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138

鱼米芝香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中级会计管理权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四肥居阿

已采纳

中级会计职称《财务管理》公式繁多,下面我为你总结了中级会计职称《财务管理》里的公式,欢迎查看。

1、单期资产的收益率=利息(股息)收益率+资本利得收益率

2、方差=∑(随机结果-期望值)2×概率(P26)

3、标准方差=方差的开平方(期望值相同,越大风险大)

4、标准离差率=标准离差/期望值(期望值不同,越大风险大)

5、协方差=相关系数×两个方案投资收益率的标准差

6、β=某项资产收益率与市场组合收益率的相关系数×该项资产收益率标准差÷市场组合收益率标准差(P34)

7、必要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风险收益率

8、风险收益率=风险价值系数(b)×标准离差率(V)

9、必要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b×V

=无风险收益率+β×(组合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

其中:(组合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市场风险溢酬,即斜率

P-现值、F-终值、A-年金

10、单利现值P=F/(1+n×i)‖单利终值F=P×(1+n×i)‖二者互为倒数

11、复利现值P=F/(1+i)n =F(P/F,i,n)――求什么就把什么写在前面

12、复利终值F=P(1+i)n=P(F/P,i,n)

13、年金终值F=A(F/A,i,n)――偿债基金的倒数

偿债基金A= F(A/F,i,n)

14、年金现值P=A(P/A,i,n)――资本回收额的倒数

资本回收额A= P(A/P,i,n)

15、即付年金终值F=A〔(F/A,i,n+1)-1〕――年金终值期数+1系数-1

16、即付年金现值P=A〔(P/A,i,n-1)+1〕――年金现值期数-1系数+

17、递延年金终值F= A(F/A,i,n)――n表示A的个数

18、递延年金现值P=A(P/A,i,n)×(P/F,i,m)先后面的年金现再前面的复利现

19、永续年金P=A/i

20、内插法瑁老师口诀:反向变动的情况比较多

同向变动:i=最小比+(中-小)/(大-小)(最大比-最小比)

反向变动:i=最小比+(大-中)/(大-小)(最大比-最小比)

21、实际利率=(1+名义/次数)次数-1

股票计算:

22、本期收益率=年现金股利/本期股票价格

23、不超过一年持有期收益率=(买卖价差+持有期分得现金股利)/买入价

持有期年均收益率=持有期收益率/持有年限

24、超过一年=各年复利现值相加(运用内插法)

25、固定模型股票价值=股息/报酬率――永续年金

26、股利固定增长价值=第一年股利/(报酬率-增长率)

债券计算:

27、债券估价=每年利息的年金现值+面值的复利现值

28、到期一次还本=面值单利本利和的复利现值

29、零利率=面值的复利现值

30、本期收益率=年利息/买入价

31、不超过持有期收益率=(持有期间利息收入+买卖价差)/买入价

持有期年均收益率=持有期收益率/持有年限(按360天/年)

32、超过一年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到期额或卖出价/买入价)(开持有期次方)

33、超过一年每年末付息=持有期年利息的年金现值+面值的复利现值

与债券估价公式一样,这里求的是i,用内插法

34、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投资+资本化利息

35、建设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无形资产投资+其他

36、原始投资=建设投资+流动资产投资

37、项目总投资=原始投资+资本化利息

项目总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无形资产投资+其他+流动资产投资+资本化利息

38、本年流动资金需用数=该年流动资产需用数-该年流动负债需用数

39、流动资金投资额=本年流动资金需用数-截至上年的流动资金投资额=本年流动资金需用数-上年流动

资金需用数

40、经营成本=外购原材料+工资福利+修理费+其他费用=不包括财务费用的总成本费用-折旧-无形和开办摊销

单纯固定资产投资计算:

41、运营期税前净现金流量=新增的息税前利润+新增的折旧+回收残值

58、基金单位净值=基金净资产价值总额/基金单位总份数

59、基金认购价(卖出价)=基金单位净值+首次认购费

60、基金赎回价(买入价)=基金单位净值+基金赎回费

61、基金收益率=(年末持有份数×年末净值-年初持有分数×年初净值)/(年初持有分数×年初净值)――(年末-年初)/年初

62、认股权证价值=(股票市价-认购价格)×每份认股权证可认购股数

63、附权认股权价值=(附权股票市价-新股认购价)/(1+每份认股权证可认购股数)

64、除权认股权价值=(除权股票市价-新股认购价)/每份认股权证可认购股数

65、转换比率=债券面值/转换价格=股票数/可转换债券数

66、转换价格=债券面值/转换比率

现金管理:

67、机会成本=现金持有量×有价证券利率(或报酬率)

68、最佳现金持有量Q=√2×需要量×固定转换成本/利率(开平方)

69、最低现金管理相关成本TC=√2×需要量×固定转换成本×利率(开平方),持有利率在下,相关利率在上

70、转换成本=需要量/Q×每次转换成本

71、持有机会成本=Q/2×利率

72、有价证券交易次数=需要量/Q

73、有价证券交易间隔期=360/次数

74、分散收帐收益净额=(分散前应收投资-分散后应收投资)×综合资金成本率-增加费用――小于0不宜采用

应收账款管理:

75、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年赊销额/360×平均收帐天数

76、维持赊销所需资金=应收平均余额×变动成本/销售收入

77、应收机会成本=维持赊销所需资金×资金成本率

存货管理:

78、经济进货批量Q=√2×年度进货量×进货费用/单位储存成本(开平方)

79、经济进货相关总成本T=√2×年度进货量×进货费用×单位储存成本(开平方)

80、平均占用资金W=进货单价×Q/2

81、最佳进货批次N=进货量/Q

82、存货相关总成本=进货费用+储存成本

83、试行数量折扣时,存货相关总成本=进货成本+进货费用+储存成本

84、允许缺货的经济进货批量

=√2×(存货需要量×进货费用/储存成本)×〔(储存+缺货)/缺货成本〕(开平方)

85、平均缺货量=允许缺货进货批量×〔(储存/(储存+缺货)

允许缺货:经济量Q×缺货在下;平均量储存在上

86、再订货点=每天消耗原始材料数量(原始材料使用率)×在途时间

87、订货提前期=预期交货期内原材料使用量/原材料使用率)

88、保险储备量=1/2×(最大耗用×最长提前期-正常量×正常提前期)

89、保险储备下的再订货点=再订货点+保险储备量

90、对外筹资需要量=〔(随收入变动的资产-随收入变动的负债)/本期收入〕×收入增加值-自留资金

91、资金习性函数y=a+bx

92、高低点法:

b=(最高收入对应资金占用-最低收入对应资金占用)/(最高收入-最低收入)93、回归直线法:结合P179页例题中的表格和数字来记忆

a=(∑x2∑y-∑x∑xy)/[n∑x2-(∑x)2]

b=(n∑xy-∑x2∑y)/[n∑x2-(∑x)2]――注意,a、b的分子一样

=(∑y-na)/∑x

普通股筹资:

94、规定股利筹资成本=每年股利/筹资金额(1-筹资费率)

95、固定增长率筹资成本=〔第一年股利/筹资金额(1-筹资费率)〕+增长率

96、资本资产定价模型K=无风险收益率+β(组合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

97、无风险+风险溢价法K=无风险收益率+风险溢价

留存收益筹资:无筹资费率

98、股利固定筹资成本=每年股利/筹资金额

99、固定增长率筹资成本=(第一年股利/筹资金额)+增长率

负债筹资:有低税效应

100、长期借款筹资成本=年利息(1-所得税率)/筹资总额(1-筹资费率)

101、融资租赁:后付租金用年资本回收额公式,先付租金用即付年金现值公式

116、成本的弹性预算=固定成本预算+Σ(单位变动成本预算×预计业务量)

日常业务预算之一销售预算的编制公式:

117、预计销售收入=预计单价×预计销售量

118、预计销项税额=预计销售总额×增值税税率

119、含税销售收入=117预计销售收入+118预计销项税额

120、第一期经营现金收入=该期含税销售收入×比率+该期回收以前的应收账款

121、某期经营现金收入=该期含税销售收入×收现率+前期剩余应收

121、预算期末应收账款余额=期初应收余额+含税销售收入合计-经营期现金收入合计

日常业务预算之二生产预算的编制公式:

122、预计生产量=预计销售量+预计期末存货-预计期初存货

日常业务预算之三直接材料预算的编制公式:

123、某产品耗用某直接材料需用量=某产品耗用该材料的消耗定额(已知)×预计产量

124、某材料直接采购量=123预计需用量+期末库存-期初库存

125、某材料采购成本=该材料单价×124预计采购量

126、预计采购金额=125采购成本+进项税额

127、采购现金支出=某期预计采购金额×付现率+前期剩余应付

128、预算期末应付账款余额=期初应付余额+预计采购金额合计-预计采购支出合计

日常业务预算之四应交税金及附加预算的编制公式:

129、应交税金及附加=130营业税金及附加+增值税

130、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税+消费税+资源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

注:城建税+教育费附加=(营业税+消费税+增值税)×税率

日常业务预算之五直接人工预算的编制公式:

131、某产品直接人工工时=单位产品工时定额(已知)×产量

132、某产品耗用直接工资=单位工时工资率(已知)×131该产品直接人工工时总数

133、某产品其他直接费用=132某产品耗用直接工资×计提标准(已知)

134、某产品直接人工成本=132某产品耗用直接工资+133某产品其他直接费用

135、直接人工成本现金支出=直接工资总额+其他直接费用总额

日常业务预算之六制造费用预算的编制公式:

136、变动性制造费用预算分配率=制造费用预算总额(已知)/ Σ直接人工工时总数

137、变动性制造费用现金支出=变动性制造费用预算分配率×131直接人工工时

138、固定性制造费用现金支出=固定性制造费用-年折旧费

139、制造费用现金支出=137变动性制造费用+138固定性制造费用

日常业务预算之七产品成本预算的编制公式:

140、单位生产成本=141单位直接材料成本+142单位直接人工成本+143单位变动性制造费用

141、单位耗用直接材料成本=平均采购单价×平均单位耗用材料数量

142、单位产品直接人工成本=平均单位工时直接人工成本×平均产品工时定额

143、单位变动性制造费用制造费用=136变动性制造费用预算分配率×平均产品工时定额

144、直接材料成本=全部直接材料成本+耗用直接人工成本+耗用变动性制造费用

145、耗用某直接材料成本=141单位耗用直接材料成本×产量

146、产品生产成本=本期发生生产成本+在产品期初余额-在产品期末余额

147、产品销售成本=146产品生产成本+产成品期初余额-产成品期末余额

日常业务预算之九销售费用预算的编制公式:

148、变动性销售费用现金支出=单位变动性销售费用分配额×预计销售量

日常业务预算之十管理费用预算的编制公式:

149、管理费用现金支出=管理费用-年折旧-年摊销

现金预算公式:

150、可运用现金=期初现金余额+121经营现金收入

151、经营现金支出=144直接材料+135直接人工+139制造费用+148销售费用+149管理费用+129税金及附加+预交所得税+预分股利

152、现金支出合计=151经营现金支出+资本性现金支出

中级会计管理权

183 评论(15)

油炸妹子

是中级。 中级会计职称就是中级职称,我们国家现有会计职称: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级别。中级职称又称为会计师,需要通过《中级会计实务》、《经济法》、《财务管理》课程考试,取得中级资格并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可聘任会计师职务。中级会计师报名条件:报名参加中级会计资格考试的人员,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法律法规。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无严重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热爱会计工作,具备相应的会计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除具备基本条件外,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具备大学专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5年。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从事会计工作满4年。具备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会计工作满2年。具备硕士学位,从事会计工作满1年。具备博士学位。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取得经济、统计、审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会计专业资格考试分为初级资格和中级资格以及高级资格。中级会计师就是中级级别。考试原则上每年举行一次,考试日期一般为每年9、10月上旬。考生需要在2年内通过《中级会计实务》、《中级经济法》、《中级财务管理》三门科目的考试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取得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会计人员,表明其已具备担任相应级别会计专业技术职务的任职资格。中级会计职称是会计职称的一种,会计职称是衡量一个人会计人员业务水平高低的基本标准,会计职称越高,表明你会计业务水平越高。中级会计师级别难度作为中等级别的会计考试,考试难度还是有的,不过我们要做个对比来看它的具体难度,中级会计考试难度大于初级会计考试难度,但是小于注册会计的考试难度,无论难度的大小,我们做好我们那一份的专心学习就能通过考试。中级会计师有用吗?中级会计师含金量是很高的,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工作的经验越多,越能得到社会的认可,找工作时会相对轻松些。但是,今时不同往日,光有经验是不够的,因为有同等工作年限的人,大有人在。因此,我们就要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让自己到达一个新的高度。考下中级会计师资格证,是一种能力的证明,因此要想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就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积累。许多公司在招聘会计主管时,其中的一项要求就是要持有中级会计师资格证。由此可见,要想在会计行业中有更大的升职空间,有更多的选择权,就需要有更高的能力。中级会计师薪资级别工作既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也是为了得到相应的报酬。人人都渴望自己的薪资水平能够得到提高,可是你的才华需要配得上你的梦想才可以。脑袋空空,自然口袋空空。考下中级会计师资格证,提升了自己的专业能力,薪资水平自然有所提高,很多企业的财务中、高层普遍需要拥有中级会计师资格,不同岗位薪资待遇自然不同,针对这三个岗位给出的薪资范围是:总账会计6000-8000,会计主管8000-10000,财务经理10000-15000。虽然中等级别这个字样看上去好像没什么难度,但是中级会计师作为会计行业里面的分水岭,考试的水平还是比较高的,其考试难度需要大家去逐渐适应,一分努力一分收获,同样一份级别一份作用,考取中级会计是难,但是他的作用是很大的,关注在学会计网校,了解更多知识。

98 评论(8)

纳木错dolphin

中级管理会计师国家承认。

中级管理会计师是针对中国体系建立的,主要是培养符合中国需求的管理会计人才,是中国财经领域唯一的管理会计人才铂金级证书,就业竞争力强。

从中国目前招聘市场的数据来看,中国管理会计师(MAT)已成为外企、央企等大型公司招聘财务总监、财务经理岗位的优先录用条件,更是CEO、CFO等高管职位强有力的敲门砖。除经济收入以外,多数持有中国管理会计师(MAT)认证的财务人员均表示,中国管理会计师(MAT)认证为其创造了更多的职业机遇。MAT不仅能帮助员工在职业生涯中获得成长的机遇,还能有效提升其职业灵活性。

证书特点

含金量很高,中国本土首个管理会计权威认证:中总协颁发、报考条件宽、周期短、成本低、含金量高、就业竞争力强。

颁证机构:中国总会计师协会(以下简称“中总协”)隶属于国家财政部,是一个跨地区、跨所有制、全国性的行业社团组织,其成员为各行各业企事业单位的总会计师,包括财务总监、首席财务官、财务部门负责人。

228 评论(10)

飞天大圣朱七

中级会计师是会计师级别,初级会计证是助理会计师,会计中级证书是财会行业的中端人才,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会计中级职称证书不仅是你能力的象征,更是你升职加薪的砝码。

266 评论(10)

我是怖怖

中级会计职称就是中级职称,我们国家现有会计职称: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级别。中级职称又称为会计师,需要通过《中级会计实务》、《经济法》、《财务管理》课程考试,取得中级资格并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可聘任会计师职务。中级会计师报名条件:报名参加中级会计资格考试的人员,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法律法规。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无严重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热爱会计工作,具备相应的会计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除具备基本条件外,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具备大学专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5年。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从事会计工作满4年。

324 评论(15)

qq496257996

个人看法是值得考的,目前财政部在推广国内管理会计的发展,是会计转型很好的方向,中国总会计师协会又是会计从业人员的

276 评论(13)

金凤吉祥如意

中级会计职称就是中级职称,我们国家现有会计职称: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级别。中级职称又称为会计师,需要通过《中级会计实务》、《经济法》、《财务管理》课程考试,取得中级资格并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可聘任会计师职务。考会计师证推荐优路教育,优路教育教学经验丰富,授课思路清晰,通俗易懂。【点击在线咨询问题】中级会计师含金量是很高的,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工作的经验越多,越能得到社会的认可,找工作时会相对轻松些。但是,今时不同往日,光有经验是不够的,因为有同等工作年限的人,大有人在。因此,就要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让自己到达一个新的高度。考下中级会计师资格证,是一种能力的证明,因此要想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就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积累。许多公司在招聘会计主管时,其中的一项要求就是要持有中级会计师资格证。由此可见,要想在会计行业中有更大的升职空间,有更多的选择权,就需要有更高的能力。想要了解更多关于会计师的相关信息,推荐咨询优路教育。优路教育打造了优路教育商学云课堂,便于学员进行自我提升,让员工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可以更具自身需求,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通过手机端或者电脑端便捷地学习自身岗位的知识、学习工作经验,或者是拓宽自身的工作视野,让自己更好地成长。

311 评论(12)

相关问答