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jia0521
2017年临床检验技士《微生物学检验》考试试题及答案
选择题
1.肥达反应阳性开始于病程的
A 第一周 B 第二周
C 第三周 D 第四周
E 第五周
2.疑为肠热症病人常需抽血做细菌学检查,采血样最好的时期是
A 发病第一周 B 发病第二周
C 发病第三周 D 疾病全程
E 病程恢复期
3.伤寒病人进行粪便培养致病菌的最佳时间是
A 潜伏期末 B 发病1~4天
C 发病5~4天 D 发病2~3周
E 发病4周后
4.肠道杆菌的微生物学检查中,无意义的是
A 生化反应 B 血清学反应
C 细菌分离培养 D 形态学检查
E 动力观察
5.分解葡萄糖产酸产气,不分解乳糖, 产生H2S(+++),动力试验(+)、尿素酶试验(—),可能是下列肠道菌中的
A 大肠埃希菌 B 伤寒沙门菌
C 志贺菌 D 变形秆菌
E 肖氏沙门菌(乙型副伤寒沙门菌)
6.肠热症并发症之一是肠穿孔,其原因是
A 细菌的直接作用 B 肠梗阻所致
C 肠壁淋巴组织发生超敏反应 D 毒素的直接作用
E 胃酸过多所致
7.关于大肠埃希菌的特性,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多数菌株有周身鞭毛 B 多有普通菌毛和性菌毛
C 分解乳糖产酸 D IMViC试验为 (+、+、-、-)
E 为肠道正常菌群,无致病作用
8. 关于肠道杆菌的特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均为G-杆菌,多数而鞭毛、菌毛
B 能分解多种糖类,并具有鉴定作用
C 多由消化道传播致病
D 致病物质确立为内毒素
E 营养要求低,有氧或兼性厌氧环境下均可生长
9.关于霍乱弧菌的生物学性状,错误的是
A 碱性蛋白胨水可作为选择增菌培养基
B 霍乱弧菌耐碱不耐酸
C 霍乱病人粪便悬滴标本中,可见鱼群样穿梭运动
D EL Tor生物型抵抗力强,因能形成芽胞
E 革兰染色阴性
10. 关于El Tor生物型与古典生物型霍乱弧菌所致疾病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
A 两者感染后,机体免疫力有强弱之别
B 两者所致疾病的'临床表现轻重不一
C 人类是唯一易感者
D 传染源均为病人或带菌者
E 传播途径均为污染水源或经摄入食物
群霍乱弧菌与01群霍乱弧菌的不同之处
A 形态染色性 B 产生肠毒素
C 病人以成人多见 D 在TCBS培养基呈黄色菌落
E 所致临床表现
12. 02~0132群霍乱弧菌常引起的疾病是
A 霍乱 B 副霍乱
C 胃肠炎 D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E 浅部创伤感染
13.下列试验中鉴定副溶血性弧菌致病性与非致病性的重要指标是
A 神奈川现象 B 血凝试验
C 50%溶血试验 D 血浆凝固酶试验
E 乳糖发酵试验
14.下列关于副溶血性弧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该菌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嗜盐
B 引起食物中毒主要经海产品或盐腌食品传播
C 预防措施是食物应加热后食用
D 可通过神奈川试验判断菌株的致病性
E 该菌感染仅致食物中毒
15.关于霍乱弧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到小肠后进人肠上皮细胞内繁殖,造成肠粘膜损伤
B 该菌可产生肠毒素
C 病后可获牢固免疫力
D 人类是其唯一的易感者
E 该菌主要经口感染
16.对幽门螺杆菌性状的叙述,下列哪项不正确
A 是微需氧菌 B 37℃、25℃、42℃均生长
C 是非自身免疫性慢性胃炎的致病菌 D 氧化酶、过氧化氢酶均阳性
E 与胃癌的发生有关
17.弯曲菌生化反应的特点是
A 生化反应活泼 B 发酵糖类
C 液化明胶分解尿素 D VP试验和甲基红试验均阳性
E 氧化酶试验阳性
18.鉴定幽门螺杆菌的重要依据是
A 定居于胃粘膜层中 B 产生大量脲酶,分解尿素为氨
C 运动活泼、生化反应活泼 D 革兰阴性无芽胞杆菌
E 胃液涂片镜检
19.幽门螺杆菌的哪项生物学性状与空肠弯曲菌相同
A 氧化酶试验阳性 B 42℃生长
C 不分解马尿酸盐 D 脲酶试验阳性
E 菌体一端有多根鞭毛
20.厌氧培养法不包括
A 厌氧罐培养法 B 气袋法
C 烛缸培养法 D 厌氧盒培养法
E 厌氧手套箱培养法
21.厌氧培养状态化学指示剂是
A 伊红 B 美蓝和刃天青
C 溴甲酚紫 D 碱性复红
E 结晶紫
22.下列细菌中,为革兰阴性杆菌的是
A 破伤风梭菌 B 产气荚膜梭菌
C 脆弱类杆菌 D 放线菌
E 痤疮丙酸杆菌
23.形态细长、梭形或鼓槌状,有芽胞,有周鞭毛的厌氧菌是
A 脆弱类杆菌 B 产黑素类杆菌
C 具核类杆菌 D 破伤风梭菌
E 乳酸杆菌
24.丙酸杆菌属中,最常见的是
A 颗粒丙酸杆菌 B 贪婪丙酸杆菌
C 嗜淋巴丙酸杆菌 D 痤疮丙酸杆菌
E 费氏丙酸杆菌
25.白喉棒状杆菌经下列哪种染色方法菌体被染为蓝绿色,异染颗粒呈蓝黑色
A 美蓝染色 B 革兰染色
C 阿尔伯特染色 D 抗酸染色
E 奈瑟染色
26.对于炭疽芽胞杆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只能引起食草动物患炭疽病 B 是致病菌中最大的革兰阴性杆菌
C 菌体两端齐平,呈竹节状 D 在所有培养墓中均形成荚膜
E 不易形成芽胞
27.培养白喉棒状杆菌常用下列哪种培养基
A 伊红美蓝培养基 B 吕氏血清斜面培养基
C 半固体培养墓 D 中国蓝培养基
E 硫乙醇酸盐培养基
28.产单核李斯特菌经革兰染色,哪项是正确的
A 幼龄菌呈阳性 B 幼龄菌呈阴性
C 陈旧培养物,幼龄菌均呈阳性 D 陈旧培养物,幼龄菌均呈阴性
E 陈旧培养物呈阳性
29.鉴别炭疽芽胞杆菌和其他芽胞杆菌的试验是
A 氧化酶试验 B 触酶试验
C O/F试验 D 串珠试验
E DNA酶试验
30.关于外-斐试验,错误的是
A 是一种抗原—抗体反应 B 阳性结果呈现凝集反应
C 检测的是立克次体抗原 D 立克次体病的辅助诊断试验
E 试验材料之一为变形杆菌菌体抗原
31.能形成极小菌落的T株指的是
A 肺炎支原体 B 人型支原体
C 生殖器支原体 D 解脲脲原体
E 穿透支原体
32.实验室诊断肺炎支原体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是
A ELISA检测血清中P1蛋白的特异性抗体
B 从痰中分离培养
C PCR检测肺炎支原体核酸
D 检测反应素
E 基因探针检测肺炎支原体核酸
33.“荷包蛋”样菌落是哪种微生物的培养特性
A 细菌 B 螺旋体
C 支原体 D 衣原体
E 真菌
34.脲酶试验阳性的支原体是
A 肺炎支原体 B 生殖支原体
C 解脲脲原体 D 人型支原体
E 发酵支原体
35.星形奴卡菌属于下述哪种微生物
A 革兰阳性杆菌 B 革兰阴性杆菌
C 抗酸分枝菌 D 真菌
E 诺卡菌属
36.放线菌与龋齿和牙周炎有关,能产生一种粘性很强的物质,这种物质是
A 6—去氧太洛糖 B 荚膜
C 普通菌毛 D 顶端结构
E 鞭毛
37.放线菌生长时,对气体的要求是
A 专性需氧 B 专性厌氧
C 需加30%CO2 D 微需氧或厌氧
E 兼性厌氧
38.压片镜检可见到呈菊花状菌丝的是
A 放线菌 B 真菌
C 奴卡菌 D 链丝菌
E 链霉菌
39.能够人工培养的致病性螺旋体是
A 梅毒螺旋体 B 雅司螺旋体
C 钩端螺旋体 D 回归热螺旋体
E 奋森螺旋体
40.显微镜凝集试验是哪种病原体感染时常用的—种血清学试验
A 肺炎支原体 B 肺炎衣原体
C 立克次体 D 梅毒螺旋体
E 钩端螺旋体
【参考答案】
1 B 2 A 3 D 4 D 5 E 6 C 1 E 2 D 3 D 10 A
11 A 12 C 13 A 14 E 15 A 16 B 17 E 18 B 19 A 20 C
21 B 22 C 23 D 24 D 25 C 26 C 21 B 28 A 29 D 30 C
31 D 32 A 33 C 34 C 35 E 36 A 31 D 32 A 39C 40 E
Cupnightsky
一、专业知识 1、本专业知识 全面掌握医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医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相关知识,包括:致病性微生物的分类、鉴定,常见细菌、病毒、真菌的检验技术、相关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有关的仪器设备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检验结果的病原学、卫生学意义。 熟悉与本专业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及技术规范。 2、相关专业知识 熟悉传染病学、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 二、专业实践能力 1、能独立完成传染性疾病或食物中毒疾病及环境样品的检验工作,根据专业能熟练进行体液、分泌物、排泄物、食品、食品添加剂、包装材料、水质和涉水产品、卫生用品、医疗用品、化妆品等样本的采集,致病微生物学指标和血清学指标检测,能为疾病诊断、疫情处理及公共卫生管理提出正确的建议和意见。 2、了解常用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及应用范围。 三、学科新进展 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能应用于实践。 附录 一、细菌检验方法 1、常规分离方法 2、生化鉴定技术 3、免疫学检测技术 4、核酸鉴定技术 5、药敏试验 二、细菌种类 1、化脓性细菌: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奈瑟菌属、假单胞菌属。 2、肠道感染细菌:埃希菌、志贺菌、沙门菌、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幽门螺杆菌、弯曲菌。 3、厌氧性细菌:厌氧芽胞梭菌、无芽胞厌氧菌。 4、呼吸道感染细菌:结核分枝杆菌、白喉棒状杆菌、嗜肺军团菌、百日咳鲍特菌。 5、动物源性细菌:布氏菌属、炭疽芽孢杆菌、鼠疫耶氏菌。 6、放线菌 7、螺旋体:钩端螺旋体、梅毒螺旋体、疏螺旋体。 8、支原体 9、立克次体 10、衣原体 三、病毒检验方法 1、常见病毒的分离及培养方法 2、常见病毒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包括:抗原、抗体及核酸检测方法等)。 四、病毒种类 1呼吸道感染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冠状病毒(包括SARS冠状病毒)、副粘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腺病毒、风疹病毒、鼻病毒; 2肠道感染病毒:肠道病毒、轮状病毒、肠道腺病毒、杯状病毒、星状病毒; 3肝炎病毒: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丁型肝炎病毒、戊型肝炎病毒、肝炎相关病毒; 4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登革热病毒、森林脑炎病毒、汉坦病毒、新疆出血热病毒、埃博拉病毒; 5人类疱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人巨细胞病毒、EB病毒、人疱疹病毒; 6反转录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人类嗜T细胞病毒; 7其他病毒:狂犬病毒、人*瘤病毒、人类细小病毒B19; 8朊病毒 9人禽流感病毒 五、真菌学检验方法 1常见的致病性真菌的分离、培养、鉴定 2引起食物中毒的真菌毒素
优质考试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