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想城城主
一、单项选择题 1、注册会计师Y在审查甲公司的购货及付款业务时,怀疑甲公司的有关职员伪造请购单、验收报告及进货发票,以达到虚构进货交易而支付现金的目的。为确定这种情况是否存在,Y在对相关内部控制进行控制测试时应当采用( )。 A、固定样本量抽样 B、发现抽样 C、均值估计抽样 D、停一走抽样 答案:B 解析:发现抽样主要用来查找重大非法事件与舞弊事件。 2、注册会计师Y在审计甲公司2004年度会计报表时,决定对全年材料采购业务的金额进行抽样测试,但在进行预审时发现甲公司材料采购业务的相关资料残缺不全,有些采购业务甚至缺乏基本的账面记录。此时Y最有可能进行的变量抽样方法应当是( )。 A、固定样本量抽样 B、差额估计 C、单位平均估计 D、比率估计 答案:C 解析:由于单位平均估计过程中并不需要被审计单位的账面记录,此时只能选用单位平均估计。比率估计与差额估计均需依赖账面记录。 3、表9-1是注册会计师刘某在对杭州钢铁工业公司的应收账款内部控制进行控制测试时,为助理人员设计的《停-走抽样决策表》。助理赵某进行控制测试时,如果在累计49个样本中发现了3个误差,应按《停-走抽样决策表》进行的下一步工作是( )。 A、停止抽样,以既定的可依赖程序信赖内部控制 B、追加19个样本,将累计样本量扩展至68个 C、以样本误差数作为预期总体误差采用固定样本量抽样 D、追加35个样本,将累计样本量扩展至84个表9-1 停-走抽样决策表 答案:D 解析:由于累计误差数已达到3,应按D扩展样本量。如果追加的35个样本中没有误差发生,则信赖内部控制,否则应转入固定样本量抽样。 4、下列关于审计风险及其组成要素关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抽样风险+非抽样风险=审计风险 B、误受风险+误拒风险=变量抽样风险 C、信赖不足风险+信赖过度风险=属性抽样风险 D、审计风险-抽样风险=可信赖程度 答案:D 解析:可信赖程度+抽样风险=100% 5、注册会计师如果根据具体情况对抽样对象进行了适当的分层,则在抽样中,下列( )做法是不可取的。 A、对不同层次使用不同的抽样比率 B、对不同层次实施相同的审计程序 C、对包含最重要项目的层次全部审计 D、对数量大而特征值低的层次放弃审计 答案:D 解析:事实上,A正是分层的目的;B并非分层抽样所要禁止或倡导的,比如,注册会计师在抽样审查应收账款项目时,无论是对大金额的项目,还是对小金额的项目,所使用的程序均可以是函证;C是A的特例;D是错误的,因为这样的做法将无从知晓小金额错报漏报的累计是否重要。 6、注册会计师运用分层抽样方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 A、减少样本的非抽样风险 B、决定审计对象总体特征的发生率 C、审计可能有较大错误的项目,并减少样本量 D、无偏见地选取样本项目 答案:C 解析:首先,分层A属于审计抽样的技术,它不可能减少非抽样风险;分层适用于总体内部特征值差异较大的情况,它可以用于控制测试即决定审计对象总体特征的发生率,也可以用于存货等项目、交易、余额的实质性测试,选B不恰当。C是教材中对于分层的明文论述,应选择。至于无偏见地选取样本项目D,它正是分层的弱项,因为分层是依据审计人员的主观、经验进行的。 7、以下在抽样过程出现的各种失误中,属于非抽样风险的是( )。 A、由于将可信赖程度确定的过高而引起样本量过低 B、在抽取样本时未进行分层使得样本的代表性不高 C、由于抽样单位确定不当而引起对总体推断的失误 D、在对抽取的样本进行审计查时未能发现其中的错误 答案:D 解析: 8、注册会计师Y正在对W公司进行年度审计,在审计中,Y发现W公司可能存在重大的非法事项,为了以极高的可信赖程度将有关事项查找出来,Y应当采用以下( )技术。 A、固定样本量抽样 B、变动样本量抽样 C、停-走抽样 D、发现抽样 答案:D 解析:发现抽样主要是用于查找重大非法事项。 9、在进行控制测试时,注册会计师如果认为抽样结果无法满足其对所测试的内部控制制度的预期信赖程度,应考虑( )。 A、执行替代 B、执行额外程序 C、执行追加程序 D、增加样本量或修改实质性测试程序 答案:D 解析:在进行符合性测试时,注册会计师如果认为抽样结果无法达到其对所测试的内部控制制度的预期信赖程度,应考虑增加样本量或修改实质性测试。 10、如果为审查企业是否是将验收报告与进货发票相核对后才核准支付采购货款,注册会计师抽查发票及其有关的验收单据时,不属于“误差”的是( )。 A、未附验收单据的任何发票 B、发票虽附有验收单据,但该单据却属于其他发票 C、发票与验收单据记载的数量不符 D、每张凭单上均附有验收报告及发票 答案:D 解析:对于每张发票及有关的验收单据,如发现下列情形之一者,即可定义为“误差”:(1)未附验收单据的任何发票;(2)发票虽附有验收单据,但该单据却属于其他发票;(3)发票与验收单据所记载的数量不符。 11、注册会计师按照既定的审计程序,无法对样本取得审计证据时,应当实施( )。 A、替代审计程序 B、追加审计程序 C、扩大审计程序 D、必要审计程序 答案:A 解析:原程序不能获取证据,换一种程序(替代审计程序)或许要好一些。 12、注册会计师采用系统选样法从连续编号的发票中抽取5%进行审查,在抽取样本时,每个样本之间的间隔为( )。 A、10 B、20 C、50 D、100 答案:B 解析:抽样间隔=总体规模÷样本容量=总体规模÷(总体规模×抽样比例)=1÷抽样比例=1÷5%=20 13、注册会计师决定抽查3、8、13、18、23……号凭证进行审查,这种选样方法称为( )。 A、分层选样 B、随机选样 C、系统选样 D、属性抽样 答案:C 解析: 14、注册会计师信赖其职业判断,确定可容忍误差率为4%,信赖过度风险为5%,预期总体误差率为1%,通过查表确定应选取的样本量为156项,样本中的预期误差数为1。若在样本中发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误差,就说明抽样结果()注册会计师对内部控制的预期信赖程度。 A、可以支持 B、无法判断 C、不能支持 D、不能完全支持 答案:C 解析:由于发现的误差数超过预期误差数1,注册会计师不能以95%的可信赖程度保证总体的误差不超过4%。 15、注册会计师按照既定的审计程序对某项目进行测试,如果无法对样本取得审计证据,也无法执行替代审计程序时,应将有关样本视为()。 A、审计差异 B、应调整事项 C、误差 D、错误 答案:C 解析:错误是指会计报表中存在无疑的错报或漏报。当没有证据能确认和计量会计报表的错报或漏报时,只能定义为一个误差。 二、多项选择题 1、在进行控制测试时,注册会计师如认为抽样结果无法达到其对所测试的内部控制的预期信赖程度,应当考虑( )。 A、增加样本量 B、执行替代审计程序 C、修改实质性测试程序 D、发表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 答案:AC 解析:A、C是教材原文。对B、D的错误进行分析:B中的替代程序应当是指替代性控制测试程序,既然内部控制可信赖程度不高,进行再多的控制测试也是于事无补的,更无执行替代程序的必要;D的错误在于,在进行实质性测试之前就考虑审计意见的类型,为时尚早。 2、在审查银行存款项目时,注册会计师决定对相关的内部控制实施发现抽样。假定注册会计师希望:当总体中包含3%及3%以上的欺诈性项目时,样本中至少能显示出1件的可能性达到95%,见表9-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应当选取157(1)作为发现抽样方案 ??? B、如果样本中没有欺诈事项,则总体中没有欺诈事项的概率为95% C、应当选取99(0)作为发现抽样方案 D、如果样本中没有欺诈事项,则总体中欺诈事项不超过3%的概率为95%表9-2 对应于95%可信赖程度的 控制测试样本量表 答案:CD 解析:采用发现抽样时,设定预期总体误差为0,A中方案的预期总体误差为1;B中结论没有反映可容忍误差的含义。 3、W公司的账面记录显示,该公司在2004年度共发生了4680笔甲产品销售业务,确认的销售收入为14040万元。注册会计师刘某在审核W公司的销售业务时,从销售业务总体中抽取了300笔构成样本进行审查。这300笔业务的账面记录金额为960万元,刘某审定的金额为810万元。则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 A、采用单位平均估计方法时,推断的总体金额为12636万元 B、采用差额估计抽样方法时,推断的总体金额为11700万元 C、采用比率估计抽样方法时,推断的总体金额为万元 D、基于谨慎性原则的考虑,刘某推断的总体误差为+2340万元 答案:ABCD 解析:按照单位平均估计,推断的总体金额=样本均值×总体规模=810÷300×4680=12636(万元);按照差额估计,推断的总体差额=样本平均差额×总体规模=(810-960)÷300×4680=-2340(万元),推断的总体金额=总体账面价值+推断的总体差额=14040-2340=11700(万元);按照比率估计,样本比率为P=样本的审定金额/样本的账面金额=810÷960=,推断的总体金额为总体的账面价值P=14040×=(万元)。所谓谨慎性原则,即宁可高估被审计单位的误差,而不低估误差。与A、B、C三种情况相应的误差依次为:14040-12636=1404;14040-11700=2340;14040-=。误差为2340。 4、在关于销售业务的审计中,注册会计师在以下( )可以运用抽样方法。 A、确认赊销是否均经过批准 B、确认销货发票是否均附有发运单副本 C、审查大额或异常的销售业务 D、确认销货发票副本上是否标明账户号码 答案:ABD 解析:项目C的特点是,笔数不多、不同寻常。因为笔数不多,通常无须抽样,因为不同寻常,通常更需判断和分析。抽样一般可以解决样本的充分性,而对样本是否正常、是否有疑点等带有判断和分析的问题,则不是抽样这种数学方法本身所能解决的,对它的审计,应当依赖专业判断。 5、在以下关于可容忍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可容忍误差是注册会计师认为抽样结果可以达到审计目的而愿意接受的审计对象总体的误差 B、可容忍误差是注册会计师在不改变对内部控制的可信赖程度的条件下,所愿意接受的误差 C、可容忍误差是注册会计师在能够对某一账户余额或某类经济业务总体特征作出合理评价条件下,所愿意接受的金额误差 D、可容忍误差是注册会计师所确定的账户余额的重要性水平,它与需样本量成反向变动关系,与可信赖程度成同向变动关系 答案:ABCD 解析:本题是对可容忍误差的一个小结,其中,A是可容忍误差的一般性定义,B是控制测试中的可容忍误差,C是实质性测试中的可容忍误差,而D是可容忍误差与其他概念的关系。 6、在关于注册会计师分析抽样误差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审查某样本时,若范围受限,则应将其视为一项误差 B、对于已确定的误差,应从数量和性质两个方面加以分析 C、若按既定程序无法对样本取得审计证据,应实施替代程序 D、将某一客户的应收账款错记于另一客户名下,必然构成一项误差 答案:ABC 解析:D不正确:是否构成误差,取决于测试的目的。若测试的目的是应收账款的客户是否存在错记,则D属于一项误差,若测试的目的在于应收账款的年末余额是否正确,在D不属于误差的范围,因为这一错记属于“此消彼长”的性质,并不引起应收账款年末余额的错报。 7、虽然抽样技术大大促进了审计的发展,但审计抽样通常在( )程序中不采用。 A、应收账款函证 B、询问被审计单位管理* C、实地观察 D、分析性复核 答案:BCD 解析:询问、观察和分析性复核程序通常不进行抽样。 8、下列各项中,与注册会计师设计样本时所确定的样本量存在着反向变动关系的有( )。 A、抽样风险 B、可信赖程度 C、可容忍误差 D、预期总体误差 答案:AC 解析:BD与样本量成正向变动关系。 9、在样本的设计过程中,同样本量成正向关系的因素有( )。 A、审计对象总体 B、可信赖程度 C、可容忍误差 D、预期总体误差 答案:ABD 解析:可容忍误差越高,所需的样本量就越小。 10、以下各项中,将引起非抽样风险的是( )。 A、未能找出样本文件上的错误 B、在推断总体时出现了数字运算上的错误 C、总体实际比率远低于样本比率 D、错误地解释样本结果 答案:ABD 解析: 11、注册会计师在确定审计对象总体时,应保证( )。 A、相关性 B、可靠性 C、适当性 D、完整性 答案:AD 解析:审计对象应与审计目标相关联,同时审计对象应是完整的。 12、在进行实质性测试时,注册会计师如认为抽样结果不能支持账面价值时,可以( )。 A、增加样本量 B、实施替代审计程序 C、提请客户调查,并作适当的调整 D、实施追加审计程序 答案:ABC 解析: 13、在统计抽样中,注册会计师运用专业判断的情形有()。 A、审计对象总体与抽样单位 B、可容忍误差与预期总体误差 C、运用于样本的审计程序的选择 D、注册会计师对发现的样本错误所做的适当反应 答案:ABCD 解析:统计抽样也要求注册会计师在设计、执行抽样计划和评价抽样结果中合理运用专业判断。A、B是样本设计中的专业判断,C是执行过程中的专业判断,D是评价审计结果中的职业判断。 14、如果审计的目的在于审查应付账款余额是否少计,则审计对象总体包括()。 A、应付账款明细账 B、期末有贷方余额的预付账款明细账 C、期后应付账款明细账贷方发生额的相应凭证 D、未附发票的应付款项目 答案:ABCD 解析:对C项,确认其入账时间是否正确,像资产负债表日存在有材料入库凭证但未收到购货发票的业务就属于D项。 三、判断题 1、在对U公司的存货发出业务实施控制测试时,注册会计师S设计的下列《停-走抽样决策表》是正确的。( )表9-3 《停-走抽样决策表》 答案:× 解析:停-走抽样的累计样本量应小于初始样本的3倍。本题决策表中的最后一个累计样本量184超过了初始样本量60的3倍,是错误的。 2、注册会计师L在审查甲公司会计报表的应收账款项目时,决定采用单位平均估计方法对包含2000笔应收账款的总体实施变量抽样。考虑到应收账款的重要性,L确定的计划抽样误差为±60000元。在具体实施抽样时,L从总体中选取了92个顾客发出函证。函证结果证明,样本均值为元,样本标准离差为136元,实际的抽样误差为69508元。依据这些资料,L应估计总体金额为×2000=8064720(元)。( ) 答案:× 解析:由于实际的抽样误差大于计划的抽样误差,L不能依据所给资料估计总体金额,而应当增加样本量,并依据扩展的累计样本量重新计算实际的抽样误差,在实际抽样误差小于计划抽样误差时,才能估计总体金额。 3、假设被审计单位的应付账款账面总值为500万元,共计4000个账户,注册会计师从中选出200,账面价值为24万元,审定金额为万元。采用比率估计方法推断总体金额时,推断的金额为520万元。( ) 答案:× 解析:推断的总体金额应为÷24×500=(万元)。 4、若企业会计处理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及其他财务会计法规的规定,或含有重要误差,而注册会计师通过抽样推断未能予以适当的估计,这种情况属于误受风险。( ) 答案:√ 解析: 5、若按原值大小将被审计单位的固定资产分为高值、中值和低值三大类,则依重要性原则,对原值越高的类别,使用的抽样比率也越大。( ) 答案:√ 解析:大金额的项目比小金额的项目更为重要。 6、在样本量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可容忍误差与可信赖程度成同向变动关系,与抽样风险成反向变动关系,因此,可信赖程序与抽样风险之间成反向变动关系,即,要求的可信赖程序越高,相应的抽样风险就越低。( ) 答案:√ 解析:可信赖程度+抽样风险=100%。 7、在审查银行存款项目时,注册会计师刘某决定对银行存款项目的内部控制实施发现抽样,希望当总体中包含3%及3%以上的欺诈性项目时,样本中至少能显示出1件的可能性达到95%,助理人员根据这一要求确定的发现抽样方案是149(1),刘某不应认可。( ) 答案:√ 解析:发现抽样方案的容许误差数为0,不可能是1。 8、假定注册会计师刘某在90%的可靠程度要求下,通过变量抽样方法得到了存货成本总体的估计金额200万元,实际的抽样误差为2万元,小于计划的抽样误差。丁公司存货成本的账面价值为201万元,则刘某可以90%的信赖程度认可丁公司存货成本的账面记录。( ) 答案:√ 解析:在命题的条件下,注册会计师可以90%的程度相信实际价值在200-2=198至200+2=202的范围内。201万元落入此范围,可以信赖。 9、如果注册会计师在对账户余额进行测试时,只对部分账户余额执行了审计程序,这也属于抽样审计。( ) 答案:× 解析: 10、注册会计师在进行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时,既可选用统计抽样,也可选用非统计抽样,但两种方法的选用会影响运用于样本的审计程序的选择。( ) 答案:× 解析:无论统计抽样还是非统计抽样均不会影响运用于样本的审计程序的选择。 11、注册会计师认为抽样结果有95%的可信赖程度,即可说明确定的可容忍误差为5%。( ) 答案:× 解析:注册会计师认为抽样结果有95%的可信赖程度,说明有5%的抽样风险;可信赖程度与可容忍误差没有必然联系。 12、抽样风险中,信赖过度风险和误受风险对注册会计师来说是最危险的,因为它们会影响审计的效率。( ) 答案:× 解析:信赖过度风险和误受风险对注册会计师来说是最危险的,因为它们通常影响审计效果。 13、如果应收账款函证结果表明没有审计差异,则注册会计师可以合理地推论,全部应收账款总体是正确的。( ) 答案:√ 解析: 14、在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中,注册会计师评价样本结果运用的都只是专业判断。( ) 答案:× 解析:在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中,注册会计师评价样本结果时都会用到专业判断,但统计抽样还会运用统计法则来判断。 15、在评价抽样结果时,如果推断的总体误差超过可容忍误差,注册会计师应增加实质性测试程序。( ) 答案:× 解析:如果推断的总体误差超过可容忍误差,且注册会计师认为经重估后的抽样风险不能接受时,就应增加样本量或执行替代审计程序。 16、如果审计的目的在于审查存货余额是否少计,则审计对象总体应为有关存货的明细账和总账。( ) 答案:× 解析:审计对象总体应当是记录当期发生的存货业务的相关原始凭证。 17、如果审计的目的在于审查存货余额是否多计,则审计对象总体应为有关存货的明细账。( ) 答案:√ 解析: 18、在进行实质性测试时,可容忍误差是注册会计师在不改变对内部控制的可信赖程度条件下所愿意接受的误差。() 答案:× 解析:在控制测试时,可容忍误差是注册会计师不改变内部控制的可信赖程度,所愿意接受的误差。在实质性测试时,可容忍误差是注册会计师在能够对某一账户余额或某类经济业务总体特征做出合理评价的条件下所愿意接受的金额误差。 19、在控制测试中,审计人员要做出总体误差率多少的结论,而不必做出总体错误金额大小的估计,除非注册会计师执行双重目的的测试。() 答案:√ 解析:控制测试一般运用属性抽样,是指对审计对象总体的质量特征进行判断,即被审计业务或被审计内部控制是否遵循了既定的标准以及其存在的误差水平。双重目的的测试是在进行控制测试的同时,进行某些详细实质性测试,以检查出报表中重要错报或漏报金额。 20、审查应收账款的余额时,发现被审计单位将对某一客户的应收账款错记在另一客户的应收账款明细账户中,由于这并不影响会计报表应收账款的余额,所以,在评价抽样结果时,并不认为这是一项误差。() 答案:√ 解析:实质性测试中的误差应定义为错报或漏报的金额。 四、简答题 1、注册会计师赵明在对酉公司短期投资业务的相关内部控制实施停-走抽样控制测试时,确定的可容忍误差为4%,可信赖程度%,假定你是赵明,请代为完成以下工作或决策:(1)请根据下面的《停-走抽样样本量扩展及总体误差评估表》编制相应的《停-走抽样决策表》; 表9-4 《停-走抽样样本量扩展及总体误差评估表》(局部) , , (2)假定检查至第210笔业务时累计误差达到4,请问:在何种情况下注册会计师能以%的程度信赖所测试的内部控制?此时,被信赖的内部控制的失控率在说明范围之内吗?(3)假定停-走抽样的最终结果是,由于在测试完最后的累计样本量时发现了第6个错误而转入固定样本量抽样。请问:在查相应的固定样本量抽样方案时,应将可容忍误差设定在什么水平上? 答案: (1)填制的《停-走抽样决策表》如表9-5: 表9-5 《停-走抽样决策表》 (2)如果检查至第210笔业务时累计误差达到4,注册会计师仅能在随后的47笔业务均未发现错误的情况下以%的信赖程度所测试的内部控制。此时,被信赖的内部控制的失控率在%的情况下会低于4%。 (3)由于最后的累计样本量为258,在错误数为6的情况下,样本的误差水平应为6/258=%,注册会计师应将预期总体误差设定在%的水平上。 解析: 2、下表列出了某位注册会计师进行“属性抽样”的结果,请根据这些结果评价内部控制的可信赖程度,并根据评价结果指出对实质性测试的影响或相应的实质性测试程序,将你的这些看法填入表内的空格中。 答案: 解析: 3、注册会计师在审查销货发票副本,以确认是否存在未批准的赊销时:(1)如果在既定的可赖程度95%和可容忍误差2%下,利用发现抽样抽取149个样本进行审查时,发现企业销货副本中存在未批准的赊销情况,注册会计师应当如何处理?(2)如果注册会计师确定可容忍误差为2%,推断总体误差为%,但对选取的200张样本进行检查后,发现总体实际误差为8%,则是否存在抽样风险?存在哪种抽样风险?为什么? 答案: (1)注册会计师应当放弃抽样程序,对销货发票副本总体实施详细审查。 (2)存在抽样风险,存在信赖过度风险。因为总体实际误差为8%大于推断总体误差为%,也大于可容忍误差为2%,这显示注册会计师对内部控制的信赖超过了其实际上可信赖程度。 解析: 4、X注册会计师在对Y公司对应收账款进行了测试。假定Y公司2003年12月31日应收账明细账显示其有2000户顾客。X注册会计师拟通过抽样函证应收账款的账面余额,计划抽样误差为±6万元,可信赖程度为95%(95%的可信赖程度下的可信赖系数为),估计的总体样本标准离差为万元。要求:(1)确定应收账款函证的样本量。(2)如果对选取的顾客发出函证,函证结果表明,样本平均值为元,样本标准离差为136元,根据样本结果采用单位平均估计抽样法推断应收账款的总体余额(要求列出计算过程),并分别指出当Y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802万元和920万元时,注册会计师的专业判断? 答案: (1)计算样本量n′=(××2000/6)2≈96 n′=96/(1+96/2000)≈92 (2)实际抽样误差=×136/921/2×2000×(1-92/2000)1/2=54292<60000 估计的总体误差=×2000=8064720(元) 当Y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802万元时,处于8064720±54292元之间,注册会计师应认为Y公司应收账款金额并无重大误差。 当Y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920万元时,不处于8064720±54292元之间,注册会计师应要求Y公司详细检查其应收账款,并加以调整。
卷卷小白菜
一、单项选择题 1、北京杰德曼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工业制造企业,2004年公司决定强化内部控制,根据业务循环设置了不同的内部控制。在销售与收款循环内部控制中,先后发现以下可能存在疑义的地方。于是向作为该公司主审注册会计师的陈某询问,请代陈某作出正确判断。为了降低开具账单过程中出现遗漏、重复、错误计价或其他出错的风险,在以下所列内部控制中,效果最差的是( )。 A、依据已授权批准的商品价目表编制销售发票 B、定期向顾客寄送对账单,并要求顾客将任何例外情况直接向指定的未涉及销售业务的会计主管报告 C、独立检查销售发票计价和计算的正确性 D、将装运凭证上商品的数量与相应销售发票上的商品数量进行比较 答案:B 解析:对账单对的是“账”,本题问的是“票”。 2、对凭证预先连续编号,在防止多记或少记销售业务,即在保证管理*对销售业务的存在或发生认定、完整性认定方面是十分有效的。但连续编号能否发挥其作用,最直接地取决于( )这样的后续措施。 A、由独立人员每月定期寄送顾客对账单 B、填制各种凭证的人员必须签名、盖章 C、定期清点凭证的张数并与凭证号码对照 D、对凭证妥善保管,限制无关人员接近 答案:C 解析:连续编号,重在编号的“连续性”,即“无间隙性”,这种特点使得凭证既不能“外加”,又无法“抽走”,但究竟有无“外加”或“抽走”,只有清点凭证,并与编号的数量与范围核对才能发现。 3、正确的授权审批是销货业务中重要的内部控制措施。以下四个关键点上的审批程序中,( )的目的是防止因审批人决策失误而造成严重损失。 A、在销货发生之前,赊销经正确批准 B、非经正当审批,不得发出实物 C、销售价格、条件、运费、折扣必须经过审批 D、审批应在授权范围内进行,不得超越审批权限 答案:D 解析:AB的目的在于防止向虚构的或无力支付货款的顾客发货而使企业财产遭受损失,C的目的在于保证销货业务按照定价政策规定的价格开票收款。 4、对保证登记入账销货业务的真实性来讲,下列各项控制中最无效的是()。 A、销货业务是以经过审核的发运凭证及经过批准的顾客订货单为依据登记入账的 B、在发货前,顾客的赊购已经被授权批准 C、销售价格、付款条件、运费和销售折扣的确定已经适当地授权 D、销售发票经事先编号,并已恰当地登记入账 答案:C 解析:C是估价或分摊的关键内部控制。 5、北京L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陈某正在对北京杰德曼公司进行2004年的年度审计,在审计时,陈某亲自负责对该公司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审计,在进行有关科目函证时,陈某遇到以下问题,请代陈某作出专业判断注册会计师陈某在确定应收账款的函证范围和对象时,不应考虑的因素有()。 A、应收账款在全部资产中的重要性 B、杰德曼公司的债务人内部控制的强弱 C、以前期间的函证结果 D、函证方式的选择 答案:B 解析:注册会计师在确定应收账款的函证范围和对象时,考虑的是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的强弱。 6、陈某选择杰特曼公司的以下项目作为函证对象,主要是为了证实应收账款的真实性,但( )是个例外。 A、与债务人发生纠纷的项目 B、交易频繁但期末余额为零的项目 C、关联方项目 D、主要客户项目及非正常项目 答案:B 解析:余额为零的项目中不可能含有高估的成分,向这样的客户发函主要是为了证实被审计单位有无漏计其应收账款。 7、对杰德曼公司存在的大额逾期应收账款如无法获取询证函回函,则注册会计师陈某应( )。 A、审查所审期间应收账款的回收情况 B、了解大额应收账款客户的信用情况 C、审查与销货有关的订单、发票、发运凭证等文件 D、提请被审计单位提高坏账准备提取比例 答案:C 解析:审查与销货有关的订单、发票及发运凭证等文件是应收账款函证的常用替代程序。 8、在对应收账款进行函证时,注册会计师陈某采用的以下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对个别欠款金额较大的账户采用积极式函证 B、对多数金额较小的账户采用消极式函证 C、以杰德曼公司的名义发函,并要求将回函寄至会计师事务所 D、将回函不符的金额汇总后要求被审计单位调整 答案:D 解析:回函不符不一定是错误。 9、在下列情况时,注册会计师陈某拟提供有关函证回函供查阅或使用,其中符合规定的是( )。 A、法院、检察院需要时 B、注册会计师协会检查执业情况时 C、后任注册会计师审计需要时 D、被审计单位法律诉讼需要时 答案:B 解析:函证回函属工作底稿,会计师事务所拥有所有权。法院、检察院依法查阅(办理了有关手续后)、后任注册会计师审计需要时查阅的,必须经委托人同意;回函不得提供给被审计单位作为法律诉讼的证据。注册会计师协会检查执业情况时可以查阅工作底稿。 10、北京L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陈某正在对北京杰德曼公司进行2004年的年度审计,在审计时,陈某亲自负责对该公司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审计,在进行有关收入的审计时,陈某遇到以下问题,请代陈某作出专业判断被审计单位为了虚报销售收入,可能会采取各种各样的不当手法。为了证实杰德曼公司是否存在对同一笔销售重复入账的情况,注册会计师应实施以下( )方法,以使审计程序的针对性更强。 A、追查应收账款明细账中贷方发生额的相应凭证,重点检查贷方所反映的发生坏账及尚未收回货款的业务 B、清点某一时期填制的发货凭证的数量,与同期登记入账的业务数量比较,确定入账的业务笔数是否超过开具的发货凭证的张数 C、检查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中与销货分录相应的销货单,以确定销货是否经过赊销审批手续和发货审批手续 D、从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中抽取若干记录,追查有无发运凭证和其他佐证 答案:B 解析:程序A的适应性,但仅在发现未曾发货的虚假记录方面具有较强的针对性;B在发现借助发货而多记销售方面是有针对性的;C主要针对虚构顾客而多记销售的问题;D的性质同A。 11、如果注册会计师怀疑杰德曼公司可能向虚构的顾客发货并作为销货业务入账,则应执行的最有效的交易实质性测试程序是( )。 A、复核主营业务收入总账、明细账以及应收账款明细账中的大额或异常项目 B、将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中的分录同销售单中的赊销审批和发运审批核对 C、将发运凭证与存货永续记录中的发运分录核对 D、将发运凭证与相关的销售发票和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及应收账款明细账中的分录进行核对 答案:B 解析:A主要是针对未曾发货却已将销货业务登记入账;C是注册会计师怀疑发运凭证的真实性所执行的程序;D属于完整性的测试程序。针对向虚构的顾客发货并作为销货业务入账这类错误,注册会计师应将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中的分录同销售单中的赊销审批和发运审批核对。 12、注册会计师陈某对杰德曼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进行审计时,实施以下审计程序,其中,与证实管理*对主营业务收入项目的“表达与披露”认定关系最为密切的审计程序是( )。 A、查明主营业务收入的确认原则、方法,注意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规定的收入实现条件,前后各期是否一致 B、检查售后租回的情况,若售后租回形成一项融资租赁,核实是否对售价与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单独设置“递延收益”科目核算 C、确定被审计单位主营业务收入会计记录的归属期是否正确,应计入本期或下期的主营业务收入是否存在推迟或提前的情况 D、计算本期重要产品的毛利率,并与上期进行比较,同时注意收入或成本是否配比,并查清重大变动和异常情况的原因 答案:B 解析:AD均对应于总体合理性,不与任何认定相对应;程序B表明其有助于核实被审计单位对于“主营业务收入”与“递延收益”的分类是否正确,与“表达与披露”认定对应;C与“估价与分摊”认定对应。 13、为证实某月份杰德曼公司关于销售收入的“存在或发生”认定或“完整性”认定,下列程序中的( )是最有效的。 A、汇总当月销售收入明细账的金额,与当月开出销售发票的金额相比较 B、汇总当月销售收入明细账的笔数,与当月开出销售发票的张数相比较 C、汇总当月销售发票的金额,与当月所开发运凭证及商品价目表相核对 D、汇总当月销售发票的销售商品数量,与当月开出的发运单数量相比较 答案:B 解析:AC属于估价或分摊的证据。对于D,不外乎两种情况,若前者大于后者,仅能说明销售收入有多计的可能性,若后者大于前者,仅能说明销售收入有少计的可能性,因为这两种情况均未直接涉及销售收入明细账。 14、注册会计师陈某在抽查杰德曼公司2005年度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时,发现有一笔红字分录系2005年1月15日冲销2004年12月26日记录的一笔大额收入,对此注册会计师陈某拟根据具体情况实施如下措施,最不恰当的是( )。 A、应检查相关的凭证确认退货的真实性 B、如果认为退货是真实的,可作为2005年度收入的抵减,无需调整 C、应实施追加审计程序,以得到进一步的证实 D、如果杰德曼公司不作适当的调整,由于金额重大,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答案:B 解析:应作为期后事项调整2004年的报表。 15、杰德曼公司2004年12月20日记录的一笔大额主营业务收入,经审查原始凭证发现,发票开具日期为12月20日,出库单和发运凭证均在2005年1月8日。对此注册会计师陈某询问了有关人员,得到的答复是,按合同应于12月发货,但因某些特殊情况将发货日推迟到1月8日。下面是注册会计师陈某可能采取的措施,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可以确认收入,无需进行调整 B、不能确认收入,应以发货日期为收入的确认日 C、应实施追加审计程序,以得到进一步的证实 D、如果杰德曼公司不作适当的调整,由于金额重大,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答案:C 解析:应进一步追查合同以证实是否能够在2004年确认收入。 16、陈某为了证实杰德曼公司已经登记入账的销货是否均经正确的估价,先后获得如下证据,其中()是最基本证据。 A、顾客订货单 B、销售单 C、商品价目表 D、销售发票 答案:D 解析:估价涉及的是金额,而金额取决于数量和价格。顾客订货单是订货的意向,其数量、价格均不能作为入账基础;销货单仅能提供销售商品的数量,商品价目表仅是商品的价格清单,他们均不能完全确定销售商品的金额,只有二者的结合才能完全确定销售商品的金额,复算销售发票上的数据是估价测试的基本程序。 17、北京L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陈某正在对北京杰德曼公司进行2004年的年度审计,在审计时,陈某亲自负责对该公司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审计,在审计应收账款和坏账准备等项目时,陈某遇到以下问题,请代陈某作出专业判断陈某对应收账款审计时执行了下列程序,其中不属于应收账款实质性测试程序的是( )。 A、获取或编制应收账款明细表 B、分析应收账款账龄 C、核对货运文件样本与相关的销售发票 D、抽查有无不属于结算业务的债权 答案:C 解析:核对货运文件样本与相关的销售发票属于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制度控制测试的内容。 18、在应收账款审计过程中,陈某实施了如下审计程序:(1)应收账款账龄分析;(2)与管理层讨论可能的重大坏账损失。其目的是( )。 A、确定资产负债表日应收账款余额是否正确 B、可收回应收账款得到恰当表述和揭示 C、资产负债表日所有重大应收账款金额是否正确 D、应收账款的可收回性 答案:D 解析:A,没有涉及应收账款的核实,仅仅是对账龄进行了分析,在对有问题的账款与管理层进行了沟通,是不相关的;B,从题目信息无法得出此结论,虽然相关和可信,但是不充分;C,对于这个目标审计证据不满足相关性;D,对于这个目标审计程序能满足其目的。 19、在检查杰德曼公司全额计提坏账准备的有关情况时,注册会计师陈某向其有关人员询问计提的原因。获得了如下答复,陈某不能认可杰德曼全额计提坏账准备的是( )。 A、未到期的应收款项,与关联方发生的应收款项 B、债务单位撤销、破产、资不抵债、现金流量严重不足 C、发生自然灾害导致停产而在短期内无法支付债务 D、应收款项逾期三年以上 答案:A 20、陈某在检查坏账准备科目的相关会计处理及披露情况时,发现杰德曼公司存在以下情况。其中正确的情况是( )。 A、对于有证据表明收回的可能性不大的应收票据,将其面额转入其他应收款并计提相关的坏账准备 B、对于因供应商破产原因已无望收回所购货物的预付账款,将其金额转入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 C、对关联方交易产生的应收账款的本期实际冲销情况,未单独披露,而是与其他本期实际冲销应收账款合并披露。 D、对于计划进行重组的应收账款、当年发生的应收账款、未到期的应收账款均未全额计提坏账准备 答案:D 解析:A:应转入应收账款;B:应转入其他应收款;C:应单独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