材料的内容,无法掌握给定材料所包含的意义。
无论申论的给定资料多么复杂,总是围绕一定的社会现象或热点问题拼合而成的,所以它们之间必定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关系。
完全有必要也有可能通过一定的方法来理清这种逻辑关系并对它们进行分类。
只有这样才能够分清层次,明确对象,正确分类,从而为进一步分析问题打下基础。
一般而言,应该利用第一遍阅读的机会,通过快速阅读全文掌握给定材料的总体框架和逻辑关系。
理清给定材料的逻辑关系的方法有三种:
一是可按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来梳理;
二是可按“现象—问题—危害—原因—已做的工作—未来对策”的逻辑来梳理;
三是可按对立的逻辑来梳理,如正面和负面、积极和消极、经验和教训等。
2.区分材料的主次关系
申论材料包含着十分庞杂的文字,给定材料中除重要材料和有用材料外,也包含着许多干扰阅读的次要材料或无用材料。
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全面把握给定材料,就必须区分材料的主次关系,区分哪些是重要材料和有用材料,哪些是次要材料和无用材料。
一般而言,必须首先弄清楚给定材料的主题,那些与主题及命题意图关系紧密的材料,是主要材料,是阅读的重点;
那些与主题及命题意图有一定关系但不是很密切的材料,是次要材料,对其应作一般了解;那些与主题及命题意图没有关系的材料,是无用材料,阅读时一眼带过即可。
3.正确领会主题及出题意图
正确领会出题意图是确保申论答题高分的关键。
由于对材料中所透露的出题意图理解不清,把握不好,导致在答题中出现观点上偏差,可能会使其答卷大大失分。
领会出题意图方面一般有几个方法:
①认真阅读给定材料后面的题目及作答要求。
一般而言,题目及作答要求大致透露了出题者的意图,需要认真加以研究其中所包含的含义,并从中猜测材料的主题及出题意图。
②认真阅读给定材料的语气及正反逻辑。
一般而言,材料里面所持的肯定语气表明出题者对某些个问题或做法持肯定看法;
而否定的语气或给定材料里所提出的负面材料较多,则表明出题者对于某个问题和做法的否定态度。
③认真阅读给定材料里面的经验与教训。
给定材料里面所给出的典型经验往往透露着出题者对于解决某些问题做法所持的赞成性意见;
而教训则往往透露着出题者对于解决某个问题做法所持的否定态度
今天就分享到这吧,愿各位小伙伴都能成功上岸。
说了这么多,希望可以得到你的一个赞哦~~~
离风携妻同行
不用的,22年省考上岸的我,就没有报班学。没有报班的原因也很简单,一是因为我了解到的某公、某图、某笔线下班价格高昂,听了课之后感觉吸收效果不太好,且我的家庭没有办法支撑我利用线下班走完公考全程;二是我自己还是比较自律的,对于既定的任务会尽可能想办法完成,所以自学也是可以的。如果有小伙伴的情况和我是差不多的,也不想报公考班的话,那下面的行测申论备考经验你可以借鉴一下。行测要快速提分,就得掌握住对题型有针对性的实战解题技巧。这是江鸣百技斩最擅长的,行测想拿高分就得好好听。老师对技巧的讲解非常易懂,不管是哪种题型都是结合真题用最简单直白的语言讲解的。课上认真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再利用实战题做好练习,分数提升非常快。像资料分析求增长率的速算部分,容易出现问题的细节老师都会直接点明,记住了做题就能直接用来避坑。课后自己做题的时候,简单题目用技巧三两下就能有答案,稍微难一些的题目技巧灵活转变一下也可以把答案计算出来。申论要提分,最重要的是把材料归纳概括提炼,还有各个题型的答题方法掌握好。这个直接听粉笔李梦圆的申论就行,她对申论基础以及答题方法的讲解很到位。课上认真听,课后自己多用真题动笔做好练习,很快就可以把方法掌握住。需要注意的地方时练习结束之后的批改,要注意一一对应参考答案的答题要点,尽可能把这些要点提炼的方法吃透。按照这样的方式去学行测和申论,我没有报班也顺利上岸了。最后祝福大家都能上岸心仪岗位!
优质考试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