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09

fishmoon00
首页 > 考试培训 > 考试心理辅导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挂在盒子上723

已采纳

二、考试焦虑程度一般分为三种:1、轻度的考试焦虑:在考前复习阶段,日常饮食不思,多梦,怕复习不全面、出怪题、偏题,发挥不出,考试紧张、心慌、出汗、注意力不集中,但思维正常,考试能进行下去。考试后紧张自然消失,恢复正常。2、中度的考试焦虑:考前较多想到考试情景,感到害怕、不安,复习时有畏难情绪、担忧。努力复习后仍没自信,失眠,饭量少。答卷时急得面红耳赤,大汗淋漓,心慌、呼吸急促,心跳加快,手脚抖动,口渴且尿频,躁动不安。平时很熟悉的知识,难以回忆起来。3、重度的考试焦虑:考前很长一段时间内对考试产生恐惧感和焦虑情绪,自信心很差。而精神紧张所产生各种生理疾病,如头疼、失眠、多梦、神经衰弱、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拉肚子、脾气坏等。考时过度紧张、慌乱、惧怕,思维混乱以致头昏脑胀,脑中一片空白,甚至发生虚脱或休克。学生焦虑程度可以通过《考试焦虑自评量表》测试自己焦虑的程度。三、根据学生不同的考试焦虑程度,可分别采用不同的心理辅导方法进辅导(一)通过心理专题讲座的形式,端正轻度焦虑同学对考试焦虑的认知学生对考试焦虑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面对考试心里有点紧张就觉得是感端正轻度焦虑同学对考试焦虑的认知,可通过学校心理讲座等形式,让全体学生了解什么是考试焦虑,考试焦虑的表现及产生的原因及如何缓解考试焦虑的相关措施。并让学生了解考试时产生一定程度的心理紧张和焦虑是正常现象。焦虑与学习之间存在倒“U”型的关系,考试焦虑有一个最佳期,处于这个值时,考试效果最好;焦虑过强或过弱都会影响学习效率,如学生对考试不在乎、无所谓态度,没一点紧张感,就会懒散,不积极复习考试,很难取得好成绩;高度的焦虑往往导致大脑活动受抑制,心理反应不灵活,感知、记忆、思维等心理能力发挥影响了考试成绩。所以焦虑的焦虑就没有必要。(二)通过团体咨询形式,缓解部分中度焦虑同学的焦虑程度对于通过考试焦虑测试为中度焦虑的学生,可在校张贴招募海报,招募团体咨询成员十多位,以学生自愿参加为原则,目的是让咨询成员了解自己对考试存在的不合理的认识,从而缓解考试焦虑。活动程序:我看考试1、填写“考试前后的想法”表 ,“考前、考中、考后”我的想法导致的结果。2、小组讨论交流把成员分成两个小组,每个成员把自己的想法和可能导致的结果谈出来,然后其他成员帮助他(她)找到不合理的认识。3、小组总结将小组成员的不合理认识全部归纳出来,下次活动时使用。4、心理老师小结。(三)通过个体咨询方式,对重度焦虑的学生进行单独心理辅导有些学生长期处于高度的焦虑状态下,身体会出现各种不适,会导致肌肉紧张、头痛、肩背部、胸部的疼痛、吞咽困难、四肢无力、心慌、视力模糊、耳鸣、眩晕、恶心、呕吐、胃疼、神经衰弱等症状。长期处于高度的焦虑中,总认为事情糟糕极了,担心事情不可救药,常采用消极的思维方式,危害心理健康,情绪难以稳定,终日焦虑,甚至走上自杀道路,这样的学生就需要单独进行个体心理咨询。第一步:许多学生总是觉得考前心里面很焦虑很多,例如:万一考时身体不好怎么办?……我们建议他将把焦虑情绪具体化并自我质疑。当找到消极的自我意识之后,就要向这些消极的自我意识挑战,这主要是通过自我质辩进行的。这是自信训练的关键性步骤。自我质辩就是对消极的自我意识中不合理的成分进行分析、辩论。主要是指出这些消极的自我意识的不现实性和不必要性,阐明由此对个人所造成的危害,并明确今后应采取的态度,将消极的自我意识排除,使自己保持轻松畅快的心情,克服考试焦虑,在考试中正常发挥自己的水平。 例如:“我预感到自己在考试中会一败涂地。” 自我质辩:这种担心有必要吗?其实是毫无必要的。平时自己一直是按照老师的要求认真复习,虽说自己没有很高的天赋,但只要认真作好考前的准备工作,这次考试完全有可能考好,根本不用担心。这种担心有危害吗?当然有,它有百害而无一利,它会松懈自己的斗志,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扰乱自己的精神状态。若不急早排除,必会铸成大错。我应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呢?一定要明确当前的首要任务就是搞好复习,充满信心,扎扎实实的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这就是自己应取的态度。另外可让学生焦虑的考试情境按刺激的强度由弱到强排成队。比如,临近考试复习时的情境→考试前一天的情境→准备进入考场前的情境→进入考场答题前的情境→开始答题时的情境等。第二步:利用想象进行脱敏训练。从最轻的情境开始,尽可能详细、逼真地想象情境中的具体细节、环境和自己的内心体验,感到有焦虑反应时,就用肌肉放松法进行放松,直到焦虑消除。再进行下一个情境的训练。依此类推,直到想象最后的情境时不再感到紧张。第三步:自信心的培养。学生焦虑的根源在于考试时对自我的不自信,提高学生自信心考试时适度紧张可以维持考生的兴奋性,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提高注意力和反应速度等。

考试心理辅导

88 评论(14)

Jingelababy今

考试焦虑的心理辅导方法可以用系统脱敏疗法。就是先让他想象脱敏。想象他在考试当中,然后他会有这种紧张,让他放松。

256 评论(14)

晓柚崽崽!

如何对考试失利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如何对考试失利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我们常说,胜败乃兵家常事,考试难免会有失利的时候,面对考试失利,有部分学生就比较难面对,不懂得如何去调整自己的心态,这时候就要进行适当的心理辅导。那如何对考试失利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呢?

1、夯实基本功是首要任务

也许基本的知识和方法对尖子生不是难题,但一定要精益求精,考试时有把握的题目争取尽快做完,保证不错。中、低档题目,不能轻视,力求完善,也是获得高分的前提。

2、整理易错点提高准确性

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知识和方法本身的独特性,存在着一此容易犯的低级错误。在考试中,因为考试本身具有选拔功能,就明确地在题目在制造了一些陷井。不是人们常说:聪明人不犯相同错误吗?要杜绝这些错误和跳出这些陷井,就要学会不断反复、及时校正,理会命题意思、解决解题过程的障碍。只有知识全面、方法熟练,才能在考试时展示应有的.水平和实力。

3、提升处理综合问题的水平

得高分的关键是不仅要克服“会而不对、对而不全”,还要要求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方面更上一个层次;不仅要广泛涉猎中考真题、重点问题、热点问题、交汇点的综合问题,还要加强做题后的总结与反思,形成解决问题的一般通法和基本技巧。

4、善于与老师、同学合作

也许你在为同学讲解题目时,会发现自己也有不专业、不全面的地方,同学之间要资源共享,共同去欣赏、做题的过程互助探讨中有助于知识的理解和吸收。同时,平时有很久也解决不了的困难,不要自己硬撑,一定要找老师帮助,善于获得老师的帮助也是一种能力,在此过程中去欣赏老师的智慧。多争取老师给你试卷面批的机会,尽管老师辛苦些,但请相信:老师绝对欣赏你,并乐此不疲。

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1、在体育课中渗透心理辅导

人们在比较轻松的环境中,更容易放下心中防御,流露真实情感。尤其是在体育课上,老师可借助教材特点,对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加以疏导,促使其更好的消除心理障碍,积极应对生活中的苦难,树立好的信心和勇气,促使其放弃低阻情绪,与老师建立和谐关系。

2、个别心理辅导

对于个别学生进行个别心理辅导是最为直接有效的途径。如对于存在有早恋问题的学生,积极与其谈心,促使其认清其行为正常,可将所产生的痛苦转变为动力,这样就可以慢慢取得好成绩,摆脱病变心理问题。

3、给学生创造“学习”的机会

老师要多与学生互动,积极培养学生在动手过程中观察,思考,学习的能力,激发其自身的优势,让其更好的发现自我有点,学习到很多书本上所感受不到的失败、成就感。对于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也要多加关注,分析其落后因素,开导他们排除困难,树立好的信心。

对于学生而言,一旦出现心理问题,就会对其正常学习生活带来比较大的影响。因此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要积极关注学生心理变化,多了解关于校园安全知识方面的问题,更好的呵护学生健康成长。

150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